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式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01 09:28:34

小组合作式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小组合作式方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之所以需要进入学校进行学习是因为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来不断地充实自身,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高中的语文教学工作不但是对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播,同样也是对学生能力进行培养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因此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方式是十分有必要的,它可以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自我表现的气氛,使得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之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知识运用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通常都会对教师形成一定的依赖,如果没有了教师的指导和讲解学生就不愿意继续进行学习,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采取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方式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这样没有了教师的干预,学生可以在小组之中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说出,将自己的见解同组员进行分享,共同来讨论和分析语文问题的答案。在这个合作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就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并且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利于我国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式教学方式的应用水平

1.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高中的语文教师在采取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方式时,一个基本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但是由于当前我国很多的高中生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形成了自私和骄傲的个性特点,同他人之间进行合作的意识也十分的淡薄,因此长期以来,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模式在开展和应用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此高中的语文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建立起互补组,每一个合作的小组中都包括了数量差不多的成绩优异的学生和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这样就可以使得学生彼此之间进行互帮互助,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帮助学生建立起比较好的人际关系。

此外,语文教师还可以采用组织比赛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合作意识加以强化,例如:教师在进行《哈姆雷特》这门课程的讲解时,由于剧中有很多的角色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比较拗口,并且难以分清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因此教师可以为每一个学生安排好角色,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表演,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他们激烈地对角色进行着讨论,显著地增强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有利于对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习惯的培养。通过对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还可以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2.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因此,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但要对学生的学习空间加以拓展,还要避免学生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思维偏离一定的轨道。例如:教师在进行苏轼的《定风波》这篇课文的讲解时,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泛读,从而为学生进行字音的校对,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根据注释来对文本的意识加以理解。如果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或者是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进行讨论,有些学生将雨的含义理解为人生的风雨,有的学生将雨理解为自然界的风雨,其实这些风雨正是对苏轼人生的高度概括。在学生对风雨理解了之后,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对诗句的含义进行深层的感悟,经过小组和讨论学生们便能认识到不管人生经历了多少苦难,都需要坦然的面对,这样不但可以使得学生对苏轼的词有了一定的掌握,还可以使得学生通过词的学习感悟到人生的道理。这种情感教育可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加以提升,可见,课堂教学活动能否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环节的设计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同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

3.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在高中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但要有意识地采取灵活、高效的措施来对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培养,还要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从而促进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优化。例如:教师在进行《老人与海》的讲解时,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桑迪亚哥是一个什么样的老人,然后组织学生分组来进行讨论,得出答案。有些小组认为他是一个失败的人,因为他最后没有捕到鱼,但是有的小组认为他是一个成功的人,因为他面对苦难没有放弃。这样学生们通过交流就对教材中的人物有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因此值得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推广和应用,有利于充分地将学生的潜能激发出来,促进学生语文解题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孙庆霞,教师,现居江苏阜宁。

上一篇:如何创造语文高效教学 下一篇:谈谈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