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县域经济要重视资源的优化配置

时间:2022-10-01 10:19:41

发展县域经济要重视资源的优化配置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遵循经济规律,重视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一点对于经济总量小、产业优势不明显、财政收支压力大的欠发达县来说,显得尤为必要。这是因为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虽然能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但却存在自发性和盲目性的缺陷,只有把市场经济机制与政府的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有机结合起来,强化政府对资源的调控职能,集中财力搞建设,促发展,才能更好地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当前政府优化配置资源的主要途径

从松阳的实际来看,当前政府优化配置资源主要有以下几条途径:

1.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为优化配置资源创造条件。松阳财政盘子总量较小,财力不足。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仅仅依靠财政资金搞建设,既不现实,也不符合新形势的要求。“十五”时期,全县地方财政总收入只有5.1亿元,年均增长17.1%,但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2.74亿元,年均增长31.7%。“十一五”时期,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目标是达到80亿元,争取100亿元,这些巨大的投资如果都把算盘打在财政资金上,那是不现实的。为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综合财力的观念,强化资本运作的理念,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从而撬动建设发展的大车。在操作层面上,就是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启动孵化作用,为优化配置资源创造条件。

2.加强对稀缺性自然资源的管理。根据自然资源的稀缺状况,对一些重要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实行总量控制,通过必要的行政手段(如制定自然资源利用定额,颁发自然资源利用许可证,收取一定的资源开采费等),加强重要自然资源的管理。要防止和限制对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稀缺资源的过度耗用和提前耗用,以及防止超越可更新资源的最大允许利用强度,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通过完善自然资源采矿权、经营权的招拍挂等制度,促进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综合加工和综合利用,提高资源集约利用的水平和效益。要对政府自身的自然资源利用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建立自然资源利用的长远规划,克服自然资源利用的短期行为。

3.盘活历史形成的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效益最大化。国有资产本质上应是国家所有,部门只有使用权,没有处置权和收益权。部门必须服从政府对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现实中,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不足与配置浪费的情况同时存在,为此,我们必须在盘活国有资产方面进行探索,通过优化配置、整合重组历史上低小散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使国有资产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盘活资源性国有资产,增强政府综合财力。要防止政府资源性资产部门化、部门资源权力化。城市是国有资产的集聚地,城镇土地是最主要的政府资源性资产,我们必须做好这篇文章,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必须由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放开搞活规范二级市场,以达到盘活资源获得更多可用财力的目的。对水电开发、旅游景点、公交线路、采矿采沙权、出租车营运权、广告经营权等资源,政府要改变计划审批的配置办法,确定准入条件,推向市场,公开、公平、公正地配置。

当然,政策也是一种资源,特别是像松阳这样的欠发达县,由于处在浙江这个发达的省份里,这种政策优势就更为明显。我们要更多地研究国家和省里的政策,用足用好用活这些政策,为县域经济的发展争取更多的政策扶持和项目资金支持。

构筑资源优化配置平台,创新资源的科学流转机制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平台多种多样,如上海的城市经济、宁波的临港经济、江苏昆山的高新技术园经济、义乌的小商品市场经济等等,但就松阳的实际情况分析,现在这些优势都不明显,我们只有构筑好资源优化配置的平台,创新资源的科学流转机制,才能充分激发各种要素、各种资本参与松阳建设发展的活力,才能做好资源优化配置这篇文章。

1.高起点规划,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集中经营。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政府的重要职能。松阳落后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心城市人气不旺,要素分散,集约程度低,基础设施共享程度低,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有一个科学的规划,要充分发挥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要素集聚的龙头导向和平台作用。这方面,我们邻近的龙游县做得比较好。龙游县总人口40.4万,但其城市规划面积达50平方公里,目前城市建成面积11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已达10万人,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已启动建设7平方公里。现在,龙游县城“两横两纵一环十区”的交通网、全县“一区三块”的工业发展空间格局,以及全县电源电网建设等重大基础设施平台已经基本完成。可以说,龙游以规划为龙头,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和集中经营,切实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城市化与工业化互促互动发展的路子。我们一定要抓住“十一五“规划编制的契机,把城乡一体化规划、城市总规、村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其他专项规划、子规划等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规划龙头,明确建设发展方向,留出建设发展空间;通过规划龙头,推进城市化步伐,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生产要素集聚。

