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命还剩一年 就为民服务365天

时间:2022-10-01 12:49:08

如果生命还剩一年 就为民服务365天

“我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真希望还能为乡亲们多干点实事。”在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期间,身患尿毒症晚期的兴文县王山镇司法所所长彭传忠说。

现年44岁的彭传忠18年如一日扎根基层,为老百姓化解矛盾纠纷3万多件,被群众亲切称为“彭司法”。从2010年2月患病至今,他坚持抱病为当地老百姓调解处理纠纷。因成绩突出,他被评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及“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二级英模”。

扎根基层 身患重病心系群众

王山镇是兴文的老县城,常住人口5.6万人,旧城改造累积了许多矛盾,在司法所只有一名工作人员的情况下,彭传忠凭借对法律知识非常熟悉的优势,为群众提供了大量的法律咨询服务。在化解矛盾纠纷时,他总是走在最前头,有礼有节、依理依法、细致到位,得到了老百姓的敬佩。

在同事们的眼中,彭传忠身体一直很好,即使刮风下雨仍骑着摩托车走村串户。然而,在2010年初,彭传忠被查出患了尿毒症。病痛并没有阻止彭传忠服务老百姓的决心。随着当地旧城改造和景区开发力度的加大,房权、林权、游客纠纷等问题层出不穷,彭传忠明显感觉到自身的法律知识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决心系统学习法律知识,参加国家司法考试。

每天工作结束后,他就开始自学,经常熬夜到凌晨两三点钟。尿毒症引发的视网膜病变,经常使彭传忠头昏脑胀,无奈之下,他便让妻子帮他阅读法律书籍。“我就是他的‘秘书’,但是我的文化不高,经常念不通顺,弄得他一头雾水,我就喊读高中的儿子来帮忙。”妻子田玉梅说着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那段时间是彭传忠最痛苦也是最快乐的时光。当儿子帮忙阅读,也积极参与案例讨论时,彭传忠非常欣慰。“我感觉我们全家都在共同进步,我的妻子、儿子就是我的‘眼睛’。”功夫不负有心人,彭传忠顺利通过了当年的司法考试,一家人喜极而泣――这本小小的证书里,凝结着一家三口太多的心血。

也是这一年,彭传忠病情严重恶化。为稳定病情,彭传忠每周要到医院做两次血液透析,但每次从医院回来,乡亲们需要法律援助时他都随叫随到。单位领导多次劝他请长期病假,都被他以“尚能工作,舍不得父老乡亲,我还要为他们服务”为由而拒绝了。

2010年4月12日,村民代洪在太安村发生交通事故,由于地处偏僻、道路崎岖,报警处理耗费时间,双方便请求镇上司法所调解。刚出院的彭传忠不顾视力受损,毅然骑摩托车赶到15公里外的事故现场,为双方进行协商。“彭所长重病在身,还惦记老百姓的烦心事,真是人民的好公仆。”妥善化解了纠纷,代洪握着彭传忠的双手不住地道着感谢。

2012年10月13日,当彭传忠扯下脖子上的透析管,贴着胶布为王山镇两江村村民石力调解交通事故纠纷时,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去年1月30日,王山司法所来了一名神情苦闷、欲言又止的男子,彭传忠热情接待了他,仔细询问事由。原来,男子名叫侯军,是兴文县麒麟苗族乡的一个农民工,半年前在珙县巡场镇一个建筑工地打工,眼看快过年了,包工头还拖欠着他1.15万元的工资,万般无奈之下侯军找到彭传忠求助。

虽然这不是王山镇居民的案子,但是看到侯军的窘境,彭传忠还是答应了下来。 躺在病床上的彭传忠一遍遍地给包工头王某打电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前往珙县建筑工地调查取证。彭传忠的真诚和决心感动了王某,随后,侯军很快领到了工资。事后,当侯军得知彭传忠身患尿毒症依然坚持为他追讨工资时,流下了热泪。

誓言无声 坚守职责真心为民

彭传忠久病的母亲和瘫痪在床的岳父在不久前离开了人世,儿子还在读高三,家庭大部分开支全靠妻子在王山街上经营的百货店支撑,得知彭传忠患病后,越来越多的群众来到他家店里买东西,希望能为这家人提供点帮助。兴文县司法局局长熊伟号召单位职工为彭传忠募捐,却被彭传忠一口回绝了,理由是“不差钱”。“医药费能报销一部分,我每个月工资有3080元,爱人的店子也有些收入。”

“我们在工作中需要法律咨询的时候,他总是耐心细致地帮助我们。可大家想捐款帮他的时候,他却谢绝了。”王山镇正南桥社区书记王寿琴感慨地说。

家住北门社区的徐大爷谈起彭传忠也竖起大拇指:“不管生病前还是生病后,我们遇到困难他都积极帮助,饮水、土地、林木、房屋、婚姻、赡养等街坊邻里的纠纷他都调解得好,自己却不求一丝回报,这样的好官哪里找哦。”

百姓心中有杆秤,谁给老百姓干事,干了什么事,干得好干得差,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彭传忠用他火热的赤子情怀,赢得了百姓的尊重。

为了使小纠纷、小案件得到及时化解,避免“小事拖大,大事拖炸”,造成矛盾纠纷升级,彭传忠在带病工作期间,积极同王山法庭联系,创建了“庭所”联合调解机制。通过联合调处,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此举为群众大大节约了诉讼成本,并提高了法院结案率和矛盾纠纷调处率,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为了推进社区矫正这项新任务,彭传忠争取王山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在全县率先成立了社区矫正机构。他忍着病痛,及时通知矫正对象报到,详细录入完善矫正资料表册,建立完备的矫正管理制度,准确掌握矫正人员的行踪。到目前为止,辖区内的矫正人员全部到司法所接受了管理和教育。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王山司法所的成绩连续多年居全局前列。

“人就是这样嘛,任何时候都要坚守自己的职责,真心为民、真情为民,下一步我们还要加强法制宣传和社区矫正工作。”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彭传忠用真心掬捧着民心,用微光映照着大地,用真诚的情感传递着忠于职守的火种,用辛勤的汗水延展着幸福苗乡的微笑。

上一篇:“三实招”用活远程教育资源 下一篇:应保障农村“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