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范文

时间:2023-02-25 13:45:16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范文第1篇

摘 要:笔者以现有的生态旅游研究为基础,发现我国现在的生态旅游不考虑环境容量而肆意挖掘旅游资源,风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旅游地原始的、独特的、多样化的民族文化没有很好地保护,生态旅游的市场不成熟。对以上问题,提出要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构建生态旅游区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采取灵活有效的经营模式。

关键词:生态旅游;现有问题;环境 ;对策

一、 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关于“生态旅游”这一概念是由谁最早提出的,目前尚未有定论。大多数观点认为“生态旅游”一词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Lascurain)在20世纪80年代初首次提出的。但是,直到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的召开,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推广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之后,生态旅游才作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形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的研究和实践。

近20年来我国学者在生态旅游领域作了诸多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成果,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生态旅游分类与区划;②生态旅游目的地选择;②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可行性研究;④生态旅游开发规划和经营管理等。这些研究对推动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目前,我国生态旅游“热”正在不断升温,生态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实证研究正在增多。当前我国生态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有:①生态旅游与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关系研究;②生态旅游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关系研究;②生态旅游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研究;④生态旅游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影响研究等。

二、我国生态旅游的问题

我国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条件:一是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且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对生态旅游的需求将不断增长;二是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截至1997年底,我国已建立起各类自然保护区932个(列为部级的124个),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有14个。这些保护区集中了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中最精华的区域,是生态旅游的理想处所。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全国10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调查结果表明:其中已有82个保护区正式开办旅游,年旅游人次在10万人以上的保护区已达到12个。目前国内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年总旅游人次近2500万,年旅游总收入近5.2亿元。一些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龙头”。

但由于我国的旅游业开发史较短,目前尚为发展中国家旅游开发模式。人们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科学理解,那种“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较流行,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强调到大自然中旅游,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实际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给环境带来较严重的污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考虑环境容量而肆意挖掘旅游资源

由于偏重于追求旅游的经济效益,一些生态旅游区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游客数量不加以限制,造成旅游高峰人满为患的现象,在风景名胜区邻近建造工厂、企业,对名胜古迹安置电器设备、铺设人造大理石等行为使得景区内人工修整痕迹过重,由此引发系列环境问题。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保护区旅游现状作了深入调查后发现,目前 44 %的自然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12 %出现水污染 ,11 %有噪音污染,3 %有空气污染。

2、风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

调查显示,在已经开展旅游的保护区中,仅有16%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有的保护区连一台必须的测量仪器也没有。根据科学监测对游客数量进行控制的保护区仅占20%,一些保护区已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甚至有23%的保护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从事旅游活动,使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地域减少,它们的生活空间和养料系统也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这里的动植物死亡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保护区旅游现状调查显示: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

3、旅游地原始的、独特的、多样化的民族文化没有很好地保护。

生态旅游的开发往往是在经济比较落后、开发程度低、保持有浓厚的原始民族文化特色的地区进行。然而这些地域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出现了当地民族被同化,地域文化被庸俗化,区域文化的不正当商业化等现象,如少数民族不着自己的服饰,一些传统的文化习俗和庆典为了盲目迎合游客、追逐短期利益,简单地包装而成为粗俗的商业性表演,其文化价值被商业价值所取代,旅游地原始的、独特的、多样化的旅游资源特色大减。

三、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生态旅游要持续发展,应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旅游,必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境意识,否则,太多的游客会对目的地的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破坏了生态旅游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旅游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所以,要有以下措施:

1、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规划滞后影响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生态旅游不同于其他旅游产品或旅游方式,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多重目标的统一。只有通过科学的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才能使多重目标协调统一起来。这也需要进一步借鉴和运用国际上发展生态旅游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对生态旅游区合理规划,必须在对旅游区内各类资源进行全面普查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确定生态资源的特色、保护范围和市场定位。另外,为保证生态旅游的环境质量的高品位,旅游区的有关建设必须遵循合理布局、重点开发的的原则,开发那些不影响或少影响生态环境的旅游项目,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和推出生态旅游产品,对于任何形式的有损生态环境的开发行动,给予坚决制止。

2、 构建生态旅游区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

在我国直接参与生态旅游活动过程的以下几个利益主体,第一个就是参与生态旅游活动的游客;第二个就是生态旅游区所在的当地居民;第三个就是生态旅游区的管理部门;第四个就是在生态旅游区经营的企业,针对生态旅游者开发和经营生态旅游产品的旅游企业。了解每个利益主体的目的并合理划分各个利益主体的合理权限和职责,建立生态旅游区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协调和保障各方在生态旅游发展中的利益,是我国生态旅游实践的关键所在。

3、采取灵活有效的经营模式。

生态旅游的经营模式,虽然不能由立法加以直接规定,但是,立法却可以也应该对其加以规制。自然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属于公共资源,它具有科研、教育、审美等多种功能,具有珍稀性、唯一性、不能人工再造性等特征,因此,对其开发和经营一定要本着对后代负责的精神,采取慎重态度。反过来说,如果因为担心造成破坏,对于生态旅游资源不敢开发利用,那么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所以,保护和开发要兼顾,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作者单位: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 万绪才,朱应皋,丁敏.国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旅游学刊.2002.02.

[2] 周笑源. 生态旅游内涵再论.旅游学刊.2003.01.

[3] 杨志平,潘文焰,赖玺婷.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法制与经济.2006.09.

[4] 李 云. 丽江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研究[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6.

生态旅游范文第2篇

1.民俗的概念。高丙中在《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一书中认为: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陶立蟠在《民俗学概论》中认为:民俗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一种相沿成习的东西,简言之,就是民间风俗。我们可以认为:“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群体为适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逐渐形成的,并以民族的群体为载体的,以群体的心理结构为依据的,表现在广泛而富情趣的社会生产与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制,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2.民俗生态旅游的概念。由民俗的概念可以知道,民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文化是人类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旅游是“人们通过旅游或在旅游过程中了解和获取知识的活动”。而民俗旅游从性质上说就是文化旅游的一种。

二、旅游展演

“旅游展演”借鉴“艺术表演”和“舞台真实”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等。旅游地文化的展演实际上是对社会态度和社会协商的展示,围绕这些展演的各种话语展示了人们对于认同、政治和社会的态度。所以,从旅游展演的视角重新审视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三、天龙屯堡古镇开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条件分析

1.天龙屯堡古镇简介。贵州省平坝县天龙屯堡古镇,具有600多年历史,全镇现有1250户,4080口人。自元朝起这里就成为顺元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明朝朱元璋“调北征南”、“屯田戍边”时建设的屯堡村落之一。这些屯堡人多来自江苏南京、浙江、江西、安徽一带,他们来到贵州后,数百年来,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所形成的独特心境,使其在生活方式、语言服饰、文化爱好、祭祀礼仪等方面,至今仍顽强地固守着大明王朝的祖制和自己突出的个性,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贵州屯堡文化。这种屯堡文化是贵州不可多得的理想的民俗旅游资源,先后被评为“联合国乡村旅游观察点”、“全国农村旅游示范点”、“中国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十大古村”。

