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平滑肌肿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时间:2022-10-02 07:18:44

上消化道平滑肌肿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上消化道平滑肌肿瘤的临床表现极其病理特征。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68例上消化道平滑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资料等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研究,探讨上消化道平滑肌肿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结果 上消化道平滑肌肿瘤通过内镜检查的确诊率为80.88%,进行内镜检查时可见肿瘤主要为隆起结节状,27.94%患者的肿瘤表面存在溃疡,内镜检查的确诊率为80.88%。结论 上消化道平滑肌肿瘤主要表现为良性,通过内镜检查确诊的准确率较高。

【关键词】 上消化道;平滑肌肿瘤;病理特点

上消化道平滑肌肿瘤属于非上皮性肿瘤,发病较为隐匿且患病初期的临床表现通常无特异性,进行内镜检查的表现同胃溃疡、胃息肉的表现较为接近。由于上消化道平滑肌肿瘤的良恶性直接影响到了患者的治疗以及预后效果,因此做好上消化道平滑肌肿瘤的科学诊断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68例上消化道平滑肌肿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上消化道平滑肌肿瘤的临床诊治水平,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了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上消化道平滑肌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进行了胃镜检查,9例患者进行了超声内镜检查,最终68例患者均经内镜治疗以及手术病理被确诊为上消化道平滑肌肿瘤。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23岁-78岁,平均44.9岁,病程1.8个月――25.6个月,平均6.7个月。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腹痛、上腹包块、吞咽困难上消化道出血以及体重减轻等。上消化道平滑肌肿瘤的起病往往较为隐蔽,患病初期通常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存在腹痛,患病晚期会出现贫血症状,全部患者均无肿瘤病史。其中存在症状的患者的肿瘤的平均直径约为2.16cm,不存在症状的患者的肿瘤平均直径约为1.1cm。

1.2 方法 利用病理存档的石蜡对组织块进行包埋,再次进行切片,然后利用HE进行染色,然后随机选取各个肿瘤的50个高倍视野对肿瘤细胞的核分裂相进行计数,观察肿瘤细胞的密度、生长特征等。然后对肿瘤进行良性、恶性的划分以及分级。68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为恶性肿瘤,21例患者的肿瘤直径超过了2.0cm,该34例患者进行了手术切除治疗。手术切除范围为肿瘤以及肿瘤周围的阴性组织。另外34例患者的肿瘤直径低于2.0cm,采取了内镜电灼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对切除的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良性。术后对全部患者进行了15个月-52个月,平均30.5个月的随访。

2 结 果

2.1 肿瘤特点、分布及病理性质

2.1.1 肿瘤特点 上消化道平滑肌肿瘤主要位于患者食管的中下段以及胃体和胃底,通常为单发性的隆起病灶。其中,良性上消化道平滑肌肿瘤的主要内镜特征为:肿瘤为单发性的半球状或者是固定的黏膜下隆起,肿瘤的直径介于1.1cm-4.2cm之间,基底通常比较宽大并且界限不够清晰明确;部分患者的肿瘤在内径下可见到桥形皱襞,最小肿瘤的直径也超过了4.0cm;肿瘤的表面相对光滑,体积较大的肿瘤的顶端通常存在一定程度的溃疡状况。恶性肿瘤的内镜特征主要为:直径通常超过了3.0cm,肿瘤表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溃疡或者糜烂状况,基底比较广,边界不够清晰明确,部分表现为结节状;肿瘤的隆起突于胃腔内的肿瘤通常会由于缺血而发生不同程度的溃疡或者糜烂,顶部因充血而水中,顶部溃疡的形状往往不规则,表面存在一层陈旧性出血或者会覆盖有污秽苔;胃体的部分黏膜粗大隆起、皱襞肥厚、胃腔相对狭窄、边界不甚清晰以及胃壁扩张不良等。

2.1.2 内镜诊断 69例患者通过内镜检查的确诊率达到了80.88%(55例),其中,直径不超过2.0cm的肿瘤中为良性的占到了75%左右;而在肿瘤超过5.0cm的患者中为恶性肿瘤占到了四分之三;本组中肿瘤最长直径低于2.0cm的34例患者中,位于食管的20例,占食管良性肿瘤的80.00%;19例出现溃疡的患者中,为良性的7例,其余为恶性,见表1。

2.1.3 肿瘤的分布特征以及病理性质 见表2。

2.2 病理特点及预后 通过对本组68例患者患病组织进行分级,52例患者为良性,另外16例患者为恶性,66例患者为单发性肿瘤。19例患者的肿瘤表面存在溃疡,其中绝大部分为恶性。2例肿瘤直径超过4.0良性患者和5例恶性肿瘤患者出现了一次那个程度的坏死以及囊性病变。8例恶性肿瘤患者发生了淋巴结转移。52例良性肿瘤患者在随访过程中未出现复发或者死亡,16例恶性肿瘤患者有11例发生转移的患者在随访的第13个月-29个月期间死亡,5例患者出现复发,在随访的31个月-39个月期间死亡。

3 讨 论

上消化道平滑肌肿瘤是一种可能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以及上消化道的各个部位的一种疾病,主要发生于36周岁-65周岁的患者,患病部位多位于食管的中段、下段以及胃底和胃体,男性的发病率要高于女性,肿瘤以良性居多。在患病的初期通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会出现吞咽不适、腹部不适等症状。患者的临床表现同肿瘤的体积、部位、性质等息息相关。其中恶性肿瘤的体积通常较大,并且生长较快,因此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也相对明显。本组研究组,肿瘤直径低于1.5cm的患者的临床表现均布明显。由于上消化道平滑肌肿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普通活检通常无法到达肿瘤所处的黏膜下层,因此其诊断的难度也相对较大,仅凭活检结果的诊断往往不够可靠。在内镜检查下,良性肿瘤主要为单发性的半球状,固定的黏膜隆起,基底较为宽大并且界限不深清晰,本组中食管单发性肿瘤均表现为良性,肿瘤的直径往往不超过2.0cm,直径在2.0cm以上的肿瘤主要位于胃区域。目前对于上消化道平滑肌肿瘤的治疗已手术方式位置,通常直径在2.0cm以下的肿瘤可以进行局部切除。对于恶性肿瘤通常对肿瘤组织周围2cm-3cm的区域进行切除。总而言之,上消化道平滑肌肿瘤主要表现为良性,通过内镜检查确诊的准确率较高,本组研究中通过内镜检查的确诊率达到了80.88%。在诊断后患者应当及时选取手术切、电凝刀切除或者其他治疗方式以有效控制病情。

参考文献

[1] 胡文华,王仰坤,彭贵勇.小探头超声在上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的诊断及指导治疗中的价值分析.《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0年5期.

[2] 叶婉华,欧燕妮,谢路萍.超声内镜辅助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年23期.

上一篇:绩效考核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效果评价 下一篇:探究水族文化进校园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