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转移瘤MRI特点分析

时间:2022-10-02 04:14:08

脊椎转移瘤MRI特点分析

【摘要】 目的:对低场强磁共振成像患者脊椎转移瘤的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对本院2010年2月-2011年2月40例患有脊椎转移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MRI的改变。结果:在40例脊椎转移瘤患者中,单发者15例,多发者25例,其中T1WI主要是低信号,T2WI主要是高低混合的杂信号,压脂序列其所有的病例则都表现为一种高信号。结论:低场磁强共振成像是一种诊断脊椎转移瘤的有效方法,T2压脂序列能够很好地评估其生长方式、已经转移部位等累计范围。

【关键词】 转移瘤; 低场强磁共振; 脊椎

磁共振成像往往以无创、多参数、多方位以及无辐射成像的特点和优势,其尤在对转移瘤进行诊断中,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且在最近的几年中,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低场磁强共振的不断应用,对转移性肿瘤的检测率进一步提高[1]。笔者选取2010年2月-2011年2月40例患有脊椎转移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40例脊椎转移瘤患者中,单发者15例,多发者25例;脊椎转移瘤共查出60个病灶,胸椎30个,腰椎15个,颈椎12个,骶椎3个;其中男26例,女14例;在原发肿瘤中包括肝癌12例,肺癌15例,子宫癌3例,前列腺癌6例,膀胱癌2例,结肠癌1例,胃癌1例。

1.2 方法 采用0.2T全身磁共振的扫描仪,病例全部使用SE序列的矢状位,颈椎和胸椎、腰椎分别以颈部线圈、体部线圈进行扫描。T1W1为346~557 ms的TR以及13~20 ms的TE;T2W1则为3511~3940 ms的TR和110~127 ms的TE,横断面的T2W1则为2511~2700 ms的TR和124~134 ms的TE;STIR的序列则为3000~4000 ms的TR和85 ms的TE。其中层厚为3~4 mm,间隔为1 mm。重建矩阵为:胸腰椎为25 mm×25 mm,颈椎为23 mm×23 mm,腰椎为24 mm×

24 mm。

对图像进行分析,分析的内容为椎体的受累数,受累椎体的位置,图像信号的变化,椎体的形态,椎旁以及椎管内部的侵犯情况等,以及脊髓的受侵情况等等。

2 结果

在40例脊椎转移瘤患者中,其中T1WI主要是低信号,T2WI主要是高低混合的杂信号,压脂序列其所有的病例则都表现为一种高信号。有8例出现附件受累,其中有5例患者出现椎旁的软组织肿块。硬膜外部的软组织不断受侵以及硬膜囊、脊髓变形、受压、移位。在本组患者中,椎间盘受累的情况未出现。

3 讨论

3.1 脊椎转移瘤的特点 在临床中的表现为患者出现胸、腰、背部的疼痛,其四肢在活动中感觉有障碍,对括约肌的功能往往有三大症候群,呈现一种进行性的加重,尤其是疼痛是最常见的。在本组40例患者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现象,其中有5例患者因为疼痛在发现脊椎的转移之后,再寻找原发灶[2],所以,在对年龄比较大且已经出现了上述的症状的患者,则应该及时对其进行检查。脊椎的转移瘤可能是单发也可能是多发,在本组中,有15例为单发,25例为多发,在25例多椎体中呈现一种“跳跃式”的分布。在文献中已经报告,脊椎的转移瘤应该在累及到椎体的中部以及后部,或者是附件的结构,在本组中椎体以及软组织肿块等均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在本组患者中,共有60个脊椎转移病灶,其中颈椎有12例,占20%,腰椎有15例,占25%,胸椎为30例,占50%,骶椎为3例,占5%。呈现症状分布的特点可能是其与胸椎和腰椎的解剖特点有关系,椎体比较大,骨松质比较丰富以及血流的速度比较慢,进而导致癌细胞比较易于存留[3]。此外,脊椎转移瘤还有一个特点,即在椎体相邻之间,椎间盘并不受累,在本组的患者中,其转移椎体的相邻椎间盘并无受累。

3.2 脊椎转移瘤的途径 脊椎有较为丰富的红骨髓以及血管丛,属于骨转移瘤的一个易发部位,占人体骨转移的一半以上,为65%。脊椎静脉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无瓣膜静脉,存在着广泛的静脉性分支,血流比较慢。患者的胸腹腔压力不断升高时,栓子能够受患者肌肉以及重力的影响,通过肝、肺直接对静脉影响直达骨骼,往往是以骨盆以及椎骨为多见。在近几年中,已经有学者提出脊椎转移瘤的相关途径是经体循环进行循环播散,而椎静脉系统往往是次要的途径。经研究发现,椎体转移瘤的增强模式是一种典型的快进快出类型,这也反映出患者肿瘤往往是经动脉供血,支持体循环进行转移[4]。在本组中患者MR表现为脊椎转移瘤的病变往往局限于椎体的中部以及后部,以患者椎体信号的异常性来作为病变的一种形式,但是有20个椎体其形态结构没有趋向异常,这与相关文献报道是一致的。即使存在患者为椎旁受侵,但是病灶中心往往是在椎骨,而且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其他部位的信号,并与椎体动脉供血结合,它的转移途径主要为体循环的动脉系统[5]。

3.3 磁共振的信号特点 转移瘤的信号比较复杂,肿瘤内部出血,肿瘤在患者椎体内部可能出现不均匀生长的情况以及在椎体组织中还夹杂着残留骨等等,这些均能够引起MRI信号的不均匀。因为转移瘤缺乏一定的脂肪组织,信号可能就不会受到抑脂的影响而出现一种高信号,这是很容易发现的,而且能够明显提高病灶的检出率,防止病灶的遗漏。在本组中有8例患者出现可疑病灶而压脂序列比较清晰,显示为一种高信号,所以,对于椎体以及转移病灶和怀疑椎体已经转移,但是常规性的序列检查并没有发现有病灶的患者,序列则应该为常规性的检查序列,这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对病灶的遗漏,特别是在对单椎体转移瘤患者的检查中,在提高病灶检出率以及诊断率的基础上还提高了对一些小的病灶以及早期病灶的检出率,进而使转移瘤在早期诊断成为一种可能,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依据[6]。

总之,低场强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椎转移瘤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金光,刘凤霞,李坤成.脊椎转移瘤20例MRI表现及成像序列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8(7):54-56.

[2]刘中国.单侧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骨折6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2(6):22-28.

[3]梁德,江晓兵,晋大祥,等.全脊椎切除与腰骶段重建治疗腰5肿瘤2例报告[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0,10(2):25-31.

[4]胡日权.脊椎转移瘤22例MRI诊断分析[J].九江医学,2009,8(1):215-217.

[5]吴玉林,张燕,王静.老年人脊柱良恶性骨折MRI鉴别诊断[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0,2(2):34-36.

[6]顾敏,龙帮媛,徐映.脊柱转移瘤的MRI与CT诊断对照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6(10):72-74.

(收稿日期:2012-08-30) (本文编辑:王宇)

上一篇: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卒中后... 下一篇:PICC在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