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em自护模式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01 09:16:50

Orem自护模式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奥瑞姆自护模式在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奥瑞姆自护模式系统护理。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奥瑞姆自护模式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深静脉血栓 Orem自护模式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等髋关节病变行之有效、较为成熟的手术方式。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全髋置换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内发生率18.1%~48.4%[1]。DVT一旦形成,将因静脉回流障碍而导致患肢肿胀,影响术后康复,严重可因栓子脱离并发肺栓塞而危及生命。有效的护理模式可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本文探讨Orem自护理论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特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0月~2011年7月收治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男40例,女50例,年龄65~80岁,平均68.6±3.7岁。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方法:所有患者术后均常规运用抗凝药物[2]。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则应用orem自护模式护理。观察组根据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血液动力学变化、介入管道、躯体的耐受能力和洗漱、营养、排泄、个人卫生、活动及接受能力的具体病情进行评价,分析患者现存的潜在护理问题和自护能力,分别给予完全补偿护理、部分补偿护理及支持教育。

完全补偿护理:当患者完全丧失自护能力或自护能力绝对受限不能满足治疗性自理需要时,应该采用完全补偿护理系统。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因手术及麻醉等因素,生命体征不平稳,生活依赖明显,暂无自护能力,需由专业护理人员为其提供完全补偿护理。①术后注意患肢保暖,防止冷刺激引起静脉痉挛血液瘀积。②严密观察患肢情况。注意观察皮温、肿胀、颜色、疼痛、麻木、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患肢应避免热敷,以免增加局部耗氧量,加重病情。③保持正确的,术后患肢抬高15~30cm,保持外展30°中立位,双下肢间放置梯形枕,避免患侧卧位,防止患肢静脉受压。术后抬高患肢时,不要在腘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以免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④术后麻醉作用消失以前、术后疼痛较重、患者体力较差时,可采用踝关节的被动“环转”运动来辅助改善下肢静脉回流。⑤抗凝药物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患者出现的反应并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在平时操作中注意注射部位有无青紫或血肿,定期检查凝血时间,准确做好记录。⑥术后早期弹力袜及A-V泵应用,加速静脉血回流,减轻水肿,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部分补偿性护理:当患者的自理能力部分满足治疗性自理需求时,可发挥部分补偿系统的作用,针对患者病情,护士和患者及家属共同制订护理计划,进行健康指导,指导患者进行主动锻炼和家属帮助下的被动锻炼,使患者和家属尽快、尽早掌握康复锻炼的程序及方法。术后的第1天,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和臀肌的等长收缩活动,但应注意屈髋<60°;术后第2天如果患者体能良好,假体固定牢固,让患者暂时坐在床缘或加高坐垫的椅子,髋关节屈曲≤45°;翻身时也要注意采用正确的翻身方法,多采用左右45°侧翻,禁止将患者翻至90°,如果必须侧卧时中间夹梯形枕以保持患侧髋关节外展位,切忌髋关节内收,鼓励并协助患者助行器辅助下部分负重行走;指导患肢行直腿抬高练习,增加静脉回流,并可防止股四头肌萎缩。深静脉血栓是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保持良好的,发挥小腿肌肉泵的功能,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术后锻炼应循序渐进,以不感疲劳为主。

支持教育系统:Orem支持教育系统认为,有些自理活动患者能够完成而且也要求患者自己完成,但完成这些自理活动所需的能力要通过学习才能具备。支持教育既是贯穿在患者整个住院期间的护理活动,也是患者在出院前护理工作重点之一。具体措施包括:①加强评估,做好患者的健康指导。向患者提供相关的报刊文摘、健康小册子、健康节目频道等。②讲解发生深静脉血栓的病因、危险因素及后果,提高患者的警惕性。③讲解深静脉血栓常见症状,告知患者。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护士。④劝患者戒烟:进低脂高纤维素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⑤讲解术后早期活动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正确的活动方法。⑥对文化程度低、年龄大的患者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复讲解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告诉患者尽量避免加重疾病的各种诱因,认真解答患者的疑问。

评价指标:术后每天检查患者是否出现DVT形成的症状和体征,如患肢有无疼痛、肿胀,深静脉走向有无压痛,浅静脉是否扩张以及皮肤色泽和温度等。术后第7天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测腓静脉、胫前、后静脉、腘静脉、股深/浅静脉、股静脉和髂外静脉的血栓形成情况。术后随访3~6个月后的血栓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上一篇:血透室常见的护理风险分析及管理对策 下一篇:老年人高血压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