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思考

时间:2022-10-01 08:19:48

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思考

摘 要:日益突出的就业压力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文章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对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研究与思考,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3-125 -02

近年来,很多高校已经发现传统意义上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明显落后于就业岗位的专业技能发展需要,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因此以培养创新精神为主,以实践能力的提高为核心的模块化人才培养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南京邮电大学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模块化人才培养方面作出了一些尝试, 初步建立了以现代课程体系、实践环节体系、校内外实训基地三大模块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体系, 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现代课程体系

遵照夯实基础、弱化专业、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原则,在文、理、工三大类平台上打造重基础、宽口径、交叉复合的现代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通识和基础能力的培养。以此作为依据,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方向,同时实行导师制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际运用能力,并让学生参与有建设性意义的学术活动,避免学生盲目跟风。南京邮电大学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时,注重通识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程全面发展,在教学活动中,必修课与选修课两种教学方式并驾齐驱,以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

二、实践环节体系

目前, 高校培养创新人才主要依靠实践教学得以实现,而改革本科人才培养方式的重、难点正在于实践教学。因此,以此为出发点与着落点,挖掘学生自主学习潜力,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高校应设立大类、通识、学位专业课一体化课程体系。

(一)学生自主选课

凡符合课程预修要求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全校开设的本科课程。如果有两位教师同时开课的课程,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听课。根据学校培养方案,结合学生需求,开设工程、信息、经济、管理、语言、传媒等课程,约400个教学班。学生依据专业培养方案,自主选择课程学习,促进其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更为其职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另外,我校教育模式秉承 “以学生为中心”的宗旨,开设全校通识课、门类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系列课程,学生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自由组合选课。自由组合的含义不仅仅是系列课程的自由组合,更是体现在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与自己匹配度更高的教师,从而充分赋予学生选择课程、教师、时间的三维立体式权利。

(二)强调互动性课堂和英文授课

学校以海外教育学院为引导者,开设双语教学课程。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学校批量引进专业外籍教师;教材选择方面,采用国际上前沿的英文版教材;课堂呈现方面,淡化教师“讲授”角色,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开展,体现课堂互动性的特点。在互动过程中,促进学生不断地建构知识,提高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和开拓视野,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三)自主高效的管理和考核机制

自学生入学后,我校安排学生集中住宿,以便学生之间讨论学术,相互感染。考核机制方面,采取每学年每门课程考核2~3次的机制,学生自主选择参加哪次考试,或参加2次取高分为学科成绩。各专业制定优秀毕业生名册,择优而取其为专业班主任,并每年举办各类讲座、座谈会,邀请优秀毕业生返校交流其优秀经验。在硬件设施方面,我校本科生在学校图书馆借阅图书数量与研究生一样;在日常上课期间,可随时享有使用机房、实验室的权利。此外,学校制定学术激励政策,如奖学金制度制定、研究生保送制度、国外深造交流优惠政策等。

(四)强调课外实践增加学生创新能力

为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学校鼓励学生自发组织各类学术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等。为响应“国际化”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学校深入挖掘资源为学生提供海外实践、学术交流的机会,如学校每年定期派遣并资助部分优秀学生赴全球知名院校、企业深造交流。

目前,大多数工科背景类院校,推行导师制。以学校而言,导师制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学生个体而言,导师制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一般而言,大多数院校在第一、二学年较注重学生理科素质,强化其基础素养。第二学年末,学生根据各自志愿选择专业并双向制选择导师,即形成导师制。所谓的导师制即在第三、四学年以选择的导师研究方向为学术研究方向,进行个性化培养。互联网背景下,技术固然重要,但市场更不容小觑。因此,笔者建议修订工科类培养方案,开设市场营销课程,以培养全能人才,使学生成为通识市场运作知识、熟练通信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在后期培养阶段,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即多通道、多规格、模块化。其中,多通道、多规格特指为优秀本科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路径,包括本硕连读、双专业、双学位。模块化指注重学科交叉,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学习,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

