试论以普通高中生为教学主体的高等舞蹈教育

时间:2022-10-02 08:08:44

试论以普通高中生为教学主体的高等舞蹈教育

内容摘要:文章就普通高校的舞蹈专业教学体系现状进行思考,提出在以普通高中生为教学主体的趋势下,如何调整现有的教学体系,对以往照搬专业学院的教学计划、教材以及教学方法的做法进行客观的分析研究,探讨出一条适用于以普通高中生为教学主体的高等舞蹈教育体系。

关键词:高中生 高等舞蹈教育 教学体系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有多所普通高校陆续开设了舞蹈专业,高等舞蹈教育像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每年报考舞蹈专业的大学生成倍增长,全国高等舞蹈教育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但是,尽管普通高校的舞蹈专业开设多年,符合普通高校舞蹈专业学生条件的教学体系却迟迟没有出现。近些年,普通高校舞蹈专业的招生对象更是由中专生转变为以高中生为主,从教学反馈可以看出,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例如照搬像北京舞蹈学院这类专业院校的教学体系,对以高中生为教学主体的学校来说,无论是学生的自身条件还是教师的教学任务都是不适合的,因此,普通高校的舞蹈专业教育不得不重新思考现有的教学模式、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制定出一套符合生源现状的普通高校的舞蹈教育体系。

一、教学现状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教学主体展开。在普通高校的舞蹈专业教育中,特别是近些年,教学主体逐渐发生改变,由原本100%的艺术中专的学生到如今80%―90%的普通高中生。这一现象不仅说明了艺术中专的毕业生在逐年减少,而且使人们了解到伴随着“艺考热”越来越多的普通高中生选择报考普通高校的舞蹈专业。根据报考数据显示,这种现象不是偶发,甚至是未来的一种趋势。这样一来,生源的“质量问题”成为让所有普通高校舞蹈教师头痛的难题。

经过5至6年的艺术中专学习的学生和几乎没有经过专业舞蹈训练的普通高中生相比,二者的基础条件相差甚远。舞蹈教师在面对以无基础的高中生为主的学生进行授课时,按照原有的教学计划和大纲进行专业教学,难度可想而知。目前,大多数院校仍按照北京舞蹈学院的教学体系进行授课,众所周知,北京舞蹈学院是培养高、精、尖专业人才的专业艺术院校,其教材和教学计划是面向专业条件极其优秀的学生而制定的,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普通高校中以高中生为主体的舞蹈教育是远远达不到这种专业性的,如果一味地强求,无疑会造成教学中“拔苗助长”的现象,学生学到的只是皮毛,最后只能达到“形似”而已。

对于这种现状,普通高校的舞蹈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引起思考,盲目地照搬专业艺术院校的教学体系,是否是我们的唯一出路?生源不同,培养目的不同,却采用同样的教学体系,这条路还能走多远?“舞蹈学生,是舞蹈教师工作的对象,是舞蹈教学质量、舞蹈教学成果的最终体现者。”①教学主体发生改变,教学体系也应当随之产生变化。如果延续旧有的教学体系,在教学中,学生会感到吃力,教师也做不到因材施教,教学问题、人才培养问题将会一并而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以普通高中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体系呼之欲出。

二、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的定位

针对大多数普通高校舞蹈专业所面临的问题,从社会需求和专业发展的角度出发,首先应该对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准确定位,避免在舞蹈教育的激烈竞争中因缺乏自身优势而惨遭淘汰。

1.专业特色的建立

专业特色是一个专业生存的必需因素,它意味着独树一帜,意味着绝无仅有。面对着林林总总的高等舞蹈教育,没有自身的专业特色,创不出自己的品牌,那将很容易被淹没在历史的浪潮里。

正如想到北京舞蹈学院就想到了“高、精、尖”一样,在同行中的出类拔萃就是北京舞蹈学院的品牌。而对于大多数普通高校的舞蹈专业而言,短短几年的专业发展史,特别是近些年生源的发展趋势,要想在大型的专业比赛中凭借学生实力取得好名次,在同行业中有骄人的成绩难度很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普通高校的舞蹈专业就应甘于人后,寻找新的发展方向、挖掘自身优势才是真正的出路所在。

普通高校的舞蹈专业与专业院校的舞蹈专业最大的不同是所处的环境,前者处在一个多学科、多专业的大的教学科研环境中,后者则处于相对单纯的单一学科环境中。普通高校的舞蹈专业,可以依靠良好的综合资源优势,使舞蹈专业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在科研领域对舞蹈边缘学科进行研究创新。另外,还可以根据地域文化资源的优势,深入民间挖掘与收集本地域的民族民间舞蹈资源,并对其加以研究整理,将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相结合,编著适合本专业需要的、符合本专业特色的教材,同时也对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遗产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人才培养的定位

由于生源的特殊结构,普通高中生与艺术中专的学生在专业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另一方面,以高中生为主的生源,文化素质要明显高于艺术中专学生。因此,学校要根据学生的自身优势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依托普通高校的综合型教学优势,发扬高中学生的文化素养优势,不仅从舞蹈技艺上进行系统的学习,更要强调舞蹈理论文化的培养,打破对舞蹈专业学生“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偏见,培养社会所需的普及型、大众型的能教、会编、能演、会写的综合型舞蹈艺术人才。

三、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在明确了自身的专业定位和对专业发展有了大致的方向后,应以此为目标进行课程体系的调整和改革。所谓调整和改革并不是彻底地或否定,应在基本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的和生源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革。从专业型向综合型,从技术型向文化型,从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具体到每一节课的开设、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都要本着以培养目的为依据,逐步建立起科学的、系统的符合普通高校舞蹈专业自身需求的新型教学体系。

教育以学生为本,不同的教学主体要求我们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体系。传统不破不立,要敢于突破,并给予准确的定位。普通高校的舞蹈专业在时代的洪流中定会寻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不可替代的地位,为中国舞蹈艺术人才的培养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注释:

①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4.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

上一篇:综合性地方院校舞蹈教学改革之探索 下一篇:论扬琴的基本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