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补写语句

时间:2022-10-01 11:39:01

知识解读

在说明文的阅读考查中,经常出现“补写语句”这一考点。这一考点的常见命题角度主要有:(1)补写恰当词语,如2009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语文试题:根据你对瓷器的了解,在第八段的括号内填充两个最恰当的词:“德化白瓷的特性不仅满足了人们的 需求,而且满足了人们的 需求,当两者结合在一起各显神通之日,正是中国陶瓷感动世界之时。”(2)拟写文章标题,如2008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题:通读全文后,请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又如2009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给本文加一个恰当的标题。(3)拟制小标题,如2009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语文试题:揣摩文章小标题拟制的特点,在文章空白处,拟写一个标题;又如2009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语文试题:根据文义,在文中②③处的横线上拟写小标题。(4)补写过渡句,如2007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四合木的生存既依赖于当地的环境,又在为环境作着巨大的贡献”一句是从原文中提取出来的,如果要放回原处,正确的位置应在甲、乙、丙、丁中的 处。此外还有补写总领句和补写总结句等角度。

无论何种角度的补写,都要紧扣所说明的事物,并且准确地理解事物的特征,使所写语句与上下文语意相连贯。

典例回放

(2009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

某名牌婴儿洁肤用品最近被曝检出有毒物质,引起公众特别是年轻母亲的不安。不负责任的制造商固然应该受到谴责和惩罚,然而消费者自身也有需要检讨的地方。

我国一位儿科皮肤科专家指出,婴幼儿的皮肤天生就会分泌具有清洁功能的油脂,所以小孩洗澡时尽量不用洁肤用品,用清水洗就行了――因为清水是最好的清洁剂。如果一定要使用洁肤用品,首先也要强调温和无刺激。

专家的话道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人尤其是婴儿自身有较好的清洁功能,洗澡用大自然恩赐的清水就足够了。使用洁肤用品必须适度,不然会反受其害。

今天,不少人对于健康的理解是:住在清洁干净的城市和屋子内,没有细菌,一尘不染,吃消过毒的食物,喝消过毒的纯净水,使用经过抗菌处理的物品。然而,正是这种过度的保护,将人类的健康推向另外一种危险。

使用产品直接导致中毒是一种危险,而过度保护造成的危险却被广泛忽视。例如,今天的日本是世界上最洁净的国家之一,不少日本人出现了“洁净嗜好症”。在日本,不仅厕所用品,连圆珠笔也使用抗菌材料。由于没有适宜的病原菌刺激机体的免疫功能,反而造成国民免疫力低下,日本人很容易就患上原虫和大肠菌引发的疾病。

人需要与自然密切接触,包括接触各种微生物甚至是致病微生物。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和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抵御各种疾病。现代人对自身的过度保护,让自己人为地远离自然,结果就是受到自然的惩罚。

哮喘、花粉症和过敏性皮炎等被称为文明病,在过去的联邦德国增长最快。而与西德不同的是,东德的这类文明病发生率低很多。原因何在?经过调查发现,由于东德的卫生条件不如西德,环境污染也高于西德,因而东德的孩子们蛔虫等寄生虫的感染率高,结果他们体内的免疫球蛋白E也随之而升高,从而抑制了哮喘、花粉症和过敏性皮炎等疾病。

人需要与自然全面接触,不能因为有致病菌和寄生虫等,就封闭自己或把微生物、寄生虫赶尽杀绝,它们是增强人类自身免疫力不可或缺的要素。保持一些所谓的“脏”,除了可以刺激和增强人类的免疫系统,同时还可以避免人工合成的化学产品造成的伤害。

俗语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从某种意义上说,这话有它的合理之处,最近国外就有一项研究证实了这种说法。

(选自《羊城晚报》,有改动)

1.第二段画线句子中“尽量”这个词不能去掉,为什么?

