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练笔”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时间:2022-05-26 02:23:44

“小练笔”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习作教学具有积累性,学生的习作水平要想在短期内有效提高几乎是不可能的。除了倡导学生多读、多看、多练外,教师还可以立足于语文教材,适时为学生创造一些练习的机会,让学生随阅读进行“小练笔”。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这是一条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是情有所动时练笔。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人文性很强的课文,它们通过充满真情实感的故事,向学生传达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给学生以道德情感上的熏陶。学习这类课文时,一旦学生情有所动,教师就要抓住机会趁热打铁,为学生设计一些小练笔,让他们把在阅读中获得的感悟和积蓄的情感凝结成文字。如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学生都为主人公的遭遇而感到难过。教师这时发问:“面对这个小女孩,你们想说些什么话?”好多学生举起了手,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接着教师可以抓住时机,以《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为题练笔,这时候学生的习作就会是自己真情实感的流露。

二是文本赏析时练笔。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经典的美文,课堂赏析文本是一种美的享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些“读写结合”点,精心设计小练笔,让学生学到作者的精妙语言和表达技巧。如四年级下册《五彩池》这一课文,文中作者用了很多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优美。在学习“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这一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模仿练笔,引导他们想一想水池还像什么?学生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写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语句,在模仿中激发了丰富的想象。

三是文本留白时练笔。由于作者构思立意、谋篇布局的需要,某些课文中往往省略了一些情节,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留白”,引导学生把作者隐而未发的意思表达出来,使他们更好地理解作者这样表达的意图。如学习《我的战友》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想象: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是怎样忍受着巨大痛苦做到纹丝不动的?他心里会想些什么?然后让学生写下来。通过联想补充情节,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刻,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四是文本仿写时练笔。学是为了运用,这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冰心在《谈点读书写作的甘苦》中说:“我常常抄袭,就是说模仿别人更好的句子。”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给出榜样让学生学习,学习效率会高得多。因此,从课文中学习作文的方法,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范文,加强由读到写的迁移,让学生通过对范文的模仿、借鉴,把范文的表达方式转化为自己会运用的表达技能,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练笔方式。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描写了故乡的杨梅树和杨梅果,作者从形状、颜色、味道三个方面描写了杨梅果,写得具体生动。学完这课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仿照课文描写杨梅果的段落写法,写家乡的一种特产。学生兴趣极高,大多数学生都能模仿写好。

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小练笔,不仅能让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心中所想,更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轻松习作,培养对写作的兴趣,有效提高习作的水平,也是更好落实课程标准中读写目标的一条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

湖北省郧县城关镇新区小学

上一篇:实现教学行为转变还语文课本来面目 下一篇:信息技术为教学插上神奇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