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古城典型居住片区清代时期形态区域划分及特征总结

时间:2022-10-01 10:44:55

潮州古城典型居住片区清代时期形态区域划分及特征总结

摘要:本文采用英德康泽恩学派的城市形态理论分析方法(市镇规划分析)来研究潮州古城城市典型居住片区(义兴甲片区)清代时期形态特征,并试图通过对潮州古城形态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其城市形态构成的一般规律,以期对潮州古城和相似城市的保护与更新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市镇规划分析 义兴甲片区形态区域 城市形态特征

中图分类号: TU98文献标识码: A

典型居住片区的选取

本文选取的典型居住片区是距今仍保存较为完善的,由义井巷、兴宁巷和甲第巷三条巷道组合而成的居住片区,称为“义兴甲片区”。建筑形式包括了“下山虎”、“四点金”等富有潮州特色的结构,多采用白墙灰瓦,门面或室内则多有贝灰画、贝雕、石刻、木雕等,可以称作是潮汕特有的的古民居建筑群。该片区于2011年6月11日,与太平街一并入选第三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十强,成为广东省第一条部级历史文化名街。

由于片区内多时期形态区域混杂分布,因此在展开分析之前,先对这一片区进行以年代为标准的形态区域的划分,分别是清代以前、民国时期、1949-1980年及1980年以后。本文选取清代时期形态区域分析。清代以前形态时期的形态区域相对较为规整,多出现在三巷地块中形态规整且基本未变异地块(”orthomorphic plot pattern ”)。由于多包含近似矩形地块,因此形态区域表现为多矩形组合的形态,以单块或成片拼合的状态出现。

图1义兴甲片区清代时期形态区域分布图

形态区域的亚类划分

在同一时期形态区域中也可能存在不同的形态类型,因此,采用康泽恩城市形态学理论,从平面单元(包括街道系统、地块组合方式及地块组合方式)、建筑类型和用地性质三个角度分别对该片区进行形态单元的划分,进而叠加分析,来区分该时期的不同的形态区域亚类。

清代时期的形态区域共计21处,均为传统民居地块,以甲第巷两侧最为集中。其中,一处河间旧家、两处大夫第、两处资政第、一处半园和一处外翰第 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2.1平面单元

(1)街道系统

主街与主巷是义兴甲片区的主要形态格局,是影响该片区形态重要且最为稳定的因素,可以认为,自清代以来,街道系统便保持至今未曾大规模改变过。义兴甲三巷横亘于太平路及下西平路之间,东西走向,这三巷与东西侧主街下西平街和太平街是近于垂直相交。从义兴甲街道系统图上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多个清代时期的地块是并不与支巷发生关系的;部分与支巷发生关系的地块又可分为两种形式,即支巷平行于地块和支巷垂直指向地块。那么根据这两种形式,可以划分出三种类型单元,即无支巷单元、支巷平行单元和支巷垂直单元。

图2义兴甲片区清代以前街巷格局图

(2)地块组合方式

该形态区域所有的地块都为较为规整的矩形。在此也可以发现,地块一般以短边朝向街巷,东南处两处地块朝向太平路,而其他内部地块均朝向相应的巷道。根据地块与地块的排列方式及地块与街巷的位置关系,清代以前义兴甲片区地块组合方式较为纯粹,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种类型:沿街单排并列式(即”Residential Ribbon[]”,沿着已经形成的道路,由单侧并排扩张的线状地块,位于这类型的地块的住宅常常紧贴布置,并且由此而带动相邻的住宅扩张同时将其合并,成为更大规模的住宅排列。)和沿街双排背靠背式(主要由巷道之间的进深决定,这种排列方式解决了过深进深又无支巷连接的腹地问题,这种方式较多的出现在支巷的两侧。)

图3 义兴甲片区清代时期地块组合图

(3)建筑平面组织

根据对现存建筑平面的分析可以知道,该形态区域的建筑平面组织较为一致,绝大部分的建筑均为传统的带天井的合院式,都是最基本的民居形制或由基本形制为基础演化而来,因此,本文首先对研究范围内的建筑基底的组织方式进行了总结,归纳了其包含的两种组织类型:

