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动教学第一人

时间:2022-10-02 06:24:25

阴阳动教学第一人

我学练传统太极拳多年。最早学练陈式太极拳,只知道跟在老师的身后练,如何伸曲、折叠都不知道,跟着模仿划道。后来看了不少祝大彤老师的文章,他在文章中讲“太极脚”、“阴阳变化”、“动静开合”、“松柔、松空、松无”、“八方线”、“上下相随”等。似乎听到过,又觉耳生。于是在全国各地的武术刊物上搜集他的文章。后来又得到他的专著《太极解秘十三篇》。得到这本书之后,我如饥似渴,手不释卷。从理论上解决了我迷惑不解的许多问题。决心一定要找到祝大彤老师学拳。

终于有幸拜祝大彤老师为师学习传统吴氏太极拳。祝大彤老师是杨禹廷老前辈晚年看家弟子,追随杨老前辈十几年。至老前辈过世,一直陪伴在其身边。破四旧的年代里,世人避杨老而不及,祝老师仍追随杨老孜孜以求。几十年潜心钻研、修习太极拳。他全面继承了杨老前辈的太极真谛,并发杨光大之。为传播太极拳,多年来笔耕不辍,七十岁仍全国各地四处讲学。

随祝大彤老师学艺,是劳苦而又轻松愉快的事情。祝老师教拳,知无不言,言无不细。由拳架至内功,说、做、发、拿,以及听劲、喂劲,每个环节使人听得见,看得清,摸得到。纵观当代太极拳师中,百分之九十的拳师教法是演拳架、说拳经,拳架教完了,拳经中的词句讲完了,学生的课也授完了。至于什么是太极的松、空、柔便说不出了,更别提阴阳,那更是一无所知。学生问急了,便怒气冲冲地回答:“阴阳、松空那是前人的杜撰,哪有什么阴阳松柔呀。”更有一些拳师曾追随先辈练拳,自己不刻苦没练出来,便公然自己前辈的理论,这些人大有人在。还有百分之八九的拳师,自己身得太极真谛,只是身知肚明,可碍于表达能力有限,无法向弟子表述清楚。只能对弟子说“苦练去吧”。而有太极真功,又能清楚表达、用文字写出来的人,真可谓寥若晨星、凤毛麟角了。祝大彤老师正是集做、说、写于一身的一代太极明师。

祝老师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以功服人。数十年如一日。将自己当作太极拳上的一名小学生。每日练功不缀、读书不倦、笔耕不止。孜孜不倦的追求太极真谛。《太极解秘十三篇》是祝大彤老师经过数十年的太极修为,融汇了杨禹廷先师一生的心血编著而成的,是当代太极拳的一座丰碑。他从理论上全面系统、由表及里、由宏观至微观,阐述了太极之阴阳、之空、之松、之柔、之小(退藏于密1。集太极解秘、松功修炼、太极脚、太极手、太极揉手艺术、技击、八方线、拳架深研以及养生和性养生篇等内容。深入阐述了太极拳松柔之本、之路、之理,通俗易懂,揭开了太极拳神秘的面纱。在当代浩如烟海的太极书籍中熠熠生辉。

“皮毛要攻”是拳经中的要诀。是太极拳的上乘境界。一般人们很难理解“皮毛要攻”。难理解主要在于“攻”字上。攻为进攻之意。也就是说太极拳师的皮毛同样具有攻击性。这句话要说明的是太极拳从里至外“松”的状态、“松”的要求,主旨是一个“松”字。皮毛上松的状态是汗毛可具攻击力。我在祝大彤老师身边学拳,遇到很多学拳者向祝老师请教何为“皮毛要攻”。每至于此,祝老师捋起自己的衣袖,便见祝老师的汗毛一松之下,根根直立,用手扶之汗毛如针立,在场学生无不骇然惊叹。而每次学生看祝老师练拳,不管是三伏天还是三九天,他全身松空,根根汗毛直立,称为“肤可竖箭”。

