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理论范文

时间:2023-02-23 11:23:58

迁移理论

迁移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语言迁移 二语习得 可迁移性 迁移方向 概念迁移

一、语言迁移

语言迁移又被称为“语际影响”或“跨语言影响”,后来美国语言学家 Odlin 在其 1989 年出版的学术专著《语言迁移: 语言学习的语际影响》中如是解释:迁移是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或可能尚未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或差异所造成的影响。(Odlin T,1989,p27)。在2000年,这一理论被Cummins扩充到不仅是母语本身的迁移,还包括对旧知识的迁移。之后在2008年,被简洁的定义为“一个人关于一种语言的只是对他另一种语言的知识或使用产生的影响”。(Jarvis S & Pavlenko A,2008,p1)

二、语言迁移理论的发展

语言迁移理论在20世纪40至60年代兴起,始于美国的众多语言学家的讨论,他们认为母语最大限度地影响了第二语言习得。在发展初期,语言迁移在二语习得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和当时盛行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紧密相连,共同成为对比分析的理论基础。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随着错误分析的深入,学习者所犯的错误被看作是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并非语言迁移的作用,许多语言学家著书立说批评了语言迁移之说,迁移理论的研究进入低谷。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十年间,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母语影响成为外语学习者构建过渡语的有利条件。此时,迁移成为语言学习中的一种重要策略,一个复杂且受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的认知过程,人们从心理、语言及社会的视角去全面探讨迁移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语言迁移在二语习得中的地位被迅速承认,并形成了较为全面的理论。Ellis 在 1994 年提出:“一个关于迁移的理论很可能就是一个关于外语习得的一般理论,因为母语的作用很难与影响外语发展的其他因素分割开来”。(Ellis R,1994)不同于传统的语音语义等基础表层的探究,随着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跨越式发展,语言迁移的研究层面涉及到语言理解的概念之中,体现在语言心理变化的过程中。

三、语言迁移理论研究现状

1.可迁移性研究。在Scott Jarvis和Aneta Pavlenko合作撰写的《语言与认知中的语际影响》一书中阐述了可迁移性的研究。可迁移性研究的重点逐渐从迁移本身转到了可迁移性上的重大转变。研究者不再单纯地记录迁移的具体案例,而是开始调查是什么因素使某些语言特征的迁移得以发生这一基本问题。按照研究发现的影响迁移的因素进行重新归类,一共总结出五大类包括:语言和心理语言因素;认知、注意和发展因素;累积的语言经验和知识;学习环境;语言使用。

2.迁移方向研究。按照方向这一维度,语言迁移可分为 3 大类:母语对目标语的正向迁移( forward transfer),目标语对母语的反向迁移( reverse transfer) 以及二语对三语、三语对四语等过渡语之间的侧向迁移。对反向迁移的系统研究表明了迁移是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而不仅仅是母语的专权,从而拓展了迁移研究的空间。对侧向迁移的研究,目前主要致力于回答迁移的源语言问题,即目标语的学习更容易受到母语还是中介语的影响。因此,研究者应采用多因素分析模式,综合考察各因素的影响以及各因素之间的交互效应。

3.概念迁移。作为语言迁移研究的一种新动态,概念迁移研究出现的标志是“概念迁移”术语的正式提出。概念迁移研究作为一个研究语言迁移的新视角,主要有两个基本的内涵:一是它吸收了“概念研究法”和双语表征研究的一些基本成果,形成了在语言行为、语言习得、语言表征等与语言迁移相关问题上的基本观点;二是它以其在语言行为、语言习得、语言表征等问题上的基本观点为前提,提出了一个解释语言迁移的理论机制并从这一机制出发来开展实际的迁移研究。

四、研究展望

在迁移有了新的开放性解释的大背景之下,迁移研究进入了一个以充分描述和深层解释为特征的活跃时期,主要表现为:

1.对迁移方向的关注将迁移研究的空间无限扩大,使各种多语学习中所发生的迁移现象都有可能被发现。

2.无论是多角度探究迁移的触发条件还是从概念层面阐释迁移的根源,研究者都在试图为错综复杂的迁移现象构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解释性理论模式,深度前所未有。迁移研究的迅速发展既得益于新构建的理论,又反过来为后者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范式,促进理论发展的持续性。

参考文献:

[1]Cook,V.2002.Using the first language in the classroom[J].Canadian.Modern Llanguage Review57:402-423.

[2]Jarvis S.& Pavlenko A.2008.Crosslinguistics Influence in Language and Cognition[M].NY:Routledge.

[3]Odlin,T.1989.Language Transfer: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CPU.

[4]曹若男(2012).语言迁移研究新论[J].西北大学学报.(3).158-160.

[5]葛现茹(2011).迁移研究的新进展.语言与认知中的语际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9).794-798.

[6]姜孟(2010).概念迁移:语言迁移研究的新进展[J].宁夏大学学报.(5).166-171.

[7]徐庆利.蔡金亭.刘振前(2013).语言迁移研究近20年的新发展: 回顾与思考[J].外语学刊.(1).103-109.

迁移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体育社会学 文化认同 体育迁移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c)-0215-01

1 国际体育迁移的现象学阐释

早期的尼日利亚人并没有孤立地想象“欧洲”这一地点。拉丁美洲的足球移民也是跨国体育移民的一部分,都迁移到了欧洲,之前他们对欧洲并不了解。一个来自墨西哥的移民最初在荷兰的一个俱乐部找到了工作,之前他对荷兰并不了解。荷兰在哪?荷兰是什么样子?到达荷兰之后,他又去了英格兰工作。同样地,一个南美小国的移民从家乡迁移到邻国首都(在到达欧洲之前)。曾经在欧洲,在迁移到苏格兰之前,他一直在西班牙俱乐部工作,然后去了英格兰,后来他拒绝去另一个西班牙俱乐部工作。另一个移民球员费尔南多(Fernando)把欧洲作为理想的目的地,欧洲是他一直向往的地方,那里体育场的灯光更亮,工作条件(包括工资)更好,增长技能的机会也更多。

然而,把这些地方看作是开放的、相关联的也非常重要,大多数国际移民研究仍会考虑地方的空间性和时尚性特征。要想了解当代移民需要一些工具帮助分析,全球流动性及国家间联系意味着一些社会文化生活的基础被忽视。例如家族网络迁移(而不是国家间的人口迁移)为研究提供了有用的经验,也是探索跨国体育移民的特殊手段(实际上已被忽略)。波利指出家庭意识在非洲跨国足球移民中起到重要作用,“全家人都怀有同一个梦想,曾经在欧洲有这样一种说法,即使非洲年轻人没有签到合同,也不想返回家乡。”

2 国际体育迁移理论概述

通过推进约翰・厄里的理论“新流动模式”,约翰已经表明整个世界似乎都在移动。研究世界第一运动――足球对于理解这种流动模式十分重要,因为这种模式考虑到已有的跨国运动图像、资金、信息和已互相有关联的人,至少在精英的水平去创造一个“全球性比赛”。通过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中球员在跨国运动中的流动状况,尤其考虑到英超联赛球员的流动性问题。以上针对非洲足球劳工迁往欧洲模式进行了结构主义分析。在殖民帝国统治的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国家与非洲殖民国家早就建立了关系网络。欧洲俱乐部吸引非洲及拉美运动员作为体育劳工的趋势逐渐增强,此原因还没有得到深入研究。没有什么内在特点使得国际体育移民实现跨洲化。泛非、泛亚、泛欧、泛美的移民在体育劳工移民中并不优于洲际体育移民的发展。但人们并不那么认为,只要欧洲足球俱乐部迷人的歌声一响起,非洲运动员就会立刻从家乡出发。

从跨国视角看国际体育移民能够帮助移民运动员获得社会认知,通过迁移产生的内在权力关系,即忽略制度权力,强调个体。虽然制度权力的影响作用不可否认,但允许个体行为在与其它体系协商过程中(空间上)转变迁移模式,那些协商受特定地区物质条件影响。那些地方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与其它地方存在辩证的联系。在移民的生活中,人们认为这些地方是有联系的而不是离散的个体。在分析移民地和移民点时,当地的物质条件是影响移民的重要因素,这不仅影响一个人的能力,也影响一个人的意愿。各地的相互联系促使移民产生迁移欲望,移民本身也成了迁移的具体物质条件。那些地区的概念虽然有些模糊,但那里却是具体的居住地(直接影响人们的居住方式)。

当然,人们也会在这些地方建造边界。尽管如此,这些在当地社会实践中仍属于基础工作范畴,就像人们刚开始确定自己与迁移地的关系一样。作为居住形式和地点空间,这些地区的概念不仅具有政治性,还具有政策性(包括对这些地区的全球规划)。这些地方的文化政治具有多种形式。许多关注国际体育移民的研究人员都忽视了地方本位实践与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因此,现在有必要通过解放思想,实施走出去战略,来理解这些体育移民模式的决定因素。在殖民帝国统治的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国家与非洲殖民国家早就建立了关系网络。欧洲俱乐部吸引非洲及拉美运动员作为体育劳工的趋势逐渐增强。此外,研究国际体育移民问题需要考虑多重因素,社会责任、谈判延误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运动员的移民选择。移民不是个人行为,作为一名跨国移民生活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黄璐.世界足球主要联赛球员国际流动特征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5):546-550.

