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的几点浅见

时间:2022-10-01 08:43:50

对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的几点浅见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所谓“有效”主要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英语教学有没有效益,客观地说并不一定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学了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是在一种强迫性的条件下学习,而这种学习又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它就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课程应把“是否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意识和兴趣,是否增强了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学生是否养成了英语学习的良好习惯等”作为评价教学有效性的依据。小学英语有效教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着重从有效的教学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和有效的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 有效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英语教学活动的蓝图,它体现了教师关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教学措施等要素的设想。它一旦付诸实施,就成为指导教师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小学英语教师要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认真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具体说来,有效的教学设计要达到以下要求:

1.1 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兴趣与热爱在学生的学习与活动中起着定向和动力的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求知欲的重要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给学生更多的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

1.2 有效创设教学情境。英语学习是一个着眼于听说读写、突出交际的心智活动过程,学生的学习任务绝不是依靠单纯的教师“告诉式”的教学就能完成的,教师要尽可能地在课堂创设各种英语语言学习条件和环境来保障教学目标的顺利实施。教育专家布卢姆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这种情境的创设可以理解为,为学生提供丰富信息来源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种良好学习条件的创设过程。在一堂课中,有关这种良好学习条件的创设情况,我们可以参照两个方面:学习环境的创设和学习资源的处理。

1.3 有效选择教学方法。小学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对小学生的兴趣、知识水平、认知特点和智力水平等背景材料进行综合分析,作为安排学生学习活动和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但教无定法,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在于教学方法是否简约、实用,是否能促进学生达成教学目标,是否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和持续的影响。

2 有效的课堂教学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仅靠有效的教学设计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有效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学生获取英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主要途径,因此,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决定整个英语教学的效率。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要想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课堂效益的最大化。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2.1 有效地组织教学。组织教学既是上课的第一步,又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具有高超的组织教学技能的教师,能够自始至终地维持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注意力,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应该掌握一些组织教学的技巧,既能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习,又能做到收放适度,动之有序,活而不乱,有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

2.2 有效地导入新课。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开始时,用正确而巧妙的方式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把他们的注意力迅速地引导到指定的教学任务和程序中来。有效的导入能够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弦,使课堂教学更具艺术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设计导入的方法。一般常用的导入类型有情境导入、多媒体课件导入、话题导入、提问导入、游戏导入等。教师可以将各种导入方法优化组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2.3 有效地进行操练。任何一项语言技能都必须通过有效的操练才能获得。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有效地操练。常用的操练形式有机械性操练和意义性操练。在进行机械性操练时,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语言材料和不同程度的学生选择适当的操练方式,由易到难,先简后繁,先合后分,循序渐进地进行。意义性操练是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积累知识,丰富言语和培养交际能力的主要形式。通过有效操练,学生不仅能牢固掌握语言,而且能灵活运用语言。

2.4 有效地开展活动。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途径。学生在学习和掌握新的语言知识后,教师通过设计有效的语言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要想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就必须遵循语言学习规律,通过听做、说唱、玩演、读写和视听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接触足够量的语言材料,达到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要尽量真实,要使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充分发展。

3 有效的教学评价

有效评价指是有针对性的、具体的评价。我们在评价一个学生时,就要让他知道教师在评价他什么。这样,他才能感到自己确实应该得到表扬,自己是因为某个方面进步或突出了,才得到了教师的表扬,或者自己哪一个方面还存在问题,还需努力。其他学生,也比较容易产生同感。对于学生的一些片面的、偏激的甚至错误的观点和看法,教师应给予引导性评价。另外,评价的语言如果单一且缺少变化,那么时间久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就会缺乏兴趣,麻木不仁。因此,我们要运用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使学生如沐春风,使课堂总是生机勃勃。

教学评价是促进有效教学的一种手段。教学评价能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反馈信息。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评价判断出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还存在什么问题。虽然评价通常被看成教学后的一个环节,但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操练过程中,教师不断给学生提出问题和任务并要求他们做出应答和表现,这实际上就是一种与学习同步的评价活动。教师通过这种同步的评价活动能实时把握教学进展状况,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做出调整和补救。当然,除了课堂中的实时评价外,还有在教完整个单元、模块甚至整册书后进行的评价,这类评价通常都是比较正式的测验或考试。但无论采取哪种形式的评价,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都应该遵照“依据目标”和“适当激励”这两条原则。

总之,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离不开有效的教学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和有效的教学评价,是以上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我们只有将各个要素有机融合,相互促进,从不同角度发挥其功能,才能形成有效的教学合力,发挥其整体优势,从而达到有效、高效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金日直销上台阶 下一篇: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体现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