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短片《在地球的尽头》的创作特点

时间:2022-10-01 10:21:26

动画短片《在地球的尽头》的创作特点

康斯坦汀・布朗兹导演的动画短片《在地球的尽头》是动画短片史上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曾入选2006年法国安锡国际动画电影节“动画的世纪・100部作品”,在国际上多次获奖。影片选材与创意极宫个性,在不到八分钟时间里讲述一个内容简单却寓意丰富且极具幽默的故事。该片的艺术语言很多方面值得动画创作者们去欣赏和借鉴。

一、故事:简单却寓意丰富

作者把场景建立在一个成等腰三角形的山项之上,设计了一个荒诞的情境。单从片名来理解,是要讲述在某一个很遥远的地方发生的一些事,那里远离人群,谁知道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也许在地球的边缘什么事情都会有。

1、故事,可以说是没有故事的故事,但却又表达了故事,记录性地描写了一个建在山尖小屋一家子生活中的一天的琐碎的事:山尖上有一座左右摇摆的方形小屋,小屋里住着一位勤劳却脾气爆燥的老太太和一位懒散的退伍老头,还有奶牛、狗、猫、羊等动物。天亮了,老太太开门、放牛、挤奶、铲牛粪,赶走偷奶喝的猫、帮老头子升旗等。一天到晚摇摆不停的小屋竟然还是一个中转站,做生意过路的牧师是老头的老相识,羊作为中转好处,用牛奶招待好朋友等等一系列琐事,最后故事在荒诞中落幕。

2、平衡是本片要表达的一个重要思想,画面中尖顶的小屋在夜间很平稳,鼾声衬出夜的宁静,然而这一切很快被晨光打破,天一亮小屋就会失去平衡。门向哪边打开,房子的重心就向这边倾斜,屋里屋外稍微有点动静,如狗出去撒尿、老太将奶牛赶出挤奶、鸟儿飞过时拉下一把屎,小屋就会摇摇摆摆。这种看上去让人无法在现实中认同的情景在这里出现,生活的平稳一旦被打破了,就会很难再恢复从前,而这一家子早就习惯了这种平衡,任凭小屋左右摇摆依然生活自如。其实人们每天也在这些琐碎的事上,在这琐碎中找寻完整,在这不平衡中找寻平衡。

3、幽默是本片的主要特点。门一开小狗窜出来,却被拴在脖子上的绳子勒晕过去,可怜的狗因好动的本性在本片中晕过去三次,相信如果有第四次还会这样,因为狗是不长记性的;笨牛硕大的占满了装奶的桶子,差一点牛粪就掉到奶桶里;老婆婆挤奶的时候为了不让房子回到原来的位置,用一只脚抵住而闪了腰,费劲回到屋拿工具铲粪时牛粪又滑走;右边门一开,还在睡懒觉的老头和床一起滑出去,为了适应这种生活而绑在床头的绳子,却能够弹出琴弦的声音;可怜的小猫被斜倒的门压住嗷嗷大叫,又被乌鸦逮走:倒霉的乌鸦被牧师走火击落,小猫却幸运地救了一命:笨牛把失去平衡的屋子抵到了山脚下,独自在山尖上像狼一样的高嚎。造型的滑稽和动态的幽默贯穿整个故事,而这些都是带有某种寓意的幽默,是一部充满智慧的作品。

4、细节表达丰富的内涵。细节缘于对生活的观察,如果说电影和电视的区别是电视用的是大量的对白来讲故事,而电影是用大量的细节刻画来描述故事,那么动画和电影的区别是把这些细节放大,更加夸张集中地表现角色性格和隐义。一间简陋的小房子,一个老伴,过着琐碎的日常生活。影片本身几乎没有叙事,完全靠着一个个细节的矛盾的升级来使故事达到高潮。老汉和牧师通过一声“哈”然后拥抱,证明两人关系不一般,两人心领神会的嘘声包含只有两个人知道的交易秘密;牧师一声“饱咯”提醒老汉,老头大方地把老太太辛苦一大早挤的牛奶送给牧师喝,老太太很不情愿怒视,当老头瞪眼,很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在外人面前也给老头面子,但等客人走后强悍的本性就露出来了。毫不客气地给老头教训。高潮部分,牧师和老太太一前一后走出来,老太太在胸口划十字细节,表示一夜相处,她决定跟牧师离开这个摇摇摇欲坠没有安全感的住所。这些细节描写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写照,能让观众产生更多的联想。