[2] 曲爱宁,战文腾.运动员跨国流动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3):29-31.

[3] 黄璐.足球运动员国际流动问题的争论焦点和两难困境[J].浙江体育科学,2013(5):1-6.

[4] 黄璐.博斯曼法案的国际政治经济本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5):392-395.

[5] 黄璐.运动员跨国流动的文化边界问题 [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4(1):1-6.

[6] 王兴.非洲足球运动员跨国流动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5):20-23.

[7] 黄璐,兰健.中国体育“海外兵团”开发的战略意义[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5):29-31.

[8] Joseph Maguire. Sport and Migration [M].Routledge,2011.

迁移理论范文第3篇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迁移理论。而对此,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对迁移理论进行有效应用,有针对性引导学生进行教学,就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行有效提升,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1]。当前,为了有效提升教学效率,教师教学时多会对迁移理论进行有效应用,而其应用作用,主要可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学习中迁移随处可见,对迁移理论进行有效应用符合学习需求;第二,合理应用学习迁移理论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合理利用学习迁移理论能够使学习变得系统化和关联化,降低对新知识的了解和掌握难度。

二、在初中信息教学中学习迁移理论的应用

(一)精选教学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教师对迁移理论进行有效应用的基础保障。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果教师没有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没有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学生就不会提起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无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了解和掌握,而无法对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即使出现迁移,学生也无法对其进行有效利用。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激发其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想要成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找到学习的乐趣和肯定自我存在的价值,其最好的就是在教学时对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教师所选教学内容,既要具有实用性又要新颖有趣,使学生集中精力于学习和实践操作上,在边学习边应用的过程中加强对知识的掌握。在此过程中,教师所选教学内容要能够主动引发学生进行迁移式学习。比如,在对PPT、Word、Excel以及FrontPage等Office办公软件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都设计到“插入”和“超链接”的学习,而通常情况下,教师在先对Word操作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都会对其进行讲解,学生已对其进行掌握。因此,在对PPT、Excel等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对Word中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利用,利用学习迁移理论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进一步对Word功能中的“超链接”和“插入”进行掌握的同时,也自行学会PPT、Ex⁃cel等办公软件中的相关操作。

(二)营造和谐的竞争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生所拥有的求知欲望越强烈,其在学习过程中对迁移理论的应用效率就越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行有效激发。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最佳方式,就是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和谐的竞争气氛,通过和谐竞争,来激发学生心中的竞争意识和优胜意识,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或者暗示,去激发同学们内心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视起与其他学生的无声竞争,以此来迫使自己加强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为了能够对学习迁移理论进行有效应用,教师还应该通过巧设问题情境,有意识对学生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引导,使其与学生新学知识进行引导,进而加强学习迁移理论的应用。比如,在PPT、Excel等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Word中知识进行应用和联想,进而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让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三)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的教学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只有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进行充分掌握之后,在学习中才能够通过迁移理论加强对新知识的学习。因此,在对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不断加强对基础知识和基础操作的教学,进而在原有基础知识和基础操作教学中引出新知识和操作方法,在新基础知识和基础操作中,加强对原有知识和操作的迁移应用,突出新旧两种知识的内在联系,比如,在学生对PPT、Excel基础知识和基础操作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将其与已经学过的Word基础知识和基础操作进行;如果学生对Word基础知识和基础操作掌握比较牢靠,就能够将其活用在PPT和Excel中,不仅能够加强对新基础知识和操作的学习,还能够进一步加深对原有基础知识和操作的掌握,一举两得。

三、结束语

学习本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在学习中难免会存在知识的迁移现象,只要能够对其进行有效利用,就能够加强对新知识的学习和对旧知识的掌握。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习迁移理论进行有效应用,以此来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迁移理论范文第4篇

国家教委在1990年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中,关于初中阶段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有这样的明确要求——“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语文学习中语感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倾向,而教师如何使学生具有敏锐的语言感受力,随着语文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学界的重视。

一、语感培养

语言感受力最主要是依靠阅读来培养,并在长期的阅读训练中不断得到积累。语感培养具体从以下三个主要方面着手。

(一)培养对字词的感受力

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因此,阅读者需要具备系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对文字的社会功能、汉字的字形、词汇的构成、短语的组合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受力还远远不够,所以培养语感首先要从字词积累着手。

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他们积累词语并不仅仅依靠字典、词典,而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这是由语言符号中的“共同性”和“个体性”决定的。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特别区分了语言和言语的差别:语言是一般的,按一定法规组成的完整的符号系统,其语词和语义的关系是稳定的、静态的,即约定俗成的;言语是个别的,它是语言存在的形式,其语词和语义的关系往往是变化的,是语言的使用,

具有任意性。从语言的理解角度来说,根据一定的语法规则来理解所得的意义往往是明确、具体的,这就是“共同性”。但说话者、写作者却千方百计地挣脱语言系统的规则,以便把自己想要传达的特殊意义、内涵意义表达出来,而这往往是流动的、可变的,具有个人倾向性,称之为“个性化”。

这种“个性化”又往往是作家在传情达意时有意为之。陆机提出“文外曲致”,刘勰主张“情在词外”,钟嵘倡言“文已尽而意有余”,司空图赞赏“味在咸酸”之外,都主张写作时,须有“言外之意”,也有的是作者无法表达的情感。中学生所面对的往往是这样的“个性化”语言。

此外,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语词。1965年,美国的计算机科学家查德通过大量实验后得出如下论断:“语言中大量存在着模糊概念。”而我国的传统文化思维中又以直觉、顿悟见长,与之相应,汉语词汇具有很强的模糊性和意象性,富于弹性,富有韵律,内涵的自由度很大。我国的古典作家又往往把模糊性的事物当作审美观照的对象,“引入于冥漠恍惚之境”。

鉴于上述语言系统的种种特征,语文教师只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一定数量的词语积累作为语感训练的基础,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就可以使学生的语汇积累如滚雪球般增多。在课外阅读中,中学生面对丰富多彩的新词语,第一、第二次接触时可能不懂,到十几次甚至几十次接触到时,这个词就比较熟悉了。由于反复接触的这个词不是孤立的,而是连同整个句子一起出现的,学生就记住了十几句乃至几十句具有这个词的句子,掌握了该词的使用规则,这时,对这个词的意义从不懂,至开始有些懂,到完全懂了,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变化规律也可以掌握了。如此日积月累,又不易遗忘。当然,语言符号的“共同性”毕竟是基础,对词义的准确理解,是词汇积累的第一步。中学生头脑中积存的语汇,往往是会用却不会释,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授学习词语的方法,显然是十分必要的。课文中出现的常用词、关键词,也有必要加以点拨。随着阅读量的增大,学生的词汇量会不断增加,语言感受力也就不断得到提高。语感力的提高,又使词汇积累更加容易,就这样,形成了良性循环。

(二)注意意象积累

每一语言符号,都指向特定的事物,代表特定的意义。古人对言和意的关系论述颇多。张裕钊说:“曰意、曰词、曰气、曰法,之数者,非判断自为一事,常乘乎其机而混同以凝于一,惟其妙之一出于自然而已。”(《与吴函父书》)他认为“意”“词”“气”是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意”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词”是客观存在的语言符号,而“气”就是作者在创作时饱含情感色彩的意象活动。韩愈则特别强调“气”对“言”的作用:“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答李翊书》)

