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零售市场混乱的现况及成因

时间:2022-10-01 02:11:28

药品零售市场混乱的现况及成因

作者:郑美慧 单位:哈尔滨市人民同泰医药连锁店安泰分店

1我国药品零售市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民收入逐年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逐渐增强,特别是近几年来公费医疗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使得“大病去医院,小病进药店”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此我国的药品零售业有了很大的发展,零售药房的数量大幅度增加。近几年来,我国药品零售业有很大的发展,药品零售额的比重己由原来的5%左右逐步上升到15%,少数地区已上升到20一30%;特别是医疗保险制度和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实施以后,药品零售业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可喜的业绩。现有药品零售市场存在的问题

1.1零售药房的布局不合理我国的药品消费市场结构由城镇居民用药市场和农村用药市场组成,我国拥有9亿多农民,占全国人口的3/4,具有很大的药品消费市场,但目前药品的零售网点却分布的较少。全国的零售网点中,约2/3在县级以上的城市,l/3在农村,约4-5万农村居民才有一家药房,农村药品零售尚未形成网络,有的农村乡镇药品零售网点还是空白,结构分布不合理。一些偏远地区缺医少药,广大农民的用药需求难以满足。

1.2零售药房进货渠道不稳定,药品质量难以保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开放搞活,零售药房的药品进货渠道五花八门。有的直接从药品生产企业采购药品,有的为药厂代销产品,有的从国有药品批发企业购进药品。除了这些正常渠道外,有的零售药房为谋取暴利,从非法的药品集贸市场或变相的药品集贸市场购进药品,甚至从药贩子手中进货;而这种流通渠道中假劣药泛滥,药品质量难以保证。

1.3执业药师严重短缺,与零售药房的发展不成比例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药师人数约21.5万人,其中94.2%工作在医院:到2000年底,全国执业药师只有26200人。目前我国零售药店已有11.9万多家,而从事药品零售的药学技术人员只有1万多人,比例严重夫调。可见我国执业药师数量严重不足。以辽宁省为例,全省共有零售药店6900家,只有执业药师1213个,平均16家单位分得1名执业药师;而在沈阳市有1808家零售药房,有执业药师451个,平均13个单位分得1名执业药师。在对沈阳市1024家药店的抽样调查中发现100家零售药店有不到2个执业药师。由此可见,中国零售药房大闹执业药师荒,无执业药师何谈药品分类管理,又怎么能够保证药品使用的安全有效,执业药师缺乏已经成为严惩影响推进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的最大障碍。

1.4药品零售企业管理不善,经营水平低下经营场所拥挤,仓储条件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从事药品零售活动的个体业户越来越多,个体零售药店的比例逐渐增加。这些个体药房投资较少,经营场地不大,药品储存条件差。有的营业面积只有10多平方米,前屋卖药,后屋住人,当管理部门检查时,把1个柜台挪到后屋以扩充营业面积,蒙混过关,经营条件难以满足药品储存要求。经营人员素质差,药房的服务水平不尽人意。目前零售药房的经营人员层次跨度很大,有多年从事药品经营工作的人,有离退休人员,有个体户,还有下岗职工等。他们当中大多数人了解一些医药常识,能做到热情服务,尽可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但也有部分人文化水平低、素质差,缺乏相关的医药知识,难以适应当前医药体制改革的需要,满足患者自我医疗的要求。

2我国药品零售市场混乱的成因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药品流通管理体制不顺,政府监督管理职能失调多年来,药品经营企业的审批由医药、卫生、工商等三个部门负责,而药品流通领域的管理是由医药、卫生、工商、技术监督、物价等部门共管,由于多头管理职能的交叉各自为政,导致权力分散,职责不清,配合不当,造成政令不畅,管理不利。

2.2药品监督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有关流通领域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是药品市场难以治理整顿使其好转的一个重要原因。1985年颁布实施的药品管理法极不规范、不完善,且责权不配套、权益不明确,缺乏权威性,造成政府对药品市场监管不力。

2.3政府对药品零售市场的监管不利药监局成立后,明确了“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加大了打击假劣药品的力度,为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不配套,特别是原《药品管理法》的内容陈旧过时,未明确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执法主体地位,在实际工作中造成许多问题没有正确、准确的法律依据,使得药监局在行政执法中无法可依。

3如何改善药品零售市场

3.1建立世界一流水准的药品监督管理体系在新型的药品管理体制基础上,要继续推进改革,不断创造。政府的职能划分应明确、合理,有利于推动药品零售业的发展。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职能应进一步调整,把零售药店的审批职能划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药品零售市场的准入条件,制定药品监管的法律规,并依法实施行政执法监督。医药行业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药品零售业的发展产业政策,并组织实施,地方政府依照城市建设规划,按照药品零售市场的准入原则,对药房进行批准注册,对药店的经营管理进行检查。政府各部门职责清晰,职能明确,形成一个高效的药品监督管理体系。

3.2建立科学的、完整的医药法律法规体系制定的法律、法规,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并通过修订逐步加以完善,使之更加规范。因此,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医药法规体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以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实际工作中,按照国际规则不断制定新的法律、法规,修订和完善现行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的要求。通过加强对执法法律、法规的监督工作,真正形成和完善医药法律法规体系。

3.3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药品零售市场加强宏观经济调控,通过产业政策的积极作用,建立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控制药品零售市场的平衡发展,使国内药品零售市场完全与国际市场接轨,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强政府监管职能。要充分发挥其监管职能,依据新的《药品管理法》的法律条款,加大打击假劣药品的力度,规范药品市场的经营秩序。通过对药品零售业不正当行为的监管,为国内外的药品零售企业创造公平的、良好的外部环境,形成合理的、公正的竞争秩序。

3.4建立良性的药品定价机制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国家的经验,按照我国的国情,对非处方药的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由医疗保险机构、零售商与生产厂家共同商定药品的零售价;对处方药的价格实行政府定价,建立完整、科学的药品价格评估体系,该体系应包括市场因素、药品的技术含量、厂家的技术力量、管理水平、生产环境和设备条件等;建立规范的药品连锁经营体系。通过推广国外特许经营和买断经营的先进模式,向国际惯例看齐,逐步提高国内药品零售业连锁经营的管理和决策水平,提高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促进我国药品零售业的发展。通过对药品零售市场的监管,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药品零售市场。

上一篇:医药管控中的问题及策略 下一篇:颅脑损伤者康复疗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