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胺酮辅助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麻醉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10-01 09:59:50

氯胺酮辅助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麻醉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无痛人流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0例,A组应用氯胺酮+异丙酚组,术前1~2分,静脉注射氯胺酮1~2mg/kg(100mg稀释成10ml),然后缓慢注射异丙酚至睫毛反射消失,呼之不应时手术。B组为单纯异丙酚组,异丙酚用法同A组;术中必要时追加异丙酚30~50mg。结果:两组麻醉效果相当,头晕发生率B组高于A组(P<0.05)。结论:氯胺酮辅助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麻醉安全、有效、可行。

关键词 氯胺酮 异丙酚 无痛 人工流产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152

丙泊酚是烷基酚类的一种短效,由于起效迅速、代谢快、不良反应小以及复苏迅速等特点,目前临床医用越来越多。2008年3月以来,医院妇产科大量开展宫颈疾病和早孕人流手术,麻醉科选择20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为氯胺酮+异丙酚,B组单纯应用异丙酚,进行小剂量氯胺酮与异丙酚合用在无痛人流中的效果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200例早孕妇女要求无痛人流者,ASA Ⅰ~Ⅱ级,年龄17~32岁,体重41~54kg,孕4~8周,流产次数0~4次,术前无神经系统疾病和药物过敏及药物依赖史。由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A组(氯胺酮+异丙酚组)与B组(单纯异丙酚组),每组100例。

麻醉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均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并告知麻醉前注意事项,术前禁食6~8小时,禁饮4~6小时。手术取截石位,开放外周静脉,连接多参数监护仪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SPO2)。A组手术前2~3分钟,静脉推注氯胺酮1~2mg/kg(100mg稀释成10ml)。外阴消毒、铺巾时缓慢推注异丙酚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呼之不应时开始手术。B组异丙酚应用时机和用法同A组。两组在手术扩宫和吸引时若出现体动,则适当追加异丙酚30~50mg,SPO2<90%时给予托下颌和面罩吸氧。

观察指标:记录静脉注射氯胺酮或芬太尼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头晕、呕吐等);异丙酚诱导用量以及总用量;手术刺激出现体动情况;术后清醒时间以及腹痛情况;人流综合征发生率。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成组设计两样本均数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结果

两组年龄、体重、孕周、人流次数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中血液动力学稳定,均未发生人流综合征;两组分别静注氯胺酮、芬太尼后不良反应中出现头晕的发生率B组高于A组(P<0.05);手术刺激体动发生率、SPO2<90%发生率和异丙酚诱导和总用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1。

讨论

单纯应用异丙酚可以满足手术的需要,但若伍用一些镇痛药(如小剂量氯胺酮)麻醉效果会更好,且苏醒质量也更好。异丙酚的灵活应用值得探索研究,无痛人流手术麻醉作为日间手术麻醉,要求使用的物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术后迅速、完全苏醒、不良反应少。静脉异丙酚具有以上特点,且还有中枢镇吐作用,使其目前成为门诊日间手术麻醉的主要用药,但异丙酚镇痛作用弱,且有与剂量相关的循环、呼吸有抑制作用,故国内常配伍一些镇痛药复合使用以达协同作用,增强麻醉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氯胺酮在静脉中,镇痛效果良好,且对循环系统有交感兴奋作用,对呼吸系统影响轻微。本研究显示,氯胺酮辅助异丙酚行无痛人流手术麻醉并与单纯用异丙酚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相当,血液动力学稳定、未发生人流综合征,且静脉注射氯胺酮后头晕发生率较单纯异丙酚组低(P<0.05),但两组SPO2<90%发生率均>50%,说明氯胺酮静脉注射同样可发生呼吸抑制的作用,因此,术中仍须加强监测、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常规供氧,配备急救设施,以策安全。总之,氯胺酮为无痛人流术麻醉提供了一种辅助异丙酚人流术的用药选择,氯胺酮辅助异丙酚行日间手术麻醉是安全、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许招领,沈景丰.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5):656-657.

2 张丽荣,安刚,李文志,等.小剂量氯胺酮与异丙酚合用在无痛人流中的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9):1036-1038.

3 胡静,于建宏,杨昌照,等.异丙酚复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J].交通医学,2007,21(2):176.

上一篇:复合舒芬太尼骶管麻醉对小儿麻醉苏醒期镇静效... 下一篇: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