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对国际经贸类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2-10-01 03:16:07

外贸企业对国际经贸类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

摘要:随着国际化的不断发展,外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要求也在增加。基于对山东沿海地区57家外贸企业的调研,分析了外贸企业对国际经贸类人才的需求与要求。结果显示:外贸企业对国际经贸类人才的要求已经从实践能力、工作态度、职业道德、简单的书面函电交流能力,提升到要求具有流利的商务英语沟通能力。根据外贸企业的要求,国际经贸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应进一步扩展到国际商务知识的普及与商务英语沟通和谈判能力的提高;加强校企合作,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课程设置与实践不相配的情况。

关键词:国际经贸 商务英语 人才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5.039

对山东青岛和威海57家外贸企业对人才需求方面的调研问卷显示,对外贸易类企业对国际商务人才需求量较大,主要是在业务员、跟单员和单证员三个岗位;但是对能够与外商进行无障碍业务交流的技能性人才需求尤为迫切。目前,企业现有的外贸业务人员,一般都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并能够与外商进行函电磋商。然而,当企业参加国际展销会时,极少的外贸业务人员能够用英语与客商进行流畅的、无障碍的业务交流。根据外贸企业对国际经贸类人才的实践能力、工作态度、商务英语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要求,确立国际经贸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重点方向,明确培养目标,进而完善课程培养体系,使高校毕业生能尽快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1 调研问卷说明

1.1 调研目的

进入外贸企业的国际经贸专业学生,其就业方向主要是山东半岛地区的外贸企业,因此针对半岛地区外贸企业对国际经贸专业人才的需求,了解企业对专业人才外语状况的需求态度,对国际经贸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重点的变更有着重要的意义。

1.2 调研对象

在本次调研中,主要针对的是青岛和威海市的外贸企业,包括各种行业,有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有生产出口的企业、有从事国际业务的企业、也有做进出口报关业务的企业。其中,专门的报关行1家,国际货运1家,进出口企业15家,自主生产出口的企业38家,加工贸易出口公司2家。这些外贸企业属于国际经贸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就业范围,借此来反映山东半岛地区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商务沟通能力的需求情况。

1.3 调研内容

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本调研仅考查了被调研单位对国际经贸专业毕业生的英语技能的需求,据此决定本专业学生的商务英语沟通能力是否有必要进行着重培养,并为学生商务英语沟通能力培养的内容与环节提供建议。

2 调研结果说明

2.1 人才需求调研分析

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在57家外贸企业中,55家企业显示对国际经贸专业的学生有需求,其中26家企业显示需求在5人以下,17家企业显示需求在5~10人,12家企业需求在10人以上;2家企业选择没有需求,主要是因为目前企业已有相应的外贸业务人员,且企业以加工贸易为主,重点招收不需要高学历高技能的熟练工人。在55家企业对国际经贸专业的人才需求中,平均需求为7.2人,说明外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仍然很大。通过调研,我们获知,外贸公司对国际经贸专业人才的需求岗位主要集中在外贸业务员、外贸业务助理、外轮货运,并且要求毕业生在书面和口语方面具有较强的英语沟通能力。其次是外贸跟单员、单证员和报关员,要求毕业生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书面英语沟通能力和一定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最后是货代员、报检员和商务秘书,对毕业生英语沟通能力的要求相对较低。

2.2 英语沟通能力需求调研分析

调研问卷统计显示:企业对国际经贸专业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在很多岗位上,如果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达不到企业所需求的状态时,外贸企业将对需求的专业进行调整,改为需求外语类毕业生,然后对外语类毕业生进行国际经贸专业知识的集中培训,使之能够适应岗位需求。极少有外贸企业对国际经贸专业的毕业生进行英语培训,原因在于英语培训对企业来说,费用太高;对毕业生来说,学了十几年没有学好的英语,外贸企业并不认为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企业的要求,学好必需的专业英语知识,掌握商务英语的沟通能力。因此,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国际经贸专业的学生如果不具备良好的商务英语沟通能力,则相当于没有学好专业,不具备国际经贸专业的“国际性”特色,更容易受到来自其他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冲击。外贸企业在选择需求人才方面更注重“国际性”特色,即对商务英语沟通能力的要求远远高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要求。

