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话语的新闻

时间:2022-10-02 07:41:37

作为话语的新闻

【摘 要】新闻媒体受政治环境、意识形态、媒介环境和特定读者群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任何报道要做到真正的客观中立几乎是不可能的。在本文的研究中,记者将雾霾的原因归咎于急速发展的经济,中国政府在公众的舆论压力下出台的环保举措宣告失败,随之而来的是公共卫生与政治风险。显然,美媒将这一经济和环境问题上升到了政治问题的高度。而这种意识形态的意义建构正是通过标题、框架、主题结构的不同组合来进行的。

【关键词】框架理论 主题分析 雾霾

本文以美国《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四大媒体网站的相关报道为研究样本,时间界定为2013年10月21日-11月24日,样本不涉及图片新闻与视频,共得到18个样本,其中《纽约时报》7篇、《洛杉矶时报》2篇,《华盛顿邮报》5篇,《华尔街日报》4篇。本文研究的问题有:①美国四大媒体关于中国东北雾霾的新闻报道是否隐含意识形态?②意识形态在文本的宏观层面如何被建构?

一、理论和分析途径

框架(frame)一词发源于认知心理学领域。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Goffman)认为框架是“提供理解经验事件意义的惯例和原则,通过这些惯例和原则,认知被组织成基本的社会和自然框架”①。台湾学者臧国仁认为框架的内在结构方面包含了高(事件的抽象意义)、中(主要事件及其背景、情境、影响等的综合评估)、低(框架的表现形式)三个层次。

从事社会运动研究的美国学者甘姆森(Gamson)认为,框架的概念可以从两个层次进行阐述:一是“界限”(boundary),恰如窗框或相机的镜头;二是人们认知现实社会的“架构”(building framing),前者界定了视野的范围,后者则是再构意义过程中依赖的一种世界观和价值标准。从这个角度来讲,框架概念可以理解为作为名词的“frame”——人们和组织认识客观世界的心理基模;以及作为动词的“framing”——运用心理基模再构真实和现实的架构过程。

20世纪80年代,媒介研究引入框架理论,便形成了新闻框架(news frames)、媒介框架(media frames)的概念。正如塔奇曼所言,新闻是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新闻把单纯的事件转化为公众讨论的事件,就是赋予事件一种公共性格”。②新闻既是一种知识资源,又是一种权力资源,它与其他权威机构一同放大了事件中的异常行为。也就是说,“媒体通过误解、敏感化、戏剧化、升级等四个阶段的叙事所形成的对最初问题的解说不断强调了行为的异常,进而凸显固定成见的正确性”③。一篇新闻报道总是当事人和记者的共同产物,这两个角色总是带有主观倾向性,受众在解读新闻时带有创造性,而主观倾向性和创造性取决于新闻价值协商、价值信仰、社会地位和观察经验。

媒介的框架就是进行选择的原则——是强调、解释与表述的符码。媒介生产者常用它们建构媒介产品与话语,不管是文字的还是图像的……在形成受众的解码活动上还可能发挥某种关键性的作用。”④潘忠党等人认为:“新闻框架就是符号工作者长期透过大众传播媒介组织言说(也即文本,包括口语与视觉)的过程,形成固定的认知、解释与呈现形态,以选择、强调以及排除社会事件。”⑤新闻框架本身有自己的学问,窗口的大小、朝向、光线明暗等,都决定了人们所看到的视野,影响了人们对世界对社会的认知,这也说明现实社会与新闻建构的社会现实并不能完全等同。因此,我们不能简单的认定新闻是现实的真实反映,或新闻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在具体操作层面,新闻的生产被置于时空网络中。从时间维度看,新闻生产有自己的节奏,新闻工作者将日常事件按照其内容进行类型化,进而加工成新闻事件;从空间维度考虑,新闻机构按照地理边界化、组织专门化、部门分工化的方式安排记者,以确保不会遗漏任何可能的新闻事件。

本文立足于梵·迪克的话语分析理论,从文本视角对18个样本的标题、框架、主题结构进行宏观层面的解读,试图解答新闻文本与意识形态的构建关系。

二、新闻报道的话语分析

1、标题分析

标题是新闻报道的“眼睛”,也是最能造成受众对新闻报道“首因印象”的关键因素。为了引起读者的共鸣,吸引读者深度阅读,记者和编辑们往往倾向于将新闻所要表达的主旨和情感暗示隐含在标题里。

从标题可以看出,美媒关于东北雾霾的报道不仅包括对雾霾现状的描述、中国政府的紧急应对措施和环保举措,也有描述和评论(评价和预测)。从标题特点来看,标题大多直接陈述事实;字数不超出12个,直接明了,让读者基本了解新闻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但是,标题虽用词不多,其中却蕴含着很大的信息量。标题整体上给读者一种中国东北深陷雾霾困境并反作用社会、经济发展,乃至引发政治风险思考的第一印象。如 “airpocalypse”一词的多次使用。“airpocalypse”即“空气末日”,也可译为“末日空气”,是由“air”和 “apocalypse”两个词演化而来,后者意为启示录,一般多是预言灾难、战争、毁灭、或是神的再度降临等。该词在18篇报道中出现7次,其中《纽约时报》有4次。

2、框架分析

框架与意识形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意识形态是新闻中框架的主要来源,而框架则是意识形态据以经新闻而传达的重要机制”⑥。经过报道者选择后的文本的形式和内容,都承载着意识形态和意义重构的踪迹,而这种踪迹读者是不太可能轻易读出来的。一篇新闻文本可能同时存在两种或多种框架。若某篇新闻报道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框架,本文选择占据主导地位的那一种。如表2所示,50%的新闻报道以经济后果为主要框架,其后依次是策略框架、责任框架、无能为力。《纽约时报》57%的报道以经济后果为报道框架,《华尔街日报》的这一数据高达75%。

大多数新闻报道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与雾霾具有因果关系,如《洛杉矶时报》10月22日的报道称:“The emergency was a stark reminder of the high costs of China’s breakneck economic development(这次突发事件警醒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付出的沉重代价)”。美新闻报道将造成雾霾的原因归于经济发展,对雾霾影响市民日常工作和生活进行细致、夸张的描述,并将雾霾标志着的环境恶化上升到同官员腐败、物价上涨、贫富差距同样重要的地位,将对国外读者关于中国生态环境形象的认识产生不同程度的误导和扭曲。

上一篇:新媒体环境下房地产企业营销传播策略 下一篇:大学生对求职类节目的收视期待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