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IO模式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建构

时间:2022-06-19 05:26:42

CDIO模式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建构

摘要: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从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突出特征出发,分析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并结合CDIO工程教育模式,如何建构以CDIO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框架原则。

Abstract: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education is the top priority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its popularization. Considering the goal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ts talent training in this respect,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real essence of China's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education, and reflects upon the CDIO mode, by which a framework to construct a talent training system has been put forward.

关键词:CDIO模式;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

Key words: CDIO mode;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education;talent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2-0237-02

0引言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石,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也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本科教育要走多样化人才培养之路的思想受到普遍重视。特别是自上世纪90年代末或本本世纪初以后,一批由高职高专院校直接升格或由多所高职高专院校合并而成的一些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其前身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为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服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模式,并淀积了独特的办学特色,得到了社会的认同。但这些学校在升格为本科院校以后,就面临着如何在高职高专院校和“老本科院校”的夹缝中求生存的紧迫问题。一方面,在“本科院校“层面与传统的老本科院校相比无论在办学条件和学术水平甚至社会声望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距;另一方面,在高职高专时期形成的办学特色面临如何将进一步发扬光大等问题[1]。为实现与”老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的错位竞争,并自身内涵建设与扩大规模有利于实现由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转轨,新建本科院校在重新定位的过程中提出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把办学方向定位于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甚至一部分院校开始实施CDIO工程教育模式,发展以CDIO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1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

1.1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理论依据早在1965年美国教育学家H,A. Foechek就预言:在将来某一时候,大学本科水平上可能至少有四种基本类型的学士学位教学计划―科学类(science)、工程科学类(engineering science)、工程类(engineering)和工程技术类(engineering technology),在发达国家这已经成为现实[2]。而在我国推行应用型本科教育最有力的理论依据来自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简称分类法)。1997年版的《分类法》将第三级教育(高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序号为5)相当于专科、本科和硕士生教育;第二阶段(序号6)相当于博士生教育。第一阶段分A、B两类,并明确5A类为理论型,5B类为实用技术型的。5A又分为5A1与5A2,5A1是按学科分设专业,一般是为研究生做准备的,5A2是按行业分设专业,一般是指从事高科技要求的专业教育。按照《分类法》,5A2,5A1尽管都属于理论型,但5A2不是为研究做准备,而是应用科学理论从事高技术要求的专业工作,它不同于注重学理的科学教育体系,是强调应用的工程技术教育体系,可以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但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它可以进行科学研究,但以应用理论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3]。

1.2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各行各业的专门知识为主,其培养目标是以应用为目的,以解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的现场问题为主的职业性工程师和将高新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应用工程师[3]。它具备双重教育功能(基本任务):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现场工程师为基本任务,学生在校时就能获得工程师必要的基本训练,毕业后直接从事科技含量高、综合性强的技术和管理工作;二是为学生从事应用科学研究和现代技术开发准备必要的学术研究基础。

1.3 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突出特征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一种专业性通才教育,它既关注学生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与储备,即科学家素质的塑造,为学生未来长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更是一种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是为学生进入现实和未来市场就业或创业做准备的教育,即工程师能力的培养与训练[3]。应用型本科人才在培养规格上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并且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培养学生能将理论与实际统一、整合,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可以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具备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等四个突出特点,尤其是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CDIO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理念

2.1 CDIO人才培养理念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从2000年起,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组成的跨国研究组织获得Knut and Alice Wallenberg基金会近1600万元巨额资助,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推出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并成立了以CDIO命名的国际合作组织。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Project based education and learning)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4]。它以工程项目(包括产品、生产流程和系统)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CDIO的理念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欧美20多年来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更重要的是系统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力培养、全面实施以及检验测评的12条标准。

2.2 CDIO模式特点CDIO模式作为国外高等工程教育的一种创新模式,之所以被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的普遍关注,它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2.2.1 大工程平台①CDIO模式从一个宽广的视野解读工程,在这个视野中工程不再只局限于技术,而是与社会发展、市场规律、管理模式、历史文化、价值观念、心理特征、审美观等紧紧结合在一起,形成大工程平台。通过这种大工程平台上建构起来的CDIO课程体系培养的人才不仅仅是技术专家,而且是能在现代组织管理模式和市场运作机制下从事产品系统研发的工程师,更是以人类福祉为宗旨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工程人才与社会文明的缔造者。

2.2.2 实践可操作性在CDIO的教育理念中,各层次素质的培养是融入于总体培养框架之内,以团队项目为纽带综合地进行培养和发展,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按单门课程要求简单地进行整合。CDIO大纲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技能、系统项目工程能力、适应团队合作以及系统开发环境的能力,并且培养模式紧紧围绕工程项目,具有很强的实践特性和可操作性。