气(即意象活动)的重要性还在于它一直伴随作者创作的全过程,并驾驭着作者。巴金说:“我写《家》的时候,我仿佛在跟一些人一块儿受苦,跟一些人一块儿在魔爪下挣扎。我陪着那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欢笑,也陪着他们哀哭。”福楼拜在写到包法利夫人服毒自杀时,自己也感到“嘴里有砒霜的味道”。作者的这种全身心投入意象,正是他们情感的契合和感觉的移入。读者凭自己的语感“入境”,情形也往往如此。既然意象活动也始终伴随着创作过程和解读过程,我们就有必要认识意象的性质、特征。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这是化用了庄子“运斤成风”的寓言,他在这里指的是作家头脑中形成的客观形象与主观情趣的有机融合,即蕴涵着情和理的形象,具有瞬息性和随意性。形诸语言,体现为“气势”。而读者头脑中的意象则是被语词唤起的表象。从阅读角度来说,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意象形成的快与慢、完整与否,标志着语言感受力的高下。语言符号是阅读的客体,作为阅读主体的读者,只有头脑中有丰富的意象积累,才能被作品的语词迅速唤起,组合成相应的准确鲜明的新意象。

对中学生来说,这一点正是他们的局限。他们的生活阅历有限,这大大限制了他们想象力的有效发挥,影响了意象组合的准确性、完整性,即妨碍了语言感受力的发展。要提高学生语感力,丰富学生头脑的意象积累,最主要的途径是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另外,养成学生勤于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多欣赏有益的影视也是一种途径。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提倡先“入”后“出”。高明的教师,总是以精采的开课,引导学生一头扎入;声情并茂的讲述使学生完全沉浸于作品的境界,学生头脑中的相似经验被充分唤起,迅速形成新的意象。然后再带“出”,逐一琢磨,细细咀嚼,难词、难句便会迎刃而解。

有些老师也重视中学生的概括、分析(思维力)能力的培养,但一开课便是分段、图解文章,把文章弄得支离破碎。学生对文章主题的了解也只是老师“水到渠成”的结果,成了无本之木。皮亚杰把儿童的认识结构分为认知——感知——表象——思维四个阶段,前三阶段则是思维的基础。意象是表象,是进一步分析研究作品的基础。所以,这种低估学生语感力,忽视学生语感培养的做法,贻害无穷。综上所述,我们应注重学生的意象积累,并在课堂教学中,得法地利用课文内容有效地激活学生认识结构中的“相似块”信息,使两者耦合、同化、尽力缩小学生认识结构与课文之间的“结构差”,以便迅速形成相应的意象,使语感活动畅通无阻。学生的语感水平也会从中得到提高。

(三)强调诵读

古今学者十分强调“因声求气”。周振甫先生认为:“作者由气盛决定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读者则人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文章例话·因声求气》)。所以古人要求“必讽诵之深且久,使我之心与古人沂合于无间,然后能得契自然之妙,而终极其能事。”(张裕钊《与吴函父书》)周先生又将诵读与默读相比较,“专以沉思力索为事者”,虽然可以得到启益,但跟因声求气达到的“心凝形释,冥合于言议之表”的境界还有区别。叶圣陶先生也曾强调,对现代的“美文”,应重视“美读”。

显然,诵读能促使良好语感的形成,但原因何在?

清朝的桐城派,竭力提倡诵读。刘大槐在《论文偶记》中写道:“(读古人书,)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则用心理学、生理学原理对该现象作出解释:“朗读也是一种模仿。它模仿的是作者喉舌筋肉活动技巧。久而久之,作者的神气音节就在读者的喉舌筋肉上留下痕迹。”(《文艺心理学》)

高中阶段,学生不大可能再像初中时那样去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语感力发展常呈停滞趋势。充分利用早读时间,强调诵读,无疑是一条有效地提高语感水平的捷径。速读,采用的是意群注视法,也是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高中阶段是最佳训练期,这里不再赘述。

敏感的语言感受力是阅读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当语感顺利完成向写作迁移时,才算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二、语感迁移

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介绍过自己的读写体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文成之后,自以为辞意皆己出,他人视之,则认为句句皆从他文脱胎也。”又说:“读之(古人文章)自然有以浑其气、苍其格、高其调、秀其色、脱胎换骨于其中而不自觉,是获益古文者无穷矣。”这里的辞句脱胎于他文,格调肖似古文“而不自学”的情状,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语感迁移”。

中学生的作文中也随处可见这种迁移。读完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让学生写《一件不该发生的小事》,《一件难忘的小事》时,习作中总有懊悔不已、沉思反省的笔调。对中学生,我们并不勉强他们在语言表述上独树一帜。每读完语言大师们风格各异的文章,及时地让学生有效地“迁移”一番,“脱胎换骨于其中”,博取众家之长,可以大大丰富他们的表达形式。语感上的这种有益的迁移,称之为“正迁移”。也有语感的“负迁移”情形,读完文言文单元,作文中会掺杂一些文言格式的句子。这种不伦不类的“古味”与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相悖,应及时纠正。如何正确认识语感迁移?语感迁移,是学习迁移(或称训练迁移)中的一种。它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是将学得的语言经验有变化地运用到另一语言情境中去的活动。语感的迁移过程,就是将从阅读中得来的语感,运用到作文时的语言表达之中。

要实现语感向写作的迁移需要一定的条件。根据学习迁移原则,共同因素越多,迁移就越容易。上文已述及,在阅读和写作中都伴随着丰富多彩的意象活动。因此,语感的迁移,首先应是意象的“同化”。如清风明月常是作家用来衬托幽雅的心境的事物,学生在欣赏作品时有过类似的心境体验,这个意象仍然鲜明地留在脑际,每当学生作文时,重新出现这种心境,这个原有的意象会被提取出来。在意象的驱使下,调遣词句,传情达意。但这只能是脱胎换骨而绝不是抄袭,因为此时学生头脑中的意象已被重新组合、涂染上本人的感彩,与原有作品中的意象绝不相同。在教学实践中,还会遇到这样的矛盾:由于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迅速,作文时,意象极其鲜明,但他们的遣词造句能力不高,会出现“茶壶里倒饺子,有货倒不出”的情形。这时,有些老师要求学生摘录一些名句,以备不时之用,但这只能是远水救不得近火。要解决这对矛盾的途径只有一条,就是加强语感迁移训练。只有这样,才会达到“吾意所欲言……应笔而出”的境界。

要顺利完成语感的迁移,教师还要注意对语感定势的引导。语感定势有积极、消极之分。积极的定势可以达到语感迁移上的“不自觉”、把情意表达得淋漓尽致;消极的迁移,往往使表达落入俗套,辞不达意,或语体不分,这种情形的发生也常常是“不自觉”的。

迁移理论范文第5篇

最常用的教学工具为教材,将教材中的教学素材应用到教学中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笔者以动量守恒定律一章为例分析:本章包括“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动量守恒定律(一)”、“动量守恒定律(二)”、“碰撞”、“反冲运动火箭”、“用动量概念表示牛顿的第二定律”共6节内容组成。学习第1节之前,学生对动量的概念没有清楚的认识,伊始文中指出:“碰撞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两节火车车厢之间的挂钩靠碰撞连接,台球由于碰撞而改变运动状态,微观粒子之间……”其中,台球是学生在生活中所熟识的一种运动,将教材球碰撞的频闪照片素材作为教学实例讲解,通过对台球运动过程的描述讲解碰撞的细节,易于学生对动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学习第2节时,有一个关于系统的概念描述:“我们说这两个(或多个)物体组成了一个力学系统。实际上过去我们也曾涉及系统的问题。例如,重力势能属于地面附近的物体与地球组成的系统;轻质弹簧产生的弹性势能属于它所连接的两个物体。”[3]此处,先定义了碰撞中的力学系统,再提到过去涉及过的系统问题,旧知识中“系统”概念的认识利于新知识中“系统”概念的理解,新知识中“系统”概念的定义利于旧知识中“系统”概念的巩固,达到明确新知识并巩固旧知识的目的。第3节中,首先通过实例用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出动量守恒定律,将牛顿运动定律与动量守恒定律紧密结合起来,用已掌握的物理知识推导出新知识;其次通过比较动量守恒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提出相互之间的不可替代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掌握的物理知识对新知识学习有指导作用,将前后知识对比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第4节中,从理论上讨论了第1节开始的实验。在此,学生通过科学理论与实验的联系,对学习方法和迁移的思想有了新的体验。学习第5节之前,学生对于火箭的概念没有清楚的认识,开始文中举出许多关于反冲运动的例子,此时,将学生熟识的“放手后观察气球的运动”实验为例,讲解放手后气球反冲的过程,为学生对火箭的反冲运动理解做准备。学习第6节之前,学生已基本学完关于动量定律的相关内容。用动量概念表示牛顿第二定律的课题,是对动量定律应用的一种拓展,充分体现了新知识对旧知识的反馈。因此,学生在更清楚地理解动量定律的同时,更透彻地理解了牛顿第二定律。上述分析表明,在“动量守恒定律”一章的教学中,合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体现了一种知识对另一种知识的积极影响,表明知识的迁移是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说明迁移对物理知识学习的积极作用。在此,笔者通过不同知识对物理新知识学习的影响,用实例分析物理教学中的迁移。

