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学员就业指导课的原因分析

时间:2022-10-01 01:56:48

影响学员就业指导课的原因分析

笔者所在学校虽然实行了校内就业指导师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部分任课教师还没有取得就业指导师资格。就业指导课缺乏专业教师,任课教师主要由部分专业教师、“两课”教师、辅导员、分院书记组成。他们大多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仅凭原有的教学和学生工作经验来指导学生就业,很难保证就业指导课的授课质量与效果。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任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80%的学生希望任课教师是求职技能的辅导者;66%的学生希望教师是心理辅导者;57%的学生希望教师是生涯规划与设计的指导者;49%的学生希望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同时调查也显示学生心目中理想的职业指导教师是这样的:79%认为应该具有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知识;69%希望由企业的专业人士指导;62%希望是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专职人员;38%希望是人力资源专家;选择辅导员的只有34%。此外,学校对课程的重视度、教学条件,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调查发现,目前就业指导课的现状和学生的需求和期望值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希望能充实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形式,减少单调的理论性的课堂教学,增加实践性体检,加强师生互动;更希望能邀请企业家、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讲解一些企业文化方面的知识。由此可见,现行的就业指导课一方面需要在课程内容设置、教学形式进行改革,另一方面还需充实师资力量,调整师资结构。更重要的是提高学校和师生对就业指导课的认识,提高其重视度。

按照现行的七大模块的教学内容安排,应补充企业文化介绍。在每一模块内容上要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增强针对性,注重实效。以学制三年的专科为例:第一学期重点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认知自我,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测评,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测评报告,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与社会需求,从专业、就业、职业等方面,按照“自我认知、职业环境认知、职业规划设计”三大步骤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第二学期侧重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培养。主要引导学生认知专业,了解行业形势、了解企业文化,引导学生加强就业技能培训,主动提高就业能力。第三学期主要是创业教育和职业适应和发展。帮助学生建立创业意识,引导学生对自主创业、择业、专升本或考研等就业方式进行分析,根据自身状况修订职业生涯规划,选定职业目标,熟悉职业道德,做好学生向职业人角色转变的思想准备。第四学期主要是介绍求职技巧及政策法规。这些内容最好是以案例、演练和点评的形式讲解,加强师生互动,课堂更活跃。此外,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一些社会实践、企业调研活动,更多地了解社会,了解企业。第五、六学期主要是实习,让学生亲身进行实践体验,真正去适应岗位、适应社会,立足社会。学制四年的本科,可以在职业能力培养和创业教育方面加大力度。就业指导课课程内容既独立又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只有扎实做好每个环节的教学工作,才能真正做好就业指导,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求职竞争力。笔者认为,或可如此设计就业指导课课程体系(以学制为专科三年为例):按照以上设想,理论教学共20节,其中学生讨论交流2节,专业教师、企业人员讲座8节,指导教师10节;实践课14+X节,总课时数比原来的教学计划多了4+X节,X表现教师对学生个性化指导的无法计算的课时数,这反映了学校以学生为本的理论,让学生受益。更重要的是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变得丰富了。

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要有创新的思想、创新的方法,以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来吸引学生。创新的思想就是要改变教师是课堂上的表演者的常规教学法,教师应该是课程的编剧和导演,课堂上学生是表演者,教师要做好组织和策划工作,每节课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策划,让学生参与和实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参与和实践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如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前布置作业让每个学生先设计一个规划,然后上课时再一一进行点评。也可以事先准备几个案例,让学生点评,然后再分析总结。总而言之,可以根据不同内容,进行策划,做好编剧和导演的角色。另外,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实教学内容,如企业家成功事例视频、成功校友访谈录等。此外,还可以利用校园网开展就业知识咨询、在线答疑等,通过多媒体让学生关注就业,对就业指导课增加兴趣。创新机制,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专兼结合的有较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就业指导课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就业指导课教师不仅要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还要时刻把握时代的脉搏,了解经济发展的趋势,掌握最新的行业动向,更重要的是还要有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实战经验。因此,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就业指导课教学质量的关键。就笔者所在的学校而言,职业指导师严重不足,如高职学院共有职业指导师5人,其中1人承担学校职业指导课,另外4位职业指导师要承担着高职学院1700多名学生的职业指导课,这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学校职业指导师,建立一支稳定的职业指导师队伍。

建立集体备课、沙龙、专题研讨、参观调研等制度,加强教学研究。鼓励职业指导师走出校门、走进企业,与企业家、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等进行交流,收集信息,了解企业需求,了解企业文化,拓宽知识面,将企业文化融入到职业指导课中,丰富课程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鼓励职业指导师参与简历制作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大赛等竞赛项目的指导工作,通过竞赛平台,使职业指导师在指导学生参赛的同时得到学习、获得进步,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此外,学校还要建立激励机制,如教师参加各级职业咨询师、心理咨询师培训时给予政策支持,教师获得国家、省市级职业咨询师、心理咨询师等资格应给予一定奖励,鼓励优秀教师参与到就业指导工作中来。同时可以邀请技术专家,成功企业家,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等作为客座教师或顾问(外聘教师),建立职业指导课外聘教师师资库。这些人员的来源可以通过现有的校企合作平台或历年来校招聘的企业中选择。总之,就业指导课要全面加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学科研究等方面的建设,只能这样,就业指导课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作者:陈嫦娥 傅华芸 单位:宁波大红鹰学院

上一篇:强化女性就业的职业指导策略 下一篇:公务员带薪假日旅游趋向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