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联系的分析

时间:2022-10-01 12:58:04

变应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联系的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的联系。

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有完整记录(变应性鼻炎伴或不伴支气管哮喘)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根据情况将其分成观察组(脱敏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在特异性脱敏疗效和常规治疗疗效上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结论:气管哮喘与变应性鼻炎在多方面都有一定的联系,对于AR患者而言,耳鼻咽喉科的医师也应加强重视程度,进而再搭配上、下呼吸道炎症的治疗,便可强化两种病症的治疗。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 支气管哮喘 联系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074-01

变应性鼻炎也被称作过敏性鼻炎,英文简称AR,据统计,支气管哮喘是现在作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它的发病率高达20%,同时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经研究发现,支气管哮喘和变应性鼻炎有一定的关系,相继发病。为了进一步研究两者的关系,寻找更佳的治疗方法,先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有完整记录(变应性鼻炎伴或不伴支气管哮喘)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如下是研究的具体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计70例,均为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有完整记录的患者,其中AR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5~68岁,平均29.3±3.7岁,AR伴支气管哮喘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7~68岁,平均37.5±2.5岁。两组患者的病程为1~30年,平均5.5年。根据情况将其分成观察组(脱敏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其中,40例AR患者中,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30例AR伴随支气管哮喘患者中,观察组15例,对照组15例,治疗时间均超过半年。采用常规治疗是由于患者的种种自身情况使得不能进行脱敏治疗,两组患者均予以局部吸入糖皮质激素、H1抗组胺药或口服酮替酚等治疗。

1.2 方法。

1.2.1 特异性变应原试验。即判别标准:所有患者均进行皮内注射,若受试者的皮肤丘疹直径低于5毫米,附近没有红斑迷惑有少许的红斑,那么反应者呈阴性;若皮肤丘疹的直径多以5毫米,则呈阳性。

1.2.2 疗效评定标准。AR显效:鼻痒、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明显好转;有效:流涕、喷嚏减少,鼻痒、鼻塞等症状缓解;无效:病症无变化。支气管哮喘显效:咳喘得到抑制,PEF(最大呼气峰流速)值维持在80%~100%最佳范围内,差异率低于20%;有效:咳喘明显缓解,在服用平喘药物后明显好转,PEF值在60%~80%范围内,变异率为20%~30%;无效:症状无变化。

1.2.3 统计学方法。判别两组个变应原阳性率用X2检验;对比两组在治疗后进行脱敏治疗情况用X2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为(P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特异性脱敏疗效和常规治疗疗效上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3 讨论

经资料证实,支气管哮喘和AR疾病在近几年中一直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生活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或工业化国家。这两种病症属于是慢性疾病,发生在上、下呼吸道中,因为上、下呼吸道在组织学以及解剖学上有一定的相似度,所以病症往往会流窜,以致于上、下呼吸道同时会存在变应性炎症。

有报道指出,AR患者中发生支气管哮喘机率已达到40%[1]。本组70例中,AR患者伴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有30例,占42.9%。这主要是因为AR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常在小儿科或呼吸内科就诊,他们加强了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与此同时便没有强化对AR疾病的治疗,特别是那些AR较轻的患者。另外,有些患者在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时候会伴随有清水样鼻涕、打喷嚏、鼻塞、鼻痒等症状,这样会被认为是感冒,以致于没有及时的治疗,这些都会使得病情恶化。

在整个气道炎过程中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分别是支气管哮喘和变应性鼻炎,控制变应性鼻炎可以有效地缓解气道炎症,改善气道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支气管哮喘病症[2]。在临床中常将免疫和药物两者联合在一起用于治疗。在鼻中使用糖皮质激素是药物治疗的主要方法,而免疫治疗仅仅是一种调节器,但是对于支气管哮喘和变应性鼻炎的治疗非常有效。经研究发现,患者在进行脱敏治疗后的效果要由于常规治疗的效果。所以,不管患者是AR病症还是AR伴随支气管哮喘,都应及时进行脱敏治疗,这样不仅能够缩短病程,缓解病症,还能够降低AR恶化成支气管哮喘的可能。

概括地说,支气管哮喘与变应性鼻炎在多方面都有一定的联系,对于AR患者而言,耳鼻咽喉科的医师也应加强重视程度,进而再搭配上、下呼吸道炎症的治疗,便可强化两种病症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王德云.应重视对变应性鼻炎的研究[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40(3):163-165

[2] Nelson H S.Advances in upper airway diseases andallergen immunotherapy[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4,113(4):635-642

上一篇:Daily Affirmations 每天对自己大声说:我很棒 下一篇:老年不典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