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时间:2022-10-01 10:04:31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素质教育就是使每个学生在其本身所具有的素质基础上,通过独立的探索、思考,从而在各方面获得一定的发展,提高其文化、思想等素质,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自我教育,具备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素质教育十分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仍存在一个比较突出而又普遍的问题,那就是学生经常被动地接受知识,总是师云亦云,极少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独立思考的习惯较差,能够质疑问难的学生如凤毛麟角。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教会学生学习,使他们掌握探索知识的方法,培养其探索能力。

怎样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中来呢?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树立参与意识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归根到底,学习是学生内部的活动,谁也不能替代的。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尽最大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来。应该看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并不矛盾,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充分,越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得越充分,就越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两者密切地结合,就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传统有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等课型进行教学,教学模式程序式的结构设计,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书本知识,完成每学期的课程计划任务。但学生的思维空间受到束缚,不能很好地得到发挥。因此,要真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首先就要避免学生就老师提出的问题而学,避免一问一答式的教育,而要帮助学生树立主体参与的意识,要求学生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看法以及所想到的、发现的、疑问等,才有利于学生主体思维的个性发展。

二、积极营造生动活泼的情境,努力为学生创设参与教学活动的条件

(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活泼、充满生机。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课堂教学是认知与情感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过程。在课堂上,要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不同的情境和氛围,特别是对后进学生,对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要及时肯定、赞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还要营造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以利于学生肯于思考,乐于参与,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在教学中,我常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学习,而我则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参与学习,互相鼓励,互相帮助。讨论时,学生间是平等的,学生与教师间也是平等的,学生的情绪比较放松,容易各抒己见,甚至从各个角度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思维摩擦与碰撞往往会启发创造的火花。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往往能非常主动、积极的进行学习,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他应是活动中的小主人,并且表现出对数学的极大兴趣。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教学,加强学法指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对事物进行探索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也是创造思维的内部动力。

数学这门学科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时如果能根据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启发他们思考,并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释,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那么,学生学习起来自然就更亲切、真实、容易理解,且兴趣盎然。例如,教学《年、月、日》时,可以让学生从生曰、假期、年龄等处人手,这些与数学知识有关的实际问题,有许多都发生在学生身边,充满了生活情趣,学生很爱参与。

在一堂课中,还要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创设情境,使学生经常处在问题情境中,从而始终保持认真、主动的态度和情绪,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保证,从而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可以使学生具有积极参与的热情,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并在参与教学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使他们乐于参与。教师要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施以不同的帮助,使所有的学生能够在轻松的心情下进行学习。

要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研究如何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而不是由老师牵着学生走。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结构,着力在设疑、激疑、质疑、解疑中学习新知。引导学生学会提纲挈领,抓重点,鼓起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和让我“试一试”的勇气,培养探究能力。通过操作等实践活动,从动作感知到表象,再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和常用的数学思考方法。如有序、对应、变换、转化等,并能根据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运用这些方法。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必须以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为目标,从远处着眼,近处着手,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来培养,持之以恒。教师应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使数学课堂成为提高学生素质的广阔天地。

上一篇: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实践与探索 下一篇: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提问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