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

时间:2022-10-01 05:58:57

浅析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对项目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研究管理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建筑施工项目是建筑施工企业对一个建筑产品的施工过程和成果,也就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对象,可能是一个建设项目的施工,也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的施工。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中心,提高项目的运作质量,是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主题。

一、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资源配置不合理,管理模式比较混乱

许多施工企业没有摸清市场规律,经营战略没有和资源配置相结合,对扩大规模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另外,在企业内部没有划清职责权利,企业的监管不力,对项目的考核都只是做表面功夫,项目责任考核流于形式,配套措施不到位或执行不力,缺乏有效的动态管理机制,实施起来很不到位。

2、对成本控制不严,导致企业利润降低

近年来随着企业对成本控制意识的提高,在这方面的管理都有一套自己的管理办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要让企业员工全民动员做到整体控制有些难度,一般都仅仅局限在堵漏洞阶段,例如采购设备、材料、分包工程等方面的漏洞。对于真正影响成本的关键因素都缺少有力的措施。一个企业要想在同行中立于不败之地,很关键的因素就是要做好成本控制问题,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但从当前我国整体情况来看,很多企业的管理水平都比较低。对成本管理的责任划分不明确,在企业内部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成本管理制度。管理方法没有更新,没有对成本进行系统科学的预算,只是做些表面功夫。种种原因导致了企业成本一直持续上升,利润也越来越低。

3、进度管理问题

(1)对项目认识不足

首先,低估项目的技术难度,对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可以发生的问题考虑不足;其次,对自身多个部门或多家分承包施工单位在施工中的协调程度考虑不足;再者,对工程项目的施工条件事先调查不足,如工程项目的交通条件、三通条件考虑欠周全;最后,是对于工程物资的供应、调配安排不力等等。

(2)项目参与人员的不合理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参与人员的不合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储备不足,导致项目的设计工作和组织工作经常紊乱,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其次,具体作业人员施工素质较低,对施工质量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施工中偷工减料,不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标准进行,最终导致项目产生重大的质量隐患,甚至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后,对于施工参与人员的调配、补充不及时。

4、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的职责不明确。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相对庞大耗时、工作量大且杂,存在的部门也比较多。在质量管理中,由于种种原因,各部门的职责不明确,责任心不强,这从根本上导致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不高;施工材料采购确认工作的不到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检验不力,导致采购的材料的质量和要求都不合格,而且一般对材料的鉴定和评定只限于竣工后的验收和鉴定,对施工过程中材料的选择和评定缺乏重视。

二、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措施

1、提高质量意识,加强质量教育

提高所有参加项目的全体成员(包括分包单位和协作单位)的质量意识,特别是项目领导班子成员的质量意识,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把项目质量优劣作为考核项目的重要内容来对待,以优良的质量来提高企业的社会信誉竞争能力。工程质量的优劣,在极大程度上取决由职工的素质要大力进行质量教育工作,对职工进行质量意识和职业道德、质量管理知识和专业技术的教育,这是保证项目质量不可缺少的内容。

2、加强制度的完善,改变资金短缺情况

要让资金短缺的情况得以改善,首先要加强投标管理。要选择信誉度高、拨款比例较高的单位,在施工合同方面,要做到严谨严密,要按照合同条款催收工程款,密切关注资金使用情况和工程进度;要明确项目的责任人,采取激励方式,做到赏罚分明,在平时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书面材料的收集整理,有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解决。

3、建立监察机制,完善监察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符合施工企业实际的效能监察制度,充分发挥效能监察作用,对效能监察,力争通过各种制度对其进行各方面规范。为了使得效能监察工作有章可循,应当加强施工企业效能监察制度的建设。第一,规范项目部效能监察工作体制、基本职责和权限、工作目标和任务、工作机制、担负责任和义务、人员配备、机构设置、实施范围和方法以及经费保障等;第二,规范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和职责范围,明确企业效能监察的责任追究和监督检查的措施以及办法等;第三,建立起效能监察成果的科学评价体系,规范效能监察工作成效评价的依据、程序、标准、原则、依据及措施等。

4、建立成本管理核算制度,实现利润最大化

企业应该改变以前的依靠经验来管理成本的方法,要让全体人员认识到控制成本的重要性,坚持企业是利润中心,项目则是成本控制中心的原则。要在企业内部实行全体动员对其精心管理,对材料采购、工程分包等过程全程控制,对一切开支严格把关,对现场施工也要加强管理,把成本控制在最低限度,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5、进度管理控制

要完善例会制度,每天召开一次有各相关部门或分承包施工单位负责人参加的生产调度例会,每周召开一次大型生产调度例会,必要时召开有关进度问题的专题会议。对进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落实责任,确保最短时间内解决。

6、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施工企业要根据工程项目对劳动力的需求情况,在各项目之间,对现实的和潜在的劳动力进行周密计划,有效流动,合理调配,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效率。项目经理部要按照动态平衡、统筹优化的原则,建立劳动力整体优化、实现劳动力供给与项目需求最佳组合的人力资源管理运行机制,对劳动力的分配和流向做出总体安排,保证劳动力与项目需求的总体平衡,并定期跟踪检查,进行有效监控和及时调整,使劳动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7、安全管理

(1)建立安全培训制度

要建立安全培训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安全业务素质和水平,增强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采取有效措施规范人的行为,实行规范化作业,标准化作业,杜绝工作凭直觉、靠经验,使作业人员形成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的工作习惯。

(2)建立机械维修和保养制度

加强机械设备日常维修和定期维修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并建立维修记录,记载维修时间、设备型号、设备内容、技术措施、维修人员、验收人员等,并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

(3)建立安全检测制度

每天使用前,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测。以塔吊为例,安全检测主要内容是:安全装置(包括限位装置及过载限制器)。此外,还应进行定期检查,包括钢丝绳的断丝、径缩、坚固接头情况、锈蚀和磨损;钢丝绳的张紧情况;回转支承装置中的紧固螺栓等。

8、加强风险控制,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

建设工程项目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比如产品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等。企业要提高风险意识,把握市场情况,建立风险防范制度,不断提高抗风险能力、风险识别能力和处理能力。

在企业项目中,人才利用是关键。只有建立高效团结的管理队伍才能让项目圆满完成。在对项目经理选拔中,要任人唯贤,公平竞争,对他们的人品、能力以及业绩进行严格考核。要不断提高团队素质,对他们加强培训,培养他们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不断开拓、敢于竞争的优良品质。

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复杂的工作,虽已经形成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项目管理机制,但仍然存在着问题与不足。建筑企业应重视自身项目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切实提高自身工程项目中的控制能力,降低企业在项目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隐患,进而提升企业在建筑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更好的发展创造辉煌。

参考文献

[1]施文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华民居,2013,09:243-244

[2]姚洽元试论如何加强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管理[期刊论文]《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12期

[3]潘陈雷.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探析[J].工程施工管理资讯,2010,9.

上一篇:浅析高速公路路线设计 下一篇:浅析具有生命力的地域建筑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