三、开发、组建人才培养的实验和实训基地

首先,在校内组建誓言创新基地,重点打造集教学、科研、实践为一体的多功能实验室。为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更具实战性,被社会企业认可,多功能实验室尤为注重仿真性,其实验项目、软件和数据来源于领先企业。同时注重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把实验室建成社会知名的培训基地,以期在将来为社会人员提供培训创造硬件设施上的准备。

其次,注重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学校十分注重选派学生到知名企业实习和开展科研活动,建立校外实训体系。如学校在全国各地100 余家通信运营企业和通信、电子制造企业以及电视台、软件公司等单位建立了校外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 与摩托罗拉、华为、中兴、江苏电信、江苏联通等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 为学生建立了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和企业实训的重要基地。学生在实习期间, 不仅直接了解了企业的文化、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 还直接参与解决企业运行和科技研发中遇到的问题, 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老师在带领学生实习的过程中,还可以针对企业情况进行调查,收集素材用于案例教学。校企之间的紧密联系还有助于企业通过实习生计划培养、选拔、招收合适的新成员, 创造了企业、学生和学校三赢的局面。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一方面增强了学校的办学活力,有利于学校向教学科研一体化、综合化转变;另一方面,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加速其由学生向企业员工角色转化的过程。

此外, 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学校还组织学生参与各类部级电子设计竞赛、 挑战杯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机器人大赛;大三阶段组织各系学生积极申报STITP创新项目,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展示自我搭建平台,全面了解学科信息、巩固专业知识提供可靠保障,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举措。

四、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的思考与建议

(一)继续推进通识教育

目前,我校实施“按院系招生”的体制,前期注重基础教育,夯实基础,后期着重学科交叉培养,深入专业教育。

(二)尊重学生个性选择

通过制定“专业准入准出标准”和建立“人才培养分流机制”,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专业以及后续发展路径机会。学生入校第一学年,并不立即选取专业,所有学生均以公共基础课为主,并挖掘其兴趣、特长所在。第二学年,学生以其特长为导向,选择文、理大方向。第三学年,学生以前两年知识为基础,考虑自身兴趣,选择专业,进一步分流进入一级学科方向。第四学年,学生进行第三次选择,推行导师制,每7名学生一组配专门的导师指导培养其从事学术科研研究。目前我校管理学院采用的是师生互选,以期更好的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使其培养更具针对性。

(三)实施多元培养

设计多元化课程体系,分类培养学术科研类、创业就业类、复合全能类人才。其中复合全能类人才通过设置一定门槛,选拔相应学生通过跨专业选课,以第一专业为主,选读第二专业,以双专业完成学士学位。目前,由于受专业限制,单专业背景学生很难胜任岗位需求,企业普遍比较青睐于这类学生,对其需求呈日益增长趋势。因此学校较为注重培养交叉符合类人才,并要求其在规定学时内完成第一专业学习,并完成另一个实践应用性专业学习方能授予学位、学历证书。

(四)增强计划弹性

以专业培养方案为基础,适当减少必修课程学分比例,提高选修课的学分,给予学生足够空间自主选择。

(五)优化学分设置

慎重设置必修和选修的权重指数,给学生自主性学习留有空间。

(六)鼓励学科交叉

鼓励各院系专业课程等资源共享,以满足本专业、本院系需求为前提,动员学生选修非本专业课程,交叉组建科研团队。我校培养特色和通信相关,因此对各学院专业培养计划都要求体现出通信特色。

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要特别强调综合利用研究型大学学科交叉优势,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就是对学生进行不断的思维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现代课程体系、实践环节体系、校内外实训基地三大模块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四年有序衔接、不断探索、强化实践与落实,最终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水平。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适应专业建设、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实践型人才,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寻求最佳的培养人才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海玲.高职数学课程模块化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 : 153-155.

[2]陈智勇.学分制管理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M].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8).

[3]魏所康.培养模式论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M].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4]周泉兴.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性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6,(01) .

作者简介:

张虹,女,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上一篇:国际学生留学目的地选择的因素分析 下一篇:台湾经管类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及其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