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改革及其启示

时间:2022-10-01 04:50:1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改革及其启示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改进考试考核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千人一卷”或“千人一面”的考试模式,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从平时和期末考核两个方面进行改革。平时考核从学生出勤、课堂笔记、平时作业、课堂互动四个环节进行;期末考核从考核方式、考核内容、考核成绩三个环节进行。总评成绩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的成绩合成。

Abstract: Improving assessmen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s an important issue about implementing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promoting the build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and rais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The universal examination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ability. We should conduct reform from the usual examination and the final examination. The usual examination includes student attendance, class notes, usual homework, classroom interaction; final assessment implements from the assessment methods, assessment content, and assessment results. Total score is gotten by adding usual assessment grades to final assessment grade.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平时考核;期末考核;实效性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appraisals;final examination;effectiveness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2-0231-02

1目前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成绩评定及弊端

目前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成绩=平时成绩(学生考勤、课堂表现、抽查笔记、作业等为评价依据)+期末笔试成绩(教师命题:开卷或闭卷考试。闭卷卷面往往由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等题型组成;开卷卷面一般由辨析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等题型组成)。平时成绩与期末笔试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各校稍有区别,有的是4:6、有的是5:5。平时成绩因没有具体的操作模式,很多老师平时不记录,期末时一次给出,而且大部分学生的成绩不相上下,这样造成了绝大部分学生不关心平时成绩。期末笔试不论是开卷还是闭卷考试,都是“千人一卷”或“千人一面”。[1]因为都是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全体学生做着同一份试卷。笔试闭卷,它的优点是在内容上重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概念、特征、条件、意义和基本原理等知识的记忆,但有如下严重缺陷:

①忽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只重视知识记忆、方法单一的考试,显然没有充分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不可能真实检测出学生学习和教学效果,也不会对教学改革和学生的学习起到多大的促进作用。

②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思想表现的考核,考核的结果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觉悟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考“智”不考“德”的弊端,不能促使学生做到“知行统一”。

③考试内容多,需要记忆的知识太多,致使有些学生担心考试不及格,于是考场上作弊学生人数增多,考纪考风受到严重挑战。

笔试开卷,虽不会有闭卷的诸多弊端,但依然存在学生平时不重视、学习积极性不高、平时旷课学生多及格率低的问题。以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例(以下简称“原理”),“05方案”实施的这五年,“原理”课的期末笔试考试,教师始终在开卷还是闭卷之间徘徊。期间进行过开卷考试,但是及格率比较低;改为闭卷考试,及格率比开卷考试稍好,但学生意见比较大。原因是“原理”课内容多,需要记忆的理论、知识太多,考前突击记忆,考后脑子什么东西都没留下。后又改为开卷,及格率仍偏低。无奈又改为闭卷考试,没有采取突击记忆的学生,考试时就作弊,依其蒙混过关,达不到知识层面和理论层面的提高。

2考核方式的具体改革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方式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影响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面对上述问题,要努力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2]必须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改进考试考核方式。为了促进课程考核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提高课程考核质量,充分发挥课程考核的检测、诊断、评价、反馈等功能,安康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结合学院实际,在原有的考核基础上,以改革创新精神面对复杂的考试,以期为改革和完善考试考核方式的同仁们提供管窥之见。

2.1 平时考核

2.1.1 学生出勤:教师每学期点名次数不得低于下表规定次数。学生全勤计分100,如有迟到、早退、请假、无故旷课行为,记录在考勤表上,同时按下表扣分,100分扣完为止。课堂点名,有时放在刚打上课铃时、有时放在上课中间、有时放在上课结束时进行,这样有效的抑制了一少部分学生的侥幸心理。过去学生干部经常以开展活动、系上有事需要他们帮忙为由给任课教师请个假,缺课现象多,这对出满勤的学生来说不公平。现在将学生考勤细化为分值,学生干部即使有事请假,也要按照标准扣分,全体学生感到老师这样做很公平。

2.1.2 课堂笔记:教师每学期对每位学生的课堂笔记至少检查一次,按照下表分七个等级记载成绩。(表2)

2.1.3 平时作业:全班分成若个小组,每组6-8人组成,产生一名组长。教师每学期批改班级以组为单位的作业不少于3次,作业形式多样化,就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布置,学生可以在诸多题目中选择1-2题或2-3题,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回答。以小组为单位的作业形式,大家找课余时间聚在一起,就作业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经过反复讨论,最终经过反复讨论,形成对问题的看法。然后由一人执笔,答在纸上,参与讨论的组员在作业上签上自己的姓名,成绩大家共享;不参与讨论者,不能在作业上签名,作业成绩为零。每次成绩要换算成百分制记载。最终的平时作业成绩取决于3次或多次作业成绩的平均值。计算公式如下:

