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溴索与沙丁胺醇联合吸入治疗COPD的疗效体会徐海儒等

时间:2022-10-01 07:58:59

氨溴索与沙丁胺醇联合吸入治疗COPD的疗效体会徐海儒等

摘要目的:为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收治COPD患者166例,其中治疗组89例,在基础治疗下,将硫酸沙丁胺醇溶液2ml+蒸馏水(或生理盐水)2ml,通过PARI压缩雾化泵雾化吸入,1小时后将盐酸氨溴索注射液2ml+蒸馏水2ml雾化吸入,两者交替吸入,2次/日,连续10~14天。对照组选择同期给予抗感染、止咳祛痰、扩张支气管等基础治疗者,连续10~14天。结果:治疗组89例,由急性加重期完全转为稳定期88例、放弃治疗1例,总有效率98.8%;对照组77例,完全转为稳定期65例、未控制12例、其中无效而转上级医院5例、放弃治疗7例,总有效率844%。经X2检验,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氨溴索与沙丁胺醇交替雾化吸入,对协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尤其是气道分泌物较多,黏痰不易咳出者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氨溴索沙丁胺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内科常见病,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以及全身性症状,不仅严重影响个人健康,而且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负担。病情严重者导致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对COPD患者在给予抗感染、止咳祛痰、扩张支气管等基础治疗前提下,采取氨溴索注射液与吸入用沙丁胺醇交替吸入治疗COPD,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6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66例,按是否吸入上述药物分为治疗组89例和对照组77例。治疗组89例,男41例,女48例;年龄46 ~76岁;病程7~83天,平均36天。对照组77例,男41例,女36例,年龄45~73岁;病程7~86天。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所选病例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诊断标准[1]。

治疗方法:两组均予常规检查及抗感染、止咳祛痰、扩张支气管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将硫酸沙丁胺醇溶液2ml+蒸馏水(或生理盐水)2ml通过PARI压缩雾化泵雾化吸入,1小时后将盐酸氨溴索注射液2ml+蒸馏水2ml雾化吸入,两者交替吸入,2次/日,连续10~14天。对照组选择同期因各种原因未能将上述两种药物联合使用,仅给予基础治疗的患者,连续10~14天。

疗效判断标准: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病程分期标准[1],COPD急性加重期是指患者出现超越日常状况的持续恶化,并需改变基础COPD的常规用药者,通常在疾病过程中,患者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黏脓性,可伴发热等炎症加重的表现。稳定期则指患者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

统计学处理:根据计数资料率的比较,行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联合交替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和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对于COPD的抢救治疗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见表1。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北方地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未经正规治疗和干预的COPD呈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研究和报道显示COPD也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沙丁胺醇雾化溶液是一种短效β2受体激动剂,通过对气道平滑肌和肥大细胞膜表面的β2受体的作用,舒张气道平滑肌、减少肥大细胞和嗜酸粒细胞脱颗粒和介质的释放、降低微血管通透性、增加气道上皮纤毛的摆动等,从而缓解哮喘症状。

氨溴索为溴己新在体内的代谢物,具有促进黏痰排出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它可促进呼吸道内黏稠分泌物的排除及减少黏液的滞留,因而显著促进排痰,患者黏液的分泌可恢复至正常状况,咳嗽及痰量显著减少,呼吸道黏膜上的表面活性物质因而能发挥其正常保护功能,以此改善呼吸状况。本资料对照组病例中由于各种原因药品不能及时供应,导致9例患者病情未能控制、反而加重,其中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5例、放弃治疗4例,给患者家属及社会医疗资源造成更大损失。

通过上述观察分析体会到,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咳嗽频繁、痰量多且黏稠,呼吸困难,单纯口服药物和静脉输液难以发挥最佳效果,且普通雾化和一般气雾剂很难吸入气道,通过PARI压缩雾化泵交替吸入氨溴索与沙丁胺醇,可将支气管扩张剂与祛痰镇咳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可提高药物疗效而减少药物全身不良反应,尤其对于COPD患者具有对吸气流速无依赖性、不需要患者特殊配合、容易调整剂量、可以给予较大剂量的药物,从而发挥上述药物的最佳疗效,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2]。上述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便、使用安全、经济方便、疗效可靠等优点,尤其在北方基层医院,对COPD患者规范的治疗管理是一种可靠和行之有效的治疗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8-17.

2钟南山.支气管哮喘-基础与临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26.

上一篇: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临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