类型一:基本式传统民居

这一类型涵盖了潮汕民居中最为基本最为典型的民居形制,如“竹竿厝”、“反照”、“抛狮”、“下山虎”和“四点金”这五种最基础的形式。具体的样式与平面类型在下一小节将进行详细描述。

类型二:演化式传统民居

本文将经由基本民居形制通过增加从厝、火巷、后包等等附属性建筑,或通过基本民居的横向拼合或者纵向叠加而形成的同样典型的民居成为演化式民居形制。明清时期, 南门十巷一带的民居多是达官贵人所居住的地方,因此我们可以在这一形态区域中发现许多大规模的民居建筑,而这些民居建筑便多是从最基本的民居建筑通过增加各类厢房、仓储用房等以模式化的方式建造而成,是相当有研究价值的。

2.2建筑类型

潮汕民居建筑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它们多为四边形类似矩形,并且对外封闭对内开放;其次,平面变化多样,具有多种组合性和可变性;再次,潮汕民居多讲究轴对称性;再次,天井通常都跟主要的厅堂和边廊连接形成对内的开敞空间。在该形态区域的建筑类型较为纯粹,所有的建筑均为传统民居建筑,包括“下山虎”、“四点金”、“三座落”、“八厅相向”等。以清代遗留下来的传统住宅,平面形式多样;单层砖木结构;坡屋顶,山墙有脊饰;门窗均为木制。

2.3土地使用划分

由于这一片区属于当时的居住片区,因此清代以前的形态区域在此均作为居住用途。土地使用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2.4形态区域亚类划分

通过对上文的平面单元、建筑类型及土地使用性质的叠加分析,形成该形态区域的亚类,共六种类型,分别是:无支巷单排并列演化式传统民居;无支巷双排演化式传统民居;无支巷双排基础式传统民居;支巷垂直的双排演化式传统民居;支巷平行的双排演化式传统民居和支巷平行的双排基本式民居。

图4 义兴甲片区清代以前形态区域亚类划分图

三、清代时期形态特征总结及成因分析

3.1义兴甲片区体现“南富”特征

清代时期潮州古城“北贵、南富、东财、西丁”的功能结构格局,而义兴甲片区位于南门十大巷民居中最为典型的古民居建筑群,则最能体现这一“南富”的特征。

康乾盛世,潮州社会较为稳定,文化和经济均有较快发展。进入嘉庆之后,潮州市人口激增,至1818年达到了1405180 人。据记载,南门十大巷中居住的都是富贵人家,从对义兴甲片区清代时期的形态区域划分也可以看出,这些大宅占据地块面积大,形制相对完整,出现了不少单排并列式地块,且在这一时期,单栋建筑往往占据单一地块,使得建筑形式从最为基本的“下山虎”、“四点金”等发展为“三座落”等更为宽敞的演化式民居形式。

3.2土地利用的集约性与肌理的一致性归结于传统民居建筑形式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土地的高度利用取决于传统民居的建造模式。潮州的传统民居讲究“对外封闭、对内开放”,即占满整个地块边界,内部打开天井以通风采光,因此形成了这种围合形式。然后地块大小并不均一,然而民居建筑由于其可变化性大,对大小不同的地块均能有效利用,如同该形态区域中大至近1500m2的地块,小到只有142m2的地块,都能合理集约地利用;而肌理的一致性则归因于民居建筑的统一性,多进多落,从厝外包,样式各异,灵活组合但不离其宗,这也是潮州传统民居的精妙之处。

参考文献:

[英]康泽恩著. 宋峰, 许立言, 侯安阳, 张洁, 王洁晶译. 谷凯, 曹娟, 邓浩校. 城镇平面格局分析:诺森伯兰郡安尼克案例研究[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林凯龙著. 潮汕老屋[M]. 汕头: 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4

陆元鼎. 广东民居[M].

广州市越秀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广州市越秀区志.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0

(清)卢蔚猷修, 吴道镕纂. 海阳县志(清光绪二十六年刊本). 台北: 成文出版社, 中华民国五十六年十二月

Whitehand J W R, 谷凯. Urban Conservation in China: Historical Development,Current Practice and Morphologi-cal Approach[J]. Town Planning Review, 2007, (5): 615-642

上一篇:阐述道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 下一篇:常温集输技术在水驱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