2.加快建设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重大基础设施先行,有利于增加投资,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同时,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将大大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和居民的生活环境,有利于筑巢引凤、招商引企、集聚人才。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又会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有利于调整城乡人口结构,促进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更新和转变,有助于扩大内需,增加市场消费需求。因此,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能充分利用其带动和放大功能,对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推进现代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要坚持“统筹安排,确保重点,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方针。要确保重点,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对经济发展起带动作用、能够激活整个区域的重大项目。优先解决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关联度最大、共享率最高、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当前松阳县的基础设施建设,要集中力量,尽快形成城市框架,以带动城市整体开发。与此同时,要加快全县电网建设和旧城改造步伐,加快高速公路、城市防洪、污水垃圾处理、自来水等重点工程建设,完善城市的整体功能。要抓好城镇出入通,处理好城市交通与大交通网的关系,抓好城市交通与大交通网的衔接,解决交通运输这一重大瓶颈制约。城建、土地、交通、水利等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向上争取城市交通、防洪等建设项目,以交通建设带动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

3.组建国资营运机构,创新资源运行载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为市民提供公共产品;另一方面又不可能直接作为市场主体进行融资等市场运作,因此,必须创新资源运作载体。这一载体既要具有一级法人的资格,能自主地进行市场运作,又必须代表政府,从竞争行业中退出,不以营利为目的,不与民争利。这个载体就是国资营运机构。在实际操作中,国资营运机构的资本金一般由财政注入,公司的职能就是以法人的资格代表政府进行市场运作。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县先后组建了国资公司、城建发展公司、交通发展公司、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工业园区开发公司和土地储备中心等国资营运机构,逐步建立健全了政府行为、企业化运作的有效载体。从实际运作的情况看,组建这类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经济实体是必要的,效果也是好的。他们有别于按《公司法》组建的其他国有独资经营性公司,它的经营对象是公益性的公共产品,最终追求的不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是追求最大限度地提供优质廉价的公共产品。为了确保政府的目标能如期实现,保障国有资产运行安全和保值增值,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对国资营运机构的监督管理。当前,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明确国资营运机构的职能。国资营运机构的投资是政府性投资,其投资策权属于政府,它的主要职能是,代表政府行使出资人的职责对外投资;参与个事业改转制,垫付职工的安置费,参与国有股权管理,组织资产的收缴;盘活存量资 产,筹措建设发展资金。二是明确国资营运机构的用人机制。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用人机制,除董事会或总经理外,所有人员都应实行合同形式向社会招聘。三是加强对国资营运监督的 效形式,逐步扩大财务总监委派范围,实行财务总监“三参与”,充分发挥财务总监作用,建立一支开拓、务实、高效、廉洁的国有资产监督队伍。同时,各国资营运机构费用支出财务和行政主管部门财务,实行独立建账和财务“三分离”,加强内部管理。四是严格控制负俩风险。要不断增加国资公司的资本金,增强国资公司的融资能力;要建立还贷机制,编制政府建设投资预算,大胆探索资 本金预算制度;政府应负责资本金的注入、公司运行必要的工作经费以及公司适当负债后的还本付(贴)息。五是要防止权力寻租,杜绝腐败。国资营运机构负责各种资源的运作,由于资源的稀缺性,自然很容易成为权力寻租的重要目标,所以,公司的每一次运作都必须坚持依法、按规、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去进行。要加强对公司董事会的监督和各国有营运机构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公司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他们抵御风险、防止腐败侵蚀的能力,确保公司运行万无一失。

(作者系松阳县县长)

上一篇:倡导“八荣八耻”与企业的文明建设 下一篇:新农村建设与农业政策性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