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探讨

时间:2022-10-02 01:33:43

关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探讨

【摘 要】无论是在中学还是小学,教学管理工作都是学校管理的中心工作,教学工作成效,取决于学校对教学工作的科学管理。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要想对教和学这两方面实行有效控制、取得良好效益,就一定要对教和学进行科学化的管理。

【关键词】小学;教育管理;思考;实践

小学教育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一生,直接支撑着初中和高中教育。所以小学教育应该是基础教育中最关键的。而小学教育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小学教育水平,对如何提高小学教育管理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度重视素质教育,是提高小学教育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和阶段。他是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的超越性y一。它强调教育必须从抽象的规定走向现实的操作,从培育书生转变为培育真正的现代化人,从理解、执行型变为智能、创新型的劳动者的培养。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现在教育的主旋律,并且是提高小学教育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

要使素质教育的实施有效需要先进的教育管理办法这种有效的手段,先进的管理办法是素质教育顺利开展进行的重要保证。先进的教学管理是适应时代需要,是教育培养全面人才的迫切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全面发展型的人才。社会越进步、越发达,这种需求就越强烈。

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是良好的教学管理。优质的教学管理,才是创办特色小学学校的需要。学校特色是在办学主体有目的的追求下,学校工作的某一个方面十分优秀,特别是有比其他学校更优质的工作。学校的管理者,应当从时代的高度出发,着眼于未来,深入分析本校所处的具体环境以及所拥有的师资力量,正确评估本校的实际水平,建立合适的价值取向,确立一个有前景的发展目标,逐步形成正确的教学管理思想,促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发展。

二、施行革新理念,是提高小学教育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

提高小学教育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就是施行革新理念。当代学校管理改革的潮流逐渐发展成为校本管理。“校本管理”(School-Based.Management)就是以学校为本位或以学校为基础的管理,强调教育管理重心的下移,学校成为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独立法人实体,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外控型”学校管理体制的长期制约着学校自身的发展,很多小学学校在校本管理的传统与实践上存在着真空带,校本管理制度化仍然需要长期的努力。随着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导致了小学学校的主体意识和能力逐渐增强,这又为校本管理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应立足我国小学学校的现实基础,同时借鉴西方的校本管理,促进我国小学管理的革新与发展。

从改革开放到至今,学校管理制度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小学学校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但体现在教育体制从过去的宏观体制,到如今的“多级权责共享”,而且还具体体现在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上的不断革新。校长负责制是一种以“校长责权”为中心内容,并与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紧密联系的权责制度,开发校本课程是开发以学校为基础课程的一种延伸,因此,小学学校的办学自在校长负责制的提出与实施的前提下得到了进一步扩大,且为校本管理的推行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校本课程的推行不但对校本管理的提出了相关的制度要求,而且为校本管理累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

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管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社区教育对学校的生存以及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管理者在社区教育中得到了锻炼自身的校本管理能力,同时加强了主动参与校本管理的意识。教学管理革新的新理念促进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加强小学教育管理的对策

(1)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改变单一的评价制度。传统教学管理模式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单一的教学评价标准。以成绩作为单一的评价标准是造成教师缺乏创新和人文关怀、学生缺乏学习能动性和创新意识的直接原因。教育行政部门应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改变用应试教育评价模式去评价校长、评价小学的教学管理工作,不能以分数的高低、升学率的高低简单划分学校的好坏,教师水平的高低。不仅要考核学校的教学质量,还应考核学校是否贯彻了素质教育理念,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德、体、美、劳、心理方面是否也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2)全面提高师资队伍力量。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力量,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学校教学管理的第一要策是重视教师的发展。学校只有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帮助教师成长,让教师理解并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还要积极而又创造性地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行动中,才能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受益者。⑴学校应通过管理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增加教师对自己职业的满意度和自豪感。在激励制度方面,体现按劳分配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要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把教职工的待遇与德、能、勤、绩挂钩,强化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鼓励教师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多作贡献;⑵加强教师职后进修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学校应通过一系列措施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的终身学习体系,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建立以校本培训为主的教师培训机制,促进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拓宽视野,强化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教师的教育观念彻底从传统的教育理念中解放出来,才能彻底贯彻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3)增强家长与学校间的信息沟通。家长是学生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家长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学校应充分重视家长的参与,建立一个实时的学校和家长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随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用心,家长用爱,建立家长和学校沟通的桥梁。

四、创造美好的教学环境

美好的教学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教学环境包括教师的工作条件、教学设备、班级风貌等因素。要使上述各因素都处于良好状态,根据现代外国一些比较成熟的做法,针对我国的实际,作为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首先,应集中精力,吸收多方面的力量,争取资金,为教学人员整建一个舒适的环境,使从教人员不致受外界的干扰而影响教学水平的发挥;其次,教学设备是增强教学效果不可缺少的条件,应不失时机地根据学科的教学需要,增设教学设施,改善设备条件,充分发挥其教学的辅助作用;第三,班级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大影响,学校领导、教师应注意教室的布置、课堂纪律的保持、班级优良风气的形成等方面的管理,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气氛和环境。

总之,中小学要从实际出发,切实提高学校自身发展学生素质的能力。要以"创新能力为核心",制定教师素质标准和教师基本功体系,使得教师成为一专多能、教育理论素质好、敬业精神强的教育教学专家,以胜任学生素质培养工作的需要。要按照不同阶段学生素质培养规格,配置教学仪器、设施设备,尤其是现代化教育设施设备的配置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创设素质教育所需的各种教育教学条件,为学生的素质形成与发展提供物质保障。素质教育并不是一个空洞的话题,只要执教者处处以学生为主,平等待人,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爱心、耐心、细心三心皆备,素质教育完全是能够搞好的。

参考文献:

[1]王俊.小学教育教学管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05.01.

[2]张延松.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N].考试周刊,2008.

[3]徐进.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教育管理实践与思考[J].华章,2009,(04).

上一篇:偏远地区继续教育实施“说课”课程策略研究 下一篇:语文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