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法学教学中模拟法庭教学模式初探及个案应用

时间:2022-10-01 02:44:54

公安法学教学中模拟法庭教学模式初探及个案应用

摘 要:模拟法庭教学是公安实训教学的重要内容。模拟法庭教学对公安法学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模拟法庭教学的个案应用包括案例选用、筛选,学生根据案情分组讨论、组织学生现场情景模拟、按法律规定程序模拟开庭、模拟判决结果、点评及总结等环节。通过模拟法庭达到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提高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加深建立良好的师生友谊的目的。

关键词:实训教学;模拟法庭;个案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5-0217-02

前言

近些年来,随着公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许多公安院校都逐步采用了情景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教学法等,对于公安院校学生法律运用能力的训练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被普通高校法学院所重视的模拟法庭教学在公安院校中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公安院校在讲授法学课程时,尤其是在刑法及刑事诉讼法相关课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经常只讲立案、侦查等与公安工作密切相关的程序,忽视了对后续审判程序的讲授,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实战演练模拟法庭的更是少之又少。事实上,在司法实践中,公安工作更需要具备综合性的法律素养,刑事法教学中运用模拟法庭教学手段,对培养高素质的公安法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模拟法庭教学与公安法学教育

高等教育在教学方法应用上具有实践性、探索性、主导性、独立性等特点。启发式是高校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讲授与学习的互动提高、传授法向指导法转化、教学与实践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成为高等教学方法的重要表现。在具体知识的学习上,教师不直接通过灌输的方式将大量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逐步地掌握这个问题解决的方法,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最短的时间内深入学习知识[1]。

在公安法学教育方法革新上,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领悟和适用高等院校法学教育的这些特点。法学及法学教育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法学教育具有区别于其他学科教育的重要特征。法律是以特定的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的强制性规范,调整对象的多样化,决定了法律对社会关系进行规范的复杂化。为了和复杂的社会关系形成良性的调整关系,法学教育就必须转变空谈理论架构、不注重社会实践的错误观念,不能以抽象的理论为研究对象,学习内容要在实践中由问题入手反思理论研究,再用成熟的理论指导实践[2]。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法律以规范性文件作为其表现形式,其中必须涉及大量的程序性内容,这些程序性内容包含了大量具体的操作步骤与技能,高校法学教育的内容既要包含法学的理论知识,又要专注于法律的具体操作,即高校法学教育在重视对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要加强对实际法律技能的训练。模拟法庭教学方法正适应了高校法学教育的这些特点。

二、模拟法庭在公安法学教育中的功能

(一)模拟法庭教学有着其他实训教学所无法具备的优势

模拟法庭选用案例的标准一定要建立在真实案件及其适应性的综合加工基础之上,通过真实案例的演练,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办理案件的全部环节,自发地掌握办理实际案例的方法,对现实案件的模拟处理也能使学生感受到作为司法工作者所应担当的责任。在解决现实案件的过程中,加深法理法条的理解,培养实践的操作能力,锻炼学生应用性思维,这是形成良好的法律素养与法律意识不可或缺的。

(二)提高办案能力和责任意识,培养公安复合型人才

公安法学教学中应强调实训教学,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使学生在课堂中所学内容与公安实践紧密联系。从根本上说,模拟法庭教学符合了这种要求,改变了以被动式的记忆法条内容、学习法律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强化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进一步强化公安法学职业教育的特点

通过模拟案件的实战演练,参与办理真实案件和接受教师启发式指导,使学生在分析案件事实、收集固定证据、起草法律文书、更好地与案件当事人沟通交流等技能方面得到训练强化,运用法律思维分析具体案件,解决实际问题,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综合法律素养,提高综合执法能力。真正做到以服务贴近公安实战为目标,使公安法学课程的设置更具公安特色。

三、模拟法庭在公安法学教学中的个案应用

模拟法庭的个案应用是指在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的教学,根据案件性质及学生特点,把授课学生分为不同的功能组,即审判组、控诉组、辩护组、证人组、鉴定人组等,各组在拿到案卷之后,独立研究分析,在准备充分的前提下进行对抗性和实战性的模拟庭审。模拟法庭适用于相关法律知识较为扎实且对审判程序熟悉的学生。按照模拟法庭教学的特点和运行步骤,在我校10法学区队和10公安情报区队组织了一次模拟法庭教学活动。现将本次模拟法庭教学活动作为高校法学教学中的个案作如下分析总结,以便更好地促进模拟法庭教学的开展。

