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工程项目前期管理若干问题思考

时间:2022-10-01 02:22:49

医用工程项目前期管理若干问题思考

摘要:对当前医用工程建设前期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水平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人为压缩医用工程建设投资规模及总工期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通过细节控制,确保建设目标最终实现进行探讨,阐明做好前期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医用工程 项目前期管理 细节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of level not meeting the actual need, artificial compression med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scale and total construction period.It explores how to realize construct target by controlling details and also narr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carrying out preliminary work well.

Keywords: Medical engineering Pre-project management Details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医用工程建设主体依然是公立医院,而公立医院的性质多为差额事业单位,行政上隶属政府卫生部门管理,但又有经济效益目标的要求。这就决定了医用工程建设资金的来源存在政府财政拨款及自筹等多种渠道,在工程建设管理模式上各地区有政府代建制(政府职能部门代建、委托企业代建)、业主工程指挥部、委托管理公司等多种情况。

如何达到医用工程建设的预期目标,真正发挥建筑的功能,是每个建设者反复思考的问题。

一、现阶段项目前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医用工程项目管理通常意义上的建设前期工作始于项目建议书、止于施工招标,跨越了项目决策及实施两个阶段,涵盖了可研报告、概算编制审批、勘察设计招标、场区勘察、建筑初设、施工图设计、规划许可报批等多项工作。其对建设工程总目标规划及控制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是主动控制措施最能够发挥作用的阶段。但受制于当前医用工程建设领域整体发展水平,现阶段的项目前期管理工作中存在几个问题: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水平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医用工程是攸关民生的公用事业建设,按照有关规定需在项目建议书基础上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建设工程目标体系做进一步规划,论证经济、技术指标可行性,从而最终理清建设总目标以使工程正式立项。

由于各地方经济发展不均衡,可研报告编制水平参差不齐,致使此项工作的开展在一些地区得不到充分重视,疲软的需求反过来影响编制人员水平的提高。在此情况下,为追求进度,违背客观规律不作深入调研、人为设定各类参数用于编制可研报告以便及早立项的情况难以避免,使得可研报告为既定结论罗列材料,流于形式、疏于内容,从本质上违背了编制可研报告的初衷,也导致可研报告主观色彩浓厚,很难紧扣当地实际需要,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往往大而无当或捉襟见肘,沦为面子工程,造成浪费,不能最大发挥医用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

(二)人为压缩医用工程建设投资规模及总工期

为及早落实医用工程建设资金以启动项目,很多项目存在人为压低投资概算以加快通过政府计划部门审批、后期建设再进行概算调整的现象。为迎合某些需要,总进度目标控制中的“节庆献礼”也很普遍,五一、七一、十一都是预订竣工日期的黄金时段,为此不惜压缩定额工期。若两种情况相叠加,对下一步工程建设开展更是后患无穷。

受限于总目标控制计划的系统性、均衡性,前期管理工作片面强调某一两个指标势必造成各分目标对立统一性的失衡,对以后施工阶段的质量、投资、进度、安全综合控制造成极大不便,也使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面临两难境地。概算偏低不调则施工难以为继,通货膨胀更加深了问题的严重性,而调整就要打乱正常的工作节奏必然拖后工期,碰到“节庆献礼”更是雪上加霜,此种情况下若不能及时调整工作重心,一朝举措失当难免额外付出质量、安全代价。实践证明到此地步,管理部门纵然三头六臂也难逃顾此失彼。

(三)压低设计费,忽视设计单位服务水平

由于使用功能要求的复杂性,医用工程每平方米的造价远高于一般民用建筑,项目建设投资动则上亿,合理使用年限内的运行成本也是水涨船高。其中,设计费用仅占项目总投资的一小部分,但设计阶段却是工程质量、总投资控制的决定性环节,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很多地区或多或少存在不按照国家取费标准、不同程度压低设计费的现象。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设计工作越来越多地体现为人的头脑创新过程,设计费用的确定不适合再以简单的硬件、时间投入作为衡量标准,刻意压低设计费势必挫伤设计者的劳动积极性进而对后续工作的开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依笔者实际工作体会,较合理的设计费能够吸引一些实力较强的设计单位参与竞争,如果设计方案的选择注重创新,那么施工图设计就更依靠于同类工程设计经验,非实力雄厚不能胜任。考虑到设计单位是设计阶段的实施主体、施工阶段的监督主体,如何要求其提供更好的服务应该是问题的关键,而片面地一味控制设计费用,从工程实施全局考虑往往得不偿失。

(四)施工图设计深度不够,难以指导后续深化设计工作

医用工程建设功能要求复杂、涉及专业较多,很多需要进行深化设计(如弱电、精装修、医用净化工程、医用气体等),深化设计要与施工蓝图紧密衔接,施工图深度也要能充分指导后期深化设计工作的开展,否则施工阶段大量的拆改就不可避免,既浪费资金又不利于进度控制,往往还留下质量隐患,设计管理协调工作也随之大增。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如能要求施工图设计深度达到专业深化设计补充必要的节点详图,即可指导施工的程度为佳,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施工图设计达不到此标准。