2.3 专业技能与商务英语沟通技能要求

调研显示:专业技能方面,外贸企业对毕业生在国际经贸方面的英语沟通交际能力、英语听说能力和英语商务谈判能力方面显示出较强的偏好,对于书写方面的书面交际和笔译等并不作要求。询问其原因,外贸企业大多都认为,如果毕业生能够有着良好的英语沟通与交际能力,则他们的书面交际与必要时可以查到资料的笔译不会差。反之则不成立。因此,外贸企业对英语口头交际与沟通能力做出特别的要求。专业技能方面,外贸公司考查的主要是接单、跟单、市场开发、贸易知识和市场调研方面的能力。在这些方面,外贸企业有着共同的认识,无论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是不是很熟练,在加入公司之初,都要跟随老员工进行一至二次的业务操作,以达到熟练业务的目的。如果毕业生能够认真、谨慎地观察整个业务流程与操作,在接下来进行独立业务时,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发现,外贸企业在国际经贸方面的人才需求更注重其商务英语沟通能力,而专业技能只是需求的一小部分。

2.4 相关资格证书要求分析

在专业技能方面,外贸公司通常会倾向于选择具有资格证书的跟单员、单证员、报检员,报关行和具有报关业务的外贸公司会要求必须具备报检员和报关员的资格证书。对于英语水平的资质证书,外贸企业在一般情况下会注明要求大学英语六级证书,在面试过程中会进行英语沟通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如果毕业生已有商务英语证书,外贸企业通常会优先录取。目前较大的外贸企业通常应聘人数较多的情况下,会采用即时翻译商务文件的英语考试方式,大多数的外贸企业采用的都是与面试官口头英语交流,这样对毕业生的听说能力要求都比较高。现阶段,外贸企业普遍认为商务英语的听说能力不佳是国际经贸专业学生英语能力最薄弱的环节,很多外贸企业认为其商务英语沟通能力需要进一步培训,除了其商务英语沟通能力,企业认为国际经贸专业毕业生的国际商务知识和商务英语的谈判能力均需要加强培养。

2.5 课程教学与设置建议

国际商务英语沟通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相应的课程教学和设置进行培养,外贸企业根据自己的岗位需求的不同,对课程教学和设置的建议也不同。报关行认为学生的报关实务课程与国际跟单实务以及货运实务方面的专业英语沟通能力有待加强。进出口贸易公司更倾向于学生掌握国际商务函电、系统学习商务英语谈判与交际的课程以及具有广泛意义的国际商务基础课程。

3 结论

3.1 课程设置要同时突出专业与特色

为了突出国际经贸专业的国际性特点,在教学设置上首先要关注专业――“经贸”,其次要关注特点――“国际性”,在具有国际性特点的前提下,经贸专业学生其就业能力才会大大加强。

3.2 课程设置要根据企业需求来定制

根据外贸企业的需求,除了国际商务函电、国际单证业务课程外,国际经贸专业应增设国际商务英语口语或国际商务英语沟通类课程,并辅以国际商务英语谈判、国际商务英语交际等课程。毕业生如果能够满足外贸企业的岗位需求,其就业能力就会极大地增加。

3.3 加强校企合作,使课程设置改革更为符合需求

加强校企合作或者定期进行外贸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调研,根据外贸企业对学校毕业生提出的要求与变更方向,对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满足了外贸企业对国际经贸毕业生的要求,提高了学校在外贸企业中的知名度,为本校的毕业生实习与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平洪.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外语,2009,(4).

[2]刘春燕.高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跨学科课程设计[J].外语界,2010,(4).

[3]石慧.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需求分析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

[4]李晓龙.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分析――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2011届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2).

作者简介:邢丽荣(1977-),女,汉族,山东文登人,2011级在读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山东淄博 255049

崔春晓(1979-),女,汉族,山东淄博人,2011级在读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山东淄博 255049

上一篇:钢琴演奏中情感因素的技巧化 下一篇:小德川流,大德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