二、物理教学中的迁移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1]。善于发现已习得的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共同要素,运用到新知识的理解中利于学生对新旧知识的理解、思想方法的掌握[4]。笔者主要通过物理知识、数学思想、生活经验及“为迁移而教”的思想对物理新知识学习的作用阐述物理教学中迁移方法的运用。

(一)物理知识对物理新知识学习的影响

众所周知,知识本身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所以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对前面知识的合理应用可以帮助新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物理知识对物理新知识学习的影响,就是将学生已掌握的物理知识迁移到物理新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中[5]。笔者以“电场强度”的概念教学为例:(1)教材中用试探电荷的实验来说明“电场强度”的定义[6],用抽象的概念“试探电荷”对抽象的概念“电场强度”解释,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2)学习“电场强度”的概念之前,学生已熟知地球存在着万有引力,即重力场,利用重力场和电场性质方面的相似性,引导学生理解电场的概念。(3)举例分析:在地球表面同一处放置不同质量的物体,重力与质量之比为恒值g;再将质量同为m的两个物体放在距地面不同高度的地方,重力与质量之比为恒值g。由此得出结论:物体的质量与所受重力的大小成正比,重力与质量之比为恒值g。将重力场的实验方法类比到电场强度概念的理解中:通过实验将电荷量不同的检验电荷q和2q放在电场中的同一位置,得出电场力与电荷之比是个定值E;再将电荷量同为q的两个检验电荷放在电场中不同位置,所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不同,电场力与电荷之比也不同。可以得出结论:电荷量与电场力成正比,在电场的不同位置电场力与电荷的比值大小不同。上述分析表明,将重力场知识迁移到学习“电场强度”概念教学中,是对抽象的或难以理解的概念和问题理解的简化,同时对新知识的掌握和旧知识巩固有积极的作用。又如,在“磁场强度”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将这三种知识再作对比,用已学到的重力场及电场强度知识迁移到学习磁场强度中来,加深理解。

(二)数学思想对物理新知识学习的影响

数学和物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物理教学中,恰当地利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对解决物理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策略[3]。笔者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第4节碰撞中的思考与讨论[3]为例:(1)此题属于非对心碰撞问题。题为一个运动的球和一个静止的球碰撞,碰撞之前球的运动速度与两球心的连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碰撞之后两球的速度都会偏离原来两球心的连线。(2)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碰撞前后的动量是守恒的,即矢量和的大小和方向相同。利用几何知识中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来解决这个问题,简化了问题的难度。(3)实际分析:由于碰撞前动量总和的大小为mv1,记作P,方向水平向右,碰撞后B球的动量大小为mv2,记作P2,A球的动量大小记作P1,方向如图1所示,由于数学中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以大致画出碰撞后A球的速度。上述分析表明,物理教学中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题可以简化计算过程,简化物理问题。除此之外,数学推导可促进物理规律的建立,数学图像可以很直观地表达物理模型,正交分解法在物理解题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等。

(三)生活经验对物理新知识学习的影响

物理源于生活,生活体现着物理规律,在教学中适当地将学生熟识的生活经验和常识运用到物理知识的讲解中,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7]。笔者以“功率”的理解教学为例:(1)功率的概念理解较为抽象。(2)讲解“功率”时,教师可以用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为例进行类比讲解功率的概念。(3)举例讲解:首先给出做功的情况:有100kg重物要从一楼搬到五楼,如果一个小孩搬运需要60分钟,一个成人搬运需要20分钟,试比较小孩与成人做功的不同。由此有必要引出一个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给这个物理量一个定义的方法。此时可以利用学生的实际生活做例子:从学校回家走路和骑自行车的快慢方法进行类比,相同距离,比较不同运动方法所用的时间;相同时间,比较不同运动形式运动的距离;当距离、时间都不同时,比较单位时间的运动距离。很快就会得出比较做功快慢用到的方法:两个物体做功相同,比较所用时间;两个物体用相同的时间,比较所做的功;当功、时间都不同时,比较单位时间的功,得出功率的定义。上述分析表明,将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知识和经验运用到物理教学中,不仅让学生理解了功率的概念、学会了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而且让学生懂得将生活实际和物理知识相互迁移的思想方法,提高了教学效率。(四)为迁移而教的思想对物理新知识学习的影响物理教学中的迁移不仅包括知识的迁移,还有迁移思想方法的授受。教育界提出“为迁移而教”的口号意在让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达到不教的目的[8]-[9]。例如,人教版必修2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一节追寻守恒量———能量,其中有一段材料: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费恩曼曾说:“有一个事实,如果你愿意,也可以说是一条定律,支配这至今所知的一切自然现象……这条规律称作能量守恒定律。它指出:有某一个量,我们把它称为能量,在自然界经历的多种多样的变化中它不变化。那是一个最抽象的概念……”[3]费恩曼所说的就是自然界能量的守恒原理。它的应用领域极其广泛:从物理、化学到地质、生物,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原子核内部,只要有能量转化,就一定服从能量守恒的规律。人类对各种能量,如煤、石油等燃料以及水能、风能、核能等的利用,都是通过能量转化来实现的。在物理学中:保守力学系统、热力学系统、核力学系统等都体现了能量守恒。综上所述,将费恩曼关于能量的观点延伸到各个学科乃至生活中,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拘泥于某种教学形式或方法,勿以为教学而教学,而是注重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教师在课堂内外都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意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具体教学对象的特点,灵活地创设教育情境并利用教育契机去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

三、物理教学中的迁移对教学的启示

物理教学中知识的迁移是普遍存在的,不同知识之间是可以相互迁移的。物理教学中的迁移对教学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迁移方法的多样性转变教师“为教物理而教”的思想

在物理教学中除了用物理方法解决物理问题,还可以有更多的方法和捷径解决物理问题。以平抛运动中的典型例题为例:如图2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该斜面足够长,则从抛出开始计时,经过多长时间小球离开斜面的距离达到最大,最大距离为多少?传统解法:将平抛运动分解为沿斜面向下和垂直斜面向上的分运动,取沿斜面向下为x轴的正方向,垂直斜面向上为y轴的正方向,如图2所示,在y轴上,当vy=0时,小球在y轴上运动到最高点,即小球离开斜面的距离达到最大,它所用的时间就是小球从抛出开始,运动到离开斜面最大距离的时间。利用数学方法简单求解:小球在抛出过程中,曲线为一个圆弧状,当曲线的某一点到斜面的距离最大时,由数学知识可知,这一点的切线与斜面平行,如图3所示v的方向,此时小球离开斜面的距离达到最大。因此,求解极为简单,由数学中的几何关系可知,v0与v的夹角为θ,由数学知识得:tanθ=v1/v0,由物理关系知:v1=gt两式联立即可得出小球从抛出运动到离开斜面最大距离的时间。综上所述,在物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利用所有利于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来教学,只要有理、适合的方法都可以用于物理教学中,达到物理三维教学目标。