2.结合文章内容解释第九段中“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一说法的合理之处。

3.给本文加一个恰当的标题。

解析:这道说明文阅读题,命题人员一共设置了三个小题。第1小题考查词语的表达作用,解答这类题目时最好正反面都写上。正面,强调能不用就不用,尽可能地少用;反面,去掉“尽量”就变成绝对不能用了,这与事实不符。最后,最好写上加上“尽量”一词使表达准确、严密。这类题目在早几年较流行,现在出题频率没以前高,但仍值得关注。第2小题考查学生概括能力。“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是一个俗语,表面看是违背科学的,但是本文作者认为它是存在合理性的,这些合理之处需从文中找答案,甚至可以用原文的句子作答。第3小题考查学生提炼中心的能力,难度中等。文章标题要高度概括全文内容,最好是一个明确的判断或陈述,还应该具有吸引读者,引起阅读兴趣的作用。

失误警示

解答补写语句类考点的常见失误主要表现在:

1.不能较好地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恰当的词语进行表达,从而导致用语不准确;

2.不能准确把握说明对象和说明对象的特征,或者把局部对象当做整体对象,或者把局部特征当做整体特征;

3.不能准确把握补写范围,要么过大要么过小,不能准确涵盖所说明的内容;

4.不能巧妙地把上下文进行自然的衔接,从而导致上下文之间不能和谐统一;

5.不能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表述过于含糊简略或答非所问。

模拟训练

太阳帆船即将启航

筱 丁

众所周知,浮在水面上的帆船,借助风力就能前进。在这种思想启发下,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设想,能不能在太空也扬起一张大帆,借助太阳光压顶在帆上,也能推着飞船在宇宙空间里前进呢?

太阳光是一种电磁辐射,组成光线的粒子(即光子)在遇到物体后,能够对物体产生压力,这就是光压。光压对地球的影响是很微小的,几乎不被人注意。就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上的太阳光的光压而言,仅有大约10-6牛顿/米2(受压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时),由此产生的加速度约0.03~1.00毫米/秒2。尽管加速度很小,但是,如果长时间连续作用的话,它可积累很大的速度增量而不消耗燃料,因而是星际航行中最经济、最理想的交通工具。因为在太阳系内太阳的能量是取之不尽的,这一点正是太阳帆的优越性所在。另外,飞船飞行在几乎洁净的真空中,那里阻力很小甚至没有。

原来欧美研究人员设想的帆就像飘在空中的风筝那样,大多需要在骨架上张帆。日本文化科学部宇宙科学研究所现在探讨的帆没有相应的骨架,而是卷缠在卫星主体上,靠卫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帆张开。

因为太阳的光压非常小,所以对帆所用的材料有极高的要求:它既要轻,展开的面积又要大,而且在发射到太空前又能折叠得很小,到达一定轨道时才自动展开。由于巨大的帆进入太空前需要收藏在火箭内,所以发射的时候,帆是卷缠在卫星主体外,整体直径1米左右,非常紧凑。发射到宇宙空间后,通过卫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折叠的帆一点点地展开,像打开伞那样展开帆。

作为帆的材料,目前被视为最好的一种是被称为“聚酰亚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薄膜,它经真空镀铝后即可作为帆使用。科学实验用的高空气球使用的聚乙烯材料,因其不耐热,也不耐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照射等,所以不适合用作太阳帆。另外,聚酰亚胺具有抗热和抗宇宙射线的特性,故这种材料也被用来涂敷在人造卫星表面,用以绝热。

:一类是近地飞行任务,另一类为星际飞行。在这两类飞行任务中,太阳帆的控制策略是不同的。在近地飞行时,太阳帆每绕轨道飞行一圈,其帆面就转动半圈,显然,在近地飞行时,要求太阳帆能在短时间里做大的角度改变。但是,如果是用于星际空间的航行又另当别论了。如太阳帆需飞向外行星(如火星)时,需调整帆面姿态产生加速度,如太阳帆需飞向内行星(如金星)时,则需调整姿态产生负的加速度。不管是哪一种情形,都没必要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改变帆的角度,所以采用离心力张帆的方式更合适。

2008年8月9日,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为了试验太阳帆能否在宇宙空间顺利地张帆,在鹿儿岛县内之浦火箭发射场发射了S-310火箭(全长约7.1米,直径31厘米)。火箭的前端搭载了两种类型的太阳帆。这次试验的帆没有正式航行用帆那么大,仅是其十分之一,即展开直径仅10米,厚度仅7.5微米的聚酰亚胺薄膜,分别卷成直径约100毫米的圆柱。在这次实验中做了“ ”和“ ”两种展开方式的试验。发射100秒后,到高度122千米,首先展开三叶草型的帆。发射220秒后甩掉三叶草型,接着10秒后在高度169千米再次展开扇面型。在宇宙空间成功地把帆展开,这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

(选自《百科知识》,有改动)

思考练习

1.在文章第七段的横线上填上两个恰当的词语。

2.为文章第六段拟写一个总领句。

3.为文章最后一段拟写一个总结句。

上一篇:第九节 拓展题型 下一篇:第七节 文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