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群众有了“代言人”

时间:2022-09-12 08:38:34

温江群众有了“代言人”

春节刚过完,苟龙元又忙活起来。作为温江区寿安镇苦竹村的议事会代表,他有一个别样的称呼――“代言人”,“很多在外打工的村民一年到头难得见几次,去跟他们拉拉家常,也问问他们有哪些需求。”

为民“代言”解难事

苟龙元自2012年成为了苦竹村十一组25户村民的“代言人”后,收集村民的需求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是村民选出来的议事会成员,白纸黑字签了协议与村民结对子,我代表他们,要为他们说话。”

2012年开始,寿安镇为了调动村民和议事会成员的积极性,畅通民意表达的渠道,开始尝试议事会监委会“民意委托授权”机制,议事会监委会成员根据小组院落、感情关系等因素提出愿意代言并服务的群众名单,再由名单上的群众确认愿意接受其代言,双方签订授权委托代言协议,并固定下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议事会成员的责任。“这样,就能清楚了解所联系的每户家庭情况,及时上报矛盾隐患、回复群众的诉求,对口传递解释方针政策。”苟龙元说道。

被选为村民“代言人”的苟龙元对自己的这份职责一点儿都不敢马虎。去年夏天,暴雨袭来,他一接到村上的电话,就立刻做好防灾准备,将自己负责的25户村民的情况在第一时间摸清楚,并及时进行上报。村民也在长期的磨合中,养成了有事就找“代言人”的习惯,说出自己的困惑、反映存在的问题、讲出自己的需要,“代言人”们都会尽心尽力为村民找出最适宜的解决方案。

双向选择 干群关系更亲近

在这项机制中,尽管“代言人”是被村民选出来的,但同样也会被村民淘汰。“虽然这是双向选择,但谁也不愿意被村民拒绝。”苟龙元在担任“代言人”期间最大的压力就是“被拒绝”,“在担任‘代言人’之初,我就把未来3年的工作目标和近期将着力解决的问题,向村民进行了公开履职承诺,并且签了委托授权书。如果因为我工作不到位被淘汰了,岂不是自己扇自己的耳光?”

在苦竹村村委会的门口有一张公示表,公开每位议事会监委会成员固定联系的家庭,最多的一位“代言”了近60户,最少的有10来户。这个公示表同时还是一张成绩单:以季度为单位,贴出了每个代表走访的户数、收集意见条数、提出建议条数以及参加化解矛盾的次数。而事情做得少,没有明显整改效果的代表,将由代表所在的小组村民表决,过半村民同意便直接被“淘汰”,村民另选“代言人”。

许多“代言人”感慨地说,不想被村民拒绝,最好的方法就是与村民的关系融洽起来,而要与村民的关系融洽的唯一法宝就是多为村民服务,真正与村民“站在一起”。

多项保障 确保“代言”有质量

让“代言人”感到压力,同样也有动力的,不只是双向选择这项制度,还有联系服务公示这项制度。“平时的工作都要‘晒’出来,不想落到别人的后面做工作就要加把劲儿。”赵正康当选为“代言人”后,感受到了公示给他带来的压力和动力。

为了提升“代言”质量,温江区“民意委托授权”机制中有三项制度,即专家理事制、联系服务公示制、约谈诫勉制。“专家理事制,是让有专业知识的人来带动村民经济发展;而联系服务公示制和约谈诫勉制,则是调动‘代言人’的积极性,敦促他们把工作做得更好。”温江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党建办主任四郎汪修说道。

同时,三维考核制度也让“代言”效果有了保障。在新一轮的考核中,寿安新林村四组的一名“代言人”因在分地时偏袒亲戚,被评定为“一星”,最后其议事会成员和村民小组长身份一同被罢免。定期查评、述职考评和星级评定,是“民意委托授权”制度中的三维考核方式。“通过多方面的考核,公平客观地给‘代言人’打分,让责任感强、工作积极的‘代言人’获得更好的鼓励,也将不负责任的‘代言人’清退。”四郎汪修说。

上一篇:国内“体育学院”英译名混乱现状及规范建议 下一篇:网购出问题 如何讨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