平时作业成绩=(作业成绩1+作业成绩2+作业成绩3+…+作业成绩n)/ n

①“闭卷试题型”作业,根据参考答案,按照实际得分记载成绩。

②“课外实践型”作业,比如小论文、读书心得、社会调查报告等,可参照《安康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参考标准》评定,教师对学生作业写出评语或评定等级,同时以百分制记载成。

2.1.4 课堂互动: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6-8人组成。每个小组自己起一个有“特色”的组名。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活动,包括提问、讨论、辩论、演讲等。学生只要能集中精力听课、对各种课堂互动活动表现出较为积极的反馈,都可以获得基本分60分。在此基础之上,每有一次出色的表现就可以加10分,直到100分加满为止;而每出现一次消极的行为就应该减10分,比如上课漫不经心、干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瞎起哄、抵制甚至破坏正常的互动活动,直到60分扣完为止。凡是以小组为单位参与的课堂互动,其成绩由该小组成员共享。但是,当堂课没有出勤的小组成员不能获得该成绩。

2.2 期末考核

2.2.1 考核方式: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具体的考核方式,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和教务处审批备案。考核方式可以采用口试,课程论文,围绕某一主题以组为单位、选派一人为代表上讲台演讲等多种形式。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原理”课就是采用的围绕“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一主题以组为单位进行演讲。当然,这种考核方式要提前两个月告诉学生,学生以组为单位,分工展开搜集资料,然后大家再聚一起反复讨论,写出演讲稿,期末时派出一名口才好、富有激情的同学代表本组上台,进行时间不超过6-8分钟的演讲。当一名学生演讲完毕,教师依据提前给出的评分参考标准,适当点评给出本组的演讲成绩即是期末考试成绩。

2.2.2 考核内容:考核的具体内容不超出教学大纲,考核的难度要求应该适于所带班级绝大多数学生的水平。

2.2.3 考核成绩:口试成绩依据试题参考答案按照百分制评定记载;课程论文可以参照安康学院的相关评定要求,由教师对论文写出评语并评定等级,同时以百分制记载成绩;演讲比赛,按照比赛评分标准以百分制记载成绩。

2.3 总评成绩

2.3.1 合成比例:不同的任课教师对所带班级的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均存在一定差异,总评成绩的合成比例可以参考表3灵活设定。随着安康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教师将会乐于、善于开展多种多样的平时考核工作,最终会将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合成比例统一为6:4,但是,目前尚不宜搞“一刀切”。

2.3.2 计算公式: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60%+期末成绩40%

(或:总评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

(或:总评成绩=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50%)

其中,平时成绩=学生出勤成绩30%+课堂笔记成绩10%+平时作业成绩30%+课堂互动成绩30%。

总成绩中期末的40%,在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原理”课开学时我就告诉学生围绕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以班级的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大家共同讨论,准备演讲稿。课程结束后,由每个小组选出一人代表本组上台,进行演讲,所得分数全组成员共享,这一成绩就是每个学生的期末考核成绩。

3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改革的启示

3.1 注重过程管理,教学理念体现以学生为本,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平时的课堂互动环节,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当前社会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把学生带入特定的事件情境中充当某个角色,并在教师的组织和支持下,积极思考和相互交流,找出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让学生主体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是教学创新的重中之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充分认可,学生主动思维的广阔空间被顺畅打开,这样就能在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更好地学习知识,提高素质。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更加关心社会,并善于去发现问题,提出具有创见性的建议。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2 教学过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所阐述的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因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这门课程的重要特点,围绕课程教学内容,把真实事例或虚拟情境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可供探讨、研究、解析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即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又能坚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修养。

3.3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和团结协作意识通过小组成员共享成绩的方式,一方面课堂提出的问题,学生会积极思考并作答以防其他小组成员捷足先登,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另一方面作为大学生,将来要面临进入社会,课堂互动、平时作业以小组共享的形式有助于组成员间的交流、团结协作能力的养成和凝聚力的培养,使学生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3.4 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勇气与胆量,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将过去枯燥的学习、紧张的考试变成了一种轻松的形式。大大调动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勇气与胆量。过去的闭、开卷考试,考完后知识全部都忘记了,现今的方式使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使同一问题的答案多元化,同学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深层次的思考一个问题。从一定的程度上缓解了学生学习的压力,它把知识的学习贯穿于平时的学习、互动与回答问题当中了,比考试前的死记硬背更具实用性,因为它是真正的理解、消化、吸收与掌握。

当然这种考核方式也存在弊端,如让一部分懒惰同学钻了空子。不参与找资料、小组讨论、商量演讲,坐享其成;让一些不爱学习、不积极主动学习的同学与优秀学生的成绩相差不大。

参考文献:

[1]练崇潮.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探讨[J].教育探索,2009,(12):35.

[2]袁贵仁.努力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5):4.

上一篇:陕西民俗文化产业与陕西经济互动发展的实效性... 下一篇:基于工作过程的煤矿安全优质核心课程开发与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