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施工的质量控制

时间:2022-10-02 06:32:54

浅析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施工的质量控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的交通流量越来越大,对城市道路的使用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泥稳定碎石作为新兴的道路路基材料,是以级配碎石作骨料,采用一定数量的胶凝材料和足够的灰浆体积填充骨料的空隙,按嵌挤原理摊铺压实,成活后具有遇雨不泥泞、表面坚实、抗压强度高、抗冻性能好等优点,是高级路面的理想基层材料。

不过根据交通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规定,水泥稳定碎石属于中粒土,由于水泥稳定碎石中含有水泥等胶凝材料因而要求整个施工过程要在水泥终凝前完成,并且一次达到质量标准,否则不易修整。因此,对施工的质量要求比较高,我们有必要就其整个施工过程的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探讨与分析。

1 施工前材料及配合比控制

水泥稳定碎石材料主要由粒料和灰浆体积组成,粒料为级配碎石,灰浆体积包括水和胶凝材料,胶凝材料由水泥和混合材料组成。

1.1 材料控制

对于水泥的选择,首先其品质必须满足国家标准规定,采用标号较低的水泥;其次要以终凝时间越长越好,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应使用;最后为保证施工质量,进场前需对其强度、稳定性、细度以及标准稠度等各项指标进行取样试验。对于粗集料,其密度要大于2.6t/m,压碎值要小于25%;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其洁净程度要以砂当量表示;级配曲线应较平顺,同时颗粒均匀系数应大于10,对于颗粒中0.5mm以下的颗粒的塑性指数应不大于12。

1.2 配合比控制

对于混合物的配合比要遵守以下三点原则:(1)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的用量;(2)在减少含泥量的同时,限制细集料、粉料用量;(3)根据具体施工气候条件,控制含水量,保证水泥剂量不可超过5.5%、集料级配中0.075mm以下颗粒含量不可超过4%、含水量不超过最佳含水量的1%。

2 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流程包括基层检验、搅拌、运输、摊铺以及碾压几个环节。下面我们就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关键点进行分析。

2.1 基层检验

基层检验,复核控制桩高程;摊铺前清扫底基层,并适量洒水保持湿润。

2.2 搅拌

搅拌质量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采用集中厂拌,搅拌前应对厂拌设备及各计量系统进行调试,保证使所拌混合物含水量、骨料级配、水泥含量均符合配比要求,使机器运转正常,拌和机出料量与所用摊铺生产能力一致起来。

2.3 运输

混合料的运输对水泥稳定碎石的摊铺及碾压质量有直接影响,所以,为避免落距太大,造成混合料的离析,运料车必须要进入到拌和机卸料斗下方且高度要适宜;运输时,为保证摊铺机能够连续摊铺,应采用料斗升降性能好、底盘高度和“后马槽”长度合适的20t的自卸卡车,整个运输时间不可超过45min。

2.4 摊铺、碾压

摊铺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是碾压的基础。摊铺前,应通过试验,确定松铺系数,然后根据松铺系数调整好摊铺机;摊铺时需保证施工的连续性,避免纵向接缝,必须分两幅施工时,可采用两台摊铺机,间隔5m~10m的距离,同步摊铺并碾压;纵向接缝要垂直相接,不可斜接;重点关注摊铺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分析其原因,并及时铲除,换料回填。

碾压分初压、复压、终压三个过程,碾压时要按照由外侧到中心的原则进行,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的轮宽,全部路段压实一遍为一个阶段;应保持碾压路线及方向的一致性,以防止推移现象的产生;压路机不可随意停顿,以保证碾压的连续性;施工中必须贯彻“宁高勿低、宁刮勿补”的原则,全部施工过程力争在水泥终凝时间前完成;碾压完毕后,应马上进行密实度试验,若不达标,需立即进行二次碾压。

3 后期养护质量控制

养生对于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强度有较大影响,若养护不到位,容易使基层产生裂缝,进而导致底基层及路基因渗水而遭到破坏。当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完成施工并经试验合格后,需马上进入养生环节,养生时间不少于7天;为防止基层强度受到破坏,养生期间应对该路段实行交通管制,禁止车辆通行;在平交道口,为保证交通的顺畅、保护基层强度,可在其表面覆盖土工布,再在其上覆盖15cm左右的土层;每日洒水车洒水养护2~4遍,保持湿润,具体洒水次数可根据季节进行相应调整。

4 结语

由于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特殊性,施工时间相对较为紧迫,且要求一次性达标;因此在基层施工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其施工质量。首先要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及配合比,其次要严格按照工艺流程及标准要求进行,最后要做好养护工作,为城市道路的美好明天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李兵,蔡炳亮.简探市政道路中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5(25):2320-2321.

[2] 黄学.结合工程实例探讨市政道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10(20):1090-1092.

[3] 杨国民,马海利.旧混凝土路面层冷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在市政道路基层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2011,11(23):1190-1192.

[4] 杨国民,马海利.旧混凝土路面层冷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在市政道路基层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7(16):3310-3313.

[5] 边兴辉,李岚.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常见质量问题成因及预防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3(26):4091-4093.

上一篇:浅谈急诊医学临床实习教学体会 下一篇:浅谈数控专业教学与技能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