(五)招标工作开展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在前期工作阶段,往往需选定招标机构开展勘查、设计招标工作并拟定后续招标计划。由于医用工程建设的复杂性,招标工作开展的要求也远高于一般民用建筑。称职的招标机构对后期工作的开展起到重要作用,它可与其他单位协作,清晰界定各总分包单位的工程范围,减少施工灰色界面的产生、加强廉政建设并为后期的合同管理打下坚实基础,紧凑的招标计划安排也是施工阶段总进度目标控制的需要。如果招标机构没有充分重视医用工程建设的特点,没有拟定相应措施必将掣肘其他工作开展。

上述问题的存在极大制约了医用工程建设总目标的实现,随着对外交流的深入开展,国外一些医用工程建设的先进理念已引入国内,如何把先进的理念融入工程实体,通过做好每个细节,实现业主临床使用的各项要求是工程管理者的责任。

二、做好前期管理工作的几点心得

前期工作的重点究其根本是目标体系的设定与完善,并形成设计蓝图,为下一阶段的施工提供指导,只有在项目前期工作阶段尽量多地预见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些问题并脚踏实地做好细节、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前加以化解,从而体现出项目管理的前瞻性,才能为工程建设产生增值的效果。如何做好工作细节,以下几点心得供参考:

(一)深入调研,及早开展工程建设前期工作

受建筑特性影响,医用工程建设周期较长,依笔者体会,各项目标控制工作最为容易的是结构施工阶段,有较为成熟的管理办法可依,政府监督举措也较为完善,此阶段工作开展与一般民用建筑区别不大。而难度最大的是后续的内外装修及机电设备安装阶段,此阶段最能体现医用工程建设的特点,一般能占到实施阶段工期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此阶段最大的工作难点往往在于如何克服计划目标调整造成的混乱,而调整工作大部分是为前期工作不充分而买单,由于实施阶段人员、机械投入众多,一个细节的修改就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

针对此情况,作为项目管理部门应及早开展前期工作,对业主来说前期工作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较少,相对实施期背负的各种压力也极小,此阶段项目管理部门投入足够的时间深入了解所在地医疗保障现状、更好领会建设意图并在此基础上勾勒出未来发展蓝图,再进行项目目标体系构架、指导可研报告的编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完善的论证是业主正确决策的基础,决策一经确定即可开展目标分解及目标规划、计划,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指明方向。

(二)条件允许下,准备投资控制备选方案

受限于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医用工程的建设应服从政府的整体规划,顾全大局,局部利益则难免有所牺牲。在此情况下,如投资匡算与经审批的设计概算差异较大,在条件允许下,针对不同的建设规模,项目前期参与单位应准备备用方案,日常工作中结合实际不断予以修正,一旦情况有所变化,通过短时的完善即能够指导下一阶段的工作,避免实施阶段需求、供给脱节,造成损失。

实现这一目标对管理部门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人员要熟悉基本建设程序并具有实际施工经验,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工程经济理论知识,在完成基本工作的同时,纵向拓展管理工作的深度,把握每一个细节,指导各协作单位不断完善备选预案,为其可能的实施做好充分准备。

(三)设计方案比选和初步设计阶段的细节把握

为确保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准确性,视条件允许,可依托已有资料组织设计方案比选,采用面向社会及各专业院校的海选方式,对参选方案给予一定经济补偿,对入选方案给予奖励,既可扩大医用工程建设的社会影响、融洽公共关系,又为下一步的初步设计开阔思维并为可研报告的编制提供参考。

初设阶段在结构强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可要求设计单位尽量增大建筑空间利用效率,结合工程所在地实际采用诸如预应力砼、钢结构、轻质维护墙体等(特殊部位可酌情采用活动结构)以利于建筑平面灵活划分,满足临床使用要求。在总平面图设计中,应认真考虑交通组织的需要,合理平衡绿化率与车位数量的关系,方便业主今后使用。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伴随社会进步,未来病患急救很可能引入航空方式,借鉴国外经验可要求在屋面设计中适当加大结构强度,为今后通用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好准备。

总而言之,初步设计应仔细考虑建筑合理使用年限内的各项功能要求,在设计中充分为建筑功能拓展留有余地,以灵活性应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优秀的初步设计能为施工图设计打下坚实基础、不留漏洞,便于指导后续施工。

(四)对招标机构的要求

招标工作的开展是关系合同管理的大事,如何选择一个称职的招标是前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选择过程中应注重机构同类工程招标经验的考察,把工程招标工作计划的编制作为选择招标机构的重要参考,同时细化服务条款,对招标机构与造价咨询机构的工作衔接要特别予以明确,力争消除招标工作中施工灰色界面的产生。

三、结束语

项目管理部门能够充分认识前期工作阶段的重点是有效回避建设风险的重要途径。主动采取预防性措施、实施前馈管理和确保各项目标的实现是时展对医用工程建设者提出的要求。利用组织的方法,以尽量少的投入实现最大的效益,是项目管理的意义所在。

刘少威 京兴国际工程管理公司 北京 100089

于昆秦 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秦皇岛 66100

上一篇:浅谈产科病房的特色设计 下一篇:供应室原地改造中过渡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