2.2.3 全面系统性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等四大类,这四大类又可以具体化为17组能力,再细分为73种技能,力求以科学的培养模式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2.2.4 密切联系产业CDIO教育模式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教学内容和方法与产业发展具有同步和一致性。CDIO大纲标准直接参照工业界的需求,以构思、设计、实施、运作产品全生命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开展2个或更多的设计实践,包括一项为初级,一项为高级,以项目为导向使学生能够把科学知识与真实的产品研发实践结合起来。

3CDIO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

新建本科院校,为了与高职高专和老本科院校的错位竞争,自身定位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本科层次人才,实施应用型本科教育。从10几年的实践效果来看,虽然应用型本科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也暴露出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为:人才培养观念滞后,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学生缺乏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产品的能力;学生缺乏必要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学生缺乏对历史、社会和环境的认知与责任意识等。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国内不少院校以“试点”方式逐步实施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充分研究与吸收CDIO模式的基础上改进和完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将来成为一名具有专门技术、社会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成功工程师创造条件,也为高校在高等教育的发展大潮中塑造自己的特色。新建高校以CDIO工程教育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体系构建中,应注重以下的框架原则:

3.1 培养方案应以能力培养为核心CDIO是一整套符合工程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和特点的工程教育模式,是一种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的工程教育模式,它所关注的核心是尽可能地提高受教育者当前及未来产业发展的适应能力和技术变革的创新能力。因此,以CDIO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体系,必须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打破传统的沿袭学术型人才的教学体系,合理设计理论与技能的深度和广度,整合教学内容和过程,既要保证以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为目标的理论体系,也要保证以综合能力和拓展专业外延为目标的综合素质拓展体系。

3.2 培养方案及时跟踪市场变化CDIO模式强调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要符合社会需要和技术进步与发展。因此,CDIO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专业设置与培养模式上应当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在遵循科学和知识内在联系规律的基础上,强调从实际出发,根据工业和企业界不断变动的职业和岗位需求,设置灵活性专业和相应课程体系。要关注“入门和基础“的同时注重”实际需求“和放眼”未来发展“。与传统培养模式不同,以CDIO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入门和基础“是整个培养体系的根基,主要强调工程基础训练,要关注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实验课程的设置,加强先进制造和现代工程的综合训练,增强学生面向市场的技术应用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人才培养方案面向企业技术需要和市场的”实际需求“,必须具有可调整的动态特征,课程体系中应设置体现现代企业技术要求的一些课程内容或训练环节,使毕业生达到直接进入技术职业岗位的要求;培养方案要放眼科研创新能力,要引导学生早期介入科研活动,尤其面向生产实践的科技开发活动,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技能力。

3.3 培养方案强调综合素质CDIO课程大纲所列出的培养目标包括专业基础理论,也包括实践操作能力;包括个体知识、经验和价值观体系,也包括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整体上体现出典型的通识教育价值理念[5]。因此,CDIO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能体现现代工程师所必备的综合素质,即“硬技术、软技能”素质。所谓“硬技术”包括宽泛、扎实、跨学科的技术知识,科学方法,系统和问题导向的思维方式;所谓“软技能”包括实际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管理技能和行为、跨文化理解力、学习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习惯。

3.4 CDIO模式的本土化CDIO模式是西方社会价值观念和管理模式相结合的产物。因此,高等院校在制定CDIO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时必须要对CDIO模式进行本土化转化。一方面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模式和价值观念为目的,学习CDIO的成功经验和教育模式;另一方面,由于西方文化与管理模式的差异、产业或企业发展水平的不同,在人才培养体系中不能武断照搬CDIO固定模式,必须从学校发展和社会需求出发进行本土化转化。

3.5 CDIO为导向的精英化和大众化培养模式CDIO模式本身是麻省理工学院等知名院校率先进行研究和改革的,不言而喻CDIO模式也是培养世界一流顶尖工程人才的教育模式,我国清华大学的CDIO模式改革也同样是针对顶尖工程人才培养的,这就必然会引起CDIO意义下的精英化和大众化人才培养模式。因此,不同类型学校根据自身的定位和特色以及学生的特点,灵活建构具有实效的CDIO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诸方面将精英化和大众化模式区别开来,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工程人才。

注释:

①特点的分析由于角度不同归纳的种类也不同,本文主要参考:王刚,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解读与思考一文。

参考文献:

[1]夏建国,刘晓保.应用型本科教育:背景与实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3):92-95.

[2]章跃,朱永江.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及其人才培养模式建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7):7-11.

[3]陈小虎.“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分析及其人才培养体系建构[J].江苏高教,2008,(1):86-88.

[4]查建中.工程教育改革战略“CDIO“与产学合作和国际化[J].中国大学教学,2008,(5):16-19.

[5]王硕旺,洪成文.CDIO: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教育的经典模式[J].理工高教研究,2009,28,(4):116-119.

上一篇:浅谈高职教师如何说课 下一篇:我台的村村通改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