(二)知识迁移的创新教学有利于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中国台湾中原大学张世忠教授曾说过:课程的改革,核心精神是教师的创新教学,要培养有创意的学生,必先需要有创意的教师,创意的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和自我成长,教材的组织和编排,教学技术的灵活运用,教学情境的妥善布置等都必须要有创新的思维和策略。可见,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举一反三、将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在教学中善于灵活把握学科内外知识之间的联系,让物理课堂生动起来。例如,自然界万物是能量守恒的,这个结论在任何学科和领域都是适用的。生物学中食物链能量是逐级递减的,但能量的总和是守恒的。物理学科也不例外,不管系统的能量如何转化,能量的总和是守恒的。比如,摆球的能量守恒。上例是对知识的灵活迁移,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内外的知识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不断地学习和自我提升。这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一种锻炼,也是对教师专业发展和迈向研究型教师的促进。

(三)知识迁移的先后顺序对教材编排的要求

迁移,是一种知识对另一种知识的影响,即需在掌握一种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对另一种知识产生影响,这就要求教材需要符合知识的顺序性和学生的发展性。第一,物理与数学知识教学顺序的完美结合。教材在修订过程中应考虑到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有些物理知识规律讲解中需要数学知识作为支撑的时候,此时学生应该已具备这种知识。例如,在学习运动力学之前,学生需要有关于速度、路程和时间的概念的知识做铺垫;讨论物理公式中各个量的关系的时候,需要函数的性质的知识做基础等。第二,注意教材编排逻辑顺序符合学生年龄及认知特征。教材编排应考虑学生的年龄及认知特征,这样才符合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

(四)知识的迁移强调教师运用现代知识的教学创新

台湾中原大学张世忠教授说过:教师凭借过去所学,教现在学生,去适应未来的社会。因此,教师应不断关注科技和事实知识,教学中的实例应该是在贴近学生生活的基础上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感的例子,不能将20世纪50年代的例子用到教育90年代的学生身上让他们从中体会生活中的物理,这样太强的时代感学生无法理解,给教学形成阻碍。

(五)知识迁移的讨论是研究构建完美课堂的基础

当下研究的“有效教学”、“艺术教学”等等,都有迁移思想的渗透。例如,中学是掌握物理学中数学方法的重要时期,物理教育把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列为一项重要任务。“艺术教学”中也渗透着迁移的思想,将教学作为一门艺术,运用知识间的相互影响来教学。可见,无论是研究有效教学或艺术教学等对于完美课堂的诠释问题,都是以迁移的思想方法作为基础的。本文从教材出发,介绍了迁移是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进而用实例分析了物理教学中的迁移方法和形式,然后对迁移对物理教学的启示做了思考。需要说明的是,探讨物理教学中的迁移思想只是众多教育思想方法中的一个方面。实际上,物理教学中的迁移不仅有它不可替代的优点,更应该注意负迁移的影响。物理教学中的迁移,不仅利于课堂内外各个方面的教学,也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升华,更利于教学的反思和启示。这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迁移理论范文第6篇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语言迁移;对话课堂

一、引言

受N. 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影响,二语习得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确立与20世纪70年代[1]。而作为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迁移理论是在50年代由C. Fries和R. Lado提出来的。Fries认为在外语教学课堂背景下,学习者的母语对他们的目标语的学习起了决定性作用[2]。Lado则认为外语学习的主要困难是由两种语言的差异引起的,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出并克服这种差异,据此提出了对比分析家假说[3]。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语言迁移研究的理论模式从对比分析假说向中介语假说转移,研究者开始关注学习者的内部系统因素,并将学习者认知心理的研究纳入到语言迁移研究当中。但在早期的中介语假设研究中,认知心理学对语言迁移的研究并没有得到重视,直到70年代后期,认知理论逐渐占据了研究的主导地位。

而近年来,社会文化理论异军突起,对认知理论构成了挑战[4]。而在社会文化理论当中,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社会文化理论中以对话为主线的语言、文化、自我三边关系为第二语言理论建设与教学实践提供了更多可思考的空间,有助于研究者开展对话学习或对话教学、对话课堂和课堂互动等方面的研究[5]。

在外语教学中,应该以对话理论为基础积极构建外语对话课堂,应用语言迁移理论推进外语教学改革,指导学生的外语学习,改善中国学生在外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听说能力差、对话难的现状,实现切实有效地提高外语教学效果的目标。

二、语言迁移理论的应用

(一)、推进外语教学改革

语言是一种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外语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运用外语进行交际,包括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而本文通过分析黑龙江和吉林两省部分高校的英语对话课堂语料库,发现中国学生在外语课堂中暴露出的一个显著问题就是口语表达能力差。因此,大力推进外语教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外语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在传统课堂上,老师滔滔不绝,学生却一言不发,这种教学形式带来的后果是中国学生普遍口语能力差。而对话课堂的构建,可以使外语课堂不再是教师独自参与的课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同学对话、与老师对话。可以说外语对话课堂是多方面进行对话的课堂,是真正高效的课堂。

语言迁移是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对话课堂中,语言迁移现象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但在外语对话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与多方对话,获得尽可能多地使用外语的机会。在外语的使用过程中,学生能及时发现自身的语言问题,修正不正确的语言表达习惯,避免母语负迁移现象的产生。同时,教师也可以从中得到反馈,分析学生错误的起因,正确对待他们的错误,帮助他们学会利用母语的正迁移规律来学习外语,摆脱母语负迁移所带来的影响。

另外,我们可以考虑将巴赫金理论中被二语领域国外学者业已使用的概念作为分析工具,针对具体问题,结合课堂语料或课堂语料库、问卷访谈等开展量化、质化或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研究,以提高研究质量,建构本土外语教学理论[6]。只有运用适合我国情况的本土外语教学理论,才能更好地指导外语教学工作,推动外语教学改革。

(二)、提高外语教学效果

首先,通过外语对话课堂的形式,利用母语对外语、已有语言知识对新知识的正迁移,高效率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对比分析母语与第二语言之间存在的异同,注意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以复习提问作为教学活动的开始,通过在外语课堂上展开师生间的对话和学生间的讨论来巩固对已有知识的掌握,引导新知识的学习。母语和外语间的对比分析可以使学生避免母语负迁移现象的产生,而利用已有语言知识对新知识的正迁移,则有益于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降低学习第二语言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外语学习效果。

其次, 在外语对话课堂中,利用母语在文化上对外语产生的正迁移,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新的语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脱离语境单纯地进行词义、句式、段落的讲解,要考虑到词语的文化内涵,要对比母语和外语在文化上的差异。另外,学生在学习新单词或新的表达方式之后,要通过采用课堂上各方都积极参与进去的对话方式,来展开词语或句子的应用性练习,达到真正掌握和应用目的。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对语言知识及文化的学习,培养他们对外语文化的敏感性,逐步形成外语思维习惯,使学习者免受母语在文化上带来的负迁移的影响,达到提升外语学习效果的目的。

三、结语

要改变中国学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必须推进外语教学改革,积极构建教师和学生参与的对话课堂,应用语言迁移理论对母语和第二语言进行有针对性的对比分析,使学生深刻理解两种语言在词句和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异同,发挥母语的正迁移作用,避免负迁移现象的产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外语学习水平。可以说,语言迁移理论在对话课堂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克服母语负迁移带来的问题,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外语学习能力,尤其是学生的口语能力。

参考文献:

[1]文秋芳. 评析二语习得认知派与社会派20年的论战 [J]. 中国外语,2008(3):13 20.

[2]俞理明. 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6.

[3]刘永兵. 西方二语习得理论研究的两种认识论取向 [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86-92.

[4]谭芳、刘永兵. 语言、文化、自我――论巴赫金与维果斯基理论核心思想之“殊途同归”[J]. 外语研究,2010(3):40 45.

