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纪录片《水问》内容及形式的研究

时间:2022-10-01 11:23:18

关于纪录片《水问》内容及形式的研究

摘要:《水问》整部作品总共360分钟,以八集播出,分别从危机、饮水、生态、利用、分配、治理、节水、文明等八个方面回答有关水的问题。在拍摄过程中,得到了我国一流水问题专家以及部分国际水问题专家的全力支持,他们对其中所揭示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认为《水问》不仅能够起到唤醒民众资源危机意识的作用,还能够为政府决策、社会发展提供相当水准的资料参照。此次论文以《水问》第五集为例,深度研究其中的内涵。

关键词:水问;分配;资源危机;政府决策;第五集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注意力慢慢从物质的层面转向精神的享受,不再只是满足于吃饱穿暖的生活。然而到此时,人类物质文明虽已高度发达,我们的生态文明却日益遭受重创。难道人类的进步一定要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吗?难道进步真的是灾难的永恒的重复,必须以灾难的观念为基础吗?如果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要以毁灭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为代价,那么进步只不过是一种幻象。

1.1 水问

《水问》是中国第一部大型全景记录中国水资源的纪录片,八问中国之水,真实地描述中国水资源和水质的现状与问题,记录中国最缺水地区人们的生活,展现全国各大城市生活中的节水困境,披露触目惊心的湖泊河流污染调查结果,分析水危机出现的深层原因,探索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用水管水理念,力图寻找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水和谐的发展道路。

1.2 水问主要内容

中国的水资源总量短缺,而人均水资源更短缺,更甚,供给我国可持续发展所需的水资源极度短缺;水,揭示了这个民族,甚至是全人类,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的生存危机。目前,我国的干旱缺水的省份达23个,其中15个处于水荒边缘;600个建制市中,400个城市缺水;正由于缺水,每年因旱受灾耕地面积4亿多亩,造成经济损失高达上千亿元。几个月后,太湖蓝藻爆发,曾经是中国经济发展楷模的无锡,甚至难以找到一杯干净的水。

与此同时,我国的农业生产所造成的面源污染、工业化引发的点源污染、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活污染已经使江河水体不堪重负,甚至导致饮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当下的中国,在满足发展需求、满足生活欲望、追求文明进步的时候,如果我们对待水的态度、情感、观念和道德出了问题,如果我们缺乏面对水问题的反思、智慧、制度、想象和创造力,我们必将无路可走。

1.3 水问的内容分析

(一) 信服力:强大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驱使工作人员以严谨的态度,极尽地使内容更加充分,更加详细,更加真实。

(二) 思想力:水危机已然到来,但这并没有完全的普及到大众。那份责任感驱使人们需要作出努力,以此让人们得以知晓,得以反思,从而集思广益,拯救环境。

(三) 感染力:仅仅是事实不能完全的驱使人们付诸行动。由此,纪录片更从细节出发,注重语言的使用,修辞,并对成果再进一步的修饰,只为能团结一心。

2.水问的题材分析

《水问》的主角是水,是与我们朝夕相伴的淡水资源,但任何一部作品都无法忽略、回避人,人的主题是永恒的,纪录片真正打动观众的是人的情感、人的故事。因此,水的主角与人的主题构成了《水问》取舍题材的双向维度,任何素材都必须置于二者构成的平面坐标系中,具有人水双重特质。

3.水问第五集巨头分析

3.1 水环境的问题

世界上的每一条河流都曾经是自由流淌的,而择地而居的人类总是希望拥有更多的水。

水可以属于土地,让我们收获更多的粮食;水可以属于村庄,让我们繁衍子孙,建设家园;水可以属于工厂,可以属于城市,让我们拥有更加舒适美好的生活。但是水也应该属于自然,属于未来。在这个水资源紧张的国度里,水究竟属于谁?

每年全国因争水而发生的高达几百起。

1991年黄河开始断流,断流的原因是中下游地区城市发展,人口增加,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放牧过度,草场退化,更加剧了黄河源头的缺水状况。

黄河源头出现了湿地萎缩,草场退化,甚至沙化现象。水系退化,这在青藏高原上非常普遍。

根据国家林业局的统计,中国土地荒漠化面积已经占国土面积的30%。

一方面对水的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水源越来越小。

水不够用,人们就会去抢水,当抢水危及到了生命,人们就会想办法去分水。无论是漳河两岸的省长们,还是湖北农民用水协会的代表们;无论是鄂尔多斯的企业家,还是西班牙的水法官,在谈判、博弈的过程当中逐渐明白:政府主导、市场调节、民主谈判、法制约束,最终不仅是在落实平等的水权,而且也是在落实平等的人权。不仅人与人、国与国之间要分水,而且人类与河流、与湖泊、与地下水之间也要分水,因为我们都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即将被分配的水是人类理性的一面镜子。

对于中国人来说,“生态之水”是一个迟到的词汇,它所渗透的内涵,以及这个内涵会怎样影响人们的生存方式,大多数中国人也许体会的并不深刻。直到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环境越来越坏的悲歌和颂歌相互重叠的时候,生态才显得如此重要。

3.2 问题分析

1. 水资源分布,分配不均:水资源的天然分布是不均匀的,和人的居住地不是完全匹配的,平均的分水不能完全做到

2. 水资源的调配流域管理工作:整个流域的水域管理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3. 破环的自然环境给人类环境的反作用:河流枯竭变沙漠,加剧了沙尘暴。

3.3 解决办法

①统一调配水资源,保证临水而居的人们基本生产生活所必需的水资源

②要求建立以流域为基础,区域和流域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全面考虑流域水资源的分配问题

4.水问的影响

《水问》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转向现实题材创作的全新探索,制作周期长达两年。近期在央视新闻频道黄金时间播出,其对中国当前水资源问题的深度剖析,在观众中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虽然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大江大湖,但我国却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确保人民喝上干净的水,是我国环保部门的一件大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表示,今后我国将重点采取五大措施,切实改善水环境。

一,建立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体系,将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任务落到实处。

二,集中力量抓紧治理重点流域的污染,及早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

三,积极推进城市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四,科学合理分配水资源,确保生态用水。

四,依法管理水环境,积极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

央视纪录片《水问》的适时播出,无疑大大提高了广大民众对水问题的关注。

5.总结

水是万物生命之源,是人类发展的命脉。水问题不仅关乎每个人的生活,还涉及到一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中国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人们都知道水的重要性,但当重要性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时,就容易被人忽视。

中国的水资源整体状况现在已经恶化到了关乎国计民生的境地。要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让公众了解我国目前的真实的环境状况和环境问题。《水问》以极具思考深度并且能够令人注目的方式,用无可争议、令人震惊的实例,向观众展现了大量伴随水资源危机而产生的巨大危害。成功的借由此传播了环保知识,让公众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责任与使命。我们期待着,并相信着环保终将深入人心,能够万众一心保护我们所依存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曲格平.我们需要一场变革[M].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27-28.

[2]张同道.文明怪圈与公共空间――水问的启示[J].现代传播.2009(1):96-97

[3]刘小霞.“水问”的力量――纪录片《水问》的美学品格[J].声屏世界,2008,12:31.

[4]邢祥虎.多重视阈里的和谐观――纪录片《水问》叙事章法之辨析[J].电影文学,2009(7):56-57.

上一篇:基于智能终端的移动CRM系统 下一篇:西门子分布式I/O在工业生产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