2.天龙屯堡古镇的文化特征。“明代古风,江淮余韵”8个字是天龙屯堡演绎的文化的高度概括,具体表现在:语言、建筑、服饰、娱乐(地戏)、饮食习俗等几个方面。

语言:屯堡人的语言经过六百年变迁而未被贵州本土方言同化,至今仍保存着自己的江淮母语特征,发音中翘舌音和儿化音很明显,日常口语对话中大量使用谚语、歇后语和言旨话,显得生动活泼、幽默有趣。

建筑:屯堡村寨的房屋多为石木结构并沿袭了江南三合院、四合院式样,以石头营造的防御式民居构成了当地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

服饰:屯堡妇女独特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坚持古朴俊俏的“凤阳汉装”,长衣大袖、系青丝腰带、穿鞋尖翘起的单钩风头绣花鞋,拔“苦发”,挽圆髻,别银钗玉簪,完整地保存了江淮古风。

地戏:是屯堡文化中最具魅力的民俗奇观,它与屯堡人亦兵亦农的生活紧密相连,是屯堡人情感的张扬与寄托。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地戏的面具,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饮食:屯堡人创造了自己的特色食品,如鸡辣子、腊肉血豆腐、油炸山药块和松糕、枣子糖等。

四、旅游展演视角下的天龙屯堡民俗文化生态旅游

1.民俗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持。贵州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为发展经济而不遗余力挖掘传统文化,由此恢复了许多中断或消失的民俗文化。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可以作为激活民间传统文化的“偶然的因素”,许多被遗忘的、消失了的传统习俗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得以再生。

2.民族认同感得以凸显和加强。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给予社区居民更多的机会接触“他者”,通过与“他者”的对比和向“他者”展演自身的文化,认知了自我文化的价值,对民族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强化了民族的自我认同意识,增加了相互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社区文化由“自在”状态转为“自觉”状态。正月的天龙屯堡,有很多古老的习俗,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值得世人的关注。

3.催生文化和资源保护意识。文化和资源保护,离不开社区居民。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地区中的居民,对自身的文化有了自觉意识。他们对于那些原本在自己看来平淡无奇的景致,开始学习用旅游者的眼光来看待,逐渐意识到景观保持对自身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4.民族传统文化生存空间得以拓展。很多人担心虽然通过具体的规划和良好的管理,民俗生态旅游可以促进对古老文化的保护,但往往会使当地的生活方式逐渐退化,变成了一种商业化的、廉价的、简单的自我模拟。但是,从旅游展演的角度来说,文化传统有着强大生命力,并不会轻易消失。无论人类如何选择生活方式,世界如何快速发生变化,传统将一直伴随人类世代延续。而且,人们为应对旅游的冲击,会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构和解析,从而形成一些新的传统,拓展了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应充分尊重社区的自我选择,相信社区有能力保护自身文化。

四、总结

“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并未使原生文化的真实性丧失。在旅游业的开发中,形形的文化被搬上了舞台。但我们注意到,这些文化的基本形式并没有变。最关键的是当地人对自己文化的民族情怀和所产生的民族凝聚力没有变。反而通过展演的形式,许多文化产品得到了创新和发展,出现了民族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应从多方面来看待“旅游展演”和民俗生态旅游的问题。总之,要积极地看待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问题,把它看作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开发出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有现代特征的、能满足现代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同时,还可以使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等问题做出新的思考。这对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文化本身的保护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利慧,安德明.理查德·鲍曼及其表演理论——美国民俗学者系列访谈之一.民俗研究,2003,1.

生态旅游范文第3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近年来,由于人类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低碳旅游”、“生态旅游”成为旅游业的热点,但在许多舆论宣传和研究文献中,对这两个概念的使用却是模糊不清,甚至混淆。因此,有必要进行概念剖析和区分。 1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定义剖析 生态旅游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定义。最早提出生态旅游的谢贝洛斯•拉斯喀瑞对生态旅游做出如下定义:“带着研究、欣赏和品味自然风光、野生生物及当地文化特征的目的,去往相对没有被污染或破坏的自然区域的旅行活动。这种旅行,既包括在没有遭到破坏的森林的随意漫步,也包括在偏僻地区对独特自然现象的探索和研究”。世界旅游组织将生态旅游归属为专项自然旅游的一种,认为生态旅游是以生态为基础的专项自然旅游,强调旅游的“原生态”,如小规模组团去参观自然保护区,或者体验异域民俗文化,等等。而我国旅游行业内对于生态旅游的定义比较通俗,也易于被公众接受和理解,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主要依靠自然和生态资源吸引旅游者前来观赏和感受生态环境,在此过程中达到普及生态知识、维护生态平衡的目的。也有学者从旅游者角度给生态旅游定义,认为生态旅游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体系,它以大自然为舞台,以生态学思想为指导,品位高雅,强调休闲、保健、求知和环保理念,既使旅游者获得身心健康、知识乐趣,又能增强旅游者热爱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虽然国内外对生态旅游的定义各不相同,或者各有侧重,但这些从不同角度的定义却都有两个共同点:①都认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活动,②其主题都强调为保护自然做贡献。从生态旅游概念的演变,可以看出,生态旅游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涉及到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文化熏陶乃至人类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等诸多方面。“低碳旅游”概念是在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经济理念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这个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2009年5月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在一份题为“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中,将低碳旅游定义为一种减少“碳排放”的旅游,是一种减少污染、降低能耗的绿色旅游方式,它要求将出行观光、度假休闲等消费行为的碳排放量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使旅游业能成为环境友好型的产业。蔡萌,汪宇明认为,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新方式。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响应,它倡导在旅游过程中的餐饮、住宿、交通、游憩、购物、娱乐等环节中减少污染、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减少碳足迹,用行动来实现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目标。相比生态旅游,低碳旅游有着更为具体的定义———“减少碳排放”的旅游,也有着更为明确的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2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的内在契合性分析 在旅游行业,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都是很时髦的词,虽然两个概念提出的时间不同,但概念提出的背景却是相同的,即世界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它们都是环保观念在旅游业的自然反映,也可以说都是“环境危机倒逼人类反思和改革”的产物。提出这两个概念的初衷也相同的,即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和对人类未来的责任意识,注意到旅游业快速发展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充分考虑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着想,注重资源的节约与环境的保护。应该说,低碳旅游和生态旅游具有相同的理念和共同的目标,都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旅游业乃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是在传统乡村旅游基础上融入了生态文明理念而发展起来的,相比传统乡村旅游“对大自然的体验”,生态旅游更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既要保证经济效益,又要保证生态效益。因此,低碳旅游倡导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特性与生态旅游追求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在内涵上是共通一致的。可以说,低碳旅游与乡村生态旅游具有某种内在的契合性,在发展自然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引入“低碳”的概念,对于推动低碳教育、传播低碳理念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在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推行“环保与节约”,能进一步推进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区别 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是两种不同的范畴。目前大多数人倾向于将生态旅游的对象限定为自然景观,当然国内也有些专家认为一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文、民俗景观也可归属为生态旅游的对象。但不管怎么说,生态旅游只能算是一种针对特定的旅游对象(自然景观)的旅游活动,属于自然旅游的一部分,通常是一种小规模的专项自然旅游,它是旅游市场中的一个细分市场。而低碳旅游指的是一种旅游方式,一种减少污染、降低能耗、减少碳足迹的绿色旅行方式。低碳旅游对旅游资源、游客类型、旅游规模等都不作限制,任何一种旅游活动,都可以通过旅游环境、设施、旅游消费等方面实现低碳化而成为低碳旅游,因此,虽然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二者不属同一范畴,但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旅游方式,就是在原有旅游方式基础上限定温室气体的排放,以更小的旅游“碳足迹”来承担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行业责任,其涵盖范围比生态旅游涵盖的范围要更大。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具有不同的侧重点。生态旅游借鉴了生态学的有关理论,强调旅游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低碳旅游则吸收了低碳经济的相关理论,其核心是通过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消费发展观念的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生态旅游在陶醉于大自然的享受时,注重保护和修复旅游景区的自然文化生态系统;低碳旅游则表现为两个方面:作为旅游市场供应方的整个旅游产业链的低碳生产行为和作为旅游市场消费方的旅游者在整个旅游活动过程中的低碳消费行为。生态旅游是由于大众旅游的自然取向性调整而催生出的一个新型的旅游市场,它属于自然旅游,但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然旅游,而是注重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自然旅游;低碳旅游着眼于节能减排和减少环境污染,强调旅游市场供方的“低碳生产技术”和旅游市场需方的“低碳消费方式”,要求通过低碳生产技术的创新和旅游消费方式的转变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二者的区别在于,生态旅游更侧重理念的宣传,倡导维护自然生态系统,而低碳旅游更侧重从实践角度说明实现旅游低碳化的具体行为要求;相比较而言,生态旅游更象是一种空泛的理念口号,而低碳旅游是一种可以量化(对减排的量化)的旅游,其可操作性和实践性更强。#p#分页标题#e# 4低碳旅游是对生态旅游可持续理念的实践与深化 生态旅游与传统的旅游方式有明显区别,它强调景区内野生动植物的自然属性,是一种时尚、高雅、休闲式的,并蕴涵自然生态文明的旅游形式。但是,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生态旅游的相对局限性日益明显。如果没有低碳旅游方式做保障,生态环境必将被破坏,低碳旅游强调“低碳化”,通过控制旅游中的碳排放量将环境保护落到实处,低碳旅游旅游环境的生态性,进一步关注旅游环境的整体发展,其内涵不断扩充和丰富。 生态旅游更多地体现的是一种绿色的“理念”,而低碳旅游更多地体现为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从生态旅游到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从理念到实践的飞跃,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相比生态旅游,低碳旅游有着更为明确的定义和更具体的目标———碳减排,其针对性强,因而有利于指导低碳旅游各项实践工作的开展。碳减排的可量化性体现出低碳旅游强大的可操作性,建立相应指标体系并将减排量化工作落实到各项指标,可以解决生态旅游在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在当前全球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将低碳旅游概念引入到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理念的实践深化,需要政府、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的长期努力。从政府层面看,低碳旅游的推行需要依靠政府部门的强力推动,战略上规划与协调,政策上支持与引导,观念上宣传与教育。还要建立制度保障,并实行追究机制,对破坏环境的高碳旅游行为要追究其履行生态补偿责任。从旅游行业协会看,要尽快制定旅游行业的低碳生产标准,包括低碳旅游产品、服务、管理的低碳质量标准,从而使旅游企业的旅游产品开发、经营及管理达到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从旅游消费者看,要树立低碳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同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生态旅游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生态旅游;旅游规划;发展历史;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2-0106-020 引言