迁移理论范文第7篇

关键词:马斯洛层次需求;居住迁移;居住需求;迁移模型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自古居住就是人类生存与生活所不可或缺的基本生活资料,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人类的居民点形式逐渐由原始的群居、村落、集市演化为以农业为主的乡村村落,到近现代进一步演化为以手工业、工业、商业为主的城市、大都市,这些聚落的形成和演化是人们在选择自我满意的居住地过程中逐渐演化形成的,在演化过程中居住条件层次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提升,居住需求的层次变动规律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的一般规律。本文以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为依据,构造出人类居住发展的层次需求模型,研究人们主动迁移的层次递进规律。

1 人类居住发展层次需求模型的提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的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五大类,这五大类相互关联,并按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次序,形成一个需求层次,即基本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感情上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1]。

纵观人类的居住变迁过程,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对人类的居住需求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人们对居住的需求也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递进过程,在满足了避风遮雨、躲避天灾人祸的需求后,不仅追求居住的功能、环境与舒适,让居住成为自己自我实现的一种表示,逐步使居住演化到追求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一种心境。据此本文根据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将人类居住迁移的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表1居住迁移分类

迁移类型 迁移需求

生存需求的迁移 为了生存或躲避如自然天灾或人祸处于个人和家庭安全的迁移

发展需求的迁移 为丰富物质生活而进行的迁移

自我实现求要的迁移 由于人际交往、学习、工作引发的迁移

消遣需求的迁移 为享受舒适生活设施与环境而引发的迁移

回归自然需求的迁移 出于对自然环境更为自觉的尊重意识,想回归自然的内在心境而引发的迁移

2人类居住需求迁移类型分析

2.1生存需求的迁移

居住的生存需求是人类居住最基本的需求,其特点是迁移者只追求居住或居住地对迁移者或迁移家庭的生存安全,而不考虑其他迁移影响的迁移行为。

原始人类的食物完全取之于大自然赐予,出于求生的本能,人类的迁移活动受最基本的推拉规律支配,哪里有食物,哪里能生存,就往哪里迁移[2]。在旧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里,人类以采集和渔猎为生,为了便于获得天然食物不得不随时迁徙。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到了新石器时代氏族公社出现,人类结束了随食物而迁徙的生活,定居生活由此开始。

从古代到现代生存需求迁移与历史上出现的重大天灾人祸密切联系,主要可分为逃避自然灾害而迁移、为躲避战乱而迁移、为逃避苛捐杂税和徭役而迁移[3]。

2.2发展需求的迁移

发展需求迁移特点是迁移者在原居住地有基本生存、安全保障和生活来源,但为寻求更利于自身或家庭发展的住所而引发的迁移。

发展迁移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由于新时期时代原始落后的生荒耕作制致使土地逐渐贫瘠,为了发展需求更换种植地点随之而发生迁移。在古代有不少皇帝为了更好的统治国家而进行的迁都,如夏朝商朝,为了巩固和扩大自己的统治屡次迁移王都[3]。到了近现代当边境开放以后,为谋求发展而“走西口”,以及华北人民不满清政府压迫统治,到东北地区垦荒,进而大规模迁移。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里,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以及大城市“蚁族”的产生就是典型的发展需求迁移产生的结果。

2.3 自我实现需求的迁移

自我实现需要的迁移是指迁移者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由于人际关系、工作、学习而引发的迁移需求,这种迁移只有在物质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和保证下才能发生。

首先,最常见的是婚姻迁移,婚姻是人类重要的社会交往行为,由婚姻而引起的人们居住地变动称为婚姻迁移。其次,是由于受某种思想的影响,或是在统治阶级的号召下,迁移者受这种思潮的影响或把为实现统治阶级的号召作为自己的理想而自愿迁移,如我国古代不少佛教徒为了自己的信仰出国求经或传教,如玄奘出使西域[3]。再次,在现代由于我国长期的城乡分隔制度,农村居民把定居城市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通过参军、学习等方式获取城市户口进而实现乡城迁移。此外,国内很多学者,为了寻求国外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机会,出国留学进而定居国外引起的人口迁移也属于发展迁移之列。

2.4消遣需求的迁移

消遣需求的迁移主要是人们在物质社会条件比较富足的情况下,为追求更好的公共基础设或服务以及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重新选择居住地的迁移行为。

姚俊在研究苏南精英迁移的过程中认为城市无疑是人类文明集中的地方,在卫生、教育、文化和环境等各个方面当然要优越于乡村,因此引发了精英的乡城迁移[5]。周一星研究北京居民新房迁居户时发现迁居户对理想住所的选择中,在4个近郊区里明显青睐于科技文教发达、处于上风上水、风景资源丰富的海淀和朝阳区,在4个中心区里明显倾向于环境优美、商业繁盛、基础设施完善的西城区和东城区[6],有着明显的追求更好的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活环境的消遣居住需求倾向。

2.5回归自然需求的迁移

回归自然的居住需求是对自然环境的高层次回归。回归自然需要建立在高度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下,物质生活充裕是基础,人们对自然的渴望从而引发的发璞归真的迁移需求。

在当代社会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下,城市富足的生活,便利的生活条件,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逆城市化,居住郊区化现象,这种追求乡村或郊区优美自然环境的迁移是回归自然的居住迁移体现。现代社会乡村旅游、乡村度假、“农家乐”分时度假的兴起等等都无不透视着当代社会人对回归自然的渴求。

3结语

本文运用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从人们居住需求出发分析了我国古今以来人们居住迁移的特点,将居住需求分为了五种类型,每一个居住需求产生都以前一个居住需求得到满足为前提条件,符合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的递进规律。人口迁移或居住迁移的选择主要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所处的经济地位相关,由于社会发展差异和个体差异显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性。本文研究仅仅对我国人口迁移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已出现的迁移类型进行浅析,但人类居住迁移需求的递进过程是客观的,希望这一分析能为我国房地产建设、居民居住选择以及我国居民住房规划提供一点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潮.行为科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10:1~17.

[2]周庆华.对人居环境的深层生态学思索[J].城市规划学刊.2006,(5):86~88.

[3]沈益民,童乘珠.中国人口迁移[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08.

[4]于云翰.上山下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J].学术研究.2000,(09):78~83.

[5]姚俊.苏南乡村精英迁居城市的原因及其对原居村庄的影响[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3);6~42.

迁移理论范文第8篇

一、迁移理论内涵

所谓迁移,是指即一种行为对另一种行为的作用和影响,是一种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模仿过程。任何学习和实践都会受到已经存在经验的影响和作用,只要存在学习,就会存在迁移。迁移是学习的继续、巩固和发展,又是提高、深化和促进学习的条件,学习活动与迁移效应密不可分。迁移有正向迁移和反向迁移两种,正向迁移是指前学习活动对后学习活动的影响称为正向迁移;否之,就是反向迁移。但是,无论是正向迁移,还是反向迁移,两者都有正负之分。两种迁移的正负区分方法为:一种学习活动对另一种学习活动起推动和促进作用时,则称为正迁移;一种学习活动对另一种学习活动起干扰或抑制作用作用时,就称为负迁移。

二、小学语文写作中的迁移学习理论

将迁移理论应用于学习中,就是迁移学习,是指在某一种学科或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时,对其在另一学科或情境中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的获得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通俗地讲,学习迁移其实就是指一种学习活动对另外一种学习活动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在小学语文写作训练中,我们可以将迁移理论引入其中,有效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写作效率和写作能力。迁移学习,可以是学习者运用已经存在的认知结构,在对新的学习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和概括后实现的。其本质就是表现新旧学习活动的共同本质。

三、迁移学习理论在小学语文写作中的实践

将迁移学习应用于小学语文写作中,使用什么教学方法和组织什么教学内容去实施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小学生的官能训练。通过训练小学生的记忆力、分析能力、想象力等官能,并加强训练,使其整体官能都得到发展。如,小学生在学习语文写作的过程中,通过背诵精选美文,提高小学生的表象存储和记忆能力;通过对精选美文的结构分析、写作背景分析、写作角度分析等训练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布局谋篇的能力;通过体会精选美文的表达方法和文中蕴含的情感,训练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围绕中心有条理地表达的良好习惯。因此,迁移在小学生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影响作用。通过对学习材料的反复学习训练,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并转移到其它学习内容上去,使其它官能及整个官能都得到发展。

2、前后写作内容共同要素训练。学习迁移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写作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由于前后两者写作学习材料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元素,二者就会产生相同的反映,因此小学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就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学习迁移。当然,即使是精选美文,它在后写作的过程中,它们之间除有共同因素外,也有不同的因素。故,前后写作学习活动可能产生正迁移,也有可能产生负迁移。因此,为了促进小学生写作学习的迁移,防止干扰,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科学地习得精选美文之间的共同元素,并分析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别。

