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计算机

时间:2022-10-01 08:53:09

人类计算机

英语中,computer这个词语由“er”结尾,这揭示了一个事实,在历史上computer这个词所指的其实是一类人,翻译成中文的话,就是计算员。今天,人们不得不在computer一词前特意加上Human作为定语,来描述这个曾经存在的群体,若想对这个群体的工作有更多了解,可以查询维基百科“Human computer”词条。以下的照片所显示的是1949年时,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的某工作室中,计算员忙碌工作的场景。

笔者将用两期的篇幅,循着“想象—现实”的路径,介绍几个“人类——计算机”纠结不清的有趣案例,这些案例可能会让人们更深入地思考,所谓的计算机智能,究竟是什么。

神奇中文屋

假设有这样一个奇怪的屋子,它只有一个很小的窗口,屋子外的人可以通过传递小纸条,和屋子里的人联络。例如,Bob用中文在屋子外写了张纸条“你还好吗?”传到屋内,过了一会儿,屋子里的Alice传递出一张纸条:“这里简直无聊死了。”Bob继续写:“为什么无聊呢?”Alice回答道:“这还用问吗!”

Bob以为Alice懂得中文,可事实完全不是这样,如漫画所示小屋子里文档堆积如山,上面都写满了诸如下面这样格式的命令。例如,收到“你还好吗?”则送出“这里简直无聊死了”,或者,如收到“为什么无聊呢?”则送出“这还用问吗!”假设(当然仅仅是假设)人与人之间可能发生的大部分对话都记录在这些文档上,那么Alice可以和Bob聊上很长一段时间。问题是,对于Bob来说,他是否能够就此认为,Alice真的懂中文?

中文屋的例子由约翰·希尔勒提出后,引发了很广泛的争论。如果有一个机器人,它的所有的行为举止都像人类,并且能和人类正常地沟通交流,但这些行为和交流,都是基于一个异常庞大的对话数据库所做出的(就像Alice查询文档那样工作),那么,这些机器人是否就真的拥有和人一样的智慧或情感呢?人类应当如何对待这些机器呢?

人列计算机

看过刘慈欣小说《三体》的朋友,可能会对人列计算机的概念印象深刻。所谓人列计算机,是秦始皇——小说中虚构的一位人物——使用三千万士兵,通过挥举不同颜色的旗帜来进行二进制运算的庞大系统,其中白色旗帜代表0,黑色旗帜代表1。在小说中,秦始皇在冯·诺伊曼——当然也是虚构的小说人物——的帮助下,将士兵分为三人一组,作为最小的逻辑门部件,然后将许多组人类逻辑门相互排列连接,架构成一台能够预测太阳运行轨迹的微分方程的计算机系统。《三体》所描述的场景是在外星球,这些外星士兵可以迅速且严格地根据流程实施运算。

在现实世界中,还真有人试着这样做了,有兴趣的话,可在优酷或其他一些视频网站上查找视频“人列计算机”。当然,由于人数有限,现实中的人列计算机只能完成非常简单的数学运算,运算速度也非常慢。

刘慈欣所描述的人列计算机有个缺点,它只是一台非通用计算机,从理论上说,虽然可以用这台人列计算机来预测太阳运行轨迹,但却很难将其移作他用。究竟怎样做,才能让人列计算机成为一台通用计算机,只要用户输入特定的程序,就可以实现某个特定的功能?要回答这个问题,实在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答案在本期找)

上一篇:阅读教学要多元化,拓展迁移要适度 下一篇:A New Criticism Study on The Vagra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