说到“中定”,最早杨露禅提到过“站住中定往外打”。“中定”是太极拳“中正安舒”、“立柱式身形”的基础。不只是身体姿势站正了就叫中定,而是在行拳时,在身体所处任何状态的情况下,人体结构的“中正安舒”。站住中定,全身空松,你便根基稳固,撼之不动。祝大彤老师每与我们讲到此处时,伸出一只手掌,让我们弓起步,双手用力推,我们使出吃奶的力气,拼命推,已经七十岁的他却面带微笑,而且可以原地踏步走,只伸出手掌悬在空中。一次他在南方某地讲课,台下一位身高一米八、体重二百多斤的年青人站起来,对祝老师说:“祝老师,我可以推一推您吗?”他想将祝老师推个跟头,在众人面前露一手。祝老师微笑着说:“当然可以了。”年青人上来双手往祝老师胸前猛推过来。七十岁的祝老师微笑着站在原地看着他。年青人推了半天,祝老师纹丝没动,向祝老师鞠躬行礼而去。事后,他对人说:“祝老师是铜墙铁壁。”

与祝老师推手打轮时,他站在那里,全身空松。我一接手,手上空若无物,脚下跌跌撞撞,如醉酒一般。心中一急,手上稍一用力,便觉脚下如裂开了一个地洞,身体腾起,直飞出去。祝老师伸手将我拽住,对我一笑说:“这是玩意儿。”随口又说:“四梢空接手,一接点中走。”

祝老师全面继承了杨禹廷先师的拳技、拳架。拳架动作严谨,丝丝相扣,舒展大方,角度明确,空松轻柔,脚下双轻,从下至顶,立身中正,关节、骨头无不松开,身上汗毛根根直立,触之如剑,从里至外,空松至极,衣服如挂在架上,飘飘松垂。与人接手,对方身体被拿起,脚下如地在下陷,无不骇然。祝老师讲“太极拳,没有强直,没有强走,式式走得开”,如抱虎归山、白鹤亮翅,不管是由下向上运行,还是由左至右运行,我们用手企图阻挡他的运行,但手与之接触,手如触棉,脚下无根,而他的手指犹如向外长出,划弧绕到了自己的身后。

太极拳讲阴阳变化,但什么是阴,什么是阳?绝大部分太极拳师面对这个问题,无法解释清楚,更难以教学生。祝老师讲:“杨老拳师说‘太极拳就是一阴一阳两个式子’。“祝老师对于阴阳这个大问题,使之见诸于文字之中、见诸于拳架之中。教拳时,使你看得到,摸得着。在当今太极界来说,可谓是太极拳阴阳教学的第一人,阴是什么?阴是意之隐,是虚、是空、是开、是静、是松柔、是虚灵、是舍己从人。阳是什么?是阴的对面,是意之显,是实、是有、是合、是动、是坚刚(见于《太极解秘十三篇》)。行拳中,阳时手追眼,阴时眼追手。“什么是开合,祝老是讲“开合不是手是上的开合,而是腰上的开合,是阴阳变化,是太极拳的高层境界。”我们将手放在他的腰上,顿觉腰间洞开,越来越阔。而自己随之身体犹如被吸起,脚下被拔了根。

松小手是祝老师的首创,对松功修炼,健体养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太极拳修炼的是松柔,是人体神经末梢的感应,而小是后指是人体神经末梢之中的末梢。平时用力总是用得最小、用得最后。祝老师在多年的太极修炼中发现,太极拳松的根本在于松小手指。太极拳每一动作的起始首先要先松小手指,则全身九大关节随之瞬间节节松到顶。每个动作一松小手指,则全身自小手指经肘、肩,九大关节节节贯穿松回到脚下,全身神经末梢至小手指神经末梢,再自小手指神经末梢至脚神经末梢一个循环,人体全身松开。照此正确的方法修炼,太极拳才能功到自然成。

祝老师经常对我们讲起杨禹延先师,讲他遇有挑战争强者,总以礼相待,以功服人,对方一摸,空松无物,拿起放下,从不将对方放倒,德艺至高。而他自己也严遵师诲,多年来从不与人争强,从不以长者自居,对待学生弟子,以朋友相待,以功服人、倾心传教。为我们晚辈弟子树立榜样。

上一篇:王征南之死与四明内家拳之谜 下一篇:绕步蛇行步为先 巴蜀奇葩火龙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