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探究学习

时间:2022-10-02 04:04:03

地理教学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探究学习

摘 要 高中地理教学应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贯彻教学大纲的精神,根据当地所处的特别区域,从学生个体的差异出发,达到启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体学科爱好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在地理教学中采用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方法,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知识理解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探究

高中地理教学中涉及的知识十分庞大,有的知识比较抽象,在教学过程中不容易被学生理解。这样就要求教师的授课能够深入浅出,结合当地地理的具体情况阐明知识点,也就是在授课中因地制宜,融入乡土地理。同时,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较大,知识水平、情商智商不尽相同,要求教师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对不同的学生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也就是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因地制宜,以乡土地理融汇知识

中学课程标准规定:“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学生对自身所处乡土十分熟悉,更能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怀。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乡土地理是必须的,也是有益的。

1.课堂中利用当地的具体情况,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地理教材中所讲述的知识与学生生活的实际大多十分遥远,不容易引起学生的直观感觉,学生对知识理解不深刻甚至根本不理解。将学生家乡的气候、地貌等特点与教材中的知识点相对照,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新知识,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更高了。

学生在本乡土生土长,对周围的山脉、河流、森林、草地、季节等都了如指掌,这些都停留在感官印象上,还没有经过地理知识的系统化。课堂教学中涉及大量的地理术语和抽象的概念,如果把这些术语和概念与乡土地理对照起来,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地理知识。

2.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

首先是案例教学。高中学生活动的区域和生活经验相对有限,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有一定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选取学生较熟悉的乡土地理作为案例,让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知识点,尤其是比较抽象和理性的地理知识,学生更需要从感性资料来达到理性的认识。比如,在讲授比较抽象的气候概念时,可以援引乡土地理的气候特征,让学生理解气候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在讲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时,可以援引当地河流两岸地形不同来证明。

其次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地理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指在地理知识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研究性学习的模式主要有:实验、观测、文献资料、野外考察、社会调查、思辨、建模、论证等。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取一个项目来研究。如调查城乡人口分布、工农业区域布局、商业网点区位、地形地貌、环境问题原因等。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进行野外考察,增强对地理学科特点和知识的理解。

二、因材施教,以个性差异传授知识

《论语》中记载孔子教育子路、冉有采取的不同方法,可见自古以来因材施教就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现代教育中,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得到发扬光大,尤其在新课标中得到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学习能力、自身素质等方面的不同,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高中地理的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以偏概全”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将知识点讲解过后,急于进行下一个教学项目,草草问一下学生“明白了没有?”,理解能力强、成绩较为突出的学生说“明白了”,于是教师就认为全班都理解了知识点,而忽略的可能还有很多人还没有明白。

其次是“照猫画虎”式的教学模式。两个或几个教师交流教学经验,有的教师没有考虑所教学生的个体差异,照猫画虎照搬别人的教学模式,结果反而造成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

2.针推学生个体差异,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首先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高中学生面临高考的压力,很多学生学习地理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对地理学生没有什么兴趣。教师要从每个学生的心理出发,关注每个学生的思想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正如古语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其次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对症下药”的教学方法。有的学生接受能力比较慢,教学时不能急于求成,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循序渐进地接受知识;有的学生可能基础比较薄弱,要帮助学生打牢基础,建立知识体系和构架。在实际教学中,应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办法。

总之,地理教学应遵循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始终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把提高学生兴趣、增强新知识的吸收做为目标,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袁勤伦.在高中人文地理的案例教学中如何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季风水田业为例[J].青年科学(教师版).2013,(2)

[2]曾永泉.高中地理教学开展因材施教的初探[J].新课程・中学.2011,(9).

上一篇:冯希宁:电商是一种思维方式 下一篇:提高数学课堂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