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形成和预防

时间:2022-10-01 07:20:33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形成和预防

【摘要】 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条件的不断加强,孕期夫妻的不当生活方式也导致了不良的生活习惯,使很多新生儿出现了很多新型的疾病,其中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比例并没有减少,这里我们着重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形成和如何预防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一般来说,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建议1-5岁的时候做手术治疗,因为1岁之前的患儿的年龄过小,体重偏低,全身发育及营养状态较差,会增加手术风险,而年龄过大的话,心脏会代偿性增大,有的甚至会出现肺动脉压力增高,同样会增加手术难度,术后恢复时间也较长。因此,1-5岁的患儿比较适合做手术。

【关键词】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预防;治疗

随着我国经济和医疗条件的不断发展和计划生育国策的执行,我国的新生儿的出生率较改革开放之前已经有所下降,优生优育政策的实行,也使新生儿的患病率大大下降,提高了人口的素质。但是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条件的不断加强,孕期夫妻的不当生活方式也导致了不良的生活习惯,使很多新生儿出现了很多新型的疾病,其中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比例并没有减少,这里我们着重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形成和如何预防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

1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形成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心血管畸形。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生长发育缓慢,抵抗力较低,容易感染,并且导致其他疾病,给新生儿和家长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严重影响。疾病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出了遗传性原因,其中父母的自身原因占一大部分。

1.1 父母有嗜烟嗜酒的癖好 烟酒的危害在现代社会已经越来越明显,由于烟酒导致的各种疾病已经越来越多,父母在孕期没有清醒的认识到烟酒的危害,酗酒、吸烟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却不知烟酒在孕期会给胎儿造成极大的危害,除了可导致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之外,还会导致胎儿多种疾病,如畸形、智商低下、发育不完全等等。

1.2 父母经常接触各种农药、化学药物,或者父母长期接触放射线或接受放射线治疗,或者长期服用各类药物。药物可以导致胎儿畸形,但很多人心存侥幸,或者在不接触药物或放射线之后很短时间受孕,这样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几率加大,给孩子和父母都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还有很多孕期妇女在怀孕期间使用化妆品。化妆品本身就含有激素,母亲使用不当的化妆品,化妆品的化学成分会传给胎儿。或者母亲在孕期服用抗生素、苯丙胺、孕酮类等药物,使胎儿患病的几率大大增加。电子科技产品的广泛应用,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疾病的风险。长期使用电子产品,会加大对母亲身体的辐射,虽然防辐射服的问世,给广大母亲带来福音,但防辐射服的作用还有待傕商,包括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

1.3 母亲自身身体不适怀孕 有些母亲在孕前没有做好检查预防工作,子宫内有病毒存在,或是母亲患有糖尿病、癫痫等病症,没有积极治疗。母亲在孕期生气、心情不佳、没有调整好心态等一系列问题,都会导致新生儿患有疾病。

1.4 生活工作环境因素也占了很大一部分 母亲在妊娠前和妊娠中的工作或生活环境不适宜怀孕。例如新装修的房屋中,含有大量的甲醛、苯和重金属散发的有害物质,都会导致成人和新生儿患病,也加大了新生儿心脏病的患病几率。父母工作和生活压力过大,情绪受到影响,心绪不宁等等,都会导致新生儿不健康。

2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预防

新生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会给父母和孩子带来严重的生理和心理阴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我们要做好新生儿疾病的预防工作,优生优育。

2.1 父母在妊娠前和妊娠期一定要戒烟戒酒,烟酒会导致成人和幼儿的各种疾病这是已经经过科学论证的,切不可存在侥幸心理。酒精和尼古丁已经成为人类的头号杀手,只有戒烟戒酒,才能生出健康的婴儿。

2.2 父母要尽量少接触化学物质和放射线,母亲不要轻易使用药物和激素类化妆品。饮食上,要减少饮食中化学物质摄入,比如罐头、烧烤食品、卤制食品等,这些食品中含有的防腐剂、色素等化学物质往往有致畸作用。

在母亲生病时,服用药物要遵医嘱,不可盲目使用抗生素等各类药品,保持心境平和,尽量少接触电脑、手机等高科技电子产品。

2.3 在怀孕前要做好必要的身体检查,包括妇科的子宫、卵巢检查,以确定身体状况适应孕育下一代。如果检查自身出现问题,一定要及时治疗,切不可在治疗没有完成前怀孕。并尽量避免家中有宠物,避免与宠物接触。

2.4 孕育新生儿的环境因素同样重要,在怀孕前应该找专业的检测机构,检测家中是否甲醛超标,以便及时找到应对的方法,减少新生儿的患病几率,提高新生儿的身体素质,优生优育。

3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

新生儿的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案,一般取决于新生儿心脏畸形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适合手术矫正者的手术时机及术前心功能状况,有无合并症而定。并且一定要选择手术的最佳时机,不可延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最佳最佳治疗时间取决于很多种因素,其中包括先天畸形的复杂程度、患儿的年龄及体重、全身发育及营养状态等。一般来说,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建议1-5岁的时候做手术治疗,因为1岁之前的患儿的年龄过小,体重偏低,全身发育及营养状态较差,会增加手术风险,而年龄过大的话,心脏会代偿性增大,有的甚至会出现肺动脉压力增高,同样会增加手术难度,术后恢复时间也较长。因此,1-5岁的患儿比较适合做手术。先天性心血管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随着心脏诊断方法及外科手术治疗技术的进展,目前绝大多数先天性心血管病均能获得明确的诊断和手术矫正治疗,预后较前有明显的改观。

对于合并肺动脉高压、先天畸形严重且影响生长发育、畸形威胁患儿生命、复杂畸形需分期手术者手术越早越好,不受年龄限制。无分流类或者左到右分流类,轻者无症状、心电图和X-线无异常者,以及中度、重度均可通过手术矫正,预后较佳,若已产生严重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则预后较差,右至左分流或复合畸形者,病情较重者,应争取早日手术。轻者可选择手术时机,以10岁左右为佳。先天性心脏血管病中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法乐氏四联症较易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影响预后,需注意防治。

上一篇:小儿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小儿过敏性哮喘的特异性免疫治疗