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初中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时间:2022-10-01 06:08:25

深圳市初中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摘要】 目的 了解深圳市南山区初中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使用自制问卷对深圳市南山区10所中学3528名初中生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初中生艾滋病基本知识平均正确回答率为55?1%,传播途径为77?1%,非传播途径为67?8%,预防知识为61?1%。态度得分较高,女生和初二学生更倾向于对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病人采取同情和包容的态度;相关危险行为如吸烟、饮酒、早恋、发生等的检出率分别为9?6%,45?8%,17?5%和1?1%,在性别和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般男生高于女生,高年级高于低年级。结论 应该针对不同对象开展不同的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

【关键词】 艾滋病(AIDS)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2005年12月)报告〔1〕,估计全球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4030万人,50%左右的新感染发生在15~24岁的年轻人中,每天新增感染者为6000人。预防青少年感染艾滋病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学校是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主要环境,是对中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为支持开展以学校为基础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于2005年12月对深圳市南山区10所中学进行了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照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深圳市南山区10所初中,在所抽取学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3个班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3600份,回收问卷3578份,回收率为99?4%,有效问卷3528份,有效率为98?6%。

1?2 方法 参考国内外文献,并咨询相关专家,自制适用于中学生的艾滋病相关问题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年级等一般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知识获得途径及健康需求、艾滋病相关态度、相关危险行为等5个部分。现场发放调查问卷,现场匿名填写并当场回收。

1?3 统计分析 问卷回收后检查其完整性,对有效问卷统一编码,并应用Epi data 3?0软件建立录入程序双份录入数据。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若方差齐采用方差分析,否则采用秩和检验。统计显著性水平(α值)均定为0?05。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共调查3528名初中生,其中男生1861人(52?7%),女生1655人(46?9%),性别不详12人(0?3%);初一学生1355人(38?4%),初二学生1234人(35?0%),初三学生939人(26?6%)。年龄范围10~19岁,平均年龄(14?09±1?16)岁。

2?2 不同性别和年级学生艾滋病知识认知情况

2?2?1 艾滋病基本知识 初中生艾滋病相关基本知识正确回答率都较低,平均正确回答率为55?1%,如一般消毒方法能否杀灭艾滋病病毒的正确回答率仅为13?2%,对于世界艾滋病日是哪天的正确回答率仅为46?9%。基本知识平均正确回答率在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2 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 初中生艾滋病传播途径的平均正确率为77?1%,非传播途径为67?8%,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9?38,P=0?000)。初中生已经掌握一定的艾滋病传播知识,如输血或血液制品的正确回答率为94?3%,共用注射器或针头为95?1%,而对不常见的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较低,如对母乳喂养、共用剃须刀等仅为58?5%和56?1%;非传播途径以蚊虫叮咬正确率最低,仅为50?2%。男女生在传播途径平均正确回答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非传播途径平均正确回答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者在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70,P=0?000),见表2。

表1 不同性别年级初中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正确率比较(略)

注:*χ2检验得到的P值

表2 不同性别年级初中学生艾滋病传播途径相关知识正确率比较(略)

注:*χ2检验得到的P值

2?2?3 艾滋病预防措施知识 初中学生对于有无疫苗、能否治愈,安全套预防,避孕药可否预防,锻炼能否预防艾滋病预防相关知识的正确回答率都较低,平均正确回答率仅为61?1%,对加强锻炼能否预防艾滋病正确回答率仅为41?4%。预防相关知识平均正确回答率在性别间只有正确使用安全套可预防艾滋病男生高于女生(P=0?000)。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

2?3 不同性别和年级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比较 初中生对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的态度得分较高,平均在70分以上,相当于百分制的80分,但对于某些态度还存在不理解和歧视的现象,如16?7%学生认为艾滋病感染者没有权利享受正常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24?0%学生认为中学生谈恋爱是很正常的事;17?7%学生认为婚前/婚外是可以接受的,35?4%学生认为无所谓;47?8%的学生对艾滋病的主要感染人群是青壮年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艾滋病相关态度得分在不同性别年级间的比较的方差分析结果,在负向态度和总态度得分女生高于男生(P=0?000);在正、负向态度和总态度得分在年级间均有差异(P=0?000)。