3、精选美文的概括训练。小学生在写作学习活动中,学习前后两种学习活动中的共同元素,是产生学习迁移的必要前提。所以,小学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要使学习产生正迁移,关键在于对前后写作活动内容中的共同因素的概括化。前后两种写作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虽然是产生学习迁移的必要条件,但却并不是充分条件。写作虽然在形式和内容上是多样化和丰富多彩的,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同时也有许多共同的东西,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所以,在小学语文写作中,要善于去总结和分析精选美文的本质和规律,即写作方法,以不变应万变,产生广泛的学习迁移,使小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背景上,通过把握、体验和理解现实情况后,就更能够应用经过概括了的经验和感受去解决和整合后写作过程中的新问题。如在教学《松鼠》一文时,教师就紧紧抓住写松鼠外形特征的那段文字,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文本情感,领会文本表达方法和写作技巧,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即兴写作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并用上本文的写作方法和积累的好词佳句。有了美文方法的引领,孩子们的习作中出现了很多优美的词句,观察的视角也开阔了许多,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跃然纸上,字里行间充满了童真童趣。前后两次学习活动之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可见把握好精选美文的概括训练,有助于小学生写作产生正迁移。

综上所述,采用迁移学习理论中的正向迁移,在小学语文写作训练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方法不仅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一种比较可行的教学方法,也有利于小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对促进小学生学习能力、分析能力有积极的作用。所以,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活动中,注重运用学习迁移理论,把握正向迁移的关键点,科学地应用于教学实践,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值得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借鉴和探究。

迁移理论范文第9篇

【关键词】学习 迁移理论 迁移整合 方式

现代学习迁移理论与传统的迁移理论相比,较为重视迁移的认知特性,对迁移过程的认知成分、迁移得以发生的内在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具有微观、细致的特点。不仅有利于促进学习迁移理论研究的深化,而且对学习迁移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提升学习迁移的效果。

一、现代学习迁移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理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对学习的迁移问题进行了明确的论述,他认为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其中认知结构是迁移得以产生的重要的中介,原有认知结构的清晰性、稳定性、概括性、包容性、连贯性和可辨别性等组织特性都始终影响着新的学习的获得与保持(奥苏伯尔,1978,1994)。强调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实现学习迁移的“最关键因素”,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发生影响。 如果学生在某一领域的认知结构越具有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那么就越容易产生迁移。

奥苏伯尔的观点代表了从认知的角度来解释迁移的一种主流倾向,随后的迁移理论对迁移的过程、原有认知结构(即表征)的特性等进行了更为深入而具体的探讨。

(二)其他相关迁移理论

1.符号性图式理论

以霍利约克(K.J.Holyoak)、巴索克(M.Bassok)和吉克(M.L.Gick)等人为代表,提出了符号性图式(symbolic schema)理论。该观点认为,为产生迁移,学习者需获得充分的一般性的符号图式(即抽象的结构特性),并能将此图式解释为迁移情境的表征。未能迁移是因为学习活动中没有包括足够的经验,以便将不同事件的特征匹配到符号图式中。该理论后来也承认,某些起特殊作用的非结构特性(即表面特性)也影响迁移。

2.产生式理论

以安德森等人(Anderson,1983,Singley & Anderson,1989)为代表,着重研究了认知技能的迁移问题,提出了迁移的产生式(production)理论。产生式法则是认知的基本成分,一个产生式法则包括一种条件表征(IF)和一种动作表征(THEN),条件表征用于再认情境中的特征模式,动作表征用于形成一种符号性信息。该观点认为,个体在最初学习任务中所形成的表征(表征1)是产生式法则的集合,同样,在新的情境(迁移情境)中也形成产生式法则的集合的表征(表征2)。若两表征含有相同的产生式或者产生式的交叉与重叠,则可以产生迁移。产生式是决定迁移的一种共同要素。

虽然产生式理论也强调迁移中的共同要素,但这种共同要素更侧重于认知成分,因此,与传统的强调客观的共同要素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

3.结构匹配理论

金特纳(Gentner,1983,1997)等人提出了迁移的结构匹配理论(structure mapping)。该理论假定迁移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表征匹配的过程,表征包括事件的结构特征、内在关系与联系等,若两表征匹配,则可以产生迁移。其中,事件的结构特征或本质的关键特征的匹配在迁移过程中起决定作用,事件的表面与具体的特征对迁移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抽象的表征是在迁移情境中构建的,这种构建仅部分依赖于最初学习情境中有关信息的提取。

4.情境性理论

以格林诺等(Greeno,Moore & Smith,1993)为代表,提出了迁移的情境性理论(situated theory)。认为迁移问题主要是说明在一种情境中学习去参与某种活动将如何影响在不同情境中参与另一种活动的能力。学习是个体与环境中的事件的相互作用,是对情境中所具有的特征的一种适应。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是动作图式。该图式是活动的组织原则,而不是符号性的认知表征。迁移就在于如何以不变的活动结构或动作图式来适应不同的情境。这种活动结构的建立既取决于最初的学习情境,又取决于后来的迁移情境。

上述各种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论述学习迁移问题,但在许多方面仍有一定的分歧,比如,决定迁移产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是共同的主观成分还是客观成分,是抽象的表征还是活动,或者是其他因素?等等。这些分歧实际上反映了学习迁移研究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迁移研究缺乏一种整体构想,只重视局部、微观的探讨,忽视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联系的建构。

二、学习迁移理论的整合

学习迁移的实质是对新旧经验的一个整合过程,对于大学生来说就是一个从“知识学习”到“技能应用”的质变过程。鉴于大学生学习迁移过程涉及复杂的认知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要揭示其内在机制和达成较好的学习迁移效果,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整合。

(一)学习迁移的宏观整合

从宏观角度来看,学习迁移的过程就是新旧经验的整合过程,即经验的有序化过程。在组织这种经验结构加工过程中,各种经验成分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均沟通的一种网络型结构。这种网络型结构形成的过程,也就是迁移的宏观整合过程。这种整合可通过同化、顺应和重组三条途径实现。

1.同化性迁移

同化是指不改变原有的经验结构,直接将原有的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以揭示新事物的意义与作用,或者将新事物纳入原有经验结构中去。这种经验的整合过程即同化性迁移过程,如已掌握的“金属”概念对学习新概念“铝”的影响。

同化性迁移的根本特点是自上而下,原有经验结构是上位结构,新的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一方面,原有的上位结构可以将新的下位结构吸收到自身中去,实现旧经验对新经验的同化;另一方面,新习得的下位经验结构又可以归入到旧的上位结构中去,实现新经验的类化。可以说,同化和类化实际上是同一过程,只是从不同的方面来解释而已。

在同化性迁移中,决定迁移的关键成分是在最初的学习中建立的,原有经验结构在迁移过程中不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只是得到某种充实。同化性迁移是学习迁移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也是比较典型的迁移现象。

2.顺应性迁移

顺应指将原有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变化。当原有经验结构不能将新事物纳入其结构内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经验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这种经验的整合过程即顺应性迁移,如“铜”“锌”“铝”等概念的掌握对形成“金属”这种概念的影响。

顺应性迁移的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原有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新的经验结构是上位结构。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需要将前后所学的内容进行概括,形成一种更高级的、包容范围更广泛的上位经验结构。学习中的顺应性迁移也是比较常见的,如学习那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并列内容时,个体有一种去建立某种上位结构的倾向,以便将这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下位经验纳入其中。

3.重组性迁移

重组指重新组合原有经验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这种经验的整合过程即重组性迁移。

在重组过程中,基本经验成分不变,只是各成分间的结合关系进行了调整或重新组合。比如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许多不同成分的动作被结合成连续的整体动作,其中不涉及新的动作的增加,只是各动作成分的重新结合、重新排列。同样,在语言学习、问题解决等许多活动中都存在着各种形式的经验重组。例如,学生学习掌握了100以内的乘除运算,只需进行重组性迁移,就基本上掌握了所有整数的乘除运算。因为除了位数增多外,并未增加任何新的运算成分。直接运用重组性迁移,可以大幅度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与此类似,如果学会了分数的意义、性质以及通分与约分等知识与技能后,就可以在同分母分数加减、异分母分数加减和带分数加减中,应用重组性迁移进行教学。

总之,重组性迁移在教学上的应用非常广泛。教师首先应教给学生进行重组所必需的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善于利用这些要素进行重组。教师则需要认真研究教材,挖掘各部分内容间的内在联系,利用重组性迁移,提高学生经验的增殖性,扩大其基本经验的适用范围。培养学生的重组性迁移能力,也是培养其创造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学习迁移的微观整合

从微观角度来看,无论是哪种迁移,都离不开一系列认知活动的参与。就迁移过程中所涉及的基本认知成分而言,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整合。

