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高病自来

时间:2022-10-01 05:10:34

“三高”似乎已经成了当代人的一个身份标签,只是比起其它“两高”(高血糖、高血压)来,患有“高血脂”的人数虽然更多,但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却普遍很低――它不疼不痒,似乎也没有什么近期的危害,何必太在意?

但就是这不疼不痒、似乎也没有近期危害的病患,往往会伤人于无形,让许多疾病“不请自来”。

年轻人也得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从前一直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年轻人中的高脂血症也越来越常见,甚至孩子,也有可能是发病人群。

要了解高脂血症,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血脂。血脂就是指血液(血浆或血清)中所含的脂类,包括胆固醇(CH)、三酰甘油酯(TG)、磷脂(PL)和游离脂肪酸(FFA)等。血脂要与载脂蛋白相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进行转运和代谢;而这些脂蛋白,又可以分成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中密度脂蛋白(I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这些就变成了我们体检报告上的一些指标。

临床上,无论是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增高,还是甘油三酯含量增高,或两者均增高,都统称为高脂血症。根据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的测定结果,一般将高脂血症分为4种类型:

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

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总胆固醇含量正常。

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HDL-胆固醇)含量降低。

根据病因,高脂血症还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与先天性和遗传有关,多是由于基因缺陷所致,也可能是由于环境因素导致的;继发性的高脂血症,则多继发于代谢紊乱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低下、肥胖、肝肾疾病等,或与其他因素有关。

儿童高血脂:隐形的战场

近年来,儿童也成了高脂血症的发病人群。

首都儿科研究所等6家医疗单位曾经在2008年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这项调查历时3年,调查对象涉及北京市7个区县的2.34万名18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是迄今最权威的一份18岁以下人群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公布的数据中,6~18岁学龄儿童和青少年高脂血症患病率为9.8%,接近一成。

儿童高脂血症常常被忽视,而往往只是在体检时才被发现。虽然高脂血症多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但研究证明,儿童时期即可出现成人最常见的致死性疾病――冠心病的病理改变,其程度与增高的血浆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呈正相关。但由于其隐匿性较高,所以,这个战场往往隐于无形,难受关注。

哪些孩子更要注意血脂异常

少年儿童的血脂异常往往会影响他们成年后的健康状况――如果一个孩子在10岁左右发现血脂代谢紊乱,且不做任何处理,那么孩子长到20岁以后发生冠心病及脑血管等疾病的概率要远高于同龄人。所以,家长一定不要忽视对孩子血脂的关注,尤其对有血脂异常倾向的人群:

父母或家族血脂异常:儿童期的血脂异常多与遗传因素有关,有家族史的孩子在体检时不要省略血脂的检测。

喜食高脂饮食:膳食总脂肪的摄入量,是影响血浆中总胆固醇水平的主要因素,特别是肉类中富含的饱和脂肪酸,可以显著升高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许多血脂高的孩子在饮食上都有相似之处,如经常性进食高脂肪、高热量、高蛋白食物,爱吃快餐、甜食、零食和油炸食物,不爱吃蔬菜和水果。

出生时超重:出生时超重的宝宝要多关注血脂含量。

高脂血症:静悄悄地袭来

虽然绝大多数单纯高脂血症患者没有异常的感觉,但这并不就是说高脂血症的危害可以忽视。概括来说,高脂血症的危害是隐匿、逐渐、进行性和全身性的,多数是采用“偷袭”的方式进攻,而人体一旦“城池失守”,它的危害就会步步相随。

动脉粥样硬化:研究已证实,血脂过高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多个因素中最危险的因素。高脂血症患者,患了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众多的相关疾病的发生,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致命性疾病,就是冠心病。

急性胰腺炎:高脂血症中的严重乳糜微粒血症可导致急性胰腺炎,而急性胰腺炎是一致命性疾病。

肾功能衰竭:动脉硬化引起的肾功能衰竭,也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

其他:高脂血症是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等的危险因素,也是促发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高脂血症还可诱发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周围血管疾病等。

高脂,你所不知道的……

人体中的脂类大部分从食物中来,所以高脂血症的人首先应当从改变饮食方式入手,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饮食,多运动才能从根本上远离高脂血症。除了这些大家知道的方法,还有一些很多人不知道的细节,可以帮助控制或者缓解高脂状况:

胆固醇过高者宜低胆固醇饮食:应少食蛋黄、动物内脏、肉类(特别是肥肉)、鸡皮、鱼子、脑等含胆固醇量高的食物。

甘油三酯过高者低糖饮食:要忌甜食,并应限制总食量。

戒烟,少饮酒:适量饮酒,可使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增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但酗酒或长期饮酒,则可以引起高胆固醇血症。嗜烟者(每日超过20支)与血清中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有关。

4个认识误区

虽然高血脂的人数众多,但人们对它的认识并不全面,甚至一不小心就会步入误区。以下就是最常见的4种不正确的认识:

素食者不会发生血脂异常:很多体重较轻的人与严格素食者,以为自己绝不会发生血脂偏高、胆固醇异常问题,事实并非完全如此。胆固醇异常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生活方式病,它虽然与饮食、运动有很大关系,但并不是只要忌口、多运动就能避免的。

化验单没显示异常就是正常:对于健康人群,化验单没显示异常可以说正常;但对于已经患有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或已经发生过心梗、中风的患者,他们的血脂目标值,有着更严格的要求,不能一概而论。

血脂越低越好:有些人认为,血脂应该越低越好,事实当然并非如此。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或太少都会引起不良后果。研究表明,血浆总胆固醇越低,死于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反而越大。

高脂血症都是饮食不当引起的:高脂血症分为原发性高脂血症和继发性高脂血症,原发性高脂血症多与遗传有关,例如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而继发性高脂血症有可能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急、慢性肾功衰竭,肾病综合症等。

药治高脂血症

凡经过调整饮食,加强运动,改善生活方式3~6个月无效的高脂血症患者,或已有冠心病,或虽无冠心病但血脂过高的人,均需药物治疗。一般原发性、家族性、遗传基因缺乏者,需终身用药治疗,中途停药往往易复发,且易反跳。目前,常用的药物有:

他汀类:是最为经典和有效的降脂药物,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常用的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佛伐他汀、来适可、立普妥等。他汀类药物除具有调节血脂作用外,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早期应用,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稳定粥样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降甘油三酯的药物:包括:苯氧芳酸类或称贝特类,如氯贝特、非诺贝特、吉非贝齐、苯扎贝特等;烟酸及其衍生物,如烟酸、烟酸肌醇酯、阿西莫司等。但需注意的是,他汀类与贝特类两种降脂药物不能联合应用,否则会有一定的几率产生横纹肌溶解这个严重并发症。

降胆固醇类药物:如消胆胺类,也叫考来烯胺、消胆胺酯、降脂1号树脂,是降胆固醇作用较强的药物。这种药物口服后,可以阻碍胆酸的重吸收,使胆酸的排泄量较正常增加3~15倍,同时可减少对食物中胆固醇的吸收,由此降低血中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它主要用于以低密度脂蛋白高为特征的Ia型高脂蛋白血症;对于Ib型高脂蛋白血症,要与能明显降低血浆甘油三酯的药物,如安妥明或烟酸并用。

TIPS:药物也能引起高脂血症

某些药物也能引起继发性高脂血症。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利尿剂、双氢克尿噻、速尿、利血平、避孕药、类固醇激素等,均可使胆固醇、甘油三酯上升,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当基础疾病被治愈或控制、或相关药物停用之后,继发性高脂血症则可能得到纠正。

上一篇:治颈椎 中医更见长 下一篇:儿童便秘 先查因 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