生态旅游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顾问谢贝洛斯.拉斯碦瑞于1983年首先提出,并于1986年在墨西哥召开的国际环境会议上被确认与采纳,从此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尽管国内外对于生态旅游的概念有这不同的定义,但是总体来说可以总结为:旅游地受人类干扰破坏很小的地区,当地居民、旅游者、旅游经营者有很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并且旅游本身的发展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发展,并且对旅游者和当地的社区起到环境教育作用。

对于生态旅游规划与管理的思想方法的研究,则主要借鉴和参考的旅游规划的一般程序和管理原则进行。目前,国内外旅游规划的主要思想方法有:门槛分析法、社区法、可持续发展思想。

1 我国生态旅游规划发展历程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成立旅游事业的管理单位,同时出现了旅游城市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等。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旅游业开始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发展旅游,规划先行”成为共识,旅游规划出现区域规划、产业规划、区点规划齐头并进的新局面。

在理论研究方面,进入21世纪以来,更是全面的迅速发展。如刘忠伟等(2001)探讨了景观生态学在生态旅游规划管理中的应用,并且从旅游供给方、需求方以及二者的综合层次方面考虑;钟林生(2004)系统阐述了景观生态学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应用领域;杨尚(2008)以河南省淇县金牛岭森林公园为例,通过引入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对景观资源进行生态旅游阻力评价,构建生态旅游地分区规划的新模式。

2 生态旅游规划的特点

生态旅游规划是为生态旅游服务的项目,所以在设计规划之前,有必要搞清楚生态旅游的特点,以及与传统的旅游规划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态旅游规划代表了当前规划的方向,是现代规划思想的集中反映与体现,它既是对于传统的旅游规划方法的传承与发扬,同时又与之存在有很大的区别。总体来说,有以下三个具体的特点。

2.1 协调性 为了保证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那么就需要从社会、经济和生态三个方面的共同效益去考虑,使得他们之间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注重环境承载力、生态旅游业、生态环境保护、社区经济的发展和生态旅游之间的平衡发展,实现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系统以及其附属项目之间的协调发展。

2.2 自然性 在生态旅游规划中,其自然的特性非常明显。这是因为作为生态旅游目的地,游客在生态旅游活动中,强调的是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因此,大多数生态旅游区域都是相对原始,并且地方文化浓郁的地区,游客也比较愿意到那些受人类干扰较少的,野生自然保护区去旅游活动。

2.3 生态性 生态旅游强调对于旅游对象的保护,明确反映出保护自然的要求和责任。在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引用生态学规律,并且合理的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一般来说适合开展生态旅游的地区往往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些自然保护区纷纷对外开放,进而成为开展生态旅游的热点。但因为生态旅游规划的不完善,不少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都受到了破坏。国际上这样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如圣约翰岛的珊瑚礁因大量潜水者的光临而面临解体;哥斯达黎加每年接待近50万游客,使旅游业成为该国超过了咖啡和香蕉生产业的第一大产业,导致该国的森林正以每年的速度遭到破坏,成为世界上森林破坏率最高的国家;澳大利亚举世瞩目的大堡礁,也因为每年的游客游览数量太多,植被和珊瑚礁都受到了破坏。

3 生态旅游规划的核心步骤

3.1 确定目标和保护对象 旅游规划的定位至关重要,首先研究清楚究竟这个区域以后将以什么核心项目为卖点。定位关系到整个规划水平的高低,也是对整个生态旅游区域的合理配置的先前条件。

3.2 生态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包括从定性和定量上去分析,旅游资源本身的情况。以及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优势比较和机遇挑战分析。生态旅游去本身资源的好坏,是完成好的规划的基础之一,如果本来的旅游自然环境资源就不尽如人意,那么无论如何再好的规划也是出不来的。

3.3 生态旅游市场与产品的策划的分析 生态旅游产品的策划分析应该注意以下设计原则:

①可持续旅游发展理念下的生态保护原则。如果开发与生态保护产生矛盾,生态保护对开发有否决权。制定开发规划时,将生态保护作为重要内容,开发的过程中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要及时调整开发计划。对自然生态区要充分尊重生态规律,文化生态旅游区则要尊重当地文化特色,以此来实现真正的生态保护。

②生态效益为首原则。在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经济目标的实现要以不损害生态效益为原则,短期经济利益要服从生态效益。这样,才能保证生态旅游长久的市场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3.4 生态旅游配套设施的设计 生态旅游配套设施的设计规划也是非常重要的。道路、交通条件的好坏与否,是否给游客的出行带方便,以及政府的支持力度如何,都是旅游规划能否成功完成的重要条件。对外交通规划、内部交通规划、主景区间环车道规划、景区区内游览道道设计师路规划、景点间游步道规划等。

生态旅游范文第5篇

旅游业是中国的传统产业,丰厚的人文历史遗迹和各地的山水风情是巨大的旅游资源,也是中国旅游业强大的依托。但是传统的旅游形式已经显示出某些弊端,不适应新型的旅游业发展形势。

首先,传统旅游形式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日益引人忧虑。传统旅游开发常常伴随以利益为驱动的超负荷旅游负担,自然资源被破坏,生态环境质量下降。以某景区为例,1992年联合国世界遗产高级顾问验收当地对,不禁感叹其清澈的溪水,完好的植被,在亚洲都是少见的。然而六年后这里再次被险收的时候却被“黄牌警告”。一方面是旅脖者数量超出了景区的正常承受能力;另一方面是景区城镇化、工商业化,饭店、旅馆、卡拉OK厅、金银珠宝店等人工建筑不断旷张。

其次,新兴的旅游者在新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对旅游业提出更高的要求。今天的旅游消费者在获得了基本的物质满足之后,精神需要的满足日益重要。知识经济造就的新型人才相对于以往有更深刻的文化需求,一个地区的经济越发达,其文化产业市场空间越广阔。在此基础上,体验经济方兴未艾。体验经济的内涵包括娱乐消费、情感消费、文化消费等不同精神层面的消费方式。它的核心是生产和消费的合一,以消费作为价值创造的主体。换言之,旅游不再是单纯的所谓饱眼福,而是从眼到心的转换,再到整体体验,其体验的深刻、丰富程度决定着它的市场竞争力。

再次,未开发地区的生态保护和民族文化发展的需求。在还未进行现代化开发的较为原始地区,由于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等原因使得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但许多地区的民族传统文化相对保持完整独立,成为珍贵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传统的旅游往往很难将这些不为人知的地区纳入其经营范围,但这些正逐渐成为旅游业的热点。新型生态旅游可以改变当地居民与自然的生存发展模式,阻止自然生态资源的破坏,发展独特的民族文化,合理保护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同时提高收入,改善当地居民的经济状况。

二、民族生态旅游的概念与特点

生态旅游的提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一直争论不休,说法不一。其中,Boo.E(1991)认为生态旅游是指去往相对原始的自然区域,以欣赏、研究自然风光和野生动植物为目的,并能为保护区筹集资金,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旅游者提供环境教育,从而有利于自然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是一种非消耗性的、教育性的、探险性的新型旅游,其目的地是那些自然风景异常优美、文化和历史意义突出且几乎未受人类干扰破坏的地区,旨在欣赏当地的自然、社会历史文化。笔者认为,民族生态旅游是一种具有浓郁文化特色,融入当地真实朴质生活,欣赏当地的自然风光,体验当地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并为当地提供有效经济支持的新型旅游形式。

首先,民族生态旅游以不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完整与和谐为根本前提。民族生态旅游地区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等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地区,而这些地区又大多集中在自然生态未被严重损害的地区,如云南、贵州、湘西、新疆、等。这些地区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能够充分满足游客对自然风光的需求,也为文化体验提供了良好的背景。与传统的旅游方式不同,民族生态旅游将更合理地安排游客,使游客融入当地真实质朴的生活,避免景区的商业化、城镇化,控制旅游规模,或分景区分季节开放,或合理限制游客人数,实施更合理的整体规划与远期发展目标,以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其次,民族生态旅游突出民族文化的贡献,以充分满足游客的文化体验要求,又可以促进当地传统特色文化的发展。以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香格里拉县为例,游客从1998年起人住藏家,与当地居民同吃同住,满意率达到96.18%,仅有3.82%表示不满意,使游客对藏族文化产生兴趣,也使当地居民对本民族的文化产生更大信心。当问到当地居民赚到钱后做什么,很大部分都说要做藏服,他们已经意识到本地文化的魅力,使藏服、藏饰、藏族节日、风俗焕发出不尽生机。这在更深层次上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产生社会心理动力,合理保护、发展当地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诚然,民族生态旅游不能单独挑起民族文化的重担,但它可以对当地人文及生态的完整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总之,民族生态旅游可以较好地满足旅客的体验要求,为游客提供真品,又为当地文化的发展提供社会和生态的支持。

三、民族生态旅游提供的经济支持

民族生态旅游不仅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资金支持,且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支持、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首先,带动一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增加地方财政与人民群众收人。仍以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例。1998年前,迪庆州地方财政收入5000多万元,其中“木头财政”占了85%,1998年全面实施停伐天然林政策后,财政面临巨大困难。1998年人均纯收入580元,人均有粮300公斤,从温饱标准上看;温饱问题尚未解决。而实施民族生态旅游以后,2001年全州地方财政收入增至6900万元,民族生态旅游成为迪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天然林禁伐后新的代替产业。旅游定点的“藏家民访”2001年迪庆州25家中最高收入可达110万元,最低的年收入也有10万左右。与此同时,当地居民充分利用旅游机遇,拓宽经济来源。截至2002年5月,在迪庆州德钦县、香格里拉的明永冰川、碧塔寺、纳帕海、白水台、虎跳硖等主要旅游景区,从事营运马匹、轿子等经营者,累计年收入1000万元,成为当地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在“白族第一城”的大理周城,全村有4000多名妇女从事“扎染”服装和扎染旅游产品的加工,不女仅此一项的年收入超过万元。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石林风景区五棵树村,一个山清水秀的民族生态旅游村正在建设中。80年代的五棵树村,农户年收入不足千元。而1999年以后,全村55%以上居民从事旅游业,2001年五棵树村民人均收入达到6500元。

其次,民族生态旅游的发展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以吸收当地居民就业;发展生态旅游地区的居民可以填充旅游带来的就业机遇,以更低的成本就业。云南省旅游直接吸纳社会就业人数已从1995年7万多人增至27.3万人,由其带动的社会就业133.18万人,合起来达到160.48万人,占2001年云南劳动就业人数的6.9%。在民族生态旅游业中,工作和服务人员层次跨度大,来源广泛,结构多样,人员素质与旅游业的发展使得旅游教育、人才培养、人才交流、旅游院校的建设得到重视。同时,这种经济支持使当地居民更加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森林大火中,迪庆地区的居民自发参加灭火工作,保护了国家的珍贵资源,也保护了他们的经济来源不受影响。

再次,民族生态旅游成为当地招商引资的重要项目之一。我国旅游业最丰富的资源在中西部,但中西部旅游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就是资金投入不足,尤其是一些经济贫困地区,显得尤为突出。民族生态旅游以其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着众多商家的目光。

