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特色课程与学生个性化成长

时间:2022-10-01 11:33:25

校本特色课程与学生个性化成长

在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与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公民。信息技术专业知识与技能是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高水平的专业化教师,是培养高水平学生的必要条件。人大附中在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实施和评估等过程中,一直围绕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一目标开展。本文将从“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实施形式”“课程实施特色”和“学生个性化成长、教师专业化发展”四个方面展开阐述。

课程体系建设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如图1)。我们今天培养的学生,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除了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技能外,我校信息技术课程定位在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六个方面的核心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沟通展示分享的能力、实践运用操作的能力、创新的意识与能力、反思与批判的能力、关注与追踪前沿的能力(如图2)。

基于这个理念,人大附中设置了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的信息技术课程结构(如图3),开设了不同主题、不同类别的信息技术课程。除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外,学校信息技术教研组针对高中生开设了多门国家选修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丰富的校本选修课,同时开设了一些特色课程:为早培和高一年级开设基于主题的研修课;为初中开设综合活动实践课;为高二年级开设了信息技术研究方向的研究性学习实施课程。

(1)国家课程校本化

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高中课程体系中,必修课《信息技术基础》是36学时,2学分;五门选修课,每一门课均为36学时,2学分。学生在高中阶段需要完成必修课与一门选修课的学习,修满4学分。根据对人大附中学生的访谈调查发现,大部分高一新生对必修课部分学习内容已经掌握,而他们对选修课学习抱有很大兴趣与期待。因此,我们对国家课程做了校本化处理(如图4)――对必修课进行了优化压缩,改为18学时和1学分,内容方面压缩了多数学生已经掌握的部分,删除了一些不合时宜的陈旧知识内容,增加了信息技术发展前沿内容,安排在高一上学期学习;将五门选修课均拆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模块,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在高一下学期和高二上学期,学生从五门初级模块中选择两门来学习;在高二下学期,学生从学过的两个初级模块中择一个对应的高级模块。这样,从实际学情出发,既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学科视野的广度,又增强了其学习的深度。

(2)大学先修课的开设

依据人大附中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引领国内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批判性地借鉴国际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学校率先进行了大学先修课开设实验,开设了《Java程序设计》和《计算概论》两门大学先修课。我们开设的《Java程序设计》主要借鉴了美国的AP课程 Computer Science,当时国内还没有高中开设大学先修课的先例。

2013年,北京大学首批推出六个学科的大学先修课,人大附中作为首批试点学校,在信息技术学科开设了《计算概论》大学先修课程,每期课程持续一年,今年已第三期。该课程的上课学生数逐年增加。最近统计该课程考核情况,发现截至目前参加北大统一的大学先修考试人数近20人,有一半左右的学生获得优异成绩。

我校各类信息技术课程并不是孤立的,课程间融通整合,共同构成促进学生在本学科个性化成长的体系。所有学生参加必修课学习之余,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适合的选修课,学有余力者申报研修课或大学先修课。如果对某一个信息技术研究主题特别感兴趣,还可以参加研究性学习的信息技术领域的课程,在课外参与相关社团活动。更进一步,我们对在信息技术领域有突出特长的学生,邀请其加入兴趣小组在学校的智能交互实验室开展项目研究,在学校实验室环境无法满足研究需要时,教研组会为学生联系大学实验室和导师开展课题研究,达到一定水平的学生可以自愿选择参加各类信息技术相关竞赛活动。下面这两朵“花”(如图5)分别是在“算法与程序设计”领域和多媒体技术领域学校的系列课程、兴趣小组与实验室环境。

课程实施形式

为了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平台,从2011年开始,我们开始探索实施跑班制。每两个班的同学同时上课,开设3~4门课程供学生选择,打破了传统的按行政班级上课,整个班级学习相同内容的授课模式。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着力培育以学习为中心的教与学关系,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授课形式由原来的“教师讲授演示――学生模仿操作”逐渐转变为以小组协作学习为主的组织方式。学校的Moodle在线学习平台在日常教学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平台上包含了几乎所有学科的各类课程,仅信息技术学科就有数十门课程,使学生泛在学习成为可能。

