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时间:2022-10-01 02:53:18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开腹阑尾切除术(OA)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和优缺点。方法:分析9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两种方法在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切口感染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

关键词:腹腔镜;传统手术;急性阑尾炎

【中图分类号】R668.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079-01

阑尾切除术目前主要分为传统开腹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自1983年Semm首次成功实施LA以来, 因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1-2], 成为治疗急性阑尾炎的首选方法, 而传统的阑尾切除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达10%~20%[3]。本研究回顾分析9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病例资料, 其中55例为LA,43例为OA,比较两者的疗效。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9年4月-2010年10月共对98例急性阑尾炎实施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OA组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龄17~70岁,平均(32.6±2.16)岁;术后病理证实单纯性阑尾炎8例,化脓性阑尾炎31例,坏疽性穿孔阑尾炎4例。LA组55例,男30例,女25例;年龄16~68岁,平均(34.5±2.25)岁;术后病理证实单纯性阑尾炎9例,化脓性阑尾炎41例,坏疽穿孔阑尾炎5例。以上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2组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LA组:常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在脐上缘切1cm弧形切口,建立气腹后刺入10mmTrocar,入镜,于左右下腹刺入5mmTrocar并置入器械。先探查腹腔其它脏器,再探查阑尾。找到阑尾,用电刀分段离断系膜至根部, 用套扎线双重结扎阑尾根部, 于远侧0.5cm 剪断, 残端黏膜电凝处理。对于阑尾根部穿孔或坏疽无法结扎者, 采用8字缝合残端加固。阑尾装标本袋由脐部戳孔取出。冲洗腹腔致干净。腹腔污染严重者放引流管。创可贴拉合皮肤切口。

1.2.2OA组:常规采用硬膜外麻醉,在麦氏点经腹直肌切口,常规处理系膜及阑尾, 荷包包埋阑尾残端, 如有化脓,冲洗并吸净腹腔积液,逐层缝合切口。若阑尾穿孔则放置引流管, 一期缝合切口。

1.2.3观察指标: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切口感染率、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

1.2.4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的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分析。

2结果

据表1可知:(1)LA组术后患者下床活动的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出院时间明显提前,与O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腹腔镜应用于阑尾炎既是早期诊断手段, 又是治疗方法。虽然会增加住院费用, 但对术后疼痛、切口感染、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OA[4],但急性阑尾炎由于没有肯定的术前诊断实验及临床判别标准,故外科手术探查依然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金标准。然而有许多疾病常常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如急性胃肠炎、消化道穿孔、妇科盆腔炎性疾病、泌尿系感染等,而使用腹腔镜治疗有极高的优势。 通过分析以上病例资料,可以发现LA与OA相比有以下几个优点:(1)可以腹腔探查,避免手术的盲目性,做到诊断和治疗结合。腹腔镜因其直观、创伤小的特点,可以进行全面的腹腔检查。如发现其它病变,不需延长切口即可完成异位阑尾、消化道穿孔,或盆腔器官联合手术;(2) LA对肌肉和筋膜损伤小,体壁神经和肌肉免遭切断, 疼痛轻,术后下床活动早, 使腹腔粘连减轻,可明显降低术后肠粘连、肠梗阻的发生;(3) LA术后腹腔脓肿的发病率低。LA在术中可以彻底吸尽腹腔隐匿部位的残余渗液,同时进行有效的腹腔冲洗,并且能确保引流放置位置准确得当,有利于术后腹盆腔渗液的排出。所以LA能更彻底地清理化脓性坏疽阑尾炎患者的腹腔渗液并准确放置引流,从而可显著减少腹腔脓肿的形成。而OA无法准确判断引流管放置位置是否准确得当,引流难以满意。(4) LA术中穿孔位置远离阑尾,标本置于标本袋内取出,减少了病灶接触伤口,因此LA术后伤口感染率低。而0A术后切口感染率较高,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并增加费用。(5)LA腹部切口小,分散隐蔽,愈合后疤痕不明显,更符合美学的需要。

上一篇: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原因及相关知识调查分析 下一篇:小儿静脉炎护理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