最后,随着民族生态旅游的发展,民族手工艺品作为一种文化资本介入了旅游,逐渐发展为一个产业。带有浓厚民族文化气息的手工艺品成为各地游客的珍藏,许多地区的居民以此为主要的经济来源。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普者黑省级风景名胜区内的仙人洞彝族村,妇女的服饰奇在包头、围巾和腰带。从孩子到老年人,一生中必须换七种不同的腰带,腰带上每多增加一种颜色,就标志着人生的一个新阶段到来。这种装饰刺绣工艺精湛,含义独特,为大多数旅客所喜爱。

生态旅游范文第6篇

在所有的海洋生态旅游项目中,乘船观赏海洋生物是最流行的一种,尤其是观赏海豚或者鲸鱼,人们对于这两种动物始终怀有好奇之心,能近距离观赏,甚至接触它们,在普通人看来堪称奇幻之旅。

但是,一份最新的研究报告表明,在这样的观赏过程中,游轮撞死、撞伤鲸豚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在周围徘徊的游轮,还可能改变鲸豚们的生活习惯,增加它们在海洋中的紧张感和不适感。格拉斯哥国际海洋保护协会(IMCC)的一些科学家还提到,这些动物当中,有一些种类更容易受到影响,至于这种影响是否长期存在,还需要长期观察。

根据可靠的数据显示,乘船观赏鲸、豚的生态旅游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其游客来自31个国家,每年高达数百万,到了2008年,游客范围则扩大到119个国家,人数增加到了1300万,据伦敦一所名叫“国际动物爱心基金会”的慈善机构估计,2008年这项产业的产值就高达21亿美元。

伴随着游客增多,撞击事件也频繁发生。研究表明,鲸、豚和游船撞击后并不仅仅是受伤,受伤之后的鲸豚可能没有力气游动,再也不能避开其他船只的碰撞,也不能进食,这终将导致其死亡。美国马里兰州地质调查研究所的野生生物学家莱斯说:“乘船观赏鲸、豚本来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旅游方式,但那也可能打扰鲸、豚们的正常生活,这种打扰对它们来说是无法忍受的折磨,这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在新西兰的神奇湾,大量游轮将宽吻海豚逼出了它们的家园,为了躲避游轮,它们惊慌失措,无暇捕食,最后不断死去,数量从1997年的67只下降到2005年的56只,现在已濒临灭绝。同样的情况还存在于柬埔寨和老挝交界的湄公河上,在这个河段,有大约70只伊洛瓦底海豚被游船追逐,很可能因为这些游船的影响而灭绝。太平洋鲸鱼基金会的执行官格雷格・考夫曼认为,这些海豚属于极度濒危动物,亟待保护,因为“基本上他们每观赏一次,就会杀害一只。”

这种生态旅游威胁海洋生态的情况,不仅发生在一些自然环境舒适的地方,即便是在环境恶劣的南极,也有这种情况发生。据统计,全球每年前往南极观光的人数超过4万,其中仅英国人就超过了7000,而乘坐巡游船观看冰盖和企鹅之类的动物,已经成为南极游的重点项目。旅游活动不可避免地对南极造成了影响,船舶泄漏的燃油和游客带来的垃圾,正在污染南极。荷兰研究员迈克尔・拉莫斯接受科研机构的委托,研究了生态旅游对极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他认为,极地生态旅游正在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每年来南极参观的4万多游客,会造成巨大的温室气体排放。

更可怕的是,自1969年以来,由于人类在南极的持续活动,南极洲已经发生多次企鹅集体死亡事件,造成数以千计的企鹅成群死亡,死亡原因大多是传染病。如2006年蔓延的鸡痘症就造成了400多只巴布亚企鹅死亡;2008年,六成死亡的企鹅同样是因为鸡痘症而丧生。南极洲原本是一片封闭的大陆,上面根本就没有这类传染病,正是人类将这种致病菌带到了那里。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格里麦尔长期研究企鹅,通过比较,他从1947年开始记录的数据发现,游客已经把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鸡痘等病菌带到了南极,给当地动物带来了巨大隐患,而气候变暖,更是让企鹅的生存环境雪上加霜――因为温暖的气候有利于病菌的传播。

生态旅游范文第7篇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将注意力转到提高生活质量上面。而旅游则是休闲放松的好方法。旅游业已成为了一个重要产业,为各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自然的向往,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但近年来海南的自然环境却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旅游业的发展要依靠自然环境,而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阻碍。发展可持续性的、回归自然的生态旅游成为旅游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一、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

生态旅游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与适度开发为原则,将自然生态景观作为基础开展的拥抱自然、享受自然的新型旅游形式。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使人们回归自然,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享受自然的美好,放松身心;二是通过生态旅游来让人们认识到自然的美好和保护自然的重要性,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因此,发展生态旅游有重要的意义。为满足人们对拥抱自然、享受自然的需求,就要提高景区的环境质量,反过来又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满足人们的需求,带来经济效益,又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对可持续发展有良好地推动作用。

二、海南发展生态旅游的潜力

(一)优秀的环境条件

海南省作为我国开发较晚、受环境污染较小的地区,有丰富的环境资源,拥有大片的自然保护区与原始森林。具2010年统计,海南省的森林覆盖率达到50.3%,而同期全国的森林覆盖率仅为13.2%。大量的森林带来了许多环境效益,如净化水资源。全海南80%以上的地表河流、湖泊及水库的水质都达到了国家二类以上标准。而大量的森林与优秀的水资源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使当地人的普遍寿命明显延长,在第四次人口普查中,海南的人口寿命更是达到了全国第一。海南有优秀的自然环境,足以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对于发展生态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旅游业有着巨大的潜力。

(二)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

海南省位于我国最南方,靠近赤道,是我国最接近热带地区的省份。在这里有大量的原始森里,孕育了无数的热带的生物物种,是一个生物资源的宝库。据统计,在众多的动植物资源中,仅海南所独有的物种就有670余个,其中植物物种多达630个。同时,海南还有众多的热带经济作物和水果,如香蕉、荔枝、咖啡、槟榔等,其中很多在我国其他地区是见不到的。可在其中进行森林景观观光、果园采摘等众多生态旅游活动。另一方面,海南还有如尖峰岭、吊罗山、五指山等山地旅游资源,气候温和,空气清新,森林茂密,奇花异草肆意绽放。不但风景优美,且山势平缓,有利于旅游观光。海南作为我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有苗、回、壮、黎等各具风俗的少数民族,他们的生活各具特色,各不相同的风俗吸引着人们前去游览,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而海南作为我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其无边的大海更是旅游胜地。清澈的海水,松软的沙滩,美丽的珊瑚礁,加上我国最大的红树林,海南的海边旅游项目更是潜力无穷。

三、海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

(一)加强自然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自然环境作为生态旅游的基础,在整个开发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海南的环境已遭到破坏,部分地区破坏严重,甚至已无法进行生态旅游发展。所以,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是当务之急,应在保护现有自然资源的条件下,恢复森林覆盖率,保护自然环境。

(二)有计划合理开发

在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不能盲目,应在进行开发之前进行调研,做好发展规划,有步骤、有规划、有目标地一步步实现资源的开发,杜绝在开发过程中造成的浪费、反复和无规划开发,不能因为急于求成而进行破坏性开发。