(一)案例选用

基本案情:选用发生在杭州拱墅区发生的李某故意伤害案。

(二)筛选学生根据案情分组研究讨论并准备模拟

参加模拟法庭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必须根据学生的各自特点,对参加的学生进行必要的选拔分组。学生拿到材料后,在刑事法教研室教师指导下共同研究分析有关案情的基本情况。根据模拟案件的基本案情将学生分为审判组、控诉组、被告人、辩护组,证人、被害人、鉴定人等。各小组学生分组研究、讨论案情时,教师在程序运用上给予必要的提示与辅导。各组之间在模拟审判前不得进行案件的相互交流。在正式开庭前,学生按要求准备好了相应的诉讼材料,如书、公诉意见书、证据目录、辩护意见书等,各种在开庭时可能涉及的规范性文件,特别是程序规定,也要求学生各自准备齐全。同时,我们还邀请法官对整个庭审过程进行全面讲解,使同学了解庭审过程。

(三)组织学生现场情景模拟

根据各自的身份,由扮演被告人的同学按照模拟案例设定的案情到现场,扮演被害人的同学和其发生争执,最后由于被告人的行为导致其死亡。整个案件过程中,被告人、被害人、主要案件相关人及证人都一一现身情景模拟现场,让同学真切地感受到案件过程,特别对案件中一些细节性的客观表现形式进行展示,以加深同学对于案件的了解,整个作案过程用录像方式加以固定。

(四)按法律规定程序模拟开庭

模拟开庭后,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符合法律程序的要求。审判现场与人民法院的正式审判庭基本保持相同的布置,场内悬挂国徽、摆放各个诉讼参与人的标牌。法官组学生穿法官服,律师组学生穿律师服,检察官组学生穿检察官服,法警组学生穿法警服,造成一种规范、严肃的审判气氛,使学生进入实战状态。模拟法庭要紧密结合教学适时进行。在模拟法庭中,教师要始终坚守岗位,在旁听席上认真观察法庭审判全过程,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记录,要根据不同环节的特点,注意全过程的指导,及时掌握学生的备战状况,辅导相关法律知识,遇到困难要及时解决,保证庭审顺利进展。参加旁听的同学要注意观察思考,保证良好的会场秩序与情绪,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1.控方选择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向模拟法庭提出公诉。具体是哪个罪名,由检察官组的学生自行决定。

2.辩护人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向模拟法庭提出辩护。

3.严格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审判程序进行,特别是控辩双方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全身心地投入角色,力争在法庭上有上佳表现。在模拟法庭的审理过程中,控辩双方围绕以下焦点进行了交锋。

(1)被告人主观的故意状态是什么?

(2)被告人量刑的法定及酌定情节有哪些?

4.模拟判决结果。最后,法官组的同学经过合议庭的合议,宣布模拟判决结果。

5.点评及总结

教师在对模拟法庭审判活动进行总结时,采取以下三个步骤:

(1)由参加模拟法庭的各组学生分别阐述庭审的相关法律规定及其具体操作方法、公诉及辩护的策略和方法的应用、审理的争议焦点、判决理由等。

(2)其他旁听同学就庭审中提出问题并发表个人看法,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可以与模拟法庭参与同学展开交流。个人看法包括评论法庭参与人员的庭审表现、个人对本次法庭审理的看法、探讨庭审中出现的问题。

(3)在前两个环节之后,教师作出全面总结。教师作为模拟法庭教学方法的实施者和模拟法庭的指挥者,要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指导法庭参与学生从法律知识的理解运用、案件案情的分析思考、庭审案卷素材的准备到学生个人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等各个方面要进行全面细致地总结;二是对旁听同学提出的问题在交流探讨中所表现出的专业见解要加以肯定,对交流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解释,对模拟审判活动和交流中表现出色者予以表扬;三是组织每个同学就整个模拟法庭以精练的语言进行点评,从肯定教学成果、提高教学效果的角度,启示学生更深入地探讨、研究刑事法律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五)通过此次模拟法庭预期达到的效果

1.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

在模拟法庭教学中,应加强学生遵纪守法观念的教育,弘扬秉公执法的正气观,培养大公无私、不徇私情的职业道德观。模拟法庭既是学生学法用法的练兵场,更是学生陶冶思想情操、提高政治素质的重要阵地。

2.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

模拟法庭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法条含义、法律文书的写作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具备较好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才能在法庭上积极展示个人的法律素养与才华智慧。这些法律素质,能在模拟法庭实践中得到进一步锻炼和提高。

3.提高学生组织协调能力

在模拟法庭教学活动中,锻炼学生协调组织能力,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在具体环节中,要求每个参与学生既要独立思考完成自己承担的工作,又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互相协作,使参加模拟法庭的过程成为一次接受集体主义教育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开展模拟法庭教学,是对参与区队合作战斗能力的一次检阅,也是对每位学生组织协调能力的一次考验。

4.加深建立良好的师生友谊

模拟法庭教学是师生密切合作,共同努力的教学活动。这种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为师生良好关系的建立提供了条件,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相长。

上一篇:益阳市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检察机关侦查监督的完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