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浅析“特岗”教师存在的问题与出路

时间:2022-08-02 07:23:52

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浅析“特岗”教师存在的问题与出路

摘要:“特岗” 教师是农村教育现阶段发展的新秀,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思想误区、心理失调、价值观取向错误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农村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用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来分析问题,提出从内因方面,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素质需要提高。外因方面,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这两方面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一个新的论题,也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特岗”教师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5.007

为了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2006年,由中央财政支持,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任教(简称“特岗”教师)。大学生“特岗”教师深入农村,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关系到新农村教育的成败。所以,加强“特岗”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对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社会主义新一代接班人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1 “特岗”教师现状

2006年中央财政支持,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实施农村义务阶段“特岗”教师,服务以3年为一期,工资待遇是3万元一年,特别偏远山区3.5万元一年,期满后在考公务员、事业单位上有相应优惠条件。从2006年到目前已经执行了7年,全国从2006年的1.6万人,到2009年的6.5万人,每年招收大学生的人数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013年全国招聘公告约6万人。现阶段学校老师人数虽然在不断增加,教师学科类型不断丰富,但是教学质量仍有待提高,因此我们要严格竞聘条件,学历要求本科及以上,所学专业与所教授课程要求相符合,这样可以更好的服务乡村教育。

2 当代农村“特岗”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观念是行为的控制器和调节器。目前“特岗”教师思想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缺乏长期留守农村的思想准备

很多大学生“特岗”教师从没有在思想上认识到这一点,反而是一方面被国家一系列福利和优惠加分政策所诱惑。另一方面面对现在高等学校扩招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很多大学生就产生了把“特岗”教师作为缓解就业的权宜之计、“跳板”等等错误的价值取向。这也就导致了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并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无法献身投入教育事业,没有扎守农村学校,在任职期间没有为农村教育奉献自己的思想准备。

2.2 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指导

正确的价值观应该是奉献于教育事业,端正教学态度,以及正确的金钱观,而农村“特岗”教师在工作之初,普遍还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相对比较突出。虽然具备了较高的专业知识能力,但是缺乏长久、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一些拜金主义,自私行为,功利主义等错误价值观占据思想,思想决定了行动,在一些错误价值观影响下,态度不端正,教学过程中敷衍了事,甚至将负面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

2.3 缺乏准确的自我定位

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的认识自我,看不到自我的优点,觉得处处不如别人,就会产生自卑,丧失信心,做事畏缩不前……相反,如果一个人过高地估计自己,也会骄傲自大、盲目乐观,导致工作的失误。因此,恰当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

3 解决“特岗”教师思想问题的具体措施

随着当前社会对公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公平问题也是呼声不断,农村教育发展的相对落后,让现阶段“特岗”教师的一些思想问题,到了亟待解决的地步。在对当前“特岗”教师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基础上,结合国家对基础教育教师建设的指导思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解决“特岗”教师的思想问题:

3.1 培训考核促进“特岗”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提高

加强“特岗”教师的入职前培训工作,并扎实开展在岗期间的继续教育工作,满足“特岗”教师对于教育教学综合能力提高的需求、对于学科教学认知能力提升的要求、对于教育科学研究的需求。要理论联系实际,联系本校自身的发展需要,学生学习情况来进行高效率的培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2 “老”带“新”管理模式、促进教学水平提高

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充分利用学校里面“老”教师已有的丰富教学经验,让农村义务教师通过老教师的直接经验,这种“师徒制”能让新来的“特岗”教师更好的认识和掌握学校情况、学科情况及学生特点,掌握学校情况,有利于农村义务教师适应学校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以及考核模式,从而迅速适应环境,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情绪;掌握学科情况有利于刚进入岗位的农村义务教师认识到自己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工作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3.3 加强榜样宣传、促进职业认同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比较强烈,他们渴望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价值,然而在现实工作过程中到农村任教这样的行为不被大众认可,甚至在大学生农村义务教师心中都是羞于启齿的工作,内心自我价值无法实现的思想导致内心消极。因此,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环境,用感情吸引并留住优秀教师长期从教。 通过“最美乡村教师”等活动的宣传,使他们对教师职业产生自豪感和满足感,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归属感,职业尊重感,职业荣誉感及职业认同感,从而达到认同农村“特岗”教师职业和留住人才的目的。

4 结束语

本文研究的主题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来分析农村义务教师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一系列的分析解决策略,相信,本文的一些建设性的策略一定能够促进对大学生“特岗”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素质的提高,与此同时,这一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素质的提高,将会促进国家教育事业的新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提高,为新一代人才的培养提供强大的精神保障。

参考文献:

[1]魏建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特岗计划”的回顾与展望[J].现代教育论丛,2010,9(33-34).

[2]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吴凯.农村“特岗教师”思想品德的培养[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6).

作者简介:何文敏(1989-),女,汉族,湖北黄冈人,共青团员,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方向研究生在读,湖北武汉 430070

上一篇:试分析高校学生志愿服务中的问题所在 下一篇:中学优秀英语教师身份建构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