2?4 不同性别和年级学生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比较 初中生艾滋病相关个人危险行为的检出率较高,如到条件差的诊所打针输液和到条件差的牙科诊所就诊的检出率分别为8?5%和6?0%,吸烟为9?6%,饮酒为45?8%,早恋为17?5%,发生为1?1%,见表3。

表3 不同性别年级初中学生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情况比较(略)

注:*χ2检验得到的P值

2?5 艾滋病知识获得途径及健康需求 49?2%的中学生在学校没有接受过比较全面系统的关于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曾接受过的学生中66?8%学生认为帮助很大或较大,6?0%学生认为帮助很小或无帮助,27?2%学生持无所谓态度。知识获得途径主要为电视广播(70?5%)、宣传栏(54?3%)、报刊杂志(50?7%)等大众传媒,中学生认为最可信的知识途径分别为医务人员(28?0%)、医学书籍(24?4%)、电视广播(20?6%)。72?8%中学生希望了解有关艾滋病方面的知识;最想了解的知识分别是预防措施(45?8%)、日常生活注意事项(19?8%);最希望获得方式是卫生课老师讲授(58?0%)、发放宣传材料(18?2%),最希望获得渠道是通过医务人员(28?0%)、电视广播(19?0%)、学校老师(15?6%);与老师、同学/朋友、家长谈论艾滋病的百分比分别为28?3%,57?5%,41?1%。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初中生艾滋病相关基本知识正确回答率较低,平均正确率仅55?1%,对一些不常见的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的正确回答率也较低,初中生已掌握一定的艾滋病相关知识,但仍不系统和全面。将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纳入到日常教学中,对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调查发现,初中生吸烟的检出率为9?6%,饮酒为45?8%,均低于1999年孙江平等人对中国5省市中深圳的研究结果(34?0%和58?5%)〔2〕,说明近些年深圳市在中学生吸烟饮酒危害方面的健康教育做的较好。吸毒为0?8%,静脉吸毒为0?6%,镇静催眠类药物使用率为3?3%,低于重庆市研究结果(5?0%)〔3〕。另外,观看黄色刊物和音像制品者占6?3%,发生的检出率为1?1%,低于天津等地的调查结果(18?5%和1?3%)〔4〕。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又在性活跃期,他们世界观尚不成熟,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方式(包括性观念和的变化)困惑着他们,如不能及时得到正确教育指导,常常可能使他们处于危险之中,使之成为艾滋病传播的易感人群。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半学生在学校没有接受过系统、全面的艾滋病健康教育,获得途径主要是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宣传栏等大众传媒,学校老师发挥作用较小,且与同学/朋友谈论艾滋病的比例要远高于与老师和家长。学校是中学生主要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如果能够在学校开展系统、全面的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并将其融入日常教学中,对控制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和蔓延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水平、态度得分和危险行为如吸烟、饮酒、早恋、的发生等在男女及年级间均存在差异,提示以后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过程中,可以根据性别间及年级间特点,开展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健康教育,以达到更好的健康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UNAIDS/WHO AIDS Epidemic Update:December 2005-Complete report〔OL〕./epi/2005/doc/report_pdf.asp

〔2〕 孙江平,宋逸,马迎华,等.中国5省市中学生危险行为现状(三)-吸烟、饮酒和成瘾类药物滥用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1,22(5):396-398.

〔3〕 易静,李桂蓉,蒋迎春,等.中学生物质滥用及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分析[J].现代预防学,2003,30(4):478-480.

〔4〕 余小鸣,籍红,杨书祥,等.中学生青春期生殖健康行为、态度的调查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0,16(12):1146-1147.

上一篇:手术治疗小儿臀肌挛缩症40例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金融集团监管:有待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