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质量管理人员绩效考核问题分析与解决

时间:2022-10-01 08:49:31

基层质量管理人员绩效考核问题分析与解决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公司目前存在的绩效考核研究分析,并使用平衡积分卡、工作分析方法对基层质量人员的绩效管理进行分析,通过变革的绩效考核模式,解决目前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以有效激励质量管理人员,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关键词 基层质量管理人员 绩效考核 工作分析

一、前言

现代质量管理大师朱兰博士在1994年就曾说过,20世纪以“生产力的世纪”加载史册,未来的21世纪将是“质量的世纪”。而质量管理大师戴明同样指出“质量管理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在面临市场环境迅速变化,高科技层出不穷,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关注质量管理已经成为21世

纪每一个企业生死攸关的问题。俗话说“蝼蚁之穴,可溃千里之堤”,国内市场所上演的一幕幕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而一夜间从消费者视野中消失殆尽的公司就不胜枚举,这无不给每一个同行都敲响了警钟。而每一个公司的产品质量,甚至是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离不开该公司基层质量管理人员的贡献,因此现代企业对基层质量人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质量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基层质量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愈发显得重要,而在绩效提升中不可忽略的便是绩效考核的问题。绩效考核制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据主要地位,绩效考核可以清楚反映员工的实际状况。可以依据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方案,制定合适企业与人员发展的考核指标,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并适当给予表扬和奖励,规范员工不恰当行为,确保企业的目标顺利达成。

二、企业质量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存在问题

目前,汤臣倍健公司的基层质量管理人员约占生产操作人员的5%,分布在物料入库、生产过程、分装过程各个环节,为整个保健食品的生产质量保驾护航。质量管理人员按照各区域的重点工作不同分配为4个小组,仓库组、软胶囊车间组、固体车间组以及包装车间组。在过去其绩效考核出现了以下的几个问题:

首先,基层质量管理人员的考核指标往往无法区分班组员工的工作业绩。汤臣倍健公司虽然将考核指标分解到班组岗位和个人,但绝大部分考核指标都由班组员工共同完成的,很难从指标完成情况区分员工的贡献大小。

其次,考核过程不直观。由于考核内容和考核模式不能很好地反映班组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考核过程不易被员工直观理解,同样所产生的考核结果也缺乏公信力,容易出现轮流坐庄现象,考核双方缺乏有效的绩效沟通与反馈。例如,为使部门员工互相促进,形成比、追、赶、帮的良好工作氛围,每月考核得分按整个部门从高到低排名,考核分数排倒数第一、二、三名分别扣绩效工资200元、150元、100元,相应奖励给排名第一、二、三名者,若考核分数小于75分,则绩效工资全额扣除。而每个小组有组长进行考核评定,则4个小组的情况下,会出现各组组长为了避免组员被扣钱,而采取放松考核的措施,于是出现了考核方案已执行半年,存在如考核不到位或没严格按方案进行考核等不少问题。最终导致考核方案形同虚设,年底个人评级便会出现无数据基础,最终靠投票或者领导制定的方式确认优秀人员或者淘汰人员的情况,产生的结果没有公信力,每个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无法明确自己的绩效情况,自然不利于个人水平的提升。

最后,绩效考核过程缺乏员工参与。没有把绩效考核看做是对员工的指导,而是认为这是监督员工工作的一种手段,既没有在考核之前制定考核指标时与员工沟通,也没有做到在考核中对被考核者指导,更没有在考核后与员工沟通搜集反馈信息,这就造成了员工将绩效考核看作是公司强加给自己的任务指标,是为了整自己,有较强地抵制心理,更不要说激励员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了。员工参与是绩效考核中重要的因素,如果说要将被考核的员工排除在绩效考核体系之外,那么就注定了这不是一个成功的绩效考核体系。在汤臣倍健公司绩效考核体系当中,员工基本上是以被动的接受者存在的,大多时候只能等到年底快发放的薪酬待遇和奖金的数额的时候了解一个大概的绩效考核结果,自己具体的在日常工作考核中得到了什么评价,与年底评优情况并不清楚,更不要说通过绩效考核了解自己的情况,在下一考核周期中改进调整。

另外,质量管理人员的考核方案上面缺乏激励性的指导指标,只知道自己哪一点被扣分,也出现了类似做多错多的情况,更加打击人员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随之公司的快速发展,基层质量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改革刻不容缓。

三、分析方法综述

针对企业存在的这个问题,主要运用到的理论为战略驱动绩效指标分析、关键业绩指标制定、满意度模型建立、平衡积分卡的运用等方法。

战略驱动绩效指标分析是解决组织、部门、个人发展目标与绩效考核指标关系的一个有效工具,战略驱动指标分析的结果就是组织绩效模型、能力素质模型、满意度模型。其分析过程一般有以下五个步骤:外部环境分析、在公司发展战略指导下,制定战略实施举措及经营目标、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提炼关键业绩考核指标、提炼关键业绩考核指标、确定评价标准。

(一)外部环境分析

制定企业发展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尤其是行业研究和标杆企业研究,能对绩效目标的制定提供支持。

(二)在公司发展战略指导下,制定战略实施举措及经营目标

通过对外部环境包括国家产业政策导向、行业发展变化趋势等方面的详细分析,在公司既有发展战略指导下,结合公司内部资源条件,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实施举措及经营目标。