以温婷婷老师教授过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初级)》为例,这是一门典型的信息技术类课程――以操作技能学习为主、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技术与艺术相结合。从开课至今,每周的课程都在网站上清晰可见。学生们可以提前预习、课上学习、提交作业、分享讨论、课后复习。请假的学生也不用担心会落下课,因为每周伴随着任务都有微课视频、详细步骤文档、丰富资源、素材图库、作业要求及评分标准等。学生在线提交作业,教师在线反馈客观评分和主观评语。

基于Moodle在线学习平台的混合式学习带来了教师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前教师花近一半的课堂时间用于教学演示操作,剩余的时间回答大部分学生提出的重复问题;现在教师提出任务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大部分时间用于回答学生课堂上生成的个性化问题。以前教师要等到下节上课才能给学生反馈量化分数,现在在线批改,师生随时进行反馈互动交流,不但量化而且更全面细致(见表1)。

学校教学模式的变革是基于这样一种事实:我们的学生认知风格不同、学习习惯不同、学习步调有差异、初始技能有差异。这样的模式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同时有助于学生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课程实施特色

人大附中在信息技术课程实施过程中,鼓励教师创新,探索能更好促进学生发展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课上分享会和基于项目的学习,是较为成熟和成功的特色教学模式。

1. 课上分享会

《信息技术基础》是在高一年级上学期开设的必修课,是本学科所有课程的起点课。在高一新生刚入学时,我们给学生做过一套课前调研问卷。其中有一道题目是“你最喜欢的信息技术课是什么样的?请用形容词描述它” 。统计结果排名前五的形容词是“轻松的”(66%)、“创新的”(66%)、“前沿的”(56%)、“深入的”(44%)、“基础的”(27%)。

既前沿又基础,既轻松又深入?这些词看起来很矛盾,因为前沿的并不是基础的,深入的往往也不轻松。细细品味,你就会发现这几个词恰恰反映了当下学生们对信息技术课的期望。在移动互联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学生们早已不满足只学习教材中的那些内容。

我们结合国内地图版、广东版、人教版教材和国外IGCSE、AS-Level、A-Level教材重新规划了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大纲。但由于主题内容太多,18课时又远远不能满足,况且这些内容不都要求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因此,我们规划出最重要的内容纳入教师授课范围。其余内容怎么办呢?我们要培养的学生的核心能力――自主学习、沟通展示分享、实践运用、创新、反思批判、关注前沿。

干脆让学生们来做个课上分享会吧!我们研究了学生特点和课程实践中的问题,最终决定了对学生分享活动的具体要求。包括:(1)人数――2~3名学生一组,自由分组;(2)时间――每组汇报不超过10分钟;(3)内容――与信息技术相关;(4)评价标准――从主题、个人观点、内容、形式四方面做出明确要求。

真正实施下来,总结发现:

(1)学生们的主题丰富多样,大多是对他们感兴趣的信息技术前沿主题的关注,当然也有比较专业的主题(如并行算法)、比较基础的主题(如404 not found)等。(2)学生们在分享时大多具有个人观点,而不是复述网上软文或他人观点,有时甚至会引起一场激烈的辩论(如开放还是封闭、电脑该不该“裸奔”)。(3)从内容上,大部分学生的主题内容从生活实践或实际问题出发,如从选课失败到系统攻防;部分内容是课堂内容的延伸,比如在老师新授完《高性能计算与超级计算机》一课后,一组学生做了“天河二号缘何六度称雄”的分享,既关注了技术,又有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操。(4)从形式上,学生们精心准备,大胆创意,不再局限于PPT展示,有相声、小品表演、三句半、自编自创自演歌曲等,有的小组找其他班同学来友情客串,还有一组学生在讲解主机内部构造时现场拆装了他自己带来的笔记本电脑……