(三)加强法规的管理

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少不了科学的管理方法。而完善的法规则为科学的管理提供了保障。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应加强法规建设,通过完善的法规来保证管理有序进行,以遏制破坏环境的行为。

(四)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

在保护自然环境的过程中,法规是行动的保障,而提高人们对保护环境的自觉性有重要作用。通过加强环保教育,提高环保宣传的力度,从而提高人们对保护环境的自觉性,自觉维护自然地原始环境不遭到破坏。

(五)合理分配客流量

环境的承载能力有限,当客流量超过环境的承载上限时,同样会对环境产生破坏,甚至导致环境退化。因此,在对旅游区域的开发过程中,应当合理规划区域,合理分配客流量,注意环境的承载能力。

四、结论

海南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旅游业,而海南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自然条件更是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应当注意保护自然环境,改善生态条件,从而保证海南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范文第8篇

一、基于反规划视角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乡村与城市是两种不同的生活空间,在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的今天,城市在出行、健康、舒适度等方面己经受到越来越多的诟病。桂林兴安界首乡村旅游规划、开发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将城市的游憩方式、生活空间复制到乡村,要保留住对城市居民的吸引力最大的乡土气息,才能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所以,本文基于反规划视角构建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模式,以期桂林兴安界首乡村旅游规划开发中能够将乡村的自然、生物和人文的连续和完整保留下来,用淳朴的乡土特色吸引游客,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对即将开发旅游的乡村区域进行资源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区域内的自然、生物和人文过程,确定乡村景观格局(乡村景观、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进行建设总体控制;在此基础上,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并提出本区域的乡村旅游发展目标;再规划乡村旅游所需的生产、生活等设施;然后与前面确定的乡村景观格局进行对照检验,若符合乡村景观格局要求的,就可以进行开发,否则重新调整目标和规划。

二、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涉及政府、企业或合作社、协会、村民、游客等多个利益相关主体,因此必须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明确各利益相P者的权责关系,兼顾各方利益、协调利益者的关系。结合“时空王国”的特征,桂林兴安界首应该重点发挥好政府的监管调控、经营者的集聚发展、行业协会的组织管理工作,才能确保桂林兴安界首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乡镇政府部门做好调控监管工作。政府要尽量减少对乡村旅游市场的直接干预,应该做好乡村旅游的宏观调控和管理服务工作,做好政策制定、资源保护、 规划与开发,营造良好的乡村旅游发展环境,避免出现越位或缺位现象。其次是鼓励经营者抱团发展,塑造精品乡村旅游形象。随着桂林兴安界首乡村旅游的发展壮大,乡村旅游在空间集聚的同时,会引发激烈的竞争。在处理好跟村民、村委会和其他旅游经营者关系的前提下,相关部门应完善扶持政策,鼓励民俗户成立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鼓励民俗村成立乡村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采取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实现集约化经营和专业化管理。第三是乡村旅游协会切实发挥行业组织管理职能,促成会员间的交流合作,对乡村旅游产品进行统一营销,维护乡村旅游行业形象。

三、基于互联网技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将互联网技术与乡村旅游相融合,可以让乡村旅游迸发出更大的活力,促进乡村旅游快速、持续发展。桂林兴安界首提出将桂林兴安界首整个县域建成一个大景区,实现“县乡合一”乡村旅游的目标,并立足桂林市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定位,确定实施了规划拉动、产业带动、机制联动、大事推动和社会发动的发展战略,带动了兴安界首乡村旅游的发展。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例如:利用道路交通数据对自驾游进行有效疏导),及时汇总统计旅游相关数据,搭建乡村旅游网站、微博、微信及旅游APP等信息平台,为旅游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同时要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者的信息化技能培训,通过互联网技术提升效率,增强乡村旅游发展动力,促进兴安界首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升级发展。

其次,兴安界首乡村旅游企业和经营者要在景点推广电子导游、电子商务等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以“时空王国”为例,时空王国属于桂林大管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旗下新的发展项目,坐落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守护“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兴安”,这里有中国最古老的人工运河――灵渠,有北长城,南灵渠之称,至今仍发挥作用;这里有华南第一峰―猫儿山;这里是桂林漓江的源头,这里是中国红军长征的起点;这也有南方最好的高尔夫球场和游乐园――乐满地;这里还有私人机场等等。

“时空王国”项目包括16个养殖区、5个野菜种植区、6个游泳区、35个垂钓区、1个猎场、1个跑马场、1个原始农耕区、1个酒店式木屋区、1个民宿及青年旅社区、1个露营区、1个树屋区、1个农家乐餐饮区、1个会议中心,1个青少年综合能力拓展基地,这是一个纯净的王国。

“时空王国”现着力打造智慧乡村旅游示范点。同时,还会注重与携程、去哪儿网、艺龙、途牛、百度直达号等在线旅游推广企业的合作,实现乡村旅游O2O的对接,将大量图文并茂、音像俱全的旅游信息通过互联网传递给游客,特别是加大旅游淡季的营销力度,激发游客对兴安界首乡村旅游的欲望。

总之,乡村生态旅游就是把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以乡村文化为基本内涵,以促进地方经济为目标,以保护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为基本前提的一种综合性的新型旅游方式。本文通过对桂林兴安界首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分析及研究,试图为乡村旅游规划理论研究贡献一点力量,同时也希望能够为兴安界首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实践提供一些指导意见。

生态旅游范文第9篇

关键词:国内 生态旅游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a)-0153-02

1 研究背景

旅游业可能是当今潜在影响最大而且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由社会和自然科学家倡导的“生态旅游”可能是有效保护目的地社会和自然世界免遭破坏的一种有效方法。我国的生态旅游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4年开始正式出现“如何开展生态旅游”的研究,方兴未艾的生态旅游直至2000年研究开始多起来。生态旅游是实现可持续旅游的有效方式之一,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因此对生态旅游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数据来源

国内权威的旅游学术期刊数量不多,《旅游学刊》是国内创刊最早的旅游类学术期刊,亦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旅游学术期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我国旅游研究的基本情况、反映了中国旅游研究的水平和发展动向。本文的检索范围是2002年1月1日至2012年5月1日的《旅游学刊》,使用的检索工具是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题名”作为检索项,“生态旅游”作为关键词,得到文献36篇,因本文是研究国内的生态旅游,所以排除研究国外的文章4篇,筛选后剩余有效文献32篇。本文主要对这32篇文献进行分析讨论。

3 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的内容分类

笔者对得到的32篇有效文献按研究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出对生态旅游的基础性研究、发展研究、相关评价体系研究三个方面的比例,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对生态旅游发展方面研究最多,其次是基础性研究,而对生态旅游相关评价体系的研究却很少。

3.1 生态旅游基础性研究

生态旅游基础性研究主要指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特征、学科融合等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对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上至今还没有达成共识,致使生态问题的研究出现“宽”“泛”“乱”“浅”的局面。2007年,吴楚材、吴章文等估计国内学者提出的概念也有近100种。[1]但至今还没有令大多数人信服的统一的定义,这些概念的表述或层次不同,或出发点不同,或范围不同,或陈述的角度不同,或要达到的目标不同。业界基本认为生态旅游是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同时,有学者提出“对生态旅游的严格定义需要使用一些可测量的参数去界定什么是生态旅游。”