(三)关键成功因素分析

通过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发展目标的匹配分析,提出在将来能够保持企业竞争力、完成组织目标的各个方面关键成功要素。

(四)提炼关键业绩考核指标

根据不同方面的关键成功因素,找出与关键成功因素密切相关的主要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通过对主要流程关键控制点分析,提炼出支持公司关键成功因素实现的核心行为,提炼出过程关键业绩指标,通过标杆企业研究归纳高绩效行为特征;根据主要业务流程工作产出确定主要工作结果,提炼出结果关键业绩指标,通过标杆企业研究以及行业有关绩效数据的统计研究确定理想绩效水平。

(五)确定评价标准

根据不同领域的核心行为、工作结果以及对应的高绩效特征,确定结果考核指标与过程控制指标的评价标准。

平衡计分卡是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平衡计分卡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实现战略制导”的绩效管理系统,从而保证企业战略得到有效的执行。因此,人们通常称平衡计分卡是加强企业战略执行力的最有效的战略管理工具。

四、分析过程与变革

通过深入分析质量管理人员的工作特征和性质,发现同类工作内容大致相同、业务操作规范基本相通、大部分工作为常规重复和可评估的,可以将班组的绝大部分工作分解成标准的任务单元进行考核,并结合公司战略地图以及平衡积计分卡的运用、激励法则的导入,形成一套新的考核方案,考核标准通过全员集体讨论共同确定,工作业绩通过日常登记或数据采集进行计分,考核结果按各小组内部分数排名,更具有可比性,通过量化考核,树立一把大家认可的标准考核尺,使考核工作更加精准、有效、透明,凝聚正能量,更好地激发员工内生动力。

首先,改变为了考核而考核的观念,将考核融入到公司的整体战略管理体系当中,以公司的战略目标作为基础,不再是单纯地以对每个人的考核为目的,而是让绩效考核有效地为公司的战略发展服务。为此,汤臣倍健公司制定了符合战略目标的战略地图以及明确各个关键点,并将之转变成绩效考核的关键指标,将其分解于公司的各个部门之中,通过每个员工和部门完成绩效目标来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通过战略地图以及平衡计分卡,确认现场质量管理人员的KPI指标为偏差发生率、报废成本考核、变更控制等项目、明确考核方式为质量管理人员的上班周期考核。

其次,解决员工的全员排名的绩效考核模式,转变为各区域小组内部同一工作内容的管理人员进行排名考核,由原先每月考核得分按整个部门从高到低排名,考核分数排倒数第一、二、三名分别扣绩效工资200元、150元、100元,相应奖励给排名第一、二、三名者改为各组系数统一个人系数最高1.3,最低0.8,解决了各组长考核不充分的问题。

再次,在原先只有扣分的基础上,增加了积分奖励的模块,如提出工作改善、编写论文,主动向部门其他同事分享的行为,给予奖励。逐步引导质量管理人员提升自我,多做非指标性的工作。

最后,在每个月考核结束后的一周之内,部门及时将考评结果汇总公示,各组长组织与被考核员工进行面谈,就考核结果进行了解,接受意见反馈,让员工能够更贴切的了解绩效考核的情况,了解自身在工作中的不足与优势,鼓励员工发扬优势,针对其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指导,帮助其在下一考核周期时改进。而且汤臣倍健公司的年度薪酬体系调整以绩效考核的结果为依据,绩效优先通过增加薪酬待遇的方式激励员工更好地表现,鼓励员工进步。

五、绩效方案改革的效果

通过本次绩效考核方案的改革,达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

首先,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新的考核方案改变了以往只强调考核结果的弊端,更加注重过程管理,更加注重员工参与,考核更好公开透明,考核结果更具公信力,奖罚更加分明,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进一步增加员工工作责任感,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其次,考核工作更贴合班组实际,有利于班组建设。新的考核方案贴合班组工作实际,更接地气,更加客观地反映员工的工作状态和贡献,有效杜绝轮流坐庄、排资论辈等不良现象,促使员工对绩效考核工作的理解与认同,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绩效氛围,从而带动基层班组管理水平的提升。

最后,员工绩效考核结果不仅应用在薪酬激励上,还与培训、评价、竞聘、岗位调整、荣誉等方面进行有效联动,引导员工关注绩效和岗位胜任能力水平,眼睛向内查找不足并开展定向培训,促使员工努力提高自身岗位胜任能力,更好地提升履职能力。

六、结语

本次质量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改革达到预期目标,引导员工向好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为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陆宏强.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J].商场现代化,2012(20):96-97.

[2] 李永丽.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J].经营管理者,2010(06):264.

[3] 黄晓安.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J].中国城市经济,2010(12):104.

[4] 谢翠玉.浅淡绩效考核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知识经济,2011(04):102.

[5] 姚庆凤.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探讨[J].企业导报,2011(13):229.

[6] 叶迎.绩效考核方法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商贸,2011(24):90-91.

[7] 张娅,张海波.浅谈企业绩效管理的提升[J]. 2016(13):248-249.

[8] 张玉娥.企业绩效管理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J].福建质量管理,2016(05):31.

[9] 戴颖.论有效的绩效管理[J].东方企业文化,2015(24):41-42.

[10] 吕妍.企业绩效管理初探[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22):80.

上一篇:岩溶地区路基病害勘察技术分析 下一篇:浅谈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对在"海淘"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