二、场景设计:简单却很强的戏剧效果

整个短片简单得只有两个场景。开头是夜景,从打着呼声的窗户特写拉开,天亮了,成几何形的画面构图,尖尖的山顶,四方的小屋,在远处还有类似的尖峰全景画面呈现在观众面前,这种荒诞的景象一下子吸引了观众。似乎这样的山顶存在也是一种自然。而在房子掉进山谷后,画面又从夜景打着呼声的窗户特写拉开,天亮之后观众看到山底下方形的房子和山谷又形成一个倒立的三角。这种场景设计似乎在对平衡的理解,对力学的把握。这种看似简单的场景设计却妙趣横生,展现给人的舞台戏剧效果,

画面几乎处于一种平面的构图,但同时有立体的一面,比如牧师转身时观众会看到原来他是有纵深的。场景设计和画面构图可以说是本片最具特点的视觉语言,场景简单没有任何遮挡,全景式的场景设计使一切表演区尽览无遗,角色的出画入画也很简单,没有场面调度,就像长镜头一样纪录事情的发生。

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也同样把这种想象空间带给了观众,观众在观看的同时,会进入这种特定的场里充分体会和思考这种意境,而不会在乎它的真实性,成为现实不可能的真实,极富舞台戏剧效果。

三、角色造型风格:简单却性格独特

在角色造型的整体风格上,采用简单的线条形式,不追求具像写实,但形态夸张却又不为过,突显出每一个角色的性格。短片共出现了八个角色造型,而每个角色都性格鲜明。片中的角色形象有懒散的老头,勤劳的老太太,过路做买卖的牧师,老老实实的羊,行动迟缓、体型巨大的牛,可怜的狗,贪吃的猫,倒霉的乌鸦,每一个角色性格都在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虽然对于整个片子都没有角色的特写表情,但同样精彩地塑造出每个角色性格。典型的俄罗斯老太太,身体肥胖臃肿,却很勤劳,外表强悍在外人面前又尊重自己的男人:老头设计成身材矮小猥琐,却保留退伍军人的习性,在老婆面前拖沓而在朋友面前生龙活虎;借路的牧师,高扁却很有宽度。每个角色都赋与不同的造型和性格,像牛的角色出场最少,却是最大的伏笔,最后把小屋的平衡彻底打破,使小屋从山顶滑落,使整个故事达到高潮。

四、镜头语言:不露技巧的技巧

1、整个片子只用了两个镜头,舍弃了对灵活多样的镜头语言的使用,仅仅是随叙事发展把画面做向左或右的移动。角色的出画入画也很简单,没有场面调度,采用长镜头一样记录事情的发生,这种用长镜头的创作方法能够增加故事的真实感,使故事发生得很自然,从不可能变为可能。这种“不露技巧的技巧”,把技巧溶入到了生活和自然之中。

2、动作的表现是动画的生命,就像电影演员的表演,表演功力不够,再好的故事也会演砸,动画如果动态表现不到位,也就无从谈动画创作。本片动作简单流畅,不拖泥带水,看似简单的动画,动作却做得十分细腻,每个人物角色的动作都经过细细的推敲,体现了创作者深厚的绘画功底,对动态的熟练把握。

3、本片的色彩色调也极为单纯,色彩简单稳重,明朗接近于单色表现,颜色不是本片要重点表现的元素,地球的尽头会是什么颜色呢,可能就是这种冷冷的色调,而冷色调表现一种与现实的距离。

4、片子声音元素也是视听的亮点,作者充分利用自然界中的音响元素,声音表现得十分到位。打呼声、开门声、小狗撒尿的声音、以及鸟粪在铁桶里发出清脆的声音、猫的惨叫声,都表现的很真实,配音配合动作真实又有夸张。人物对白在片子中似乎是多余的,导演通过动作的表现和环境声的配合,把几乎也没有一句对白的故事讲得非常有条理,多条线索穿插但没有丝毫紊乱。整个片子几乎没有背景音乐,而充分利用自然音响。作者在自然音响这上面下了很大工夫,而不用音乐。轰隆隆的汽车音乐声打破了画面的宁静,也预示着故事进入了戏剧性的一幕,硕牛把屋子挤下山去,独自在山头像狼一样的嗥叫声把故事带到了戏剧化的高潮。

作为俄罗斯著名漫画家、编剧和导演,康斯坦汀・布朗兹的作品曾在世界各国电影节上共荣获近百项奖项,作品《厕所良缘》获2009奥斯卡提名奖。康斯坦汀・布朗兹善于对生活的洞察,结合对技术的把握,创作出充满着幽默和智慧,还存有能发人深思的内涵寓意的作品,是值得国内动画创作者们去借鉴的。

上一篇:速写在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如何培养正确的歌唱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