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拿赌博网游开刀短痛换取长远发展?

时间:2022-10-01 12:09:31

新规拿赌博网游开刀短痛换取长远发展?

近日,文化部、商务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管理工作的通知》,首次对虚拟货币进行了规范,强调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杜绝洗钱、赌博等违法行为。

近日出台的《关于加强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网络游戏业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由于国内九成网游企业触及严禁赌博的条款,使得这些企业的收入将受到影响。目前主要网游企业均表示将研究细则并在近期关闭涉嫌违规的游戏。而如何在不冲击企业营收的前提下响应新规,则成为各网游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闭“潘多拉魔盒”

近年来,随着网络游戏的迅速发展,网络游戏虚拟货币广泛应用于网络游戏经营服务中。此次下发的《通知》主要针对网游虚拟货币4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规范,包括虚拟货币发行方和交易方必须分开;虚拟货币不能用于购买实物;未成年人不得从事虚拟货币交易以及严禁有赌博机制的游戏。业内人士认为,实际上前3项对行业冲击并不大。“整个网游行业规模一年大概有200亿元,其中涉及私下虚拟货币交易的金额不会高于总数的二十分之一。而游戏厂商对此也持打击态度。”其中最后一项严禁有赌博机制的游戏,对网游公司来说则是当头一棒。《通知》明确规定,网络游戏运营企业不得在用户直接投入现金或虚拟货币的前提下,采取抽签、押宝、随机抽取等偶然方式分配游戏道具或虚拟货币。

在网络游戏中类似“开箱子”的小游戏普遍存在。诸如网易、巨人、盛大、腾讯等网游企业都有此类游戏。玩家每次需要花费1~2元在游戏中买一两“金子”,再用“金子”买一把钥匙去打开一个未知的箱子,箱子里或许会出现高级的虚拟装备供玩家在游戏中增强战斗力,或许一无所有。其实此类游戏颇受玩家诟病。有的玩家用于这类游戏的消费达上万元甚至十几万元。

玩家之所以会在一个小游戏上投入大量金钱,并非仅出于试试运气的游戏心理那么简单。由于在网络游戏中,只有有钱的玩家才能购买到更好的道具,从而在游戏中形成对其他玩家的优势,这导致了游戏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更加刺激了玩家一轮又一轮地砸钱升级运动。此类游戏的性质与赌博机器相当,用人民币购买来的虚拟货币相当于赌博的筹码。这类看似附属于主游戏上的小游戏,其实在不动声色之中成为网游公司的吸金利器。巨人网络CEO史玉柱曾经透露:“某企业一个月靠‘开箱子’能赚6000万元。”据悉,对“开箱子”等类似项目的整改,将使网游企业损失5%~7%的收入。

有规范才有发展

自《通知》出台之后,最先关闭有赌博机制游戏的网游公司巨人网络,其旗下网游《征途》免费版定于7月6日取消“开箱子”功能。网易、盛大、腾讯等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家网游公司肯定要遵守规定,取消此类功能,不过会有个过程,以避免对公司收入有过大的突然冲击。

显而易见,《通知》的将在短期内对整个行业的收入带来不小的冲击。运营商将面对的挑战是,如何在不破坏游戏平衡性的前提下,快速寻找到新的客户价值,刺激消费。在这一点上,已有网游界人士给出了相应对策。“一个‘开箱子’倒下了,可能会有无数个‘变种箱子’出现。”游戏谷CEO张福茂表示,“‘开箱子’可以不需要花钱,而为了获得‘箱子’,游戏中可以设置多种收费道具。”在《通知》中,道具类商品不属于虚拟货币范畴,多种转换形式很容易实现补充效益。比如,打开一个游戏区域,让玩家花钱买“门票”进入里面可以获得更多的经验;设计更多的一次性消耗的收费装备,你若不用其他玩家就用了,直接造成实力差距等。由此看来,封杀“箱子”只会影响到短期收入,未来网游企业会“创新”采取更多的补救措施。

利用网游虚拟货币从事变相赌博活动进而非法牟利的问题,早在数年前就引起了政府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新闻出版总署在2005年初还专门为此了《关于禁止利用网络游戏从事赌博活动的通知》。当时国内大多网游公司都依令而行,但不久后赌博类游戏又死灰复燃。可见,打击网络赌博游戏,不仅要有釜底抽薪的治本之策,还要有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而各网游公司有义务配合相关规定的治理,毕竟有健康的运营机制才会有长远的行业发展。

上一篇:台湾金曲奖:曲终人散的宿命论? 下一篇:热门社交网站大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