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融农村社会基层矛盾三议

时间:2022-10-01 09:11:10

消融农村社会基层矛盾三议

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各种利益格局多样化,带来农村各类急、大、难矛盾不断增多,如果处置不及时,很容易引发,影响社会稳定。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社会矛盾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基层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创新处理农村社会矛盾的体制机制,已经刻不容缓。

铜山区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理位置特殊,社情复杂,以往每年区、镇两级干部的精力大量投入抓稳定。在处理上访问题过程中他们发现,很多是同类问题重复上访,同一案例多次上访,简单问题越级上访,其中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基层。针对这些情况,近年来,铜山区全力做好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在源头上治理,在基础性工作中大胆创新,把农村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综冶维稳基层基础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

说说“三老”工作室

2009年初,结合苏北农村综治维稳工作实际,铜山在全区农村推行村级综治办“三老”工作室建设工程。建设村级综治办“三老”工作室,就是聘用农村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威信的退休老干部或60岁左右的老党员、老长辈,到村综治办值班工作,接待群众,服务群众,配合村干部抓好综治维稳工作。村综治“三老”工作室发挥了综治和平安建设宣传员、信息员、调解员和接待员的作用,畅通了群众诉求、掌握了社情民意,进一步加强了农村综治维稳工作力量。目前,全区319个村(社区)全部建立起综治“三老”工作室,聘用“三老”工作人员984名。自村综治“三老”工作室运作以来,共接待受理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2654件,彻底解决2576件。

――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敬老的传统,老年人在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社会矛盾中常常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基层就有“三老”存在,这种来自于日常生活世界,与信任、与习俗相联系,往往更为直接地反映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走向,现在依然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三老”工作室就是铜山在基层社会管理工作中的创新,目前这种做法还被周边县市借鉴推广。

循着同一思路,铜山还在全区建立了“十户调解员”制度。“十户调解员”制度就是在村或社区以十户为单位,推选一名威信高、办事公道、热心调解的同志担任调解员,主要职责是向十户宣传法律法规和村民自治章程、调解细小的纠纷和及时反馈重大纠纷信息。目前全区共有村级调解员12920人,大量的细小纠纷在基层被化解,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矛盾发生的机率,防止了问题的升级扩大。

由于“三老”、“十户调解员”等乡土权威的参与和发挥作用,目前,全区户与户之间、行政村内部、行政村之间普遍建立起了化解矛盾的组织网络,各类矛盾都有化解的责任主体,比较成功地做到了源头预防、预警在前。各地农村、社区基本实现矛盾纠纷“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街道)、同难不上交”,矛盾纠纷受理率达100%,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化解了大量基层民间矛盾纠纷。全区319个村中“社会治安安全村”占90%以上。

说说矛盾的主要方面

何桥镇苗庄村王家旺是该镇的上访老户,去年村里评选低保户的时候,由于他没有被评上,对村组十部的意见很大,多次到镇、区、市上访。今年初,在镇领导干部下访活动中,镇党委书记李桂华亲自包案,多次到其家中做工作,邀请其参加村组干部会议,会上通过双方讨论,打消了其大部分疑虑,接着又让其作为村民低保复核小组的群众代表,全程参与到低保的复核工作中来,通过一套流程下来,彻底打消了他对村组干部工作的误会。他的思想也在这一过程中悄然发生着变化,村里修路时,他带头捐款,今年4月,他要求参加村里的“三老”工作室发挥余热,5月,王家旺又来到镇里递交了入党申请书,40年的上访户竟然成了入党积极分子。

――基层干部深入群众、关心群众,学会换位思考,这是解决农村基层矛盾的重要前提。纵观当前农村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官”和“民”之间的矛盾是农村基层矛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矛盾往往围绕着经济利益展开,其中,政府由于掌握更多的话语权、支配权,一般居于矛盾的丰要方面,切实解决这些矛盾,只有政府放低姿态,主动介入,才能打开矛盾死结。

针对有些矛盾是由于群众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了解,甚至误解造成的情况,铜山区各级党委政府意识到,基层干部深入群众不够,宣传引导不够,是农村基层矛盾多发的重要诱因。为使政府决策为民众知晓、熟悉,并最终得到民众支持,铜山区把平安法治宣传、征集群众对平安法治工作意见建议融为一体,在全区范围内扦展“平安法治户户行”宣传活动。组织基层综治下部1500余名、社区民警200余名、保安队员1200余名、“三老”工作人员980余名、大学生村官150余名、志愿者500余名,以“访平安、送平安、创平安、报平安”为主要内容,实施“四进两间一提高工程”,逐村逐户发放宣传单和征求意见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很多群众表示,以前对很多法律法规是一知半解,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心里亮堂多了,以后有问题,我们按法规办事,不会再盲目上访了。

说说村务公开

近年来,铜山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利益入手,着眼工解决基层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办了不少民生实事。如全区新农合综合参合率已达到100%,镇级卫生院已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基本实现农村适龄村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全覆盖;投入大量财政支农资金,建成一批环境整治达标示范村,农村公路和桥梁、厕所等基础设施;新改建敬老院,提高五保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等等。民生的改善,本应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稳定剂,但事实上,农民对基层党委政府和干部的工作仍然是疑虑丛生,并因此而产生许多不必要的矛盾纠纷。

――农村基层的矛盾,通常都源于村务不公开。随着农民群众参政议歧意识不断提高,对村务政务的透明度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村务公开不及时、不具体、不明了,农民对村级帐务产生疑点,基层党委政府常常陷入办了好事却没人说好的窘境。另外,个别村干部存有私心杂念、办事不公、不廉洁,习惯于长官意志、暗箱操作,这里面往往交织着个人恩怨、家族派系,也容易在农村基层引发群体性冲突和矛盾。作为基层党委政府,只有主动推进村务公开,才能做到以公开透明换取群众信任。

铜山区以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达标创建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基层自治组织健全规范,“四民主”、“两公开”得到全面落实。共有248个村(社区)被国家、省、市命名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各地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涌现出许多切合各自实际的管理方式方法,呈现出许多特点和亮点。如,铜山镇驿城村围绕村级建设“创十佳”工作目标,使村务管理走向规范化,被命名为“全田民主法治示范村”。棠张镇在全镇推行重大村务公决制、村级事务听证制、村级财务公示制、村干部工作报告评议制“四项制度”;黄集镇实施村级事务民主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代表会审议、村民大会决议四步决策法,进一步落实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村务政务透明度最大限度地增加,许多存在村民心中的疙瘩自然就解开了,涉及村民利益的纠纷大量减少。

上一篇:让恩来同志的亲民品格辉映故乡 下一篇:科技创新与解放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