3.2 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生态旅游发展研究主要是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经营管理、现今的开发模式、面临的问题以及基于生态旅游原理各个领域的发展现状、生态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等。目前来看,生态旅游已经发展到“瓶颈”境地。2005年,李天元认为,所谓生态旅游市场其实只是整体旅游市场当中的一个亚类或细分市场。[2]对于如何估价我国旅游业生态旅游市场的现状和潜力(包括入境生态旅游市场和国内生态旅游市场),到目前为止,似乎尚未见到这方面的统计和调研。例如,2004年,杨桂华认为,在生态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的责任关系上,将生态旅游者与生态旅游目的地置于同一协调的系统,构建生态旅游的双向责任模式。[3]

3.3 生态旅游相关评价体系研究

生态旅游相关评价体系研究包含生态旅游区分区评价、环境质量评价、环境承载力评价、开发潜力评价、评价因素等,目前的研究不成体系、不够完善、不够科学或者建立的标准体系无法实际开展。2006年,刘静艳以生态系统平衡理论为基础,建立和分析生态旅游系统共生界面的结构关系和行为模式,揭示各利益相关者矛盾运动和利益冲突的焦点,在游戏规则框架下规范各参与主体的角色扮演行为是非常必要的。2007年,徐红罡、杨彦锋认为,标准的权威性极端重要,现有的生态旅游认证项目在我国的实施普遍面临旅游消费市场认知度不高和权威性不足的问题。现今,澳大利亚生态旅游协会制定的《国际生态旅游标准》,其中的生态旅游认证体系已在世界局部地域采纳。

4 现有研究的不足

4.1 研究广泛,内容失衡

从检索到的文献去分析,无论从研究内容还是研究的数量来看,学术界和业界对生态旅游的关注越来越大,尤其是在2000年以后研究的文献成果数量大增,研究的内容也涉及到生态旅游的各个方面,如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生态旅游资源的归类评价、生态旅游的开发经营、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建立、对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阐述过多,而对其他基础性、专业性的问题,如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理论基础、认证指标体系、生态资源等级评估等鲜有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2002年,赵新民认为目前就是对生态旅游认识不清、不深。具体讲,什么旅游产品是属于生态旅游的范围?哪些资源现在可以开发,哪些资源目前还不宜开发?对能够开发的资源,应开发到什么程度等等。对这些问题未能澄清,导致了我们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过度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

4.2 研究方法,定性偏多

从筛选得到的文献来看,专家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研究偏向定性研究,通过定量的研究少之又少。定性描述占76%,数理统计占18%,采用模型构造和3S(RS、GPS、GIS)技术的仅占6%。如2004年全华分析出,生态旅游发展过程方面,研究方法会定性研究-定位研究-实验研究-定量研究-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历史过程。

4.3 指标体系,建立困难

认证标准是生态旅游认证项目的灵魂,目前流行的认证标准主要有两大类,即基于表现的标准和基于过程的标准。由于制定这两类标准时所采用的形式不同,从而导致了两种标准评估模式在成本、效果以及标识授予方面的差异。对此,无论是业界还是学术界一直是存在争议的。如,2007年徐红罡指出,需要发挥对我国的生态旅游发展引导与规范的功能,这决定了不能盲目采用舶来发达国家的标准。只有将环境作为生态旅游的研究对象,将环境资源作为生态旅游开发的主要内容,从旅游动机、旅游目的、旅游市场出发进行研究,才能将生态旅游落到实处,才能在市场上具有可操作性,也才能使生态旅游真正实现可持续的目标。

5 未来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未来生态旅游的发展仍旧是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要点。目前,我国国内生态旅游发展与国外相比较为落后,也没有生态旅游示范点和能实际操作的认证体系。所以,对生态旅游定义、认证体系、生态旅游资源等级分类标准、生态伦理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应该是今后生态旅游发展的主攻方向。

参考文献

[1] 吴楚材,吴章文,郑群明,等.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7,1(22):67-71.

[2] 李天元.生态旅游及其局限性:基于营销视角的认识与思考[J].旅游学刊,2005,4(20):25-29.

生态旅游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要素模型原则实践

生态旅游研究背景

生态旅游(MassTourism)作为替代大众旅游的一种扩展和派生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许多的旅游项目、旅游产品和旅游景区以“生态旅游”命名,“生态旅游”正在大众化。有学者看到了这样的现象,进而提出了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互化’的理论(杨桂华,2004)。但是,也有学者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与大众旅游截然不同的旅游形式,而且也有别于其他替代旅游形式”(Fennell,2004)。

本文将基于生态旅游的高度脆弱性和稀有性,分析生态旅游基本要素的关系,建立相关模型,并藉此讨论生态旅游的实践原则,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约束各方的行为,以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来发展旅游。

文献回顾

有关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多集中于生态旅游的定义、原则和责任方面。

2002年召开的国际生态旅游年大会所提出的《魁北克宣言》(UNEP/WTO,2002)对以下五方提出了呼吁:对政府及国家一级的开发商的呼吁;对(私人)企业的呼吁;对非官方机构、社区性的协会、研究和教育机构的呼吁;对半官方机构、国际性的金融机构和发展赞助商的呼吁;对地方社区和市政部门

杨桂华在其专著中创立了生态旅游的双向责任模式系统,提出了旅游目的地社区责任和生态旅游者责任(杨桂华,2004)。也有提到“要求各方在道义和伦理上怀有责任感,并有相应的行为表现”(Wright,1993)。

或是创立生态旅游受益者体系(包括当地社区、政府机构、旅游业、旅游者、保护机构、志愿部门、专家、媒体),提出诸多受益者之间的利益平衡协调,以保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目标的实现(Swardrooke,1999)。

《绿色环球21:国际生态旅游标准》(转引自诸葛仁,2005)制定了生态旅游产品的11条原则,对经营者和游客的行为做出了一些规范。

与此相类似,多数原则标准是从旅游管理的角度出发来考虑的,约束的也多是生态旅游管理的职能部门或是生态旅游的直接经营者的行为。

为了更好地把握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需要全面分析资源与生态旅游参与者各方的逻辑关系。

生态旅游要素模型的建立

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同时也是属于地方居民的。旅游业的发展极大地依赖这些“共享资源”。旅游业界、游客和地方居民三方虽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同为活跃的因素,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在实际运作中,旅游管理者与旅游经营者的出发点不同,所承担的责任也不同。

生态旅游资源、管理者、经营者、游客和地方居民同为生态旅游中缺一不可的要素,有必要整理其关系,建立关系模型(见图1)。

在一个共生的环境之下,人与资源要素相对独立,但又互相影响——人利用生态旅游资源,又受制于资源;生态旅游资源是人享受的基础,也对人的旅游活动产生反作用。

“人”的要素中,地方居民和游客共享生态资源,管理者和经营者对其起引导和监管作用。各要素牵掣互动,影响也是双向的。

生态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人文要素对自然的渗透以及人类对自身历史的关注,使得很多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不可分。在生态旅游蓬勃发展的今天,人文要素虽然还不是生态旅游的主要吸引物,可能只是整体旅游体验中的次要或附属的部分,但已经不自觉得作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被游客广泛享用了。人文资源同样是人类宝贵的财富,需要同样的关注和保护。

