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核糖核酸Ⅱ致过敏性休克1例

时间:2022-10-02 01:49:53

【关键词】 核糖核酸Ⅱ; 过敏性休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77岁。主因右侧胸壁皮肤高分化鳞癌切除术后2个月,为行局部适型放疗收住笔者所在科。既往体健,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入科查体:体温36.4 ℃,脉搏65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50/84 mm Hg,体重76 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语言流利,自主,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无肝掌、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右胸壁可见手术瘢痕约10 cm,无红肿渗出,愈合尚可。心、肺及腹部检查未见异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辅助检查:心电图示心率65次/min,正常心电图。腹部B超未见异常。胸壁CT示右侧胸壁局部皮肤凹陷、皱褶,皮下脂肪层密度增高,邻近前锯肌肿胀、模糊,肺部未见明显异常。入科后行局部适型放疗5次后,无明显不适反应,开始辅以药物治疗,静滴注射用核糖核酸Ⅱ(生产企业:吉林敖东药业集团延吉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2020007)、香菇多糖等。首次输液,第一组液路为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加注射用核糖核酸Ⅱ 0.1 g。刚开始滴注,患者即感全身发热,未在意;约2 min后即出现全身皮肤潮红,双侧睑结膜、球结膜充血,胸闷,烦躁;继而全身皮肤湿冷,呼吸减弱,意识丧失。测体温35.6 ℃,脉搏108次/min(细弱),呼吸15次/min,血压60/40 mm Hg,血氧饱和度78%,双肺呼吸音弱,未闻及干湿性音。心率108次/min,律不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T波低平,频发房性期前收缩。考虑过敏性休克。立即撤掉液路,建立新的液路为0.9%氯化钠注射液、高流量吸氧、心电监护;地塞米松10 mg、多巴胺20 mg滴斗入;补充血容量;生理盐水500 ml加100 mg多巴胺维持静滴(根据血压变化,调整速度)。约20 min后,血氧饱和度升高至98%,血压维持于120/70 mm Hg左右,患者意识渐清醒,诉其胸闷、恶心、呕吐。给予口含消心痛、肌注苯海拉明后缓解。继续静滴多巴胺2 h后,患者完全恢复输液前状态。开始静滴香菇多糖等其他液体,未见不良反应。

2 讨论

患者入院后行局部适型放疗5次,未见不适反应。首次输液,第一组液路即为注射用核糖核酸Ⅱ,配制好的溶液外观无混浊及沉淀,药物浓度在正常范围内,静滴速度缓慢;输液器为有效期内一次性合格产品;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可除外心源性休克、晕厥;次日停用核糖核酸Ⅱ,静滴香菇多糖等其他液体,未出现不良反应;患者休克前,出现皮肤潮红、双侧睑结膜、球结膜充血、胸闷等过敏反应。综上所述,明确诊断为注射用核糖核酸Ⅱ致过敏性休克。该药是从健康牛胰腺中提取的生物制剂,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和抑瘤作用,适用于胰腺癌、肝癌、胃癌、肺癌、乳腺癌、软组织肉瘤及其他癌症的辅助治疗,对乙型肝炎的辅助治疗有较好的效果,亦可用于其他免疫机能低下引起的各种疾病。本品可引起头晕、恶心、胸闷、心悸以及荨麻疹、体温升高、过敏性休克、晕厥、疼痛、皮疹等,其中过敏性休克罕见有报道[1,2]。过敏性休克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由IgE所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为全身速发性型反应。通过免疫机制使机体释放组织胺、缓激肽、5-羟色胺、血小板激活因子等,导致全身性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血浆迅速内渗到组织间隙,循环血容量急剧下降引起休克,可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一旦发生,立即停用致敏药物,撤换液路;保持呼吸道通畅;高流量吸氧;肌注或皮下注射肾上腺素;静脉输注糖皮质激素;升压;扩容;纠正酸碱平衡失调;保暖;监测生命体征;根据病情变化,调整用药。

目前临床用药中,许多药物使用说明书上注有“对本品过敏者禁用”,本品亦不例外,但无用药前需做药敏试验的说明及药敏试验的方法。故凡使用此类药品者,首次注射后须严密观察30 min,以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欧春木,欧智明.注射用核糖核酸的不良反应[J].海峡药学,2009,21(10):208-209.

[2] 刘燕南,黄美雄.核糖核酸Ⅱ静脉滴注致过敏性休克[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6,8(4):301.

(收稿日期:2011-11-01)

上一篇:浅谈检验科质量管理过程与医疗安全 下一篇:脑膜癌病3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