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

时间:2022-10-02 06:52:33

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

[摘 要]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形式,20世纪80年代一经提出就受到旅游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将经济效益、生态保护和社会效益三者结合起来的旅游形态,对于避免急功近利的旅游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此背景下对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希望能够为发展生态旅游经济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旅游经济 实践研究

作为一种特定形式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旅游业的具体呈现形式,它为旅游者提供积极的体验,同时做到经济上可靠、环境上适宜、社会文化上可接受,因而大力加强生态旅游研究,推动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一种全新的旅游形式,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的含义不仅是指所有游览自然景物的旅行,而且强调被观赏的景物不应受到破坏。当前发展生态旅游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在合理的管框架下,生态旅游能够促进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保护,通过实施诸如游客管理,功能分区、监控手段,旅游教育等形式促进旅游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其次在合理的分配机制中,促进当地经济的整体发展。通过开展生态旅游及其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有利于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进而改善地方的基础设施,增强经济发展的能力。最后,通过生态旅游的倡导和发展,可以提供旅游者的意识和体验。生态旅游的参与和引导有利于提高参与者的环境意识和价值观,提升他们对民族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的认知。

2.生态旅游推动经济发展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态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刺激消费。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能够满足人类对生活品质不断增长的需求,在生态旅游的参与中,参与者不仅可以获得适当的身心运动和体魄锻炼,而且身体也会更加健康;同时活动中的静态休闲活动以及净化心灵活动满足了人们生理及心理上的需求,也满足了人们精神上的需求,人类情愿花钱去获得更好的旅游质量。旅游参与者旅游的项目及其附带消费直接刺激了消费的发展。(2)刺激供应。生产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而消费又可以促进生产的发展。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态,其实现需要一系列的保障性条件,如公路交通,住宿餐饮,旅游纪念品等,发展生态旅游必然有利于刺激这些配套性产品的供给,从而通过刺激供给实现拉动经济增长的目的。(3)有利于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生态旅游发展所获得的税收有利于增强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从而增强地方政府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经济能力。总之,实践证明生态旅游通过刺激消费、增加供给和政府财政收入等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展了重要作用。

3.生态旅游经济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生态旅游促进经济发展和文明提升,良好健康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是实现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有利保证。

(1)当前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首先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和利用,导致旅游资源遭到破坏,生态旅游风景区的环境严重恶化。部分地方政府在发展生态旅游时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的损害与浪费。有些地方政府随意在保护区内修公路、造宾馆、建索道,甚至修建一些缺少审美意识与自然景观不相称的人工建筑景点,导致自然和人文景观极不协调,破坏了景观的整体性!统一性,不但使自然资源和景观遭到破坏,而且过高的基础建设投资使保护区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

其次管理体制混乱,管理方式落后。我国旅游资源分属于林业!宗教!文化!环保等不同的部门,因此,在开发建设中各自为政,缺乏全局观念,客观上造成开发建设以及管理上的无序局面。有些自然保护区缺乏规划和管理,甚至将旅游区承包给旅游部门,致使旅游部门在缺乏指导和监督机制的情况下随意经营。

(2)生态旅游经济发展应遵循的原则。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应坚持以下原则: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统一的原则,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都是在一定历史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有其发生发展的形成过程与结构特征,人文景观是在大自然中人类作用和影响下的产物,与自然景观的生成密切相关;开发经营与保护管理相结合的统一。发展生态旅游必须将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统一规划,科学布局,做到保护与经营相统一;建立科学的生态旅游管理机制,生态旅游能否做到集自然、保护、科教、创收于一体,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统一,关键取决于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完善生态旅游管理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是极为重要的;加强旅游者教育和人才培养,加强生态旅游者的教育有利于生态生态旅游的发展,同时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特殊旅游方式,需要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应利用旅游院校、培训班、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各种形式及引进人才、派出学习等办法培养一大批生态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对生态旅游理论和规划方面的研究,为我国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的,其产生和发展适应了社会消费的需求,也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01):106-112

[2]申葆嘉:国外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1996,(1):62-67

[3]晓 王仰鳞 刘忠伟: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0,15(04):556

[4]刘忠伟 王仰鳞:生态旅游及其景观生态学透视[J].人文地理,2001,16(03):11-15

上一篇: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的市场化现状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