1.不同学习中的经验构成成分的分析与抽象

分析是指把事物分解成不同的部分,或者分出事物的不同特征及不同的联系或关系。例如,把某株植物分解为根、茎、叶、花等部分;把人的心理活动分解为认知、情绪与情感、行为、自我调控等方面。分析可以在不同层次和水平上进行,对个别事物进行分析属于低水平,对一类事物进行分析则属于高水平。

抽象是在区分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与非共同的、非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把共同的本质特征及联系抽取出来,而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特征及联系的高级分析过程。例如,人类个体虽然在种族、语言、肤色、性别、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人都能够使用语言,都能够进行思维和从事社会劳动,这些是人类所具有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把这些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并与非本质特征相区分,舍弃非本质特征,就是抽象。

抽象与分析的区别就在于所指向的范围不同。分析是对个别事物的个别要素的认识,抽象则是对一类事物的本质要素的认识。抽象从其实质而言,也是一种分析,是在分解同类的许多个别事物的特征或联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出哪些是共同的,哪些是本质的,即分解出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要素的过程。因此,抽象是高级的分析。由于人类个体的经验水平不同,其抽象水平也有差异。

在任何迁移过程中,学习者都需要对新的学习中的经验成分以及与之相关的原有经验进行分析,对新旧经验的组成成分加以识别,从而进一步抽象出这些不同经验之间的共同的本质要素。分析与抽象是实现迁移所不可缺少的认知成分。

2.不同学习中的共同经验成分的综合与概括

综合就是将分析得出的个别事物的组成要素联合为一个整体,从而形成对该事物的整体认识。综合与分析是对应的。在对个别事物的认识过程中,既有分析,也有综合。综合是在对相互联系的各组成要素的分析基础上实现的。例如,在学习某篇课文时,通过对课文各部分的分析,找出各部分描写或论证的主题、写作特点等,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全篇文章进行综合,总结出文章的中心及写作特点。

在迁移过程中,不但要分解出不同经验的构成成分,抽象出新旧经验之间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或联系,而且还要对这些经验进行综合或概括。通过综合,对不同经验产生完整的认识;通过概括,对新旧经验间的本质要素产生整体认识,这样才能实现迁移。因此,综合和概括也是学习迁移产生所必需的认知成分。

在任何迁移过程中,学习者都要对新的学习中的经验成分以及与之相关的原有经验进行分析,对新旧经验的组成成分加以识别,从而进一步抽象出这些不同经验之间的共同的本质要素。同时,学习者还要通过综合,对不同经验产生完整认识;通过概括,对新旧经验之间的本质要素产生整体认识。分析、抽象、综合和概括这四个基本认知成分在任何迁移过程中都存在,而且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完成迁移活动。

【参考文献】

[1]莫雷. 教育心理学[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莫雷.论学习迁移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6).

[3]姚梅林.当代迁移研究的趋向[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3).

[4]丁萍芳.综合实训课程迁移模式与实践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迁移理论范文第10篇

(一)语内迁移

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语内迁移,是指母语与第二语言之间语言规则的相互转换。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容易将第二语言的结构系统进行简化处理,对其规则进行错误运用或过度概括,将第二语言习得的使用规则或使用环境向母语靠近,甚至超出第二语言的语言结构范畴,创造出其他的语言结构,这都是第二语言内部转移的表现形式。

(二)文化迁移

文化迁移是指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文化、风俗、生活习惯等因素的不同,使得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所带来的影响与干扰。在大学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商务英语学习的方法和基本原则,学会熟练的应用商务英语,就需要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英美文化方面的知识。通过英美文化知识的灌输,让学生清楚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如果不了解不同的文化、风俗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学生就很容易将母语学习中的一些规则、习惯套用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这将给第二语言学习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大学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第二语言的文化迁移。

(三)语际迁移

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的负迁移称为语际迁移。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点会产生这种迁移。

1.口音迁移

汉语作为母语,其区分语句含义的依据是词语声调;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英语,其区分语句含义的依据是语气和语调。汉语与英语在词语结构与表达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英语教学者更好地区分汉语与英语之间的语气、语调、词语结构以及表达方式。

2.句法迁移

由于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不同,在语言学习和使用过程中,也形成了中西方完全不同的语言形式。中国人对连接词语的运用没有过分依赖,而西方人对连接或过渡词语则过度依赖。中国人学习语言注重语法的运用、结构的整合,可以根据不同的表达需要,通过不同的词语组合形成特定的句法;西方人学习语言注重词语的结合,通过语法、关联词等的不同结合,使语言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英语学习、教学过程中,对于过渡词的应用,就存在着易于忽略的现象,导致语法不准确、语句的不通顺的问题。在汉语语言结构中,通常有多个动词出现在一个语言句式中;在英语语言结构中,则只能出现一个或多个并列关系的动词。在汉语语言结构中,没有主语的句式较为常见,通常都可以通过上下文语境以及语义来判断出主语;而英语语言结构中,此类情况出现较少,一般情况下,每个句子都有固定的主语,且被动句式的出现频率则远高于汉语语言结构中出现的频率。在英语语言学习和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这种汉语负迁移现象,以免给英语语言学习和教学带来困扰。

3.词语迁移

受到文化、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汉语和英语语言在词语使用、表达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作为语句的基本元素,词语的学习和掌握对语言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在英语语言中,英语词语的最大特点是一词多义,正是由于一词多义也带来了各种词语的负迁移问题,主要表现在词语搭配与语意表达上。受此负迁移影响,学生在掌握词语含义方面将产生较大困难,简单的套用或处理使得学生很难学好英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词语的含义,就需要从英语文化、风俗等方面全面了解和掌握英语词语。汉英词语文化不同的背景可以导致词语认知的不同,如:红色,在汉语语境中代表吉利、喜庆;而在英语语境中则代表着暴力、灾难。因此,对于词语的学习和掌握,还要注意文化、风俗等背景,这样才能更好地克服英语迁移带来的影响。

二、商务英语教学策略

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获得基本的语言文化知识,又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文化背景。英语教学者应该明确商务英语教学的任务,自身要熟悉商务英语教学所涉及到的母语文化和第二语言文化,在教学环节中增加文化差异方面的介绍和讲解。商务英语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把第二语言文化意识培养作为教学、学习的目标,强调文化因素在涉外商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具体采取的商务英语教学策略如下:

1.培养学生商务文化意识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应该将商务文化知识渗透到语言知识的学习中,加强学生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将语言迁移理论引入课堂教学,注重语言迁移方面的教学及其商务专业知识的讲授,使学生深刻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商务英语使用中所需注意的问题,并逐步培养学生的商务交际能力。通过语言迁移理论方面的传授,并穿插真实的语料,使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西方的称呼语、访问接待、告别、宴请以及介绍方式等商务交往的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能力。利用一些商务文化方面的经典案例,使学生熟悉和掌握语言迁移方面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全面提升学生跨文化意识。利用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使学生参与到商务英语的交际中来,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全面理解商务英语应用中的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强调文化因素在涉外商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要提升教师自身文化素质。一方面教师需要加强语言迁移理论的深入学习;另一方面教师要使自己具有较强的目的语商务文化意识。通过不断地更新商务知识,了解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以及管理、商业等理念,才能更好地传授学生西方国家的商务文化知识及其中西方差异等。

3.克服语言迁移问题在商务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汉语习惯迁移到英语学习中的行为,这些行为在教学环节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克服汉语负迁移现象,充分认识到汉语与英语在词语、句式、语法等方面的不同,加强英语文化学习、注重语感培养、强化英语沟通与交流等,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克服汉语迁移的能力。作为教师,应该及时纠正学生的这种错误习惯。在教师指导和纠正这类错误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方面要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另一方面还要避免因指导不当引起学生厌烦。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三、结语

语言迁移是人们思维和行为的方式,在大学商务英语教学环节中贯穿整个目的语学习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加深英语和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用、语篇以及文化等层面上的差异,使学生重视语言迁移规律的影响和作用,促进语言正迁移,克服语言负迁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加强语言学习的敏感性,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目的。只有加强语言迁移理论的学习,并将语言迁移理论与商务英语教学策略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开展商务英语教学工作,才能培养出具有商务英语能力优异的专业型人才。

上一篇:户口迁移范文 下一篇:母语迁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