课上分享会的主题每年不尽相同,这个活动也真正给了学生展示交流、发挥创意的空间,完全体现了我们培养学生六个方面能力的目标。如果说“我听过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的话,是不是“我教会了别人,就思考和理解得更深入而透彻”呢?当然,学生在这个活动中不但经历了自主学习,也在把知识和观点传递给别人的同时体验快乐和成就感,在分享和辩论中思考应该如何承担信息社会下的责任,在关注前沿信息技术中体会我国高科技发展的快速步伐。

2. 基于项目的学习

人大附中各类信息技术课程都力求给学生提供基于项目的学习环境。在学生学习必修课信息技术基础时,我们给学生安排了学校机房建设招标活动,让课堂与真实世界发生关联。学生们不但对计算机系统组成、当前市场品牌及价格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好地锻炼了在实践中运用课堂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此外,组间的竞标演讲也培养了学生们的展示与交流的能力,学生之间提问互动,在比较、质疑与回答中获得深入理解。老师们为这个项目设计了严谨的表格以引导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清晰明确的评价标准也给学生指明了任务方向。

除此之外,多媒体技术(初级)选修课上的期末微电影作品展映项目、研学课上的国际空间站项目、研修课上的Adobe青年之声项目、人机交互项目,还有深受学生们喜爱的数字创意项目和机器人项目,都是基于项目学习模式的探索,以培养学生的六项核心能力为目标。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我们需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项目情境。在真实情境中,以创新的方式向学生传递丰富的核心学习内容,引导他们有效学习并能将其所学付诸应用。

在信息技术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开展跨学科研究。空间科学项目既是基于项目的学习,又是跨学科的案例,下面介绍这个项目在人大附中的发展历程。

这个项目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斯坦福大学牵头,召集数十位航空航天领域的专家,为应对地球的人口危机、能源危机、环境危机等问题,探索在外太空建立一个新的人类聚居区。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勾画出了一个在未来50~100年间,在太空中建立一个能容纳1万人定居的空间的框架。我们带领学生学习研究的内容就是基于此开展的。

这是多学科融合的综合的科技项目,包括结构设计、基建组装、空间交通、人居环境规划、自动化技术、商业开发等,具体涉及数学、物理、计算机工程、航空航天、化学、生命科学、地理、艺术等多学科知识。要求学生“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天空”,既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又要敢于创新,勇于挑战。

2012年学校引进空间科学项目,由外聘校外专家主讲,我校佟松龄老师做助教,开设了每周一节的初级校本选修课程,面向全校招收热爱这一领域的学生。老师与学生一起学习,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变为佟松龄老师主讲,外聘专家支持的授课模式。2013年开始,佟松龄全面负责课程实施,课程增设为每周两节,面向高二年级开设研究性学习方向,开始侧重对学生空间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这一年,学生们自发成立了空间科学学术俱乐部,开始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研究活动,参与的学生从初二到高二,采取学长带学弟的模式,基于项目开展学习,以学生为中心。2014年,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空间科学实验室,逐步形成学生课内学习、课外研究的开放平台。该实验室与多所高校实验室、专家建立了资源链接,为多层次的学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形成了以课程为立足点,兴趣教育为单位,实验室为支持的三位一体的活动结构,实现全方位、立体化培养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这样一门特殊的课程,使用的教材也很特殊:一方面来自近几年师生共同搜集整理的十几万字的学习材料,这部分材料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补充改进;另一方面,使用几十本各类原版书籍,上百篇学术论文作为参考材料供学生学习研究,这部分“教材”原汁原味,且不断更新,与时俱进。

课程采用了学术沙龙、专题报告、技术“头脑风暴”、分组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综合发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实践能力。学生们在课程中也表现出很强的探索精神和严谨科学的态度,查阅学习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设计技术和理念,不断创新突破。