生态旅游的实践原则

(一)管理者的保育原则

在大众旅游发展的阶段,讲求经济效益至上。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点的逐步成熟,提出了供给导向的概念。在生态旅游的范畴内,需要政府和行业的宏观调控,其责任也最为关键。

现阶段,我国的旅游管理还是一个多元体系,生态旅游资源的产权关系还不明晰。管理部门不仅包括各级政府及其所属的旅游局/旅游委员会,生态旅游资源还可能隶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比如林业、园林、宗教、文物、水文等等;从中央到地方,从自然到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笼罩在一个复杂的网络之中。对于生态旅游资源,各方都需要承担相关责任,也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容易导致本位主义和学科的狭隘性。

因此可以看出,最大的问题不在于管理者该管什么,而在于谁是“生态旅游的管理者”?在国外也有类似的情况,很多学者意识到让这么多利益集团达成一致是非常困难的。在这个方面,生态旅游研究和发展较为发达的国家也已经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较好的例子有《澳大利亚国家生态旅游战略》(联邦旅游部,1994);加拿大的生态旅游任务组(EcotourismTaskForce)与萨斯喀彻温旅游部(是政府-私营部门合作的行业联合体,是加拿大该省的旅游发展指导机构)曾合作制定了生态旅游指导原则的文件,这个文件将成为加拿大未来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Fennell,2004)。

对于生态旅游来说,全国统一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是必须的。现阶段很多地方政府都在着手制定与生态旅游相关的政策和评估体系,但这样的子体系应该建立在一个部级的总体发展战略和认证体系之下。在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之下,首先需要一个独立而扁平的体系,成立一个特殊的生态旅游管理机构——独立、非盈利的官方组织或协会,并且不隶属于任何具体的职能部门。同时,由于我国目前基于生态旅游的认识还比较肤浅,这个机构的结构应是扁平的。可以只设部级和省级两个层面。

在部级层面,其主要任务是制定生态旅游法规政策和开发的原则框架,进行资源普查,建立生态旅游的认证体系,在全社会推广生态旅游意识;在省级层面,主要任务是确立各生态旅游区的环境承载力,根据国家统一的法规和认证体系遴选经营者,执行检测程序,对生态旅游开发和经营进行跟踪评估。

在立法和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参与者不仅应该包括各学科的专家(生态资源的涵盖面是非常广泛的,对于生态资源的研究需要有系统的概念),同时还需要包括生态旅游资源地的居民代表。虽然可操作性会受到某种影响,但当地居民的参与是相关法律和政策得以最终实施的强有力的保证。

(二)经营者的效益原则

一方面,保护生态系统的原则可能与不顾一切追求利润的行为不相容;另一方面,经营者要算投入产出的帐,让经营者不为利润所驱动很困难。

宝贵的旅游资源因为种种原因无法量化,资源的使用不能如实地反映到开发者的成本核算中。在很多开发者心中,旅游资源是没有成本的,天然的和历史遗存的珍贵资源几乎是无偿在使用。

其实,管理者和地方居民收益漏损的至少有两笔费用。一是资源有偿使用费。可以根据生态旅游资源的等级、开发程度和规模,收取资源使用年费;旅游目的地也可以采取资源入股的方式,由投资者按一定比例回归收益给社区。二是管理部门的认证费用和年度审核奖惩费用。一次性的认证不能说明资源动态使用的过程,因此年度审核是必须的。

认证的费用可以是固定的,但年审费用则可以灵活掌握—比如可以规定基准的审核费用,然后根据“谁污染、谁破坏、谁付费”的原则,进行奖优罚劣。以上两项费用上缴后,可以作为环境保护的资金统一运作。这样做,经营成本会提高。

短期内可能削弱投资者的兴趣,表面上也减少了经营者的收入;但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却更符合资源使用的公平原则。

(三)旅游者的纪律原则

在欧美发达国家,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还只限于高收入、高教育层次的游客。生态旅游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旅游活动形式,虽然在经营中要受到种种约束,但究其本质还是一种经济活动。如果把教育层次低,或是缺少生态旅游常识的游客拒之门外是不现实的。

许多文献都提及游客影响的最小化,要求对游客进行教育。生态旅游本身也是生态教育的过程。纪律似乎是一个过于硬性和严格的词汇,但并没有数据表明约束和纪律会削弱游客的美好体验。对于生态旅游急速扩大的市场来说,游客遵守某些纪律是必须的。不论是一些公开管理的方法,比如限制区域和时间、限制某些活动、限制游客数量;或是一些信息和教育计划,比如分发信息手册和游览指南——这些规范多是以游客“不作为”的形式出现的,需要游客的配合和遵守。

通过不同的形式为游客提供生态旅游的信息,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游客的知情权;对他们的行为做出规范,是经营者要做的事;游客的门槛仅仅是要求他们遵守某些纪律。对于纪律的执行情况和难点,则需要一些实地的问卷调查才能说明问题。

(四)地方居民的参与原则

生态旅游提出伊始,就更为关注地方居民的利益,强调为地方居民提供培训机会和工作机会。“利益”、“贡献”这些字眼不应仅仅停留在经济的范围之内。在决定资源是否被开发、以何种形式开发、旅游地如何管理等等问题上,地方居民需要参与的是管理、经营和生产的全过程,而不是管理者决策、经营者设计好一个“产品”后,地方居民只是作为一个接受者的角色接受教育和培训,享用他们提供的工作机会。

在普查和提出开发项目的时候,可以采用居民代表听证会、抽样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居民的真实想法——居民的认可应该成为立项的先决条件;批准立项后,可以成立地方居民旅游开发委员会,或是选取一定代表加入开发区的管理委员会,其目的就是确保对管理全过程的参与。这样,一方面能够全面保障地方居民的利益;另一方面,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征地、拆迁等矛盾也能较好地规避和处理。

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态旅游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旅游方式,牵涉到的是人与自然的复杂的系统。生态旅游资源与旅游者、地方居民、管理者和经营者是共生的,强调各要素之间的双向关系,它们既相互制约也需要协同发展。可以通过立法、认证、教育等不同手段来强化各方的责任感,深化各方的参与意识。成立相对独立的管理部门来体现对环境的保育原则,生态旅游经营者有偿使用旅游资源以全面体现经营的真实收益原则,生态旅游者有义务遵守特殊的旅游纪律,地方居民不仅有条件而且能积极投入开发、经营的全过程—各要素方的行为都需要约束,这样才能确保生态旅游实践的健康发展。

本文的局限在于主要论述了生态旅游五要素关系的双向性,未及表达深层的系统关系,只是针对一些实践操作原则做了相关分析和建议。

参考文献:

1.杨桂华.生态旅游景区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戴维•A•芬内尔,张凌云译.生态旅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3.田里,李常林.生态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4.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5.诸葛仁.绿色环球21:规范生态旅游的国际标准[J].旅游科学,2005

6.雷德•波赛尔曼等,陈烨等译.弯路的代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7.李长荣等.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8.王大悟.科学发展观与旅游可持续发展[J].旅游科学,2005

上一篇:生态园范文 下一篇:生态系统理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