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时间:2022-10-01 10:42:16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摘 要:该文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制约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性困境的分析以及对策的探讨,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不断改进、不断创新,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从实际出发,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能符合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真正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效性 困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c)-0156-01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就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际效果的考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命线。只有达到了实际效果,学生才能接受理论知识,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深化,指导实际的学习与工作,形成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困境成因

1.1 教材内容方面的因素

教材内容存在理论性较强、针对性较差的缺点。虽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实施以来,教材内涵在不断修订的基础上更加丰富,但是教材内容中大段的理论阐述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从而容易使大学生对课程学习产生排斥心理,难以产生求知欲望。另外,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与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问题联系不紧,造成理论与实际的脱节,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1.2 教学方法方面的因素

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大多以理论讲授为主,所以灌输有余而启发不足,在教学中过于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削弱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导致学生在教学中参与程度较低,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得不到充分发挥,制约和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虽然不少高校教师使用了多媒体、电脑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对于这种技术手段挖掘不够,缺乏其趣味性和吸引力,所以往往流于形式。另外,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多采用上大课的方式,这种上课方式不仅很难保证课堂秩序,而且很难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所以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缺乏生动性和吸引力,从而大大弱化了教学的实效性。

1.3 社会实践不足的因素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很多高校的社会实践学时并不进入课表,所以有些开展的所谓的社会实践不过是流于形式的点缀,对广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没有实质意义。另外,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配合完成,所以活动起来存在难度大、缺少资金以及各方面的支持等问题。因此社会实践不足的状况也就在所难免。

1.4 考核手段方面的因素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方式大多以理论考核为主,考试方式或为开卷、或为闭卷。基本是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考核的最终结果。由于没有体现对学生学习过程以及具体实践能力的考核,所以往往考核结果既不能有效地检测出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把握程度,也降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威信。其结果是教学效果和实效性大打折扣。

2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探讨

2.1 高水平课堂教学,是增强实效性的重要基础

首先,丰富教学内容,体现教学的针对性。教材是教学体系形成的直接依据,必须遵守教材的逻辑体系和基本内容,但更要重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教师要吃透教材,找准问题的切入点,解决课程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问题,并实现教材语言向教学语言的转换。另外,教学内容必须始终联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来阐述,以体现教学的针对性。其次,更新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寻找新颖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实现了教学目的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案例分析法、讨论启发法、问题引导法、调查访问法、引导读书法、信息反馈法、情境模拟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最后,完善教学模式,增强教学的吸引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积极研发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完善教学模式,以增强教学的吸引性。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制作过程中既注意体现多媒体课件的趣味性和艺术性,又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可视、可听性、趣味性,增强教学过程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2 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是增强实效性的重要保证

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可分为两部分:课内实践活动,即由任课教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和即时的社会热点问题,自行设计、组织和在课堂上开展的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活动,即结合课堂理论教学涉及到的重点或热点内容,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相应的参观、考察活动,增加学生的感性体验,深化理论渗透的效果。

2.3 重建考试评价体系,实现考核方法的多元化

要把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向多元化、多视角、全方位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转换。要努力探索建立任课教师、学生所在院系、学生处多方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把学生的课内学习与课外表现、期中与期末、平时操行与卷面成绩、理论知识与实际能力相结合,并通过撰写论文、调研报告等多种方式结合起来考核评价学生的成绩,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 杨军.围绕学生需要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

[2] 申素英,伍竞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14).

[3] 马建青.“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整体性改革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2).

[4] 林滨.试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四种力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2).

[5] 李博豪.“05方案”实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综述[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5).

上一篇:急性腹痛预检分诊的护理体会 下一篇:综合护理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