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转移瘤的X线平片、CT与MRI的影像特征分析及比较

时间:2022-07-28 02:08:56

脊椎转移瘤的X线平片、CT与MRI的影像特征分析及比较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X线平片、CT及MRI在脊椎转移瘤影像诊断上的特征。方法 随机选取62例我院自2013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脊椎转移瘤患者,对所有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X线平片、CT与MRI的结果。结果 患者的影像资料各不相同,总体上MRI的诊断率高于X线平片与CT,具有统计学差异(P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CT;X线平片;脊椎转移瘤;影像特征

脊椎转移瘤作为临床上一种最常见的转移瘤,治疗的关键在于对肿瘤细胞的转移及时作出正确的诊断,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减轻脊髓受到的压迫,从而稳定脊柱[1]。本次研究旨在对比分析X线平片、CT与MRI的影像特征,选择了本院62例患有脊椎转移瘤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表选取62例我院自2013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脊椎转移瘤患者,包括35例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年龄为20~87岁,平均年龄为(55.4±6.9)岁。所有患者分为以下几类原发肿瘤:13例肺癌患者,12例肝癌患者,4例平滑肌肉瘤患者,8例乳腺癌患者,7例鼻咽癌患者,5例胃癌患者,7例前列腺癌患者,3例滑膜肉瘤患者,3例淋巴肉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全身一定范围上出现疼痛,尤其是脊椎部位,且晚上疼痛级别高于白天。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X线平片、CT与MRI的结果。

1.2.1 X线平片检查 采用的X光机型号为Toshiba KXO-15R,对所有患者进行正位以及侧位的扫描检查。

1.2.2 CT检查 对所有患者均进行CT平扫,采用产自德国西门子公司的EMOTION 64排螺旋CT,患者呈仰卧,从颈椎开始扫描,扫描范围应含有病变部位的相邻上下椎体。CT平扫的层厚为5mm,层距为5mm,螺距为1mm。

1.2.3 MRI检查 对所有患者进行MRI诊断,包括冠状位及矢状位成像,部分进行轴位扫描。采用Avanto1.5T磁共振扫描仪,应用SE、STIR、TSE序列,在SE序列上T1WI成像,STIR序列,在TSE序列上T2WI成像部分进行轴位扫描,T1WI的各参数如下:TR为500ms,TE为10ms;T2WI的各参数如下:TR为4200ms,TE为80ms。其中矩阵256×320,层厚5mm,层间隔1mm。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表示,以P

2 结果

2.1不同部位的检出率结果 对于脊椎的不同部位,三种影像学方法检出率各有不同,总检出率的高低依次为MRI(96.0%)、CT(75.3%)、X线平片(52.0%),具有统计学差异(P

2.2不同类型的检出率结果 对于不同类型的组织,因密度不同三种影像学方法检出率各有不同,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肿瘤的主要传播途径为血道转移,而脊椎转移瘤的大部分为胸椎与腰椎的转移,其次为骶椎与尾椎,最少见的是颈椎转移[2]。脊椎转移瘤的发病常为多个椎体,具体方式为首先侵犯骨髓,再往周围旁组织或者骨小梁通过静脉转移,而病灶的位置取决于椎体内的红骨髓位置与血供情况,多发生于椎体的中板区,也有少部分侵犯附件部位[3]。不同的影像学方法对于诊断脊椎转移瘤的原理各不相同。X线平片是临床上常见的检查方法,主要可以通过影像资料观察脊椎的病变发展情况、脊椎的畸形状态、椎体的压迫以及骨质的损坏状况,但该方法的敏感度并不理想。CT的效果优于X线平片,主要诊断椎体被侵犯的状况、椎旁软组织以及病灶的结构与形态[4],但该方法对病变低敏感,且不能一次扫描。而MRI具有多方位成像、较高分辨率的优点,对于病灶处的软组织以及水肿情况有较高的敏感度[5],同时,MRI也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本研究结果与高运英等学者研究所得一致。综上所述,对于诊断脊椎转移瘤,X线平片可诊断大部分转移瘤,CT在诊断骨质破坏情况上更具有优势,而MRI的高特异性与敏感性,更容易诊断脊椎转移瘤,医生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合患者本身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何海林,习羽.X线平片与CT诊断脊椎转移瘤的临床对比研究[J].医学综述,2013,19(13):2445-2447.

[2]Mahadevan A,Floyd S,Wong E,et al.Stereotaetic body radiotherapy reirradiation for recurrent epidural spinal metastas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Biology,Physics,2011,81(5):1500-1505.

[3]曾生柏.脊椎转移瘤的 X 线平片、CT 及MRI诊断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2):75-76.

[4]周玉刚,王鹏.X 线平片、CT 及 MRI 在脊椎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3,8(13):92.

[5]赵秀芹,徐文坚,狄玉进,等.转移瘤椎体与正常椎体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初步对比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1,27(8):1217-1219,1223.

上一篇:宫颈糜烂应用二氧化碳激光和利普刀治疗的疗效... 下一篇:腹腔镜治疗术应用于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