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规律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02 04:40:12

迁移规律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在语文教学中,有些学生总是像接收器一样准确无误地把传授的知识全盘接收,并演绎得头头是道,可是一遇到实际的应用,却又一筹莫展,束手无策。这种重知识轻能力、学不致用的反差现象无疑对学习效率构成了强烈的制约。美国心理学家比格指出:“学习的效率大半依学生们所学材料可能迁移的数量和质量而定。因而,学习迁移是教育最后必须寄托的柱石。”迁移属于心理学的范畴,它指的是先前的学习对于以后的学习产生的某种影响。对学生而言,知识的迁移也就是利用已内化储存在头脑中的知识,去影响和促进新知识新技能的理解掌握,沟通新旧知识、技能间的相互关系,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体系,以促使知识向能力转化。

一、有机运用教育理论,让迁移规律在语文教学中发挥作用

迁移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理论问题。大凡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总是和学生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概括同类知识的特征,促进学生的学习;而学生如果掌握了这种迁移方法,养成良好的迁移习惯,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就能够不断提高。

1.在阅读教学中奠定好迁移的基础

语文能力的形成,不是靠大量的机械的训练而达成的,而是大量地存在着重构,即重新组织学过的知识。这种“提取或建构”、“重新组织”实际上就是“迁移”,如何奠定迁移基础则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一般是:导入——介绍文学常识——解决生字生词——朗读课文——分析段意层意文意——课堂小结。由于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独立的,由教师主导的课堂往往忽视与学生积累、知识、能力的联系,构不成对学生能力的挑战,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风格。“迁移”式教学提倡以富有一定挑战性的能力培养为指导,往往通过这样的路径实现:生活实例导入——提出恰切的问题——指导学生解决——辅助阅读——能力巩固。以生活实例导入,既需考虑学生兴趣,又要与单元知识能力目标契合。提出问题,既需要让学生通过整体感知加强对全文基本内容和基本思路的把握,又要关注重点问题、关键问题、细节问题。指导学生解决,要让学生结合单元知识能力目标和宏观性阅读方法切实思考,加强字词理解、梳理文章思路、把握内容要点、体察作者情感、筛选整合信息,以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辅助阅读旨在增加知识信息容量,摒弃满堂灌和肢解课文现象。能力巩固则主要通过听说读写训练,让学生使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使之有成功体验,从而产生成就感、自信心,并对语文学习更有兴趣。

2.在单元教学中实现“迁移”

单课教学的目标具有奠基的作用,而单元教学目标具有把教学要求系统化、具体化的功能,具有对单元教学过程进行定向和控制的作用。在单元教学中,纵向迁移和横向迁移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所谓“纵向迁移”,是指运用已经习得的概念和规则去解决新问题。在这种迁移中,先后两种学习是不同水平的学习,即对某种下位功能的先行学习以形成对更高一级的后继学习发生迁移效果。我们的语文教材往往以单元为单位,每一个单元都安排讲读课和自读课,教学一般是通过二至三篇课文的讲读,落实单元教学目标的重点难点,讲清知识规律,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自读课提供可资仿效的读书范例。如前所述,上好讲读课,而不满足于一堂课的知识灌输,不影响学生思维的深度,在阅读教学中奠定好迁移的基础,就非常有利于“纵向迁移”。所谓“横向迁移”,是指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的重组与扩大,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类推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主要表现为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讲读课中学生理解了的知识,并不能保证横向迁移的必然发生。只有在阅读教学中奠定好迁移基础的同时,高度重视“自读课”的学习而不是仍由教师“包讲”,引导学生把掌握的知识加以运用,在独立单元、写作中才能产生知识和技能的横向迁移。讲读课上“举一”,自读课上“反三”;讲读课文为“例子”,自读课文为“训练”;在一个教学单元内“讲读课文”与“自读课文”的同类或相关组合,恰恰体现了教育研究者对迁移规律的期待,只有合理分配,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而不是继续“填鸭”。“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也是语文学习迁移的一条良策。在课内自读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选取同类文章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读后总结出文章的写作方法,并用此方法写一篇同类的文章,实现知识的横向迁移。

二、合理运用迁移规律,促进语文学习

1.教师必须明确具体的迁移方向

要把迁移方向具体体现为教学目标的确定。既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或简化或挖掘,以适合学生接受为准;又要研究这些目标在全册教材中的位置,明确该单元知识点的传授与能力训练在整个知识体系网络和能力训练序列网络中担负的具体任务。教师胸中有这棵纵横贯通的“知识树”,就能在授课前做好设计和准备,保证学生顺畅地完成由“旧知”到“新知”的迁移,并为再学习、再迁移奠定坚实的基础。

2.迁移的关键是培养学生主动地发现

语文教学要在形成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培养独立运用能力。正如演讲比赛,背诵别人的、内容空洞的文章往往会在演讲中“掉链子”,而自己起草、有生活体验和独特体会的文章,在演讲中往往会滔滔不绝、声情并茂地论述。在教学中也是一样,强求记忆是为学生挖“陷坑”,掌握规律和方法才是“授人以渔”。在教学中,语文教师既要善于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对比,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联系、对比、提炼,主动发现教学内容的差异,迁移出新知;又要善于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关注局部与整体、单篇与单元、单元与大纲之间的联系,在头脑中、笔记里形成“知识树”,完成知识的纵向迁移。

3.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迁移的关键在于学习者能否概括两种活动之间的共同原理或经验。语文教学绝不应该满足于一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应该追求“有渔之法,促鱼之得”的教育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和分类、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抽象和具体等逻辑方法,让学生有意识地培养概括能力,掌握同单元知识的共同点和解决同类问题的规律性。随着学生知识量的日益增加和能力的反复实践,逻辑思维会日趋完善,养成由个别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思考问题的意识,能在大视野中考虑个别问题,能将个别问题归入更宽泛的领域解决,思路自然开阔,知识逐渐转化为能力,“迁移”的质和量都会相应提升。

4.消除学习定势对学习带来的消极作用

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往往容易形成一种习惯的思维方向或一般人所说的“思路”。这就是思维的定势现象,是一种心理的预备状态。在这种思维定势和学习定势影响下,往往形成两种影响。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影响谓之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谓之负迁移。如,掌握了某些汉字读音规律就是正迁移,但有些地区因为把“人”读作“yin”,就把“热”读作“ye”;有些地区把“串”读成平舌音,就把“窜”读成翘舌音,这都是负迁移的表现。这种学习定势往往限制学生在学习中萌发出来的假设、想象,不从具体出发,盲目地搬用某种经验,使解决问题的方式固定化。因此,在学习中一定要发挥学习定势的积极作用,消除学习定势带来的消极作用,促进正迁移,抑制负迁移,提高迁移效果。

学生能否将学到的知识技能成功地迁移到新的情境、新的课题,已经成为衡量学生智力和能力是否得到发展与提高的重要标志。孔子说过,“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有精辟的论述:“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些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技能。”迁移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最优途径之一,让学生学会迁移,应该是语文教育的灵魂。“为迁移而教”是有效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不需要教”是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培养学生迁移能力,是教师实现“教”是为了最终“不教”的关键,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男闺蜜】头号样本 下一篇:地理类ESP学习动机减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