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及完善

时间:2022-10-01 07:38:48

现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及完善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对现代企业的发展具有较好的推动性作用,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有效方法。全面预算管理在国外的研究已经逐渐成熟,然而在国内尚处于初始阶段,认识目前多停留于财务预算方面。本研究主要对现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具体的完善对策,旨在为现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与建议。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 现状 问题 对策

引言

作为一种系统性管理途径,全面预算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一种不可缺少的部分,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均已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涉及了企业经营活动的每个角落,通过对企业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各种财务与非财务资源进行合理地分配、考核以及管控等,便于有效地组织以及协调现代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完成既定的经营管理目标。由此可知,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现实价值。本研究首先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实际意义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当前时期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具体的完善对策,目的在于为现代企业的科学化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实际意义分析

全面预算管理对现代企业的长足发展以及增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免疫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而言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提升战略规划的能力

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出发点是现代企业的战略目标,基于现代企业所有业务发展的根本需求,合理制定项目的内容、实施方案以及策略等,基于财务角度提出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方法与途径。预算的实质是将企业的战略目标细化落实至基本单元,使得总目标的实现构建于可靠、可行的基础上面,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营风险以及财务风险等。例如,对于一个成本导向的现代企业来说,对成本控制程度地好坏会对企业经营目标产生直接得影响,所以其预算管理的核心就是对成本的全过程核算,这就是说应该将各项经营活动的支出花费细化至最直接的作用单元上面。

2.提升资源配置的效能

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立足点就是全部门、全业务、全要素以及全过程,是对现代企业全部资源、全部活动的系统性整合。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通过统领以及控制企业现金流、物流等,在复杂的法人治理结构中具有汇聚、融通以及导向等方面的作用,可充分地发挥系统性资源配置的效益。通过科学量化的运作,全面预算管理将有效地促使现代企业加快从粗放型经营朝着集约型经营的方向转变,从目标管理向过程管理细化,从经验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过渡。

3.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

企业的各个责任预算部门决定了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高低,部门主管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其态度以及行为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效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有效的预算管理,其本质在于权限的分散以及下移,一个部门就是一个授权经营单位。部门主管站在全局高度,积极地在授权范围之内开展合理、有效的生产经营活动,并非被动、保守以及敷衍化的工作,不仅是企业战略目标以及经营策略得以实施的核心动力,同时也是促使个人向优秀管理者迈进的一个重要基石。这就是说,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很好地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

二、现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全面预算管理对现代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及现实意义,然而在实际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阻碍了现代企业的进步。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如下几点问题:

1.职能过于集中

预算编制过度地依赖于财务,且各个部门对预算的重视程度低下。一般企业预算的编制主要由财务部门牵头跟进并汇总的,那么这就造成很多人认为预算管理就财务部门的事情,而业务部门并无预算管理的理念与意识。预算管理涉及了企业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而财务预算仅仅是这其中的一个内容,而且财务预算在很大程度上建立于经营预算上面,只有各个部门编制合理的经营预算以及提供良好的预算基础,才可以构建全面的预算管理流程与制度。

2.编制过于粗糙

目前,很大一部分企业的预算编制无任何依据可言,成本预算并未根据成本动因加以分解,单纯地依赖于历史数据以及主观判断。目前,有一部分企业,编制预算是应集团公司的要求,因此在实际预算编制过程中,仅仅将集团的指标生硬的分解至各个部门,或者在进行预算的过程中,完全以上一年度发生的数据作为参考依据,从而使得很多人的压力过大。实际上,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应该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然后选择适合企业实际的模式,而并非为生搬硬套其他的模式。

3.执行不力

预算执行控制的力度较弱,是现代企业预算工作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很多方面的原因,有可能是预算的编制自身就存在着诸多问题,从而使得预算不能很好地实施与控制,预算的有效执行构建于合理的预算编制上面。不合理的预算并无执行的必要,反倒导致一些误解的产生。诚然,预算的执行力度较弱,也很有可能是现代企业对预算管理不够重视,并没有严格执行预算管理以及对其进行有效地控制。全面的预算管理,需要最高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并推动其落实的速度。

4.考评僵化

企业在预算的考评方面,一般都是要求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并未对预算的执行进行有效、合理地跟踪调查,也未对其中的具体环节与原因进行分析。实际上,这样的考评办法并不科学,对预算以及实际费用差异的原因的分析非常重要,钱并非花的越少越好,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并非我们最终的目标,而是应该对成本效益原则进行综合性地考虑。

三、完善现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

基于如上关于现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具体的完善策略:

1.构建完善、科学的预算考评指标体系

首先,在对预算考评指标进行选择的时候,应该注重财务业绩指标与非财务业绩指标二者的有机整合,且应该满足多元化的原则。其次,应积极地改进奖惩制度。设计公平、公开以及公正的预算激励约束奖惩机制,充分地激发各级责任人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且注意对其责任意识加以强化,促使其主动地完成预算管理任务,实现企业经营目标,避免经营者产生对企业不利的行为以及高层管理者铤而走险的行为的发生。在构建企业奖励机制时,应该注意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进行有机地结合,使采取的各项激励策略更具有针对性以及实效性。

2.加强预算编制地改进

(1)必须使得公司法人的治理结构更加规范,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架构,并注意鼓励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积极地参与到预算的编制氛围之中,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发生风险,以确保预算执行力。(2)加强预算目标与企业目标二者之间的互融。加强资本支出预算以及内含经营活动预算、投资活动预算、现金流预算、财务状况预算以及经营成果预算等模块的财务预算编制工作。(3)改进预算编制的方法与途径,选择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特点的预算编制方法。

3.强化资源整合联动

全面预算始终围绕公司战略目标,自上而下的分解,或者自下而上的汇总,需要跨部门的沟通和协调,财务部门并不是唯一的职能主体。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重在预算的“全面”观,核心在于全员参与,形成利益与责任的共担共负。要在员工中树立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充分调动员工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鼓励员工对预算编制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实现企业、经营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发展协同。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当前时期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职能过于集中、编制过于粗糙、 执行不力以及考评僵化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十分不利,对此应该采取强有效的措施,以改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布局与方法,推动企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改新.浅析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J].时代经贸,2008(02).

[2]杨波.浅析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企业中的运用[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08).

[3]弭元英,孙颖超,杨菲.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03).

[4]王惠敏.浅析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1(03).

[5]刘辉.基于企业战略的全面预算管理[J].财会研究,2004(07).

[6]王建福.浅析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J].消费导刊,2009(21).

上一篇:浅析工程施工企业成本核算 下一篇:机械设计中轴系的结构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