课程结束,每个团队都会完成一份比较专业的全英文科学论文,并进行论文内容的报告展示,这是每位同学的荣耀展示。同时,每位学生还会得到由他参与完成并印有其名字的论文。对于绝大部分同学,这都是他们人生第一篇比较专业的科学论文,这是对他们自身努力的肯定与褒奖,也是对他们今后学习发展的莫大激励。

每学期都会有四五十名学生选修这个领域的课程,很多还加入了空间科学俱乐部,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学习。近三年选此课的学生累计有260多人,加入俱乐部的人数也超过200人。从这里走出的学生很多都参加了国内国际各项空间站设计赛事和空间科学学术大会。在那里,学生们展现了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高超的解决复杂问题能力,优异的表现给各国专家评委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目前,我校学生已经连续三年获得国际空间站设计大赛中国区冠军,两次晋级全球总决赛赛场,一次斩获全球总决赛的亚军。佟松龄老师两次获得最佳指导教师奖,一次获得突出贡献奖。当然,这项奖项只是表面的收获,学生们背后的付出才是最真实的:利用课余时间,涉猎各领域知识,广泛采集数据并论证,一遍遍改进创意,细心认真完成规范科学的研究论文。这些经历,这种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会让学生们受益终身。

学生个性化成长,教师专业化发展

为了满足学生更高的研究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人大附中信息技术教研组与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开展合作。自2008年以来,我们每年选派一批学有专长和有研究意向的学生进入高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高校导师与本组教师组成专家团队,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取得了优异的研究成果,在研究中感受学科魅力、培养专业思维,在科学家身边获得专业成长。

学生的个性化成长,离不开教师的专业化指导。人大附中信息技术教研组倡导“每位信息技术教师术业有专攻”,组内同事各自在自己感兴趣并擅长的领域内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开设各类课程和指导学生开展项目研究提供了有力保障。我们教研组在促进教师发展方面,做了如下尝试。

一是为教师专业特长的发展提供平台。信息技术教研组鼓励每位教师发展自己的专业特长,开设选修课程,辅导学生兴趣小组,指导学生开展项目研究,提出申请还可以组建自己的实验室并带领学生开展研究。

二是努力为教师在职学习创造条件。人大附中一贯鼓励教师在职学习,教师可以在职攻读硕士和博士,并能报销部分或全部学费。教研组鼓励教师参加各类专业技能进修和跨学科培训课程,在课时调整和费用报销方面都有计划和预算。这有助于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教师指导学生跨学科开展研究的水平。

三是教师拥有对学科发展的参与权。在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老师们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方案并参与讨论。每位教师对自身教学有一定的自和控制权,可以选择开什么课,以什么方式来上课,在哪个学段开课。这种来自工作环境的激励会加速教师向专业化迈进的步伐。

四是与团队共进步。信息技术教研组特别注重团队发展,采用师徒制、备课组、项目组、课题组等形式组成交叉团队。教研组为每位新入职教师指派师傅结成师徒,徒弟跟班听师傅的课,向师傅学习,师傅听徒弟的课,指导徒弟开展教学。同备课组教师轮流主持备课,共享教学素材,交流教学心得,每一轮教学都坚持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同项目组教师一起开展项目教学和指导,同课题组教师一起参与课题研究。这种团队协作非常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同行间的交流更能促进将彼此隐性知识进一步显化,实现年轻教师向成熟教师和成熟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结束语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的学科,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要把最新的技术和理论传授给学生。信息技术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坚持创新,不断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有国际视野,批判性地借鉴国际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有德育意识,培养学生信息社会的责任和爱国情怀。

注:本文系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外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比较研究”(课题编号:HDGH2015334)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上一篇:浅析“90后”员工的激励策略 下一篇:内部治理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经济管理模式构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